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春秋战国时期的东瓯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495
颗粒名称: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东瓯国
分类号: K289
页数: 12
页码: 38-49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的东瓯国,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台州温岭大溪有座古城遗址,南宋《嘉定赤城志·纪遗门》记载,因时代久远,“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徐偃王与台州究竟有无关系?徐偃王传说与台州 据著名史学家徐旭生先生研究:徐偃王传说在战国时代开始流传,始见于先秦著作《尸子》与《荀子》。与《韩非子·五蠹》中的徐偃王形象相比较:《淮南子·人间训》中,三十六国改成三十二国,荆(楚)文王换了个楚庄王,并多了个灭徐的倡议人王孙厉。荆文王即楚文王,公元前689—675年在位;而楚庄王则是公元前613— 591年在位,楚庄王比楚文王要晚了六七十年。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后遂名其山为徐山。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东瓯国,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台州温岭大溪有座古城遗址,南宋《嘉定赤城志·纪遗门》记载,因时代久远,“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徐偃王与台州究竟有无关系?二是随着越王勾践的崛起,此时的东瓯国君,是东瓯的土著酋长,还是越王勾践分封的子弟? 徐偃王传说与台州 据著名史学家徐旭生(1888—1976)先生研究:徐偃王传说在战国时代开始流传,始见于先秦著作《尸子》与《荀子》。《尸子》与《荀子》中的徐偃王形象比较怪诞:《尸子》说徐偃王“有筋无骨(《史记·秦本纪》集解引)”;《荀子·非相》篇说“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在《韩非子·五蠹》中,徐偃王形象才逐渐显现:“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楚)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在百余年后的《淮南子·人间训》中,徐偃王形象则更为详细:“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 王曰:‘偃王有道只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也。’王孙厉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也,虎之啖豚也,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伐徐,遂灭之。” 与《韩非子·五蠹》中的徐偃王形象相比较:《淮南子·人间训》中,三十六国改成三十二国,荆(楚)文王换了个楚庄王,并多了个灭徐的倡议人王孙厉。荆文王即楚文王,公元前689—675年在位;而楚庄王则是公元前613— 591年在位,楚庄王比楚文王要晚了六七十年。
  而在《史记·秦本纪》中,把徐偃王的提到了周穆王时代(夏商周断代工程定为公元前976年—前922年,一说公元前1001年—前947年):“(周穆王) 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史记·赵世家》亦载徐偃王事:“(周穆王)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后汉书·东夷传》考虑到周穆王“一日千里以救乱”,似乎不太可能,改为“造父告楚”:“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徐偃王传说至此虽告完整,但周穆王与楚文王的年代相差将近二百多年。① 周穆王时期的“徐偃王”,虽然时差大、疑点多,但徐国灭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却是事实。《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载:“吴公子烛庸、盖余二人将兵遇围于楚者,闻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乃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吴王僚十三年(前514)春,吴王僚命吴国公子盖余、烛庸率兵伐楚。吴公子光乘机发动政变,刺杀吴王僚自立,即吴王阖闾。吴王阖闾三年(前512)夏,吴国派使臣赴徐国、钟吾国,令其交出“将兵围楚”的吴国公子盖余和烛庸。徐国和钟吾国依仗有楚国撑腰,私放二公子投奔楚国。楚昭王隆重接待,并“封之于舒”。同年冬,吴王阖闾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遂灭徐国。《左传·昭公三十年》: “《经》曰: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传》曰:冬十二月,吴子执钟吴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灭徐。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吴子。吴子唁而送之,使其迩臣从之,遂奔楚。楚沈尹戌帅师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处之。”《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亦载:“公子盖余、烛佣二人将兵遇围于楚者,闻公子光杀王僚自立,乃以兵降楚,楚封之于舒。” 在魏晋时代,“徐偃王传说”就广为流传。西晋就编有徐偃王的专志《徐偃王志》,后其书亡佚。西晋文学家张华(232—300)《博物志》(卷七)曾引录《徐偃王志》云: 偃王既主其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沟陈、蔡之间,得朱弓矢, 以己得知瑞,遂因名为号,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皆伏从,伏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遣使乘驷,一日至楚,使伐之,偃王仁,不忍闻言,其民为楚所败,逃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后遂名其山为徐山。山上立石室,有神灵,民人祈祷。今皆见存。
  晚清台州黄岩学者王棻在《(光绪)黄岩县志》卷四十《杂志·补遗》中写了《辨徐偃王墓》上下两篇文章,对传说中存在的台州徐偃王墓提出了质疑: 辨徐偃王墓(上) 《赤城志》曰:“古城在黄岩县南三十五里,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城东偏有徐偃王庙。”又曰:“徐偃王墓在黄岩县东南胜果院后。”按韩愈《衢州庙记》,则墓当在彭城,或谓王逃越城之隅,弃玉砚于会稽之水,今象山霅川皆有墓。然黄岩故会稽也;并墓之山,亦曰徐山。与韩愈说合,其敢臆断以为非,即《赤城志》之言盖如此。
  余按:徐之僭始偃王,见于《(礼记)·檀弓》郑注(郑君诗二南谱云: 时徐及吴楚僭号称王,疏即引《(礼记)·檀弓》为证)。《韩非子·喻老篇》(夫治国者以名号为罪,徐偃王是也)。偃王之为人,见于《荀子·非相》(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杨注其状,偃仰而不能俯)。《山海经》郭(璞)注引《尸子》云:(徐偃王好怪,得怪鱼、怪兽,多列于庭);又《后汉书》注引《尸子》云:(徐偃王有筋而无骨)。张华《博物志》:(徐君宫人娠而生卵, 弃之。有犬名鹄苍,衔以归。独孤母以为异,覆之成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长而仁智,袭徐君国)。其立国在今泗州。《汉(书·地理)志》:“临淮郡徐县故国盈姓也。”(后汉属下邳,晋属临淮,梁置高平郡,隋改徐城县, 唐宋属泗州,明属凤阳府。国初州陷于淮,寄治盱眙,即今泗州也)。其躬行仁义,诸侯服从者三十有六国,见于《博物志》及《后汉书·东夷传》(《说苑》作三十二国)。
  而其灭国之事,诸书所纪,各有不同。《史记·赵世家》曰:“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大徐城在徐城县北三十里,古之徐国也)。”与《(史记)·秦本纪》所载合。
  然《(史记)索隐》引谯周云:“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
  且王者行有周卫,岂闻乱而独长驱日行千里乎?盖此言非实也(《(史记) 正义》曰:按《年表》:穆王元年,去楚文王元年三百一十八年)。” 《说苑》:王孙厉说楚文王兴师伐徐,残之。徐偃王将死曰:“吾赖以文德而不明武备,以至于此。”《淮南(子)》书作楚庄王(《广韵》亦以偃王为春秋时)。
  然杨倞注《荀子》则云:周穆王使楚,诛之似偃王。又死于兵矣(马公肃曰:《史记》伐徐事,不载《(史记)·周本纪》,亦缺疑义)。《后汉书》言康王之时,徐夷僭号,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礼记)·檀弓》言:西讨济于河,疑即此事)。王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又云:徐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潢池疑即黄池)。后得骥騄之乘,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偃王仁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李注:武原故城在下邳县北,徐山在其东)。
  《博物志》又曰:山上立石室,有神灵,民人祈祷,今皆见存。然则偃王之死不在越地,而在彭城,抑亦明矣。彭城古彭祖国(汉为彭城郡,魏置徐州,今徐州府铜山县南七十里有徐山)。
  《水经·泗水注》:“武原水出彭城,武原县西北迳其城西,县东有徐庙山,山因徐徙,即以名之也。山上有石室,徐庙也。” 《元和郡县志》曰:“周穆王发楚师袭徐,杀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东山之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盖其言偃王被杀,同于杨倞。而北徙彭城者,又以为偃王之子。年代久远,无由详也。夫偃王之死,无论其为徐城、为彭城,俱在大江以北。决无远葬会稽之理意者。章禹被执之后,其公族子弟逃亡所至,因以为名。海隅僻远,或仍称王号,旅葬他乡,或会为其祖宗立庙山下,后人因误以子孙之墓,蒙其始祖之称。习俗传讹,往往而是。
  若夫(黄岩)县南古城,则顾氏《(读史)方舆纪要》之言核矣;不复赘。
  王棻认为,徐“偃王之死,无论其为徐城、为彭城,俱在大江以北”,均与浙江无涉。徐偃王与浙江的关系,应是徐氏子孙“逃亡所至,因以为名”,时久因“习俗传讹,往往而是”,故浙江多有徐偃王之庙、山、墓。《(光绪)黄岩县志》还载有王棻《辨徐偃王墓(下)》一文:辨徐偃王墓(下) 余初为徐偃王墓辨,言王墓决不在越中。后见柳泉《徐氏书》,则以为王墓在鄞县之隐学山。谓隐、偃声相近也。柳泉又曰:楚人灭徐,周穆为徐伐楚,明载《竹书(纪年)》。且周秦西汉诸儒皆云楚伐徐,绝无周穆命楚之说。《史(记)》(司马)迁误合徐戎于徐国,遂为此说。范蔚宗等皆沿其误。
  此千古之奇冤也。余按《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徐城在越州!县东南入海二百里。”夏侯《志》云:“翁州尚有徐偃王城。传云:昔周穆王巡守,诸侯共尊偃王。穆王命造父御日行千里,自还讨之。或云:命楚王帅师伐之,偃王乃于此处立城以终。”此《鄞县志》之说之所自出也。然翁州属会稽,《太平寰宇记》:会稽县翁州引《郡国志》云,徐偃王昔居翁州,言入海二百里,则非鄞之隐学山,可知矣!《太平志》曰:今嘉兴复礼乡亦有墓。不止如《赤城志》所云也。《元和郡县志》曰:徐君墓在下邳县北三十里,季札挂剑处是偃王子孙邱墓,亦在徐城。而乃谓偃王之墓远在隐学, 抑亦非也(《赤城志》谓叶将军庙为偃王将,同一附会叶氏,《太平志》又增一鲍将军矣)。
  至于徐戎与徐,初非二国。考《竹书(纪年)》:宣王六年,王帅师伐徐戎,次于淮。王归自伐徐,锡召穆公命。其明证也。穆王六年春,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十三年秋,徐戎侵洛。冬十月,造父御王入于宗周。十四年,王帅楚子伐徐戎,克之。十六年,王命造父封于赵。皆与《史记·赵世家》合。徐氏所据者,盖三十五年,荆人入徐,毛伯迁帅,师败荆人于泲一事。然自是偃王既没子孙服从于周,故天子乐得而救之耳。以其来朝则子之,以其侵洛则戎之;褒贬之法寓焉。惟是偃王既与周穆同时,不得更与楚文为敌。此则《说苑》之误记,而岂史迁之过也(《赤城志》:黄岩徐山,援古建台州记云:“地主任氏女感石精而生男,有文在其手曰:徐国因号东海朐徐。既长自称徐王,死葬此山。”其言不经,按此条叶氏、戚氏《太平志》俱本之。余谓:东海者,徐之望,本出于偃王。其感石精而生云云, 则因娠而生卵之说,而为附会)。
  王棻《辨徐偃王墓(上)》主要是否定徐偃王与浙江的关系,其《辨徐偃王墓(下)》则又主要否定徐氏宗族关于“徐偃王墓在鄞县隐学山,徐偃王城在翁州(今舟山)”的错误观点。从王棻考证研究看:其徐偃王研究考证的观点基本正确。尽管徐国最后灭于吴,而张华《博物志》所引还是徐国败于楚。笔者以为:一是从历史记载看:“徐偃王”时代可分为“前徐偃王时代”和“后徐偃王时代”。“前徐偃王时代”,即周穆王时代败于楚的“徐偃王”。“徐偃王”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还是个谜。从著作《尸子》、《荀子》中先秦雏形的“徐偃王”,到《韩非子》、《淮南子》、《史记》、《后汉书》形成完整的“徐偃王传说”。尽管传说完整,但时差近三百年,这是“徐偃王传说”的致命伤。但不管传说如何差异, “徐偃王”败走彭城(今徐州)武原县东山下,诸说还比较一致。“后徐偃王时代”,即灭于吴的“徐偃王”。徐国灭亡后,子孙四处流散,因传说中的“徐偃王” 多行仁义,故其四散子孙遂借“徐偃王”名义,或建庙、或建墓、或名山、或名城, 给后人留下众多的“徐偃王传说”和“徐偃王遗迹”。因此,后人分不清周穆王时代的“徐偃王”,与徐国灭于吴国后其四散子孙自称的“徐偃王”,两者往往混为一谈。当然“徐偃王传说”和“徐偃王遗迹”的广为流传与存在,也说明“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的“托古托祖”风气,自古亦然。这就是“徐偃王之谜”的由来。
  二是从徐氏迁居浙江看,徐氏迁居浙江最早记载是西汉末,浙江“徐偃王遗迹”迟在唐代就已出现。徐国灭后,其族裔四处云散,以江浙为主。因而江浙的“徐偃王传说”、“徐偃王遗迹”,尤其是浙江,比比皆是:从衢州龙游县的“灵山徐偃王庙”、常山县湖澄古渡的“徐偃王祠”,台州路桥区的“徐山石室”、“徐偃王墓”、温岭市大溪的“徐偃王城”、“徐偃王庙”,嘉兴的“徐王村”“徐王庙”、“徐王庙会”,舟山的“徐王城”、“徐偃王庙”,到宁波鄞州区的“徐偃王像”、东钱湖的“徐偃王墓”,金华兰溪市的“徐偃王庙”等。说明浙江普遍存在“徐偃王传说”与“徐偃王遗迹”。其主要依据,即唐宋明清的方志《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明一统志》、《清一统志》以及浙江方志和浙江《徐氏宗谱》的记载。据晚清鄞县学者徐时栋所著《徐偃王志》(卷三)载:“偃王子孙, 散处四方。西汉之季,其裔元泊避王氏之难,是卜居会稽之太末。会稽太末, 为今衢州龙游。” 最早的浙江“徐偃王遗迹”是衢州龙游县的“灵山徐偃王庙”,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亲撰《衢州徐偃王庙碑》。韩愈在碑文中称:因衢州“民多姓徐”, “开元(713—741)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814),而徐氏放,复为刺史”,故请韩愈新撰碑文。
  由此可以看出:“徐偃王传说”的主要传播者是徐氏,“徐偃王遗迹”的存在主要也靠徐氏。
  三是徐氏最早聚居台州是在三国的东吴时期。1956年12月,浙江省文管会在黄岩县秀岭水库发现了从东汉到南朝56座墓葬群。在东吴天玺元年墓中的铭文砖刻有“天玺元年(276)六月四日,孤子徐□□建作”的铭文。① 可见三国东吴时期,今温黄平原已有徐氏居住。据晚清台州学者黄瑞《台州金石录》卷一《砖录·缺访》所载出土于临海南乡北山的砖铭:“建兴三年(315),太岁在癸亥,徐道周作,建武司马。”这说明临海南乡在晋代就有徐氏聚居。根据徐氏聚居到那里,就把“徐偃王文化”带到那里的传播规律,“徐偃王文化”在台州传播当不迟于三国或晋代。据晚清鄞县学者徐时栋所著《徐偃王志》(卷三) 载:“偃王子孙,散处四方。西汉之季,其裔元泊避王氏之难,是卜居会稽之太末。会稽太末,为今衢州龙游。元泊二十七世孙曰行周,在唐僖、昭之间,是迁今台州天台。宋室南渡,其十七世孙应汉,是始迁鄞。是载其家乘以至是,为北宋《徐氏谱》,以传至今。”西汉末,徐偃王裔孙徐元泊,始居浙江衢州龙游县。
  晚唐时,徐元泊二十七世孙徐行周,迁居台州天台县。南宋时,徐元泊十七世孙徐应汉,迁居宁波鄞县。《浙江宗谱总目提要·徐氏宗谱·天台徐氏八族宗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始迁祖徐赂,唐文宗(820—840在位)时,自三衢(今衢州)辗转迁居唐兴县五柏村(今天台县平桥五柏村。天台城关响堂村,亦为徐氏聚居之地)。”又载徐赂裔孙徐富,宋代自唐兴县五柏村迁居新昌县钟井村(《浙江宗谱总目提要·徐氏宗谱·新昌鳌峰徐氏宗谱》)。至于浙江境内众多的“徐偃王遗迹”以及南宋《嘉定赤城志》所记载的今台州路桥区的“徐山石室”、“徐偃王墓”、温岭市大溪的“徐偃王城”、“徐偃王庙”等“徐偃王遗迹”,亦只能是徐氏后裔迁居浙江和台州以后的产物,并非徐氏后裔在浙江境内真的建立了那么多的“徐偃王国”。
  四是温岭大溪的“于越王城”系“俗讹”为“徐偃王城”。清代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与《大清一统志》,揭开了由“越王城”流变为“徐偃王城”的谜底。《读史方舆纪要·浙江方舆纪要·台州府》载:“古城,(太平)县(即今温岭)南三十五里。外城周十里,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楚灭越,越王支庶筑城保此。俗讹为‘徐偃王城’。”《大清一统志》卷二九八《台州府》:“黄岩故城,今黄岩县治北。《元和志》县北去台州一百五里,前上元二年, 割临海南界置。旧《志》有古越城,在县南三十五里。外城周十里,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楚灭越,越王支庶筑城保此。俗讹为‘徐偃王城’。” 既然是“于越王城”,为何会讹为“徐偃王城”呢?原来东瓯王摇本系“于越”之后裔。“于”与“徐”,同为鱼韵;“越”,温黄平原方言读如“狔犲(也)”;“偃”, 亦读如“狔犲(也)”。因“于越”与“徐偃”两音非常相近,故俗讹为“徐偃王城”。
  陈桥驿先生在《浙江古今地名词典》中,亦不称“徐偃王城”而称“古越城”,并引《大清一统志》以证“徐偃”系“于越”之音变。
  五是因后人的径改与放大,变“徐偃王传说”为“徐偃王遗迹”。南宋台州学者陈耆卿在《嘉定赤城志·纪遗门》中记载:“古城,在黄岩县(今温岭市)南三十五里大唐岭东。外城周十里,高仅存二尺,厚四丈。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崇一十四级。城上有高木,可数十围。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城东偏有偃王庙。”因年代久远,缺乏信史可征,陈耆卿只能传说以存:“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这是陈耆卿难能可贵的“存疑笔法”。而后人在著书引载中,则径改“古城”为“徐偃王城,在黄岩县(今温岭市)南三十五里大唐岭东”。① 于是由传说中的“徐偃王城”,变成了历史上的“徐偃王遗迹”。
  越王勾践分封说 春秋时期,勾践有未分封子弟为王?蒙文通先生在《越史丛考·越人迁徙考》(人民出版社,1983年)中引证《越绝书·札记·逸文》“东瓯,越王所立,(周)元王四年(前472),范蠡所筑”之史料,作为东瓯国建立都城的关键性依据。东瓯学界,尤其是温州学者多奉此说并以此作为温州春秋东瓯建都的关键性史料。然经笔者多方考证,蒙文蒙先生所引之史料,不足以作为东瓯建都之佐证(详见下文《东瓯都城考》)。
  东瓯都城非越相范蠡所建,那越王勾践有未分封子弟为王?先秦典籍与《史记》、《汉书》无载,《史记》、《汉书》只记载西汉处期的东瓯国与闽越国系越王勾践之后裔,倒是东汉袁康、吴平所著之《越绝书》,隐约透出越王勾践分封子弟的信息。《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载:“无余初封大越,都秦余望南,千有余岁而至句践。句践徙治山北,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句践伐吴,霸关东,徙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 越国本都于会稽,期间几迁其都,至勾践父亲允常在位时迁至诸暨。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后,“徙治山北”,即迁都会稽山北麓山阴(今绍兴市区)。
  古人以山南水北以为阳,山北水南以为阴,“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越国自称大越,内越是指越国南境以外的越族,主要是东瓯与闽越;外越是指东海海岛上的越族。中国著名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在《再论多学科研究吴越文化》(载《台州文化学刊》,2009年第1、2期合刊)中指出:越南、日本国内至今也有大量称“越”的地名。这就是《越绝书》和《林邑记》(此书已亡佚)中所称的“外越”;今浙东南与福建(时为东瓯与闽越)等地,即《越绝书》等所称的“内越”。《越绝书》将内越外越与相提并论,听封削于越王勾践;此即内越、外越“藩属”于大越王勾践。
  《越绝书》还记载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后,曾分封功臣与子弟。封范蠡于苦竹城:“苦竹城者,句践伐吴还,封范蠡子也(《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封子弟于吴地,《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载“吴东徐亭东西南北通溪者,越荆王所置”;“巫门外麋湖西城,越宋王城也”;“马安溪上干城者,越干王之城也”;“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娄门外马亭溪上复城者,故越王余复君所治也”。这说明勾践在吴地,至少封有“五王”:越荆王、越宋王、越干王、越摇王、越王余复君。蒙文通先生在《越史丛考·越世家补正》中认为勾践于灭吴后,“则大封诸侯,谓(东)瓯王、摇王、干王、荆王、宋王,乃至上舍君、周宋君等,俱见于《越绝书》”。
  查《越绝书》与《吴越春秋》,并未提及东瓯与闽越封王,只提及“引属东海, 内、外越别封削焉”。内越主要指东瓯与闽越,外越是指东海海岛上的越族,勾践分封内、外越,应在灭吴之后。因为只有在灭吴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勾践才能自称“大越”,才有土地进行分封,才有内越、外越之“藩属”。《越绝书》与《吴越春秋》未直接提及分封“藩属”东瓯与闽越,这是因为《越绝书》、《吴越春秋》是记载吴国与越国的专史,故其叙事详于吴越,而略于(东)瓯(闽)越。
  且《越绝书》已提及勾践分封内、外越之事,东瓯与闽越并非该书叙事的重心, 故省略之。
  自越王勾践二十九年(前468)自会稽迁都琅琊,越王翳三十三年(前379) 又从琅琊迁都于吴(今苏州),至越王无彊伐楚被杀,越国都城又迁回大本营会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无彊伐楚:“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明确记载闽君摇(即西汉东瓯王摇)是越王无彊的七世孙,而蒙文通先生在《越史丛考·越世家补正》中考证摇应为无彊的十世孙:“《汉书·地理志》言:‘勾践后五世为楚所灭,子孙分散,君服于楚,后十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兴,复立摇为越王。’《汉书·古今人表》:‘越王无彊,勾践十世,为楚所灭。’与《汉书·地理志》云‘五世’不同。由《史记·越世家》言之,无彊为勾践后六世,并勾践则为七世。《汉书·古今人表》以无彊为勾践‘十世’,当为‘七世’之误。《汉书·地理志》以摇为‘十世’,与《越绝书》所记世数合,《史记·越世家》说摇为‘七世’,又应为‘十世’之误。” 闽君摇(即东瓯王摇)到底是无彊的七世孙,还是十世孙?这首先要搞清越王无彊伐楚被杀为何年?然后再推定其世数。蒙文通先生在《越史丛考· 越人迁徙考》中认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不载楚威王败越和杀无彊之年月, 惟可据“北破齐于徐州”以推之。《史记·楚世家》载:威王“七年,齐孟尝君父田婴败楚,楚威王伐齐,败之徐州”。《史记·六国年表》载同。《竹书纪年》(卷下)亦载:“(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围齐于徐州,遂伐于越,杀无彊。”周显王三十六年与楚威王七年,均是公元前333年。法国学者鄂卢梭在《安南民族之起源》中也认为:“纪元前333年,(楚)灭了越国,拓地至浙江(水名),越人乃经此役后,始往中国南海沿岸迁徙。”① 既然是公元前333年,越王无彊伐楚兵败被杀,距闽君摇佐诸侯平秦,也不过120多年。按古代传统的十年一代计算,最多也是如《史记·越世家》所说的七世,不会到十世。如果是十世,就要200年左右。再说闽君摇与司马迁相差的年代,至多也仅为祖辈而已。司马迁史官世家,他说闽君摇为越王无彊的七世孙,应该是可信的。据此,闽君摇(东瓯王摇)应是越王勾践的十四世孙。温州古代方志与一些学者文集往往将闽君摇作为越王勾践的七世孙, 《(弘治)温州府志》卷十六《祠庙》:“东瓯王庙,旧在城内海坛山麓,今立华盖山。神名摇,姒驺氏,越王句践七世孙。”清乾隆时期学者乐清施元孚《东瓯王辨异》(载《元孚释耒集》中,清代学者梁章钜《浪迹续谈》卷二引录):“东瓯王摇,姓驺氏,夏裔,越王勾践七世孙。”今天有些学者还误摇为勾践七世孙,该是正本清源之时了。
  越王无彊伐楚被杀后,其子孙“滨于江南海上”,“江南海上”又在何处呢? 南朝史学家裴松之之子裴骃在《史记集解·东越列传》中注引应劭曰“在吴郡东南滨海云”,但未确指东南滨海的具体地点。唐代史学家张守节在《史记正义·越王勾践世家》注中指出即“今台州临海县是也”。张守节又在注《史记正义·平准书》“严助、朱买臣等招来东瓯”中指出东瓯即“今台州永宁是也”。
  最早记载台州东瓯“越王城”的,是中国书圣东晋王羲之的《游四郡记》: “临海(郡)南界有方城山,绝!壁立,越王失国,尝保此山。”(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山水门二·王城山》引)王羲之的《游四郡记》是中国山水文学中最早的游记之一。《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 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游四郡记》当作此时。四郡即会稽(绍兴)、临海(台州)、永嘉(温州)、东阳(金华)四郡。方城山即今台州温岭大溪镇方山,因其“壁立如城”,故称方城山。《大清一统志·浙江省·台州府·王城山》:“在太平(即今温岭市) 县西北三十五里,本名方城山,绝!壁立如城。相传越王失国,尝保此。唐天宝六载(747),改今名。”王羲之《游四郡记》所记今温岭“王城山”与张守节所注正相吻合。
  东汉永和三年(138),以“章安县(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东瓯乡”为永宁县,治今温黄平原。东晋太宁元年(323),因从临海郡析出永嘉郡(今温州), 永宁县从温黄平原随迁至今瓯江南岸,与永嘉郡“合城办公”。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析出当时临海县南部温黄平原复立永宁县。武后天授元年(690),因台州、温州两地之永宁县名容易混淆不清,故又改名黄岩。2006年至2008年, 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今温岭市大溪古城相继发现西汉东瓯大墓与战国晚期东瓯国城址,证实张守节所言非虚。
  但此时的东瓯国是原有的“土著政权”,还是像《史记·越世家》所说的楚败越后,越国族子流落迁徙而至东瓯所建立的“客家政权”呢? 笔者以为,原有的东瓯国政权应是“土著政权”,虽或经越王分封,也只能是“藩属”而已。《逸周书·王会》中的“东越海蛤”,说明西周初期的东越(瓯) 方国的“土著政权”已经存在。宋罗泌《路史·国名纪·越沤》载:“《(伊尹朝献)·四方令》:‘越沤在正东。越之分(封)。’或云即‘瓯人’。”春秋前期,东越奉越国先君无壬为君主,《路史·帝杼(越)》载:“周之东有无壬,百姓奉而君之,是为沤粤(瓯越)、东粤(越)。”无壬,即《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所说的越国中兴国君无壬。据绍兴《姒氏世谱》载:无壬为绍兴姒氏第四十世祖,即越侯无余之第三十四代孙,无壬“安集鸟田”,发展农业生产;安抚越地各部族酋长,“自为稍有君臣之义”(《吴越春秋·越王无壬外传》);东越(瓯)“藩属”越国,当始于无壬。此时的东越(瓯)国政权,仍为“土著政权”。无壬之后的越国国君相继是无曎、夫镡、允常,至越王勾践时,才“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
  战国后期楚败越后,越国族子“滨于江南海上”时,建立了东瓯国的“客家政权”,才取代了东瓯国的“土著政权”。《史记·封禅书》载:“是时(汉武帝)既灭两越(南越、东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慢,故衰秏。’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查越王世系,从越王允常至闽君摇三百多年,从未有一位越王能活到160岁;东瓯王则更无世系可稽证。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续谈》卷二《东瓯杂记》中指出:“敬鬼得寿,言固荒诞,而百六十岁之语,必是当时相传如此,非尽无稽,惜别无所征。”至于各家宗谱,如《姒氏宗谱》、《顾氏宗谱》等虽有部分记载,其史料准确性,也难以作为信史。
  自公元前333年楚败越后,越国族子散至东瓯后,才建立起“客家政权”的东瓯国。越人勇之所说“寿百六十岁”东瓯王,应是传闻居多。即使有,也应属于公元前333年楚败越之前的“土著政权”。故公元前333年应是“土著”东瓯国与“客家”东瓯国的“分水岭”,徐建春教授《浙江通史·先秦卷》亦定此年,真正属于越王勾践后裔的东瓯国,应从此年起算。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