徐偃王传说与台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496
颗粒名称: 徐偃王传说与台州
分类号: K289
页数: 2
页码: 38-39
摘要: 据著名史学家徐旭生先生研究:徐偃王传说在战国时代开始流传,始见于先秦著作《尸子》与《荀子》。《尸子》与《荀子》中的徐偃王形象比较怪诞:《尸子》说徐偃王“有筋无骨”;《荀子·非相》篇说“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与《韩非子·五蠹》中的徐偃王形象相比较:《淮南子·人间训》中,三十六国改成三十二国,荆(楚)文王换了个楚庄王,并多了个灭徐的倡议人王孙厉。荆文王即楚文王,公元前689—675年在位;而楚庄王则是公元前613— 591年在位,楚庄王比楚文王要晚了六七十年。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据著名史学家徐旭生(1888—1976)先生研究:徐偃王传说在战国时代开始流传,始见于先秦著作《尸子》与《荀子》。《尸子》与《荀子》中的徐偃王形象比较怪诞:《尸子》说徐偃王“有筋无骨(《史记·秦本纪》集解引)”;《荀子·非相》篇说“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在《韩非子·五蠹》中,徐偃王形象才逐渐显现:“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楚)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在百余年后的《淮南子·人间训》中,徐偃王形象则更为详细:“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 王曰:‘偃王有道只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也。’王孙厉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也,虎之啖豚也,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伐徐,遂灭之。” 与《韩非子·五蠹》中的徐偃王形象相比较:《淮南子·人间训》中,三十六国改成三十二国,荆(楚)文王换了个楚庄王,并多了个灭徐的倡议人王孙厉。荆文王即楚文王,公元前689—675年在位;而楚庄王则是公元前613— 591年在位,楚庄王比楚文王要晚了六七十年。
  而在《史记·秦本纪》中,把徐偃王的提到了周穆王时代(夏商周断代工程定为公元前976年—前922年,一说公元前1001年—前947年):“(周穆王) 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史记·赵世家》亦载徐偃王事:“(周穆王)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后汉书·东夷传》考虑到周穆王“一日千里以救乱”,似乎不太可能,改为“造父告楚”:“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徐偃王传说至此虽告完整,但周穆王与楚文王的年代相差将近二百多年。① 周穆王时期的“徐偃王”,虽然时差大、疑点多,但徐国灭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却是事实。《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载:“吴公子烛庸、盖余二人将兵遇围于楚者,闻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乃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吴王僚十三年(前514)春,吴王僚命吴国公子盖余、烛庸率兵伐楚。吴公子光乘机发动政变,刺杀吴王僚自立,即吴王阖闾。吴王阖闾三年(前512)夏,吴国派使臣赴徐国、钟吾国,令其交出“将兵围楚”的吴国公子盖余和烛庸。徐国和钟吾国依仗有楚国撑腰,私放二公子投奔楚国。楚昭王隆重接待,并“封之于舒”。同年冬,吴王阖闾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遂灭徐国。《左传·昭公三十年》: “《经》曰: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传》曰:冬十二月,吴子执钟吴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灭徐。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吴子。吴子唁而送之,使其迩臣从之,遂奔楚。楚沈尹戌帅师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处之。”《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亦载:“公子盖余、烛佣二人将兵遇围于楚者,闻公子光杀王僚自立,乃以兵降楚,楚封之于舒。” 在魏晋时代,“徐偃王传说”就广为流传。西晋就编有徐偃王的专志《徐偃王志》,后其书亡佚。西晋文学家张华(232—300)《博物志》(卷七)曾引录《徐偃王志》云: 偃王既主其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沟陈、蔡之间,得朱弓矢, 以己得知瑞,遂因名为号,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皆伏从,伏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遣使乘驷,一日至楚,使伐之,偃王仁,不忍闻言,其民为楚所败,逃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后遂名其山为徐山。山上立石室,有神灵,民人祈祷。今皆见存。
  晚清台州黄岩学者王棻在《(光绪)黄岩县志》卷四十《杂志·补遗》中写了《辨徐偃王墓》上下两篇文章,对传说中存在的台州徐偃王墓提出了质疑: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