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石器时代的东瓯先民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430
颗粒名称: 一、新石器时代的东瓯先民遗址
分类号: K289
页数: 8
页码: 3-10
摘要: 海退发生于距今2.5万年前,经过8000年而趋于极盛。其时东海大陆架已经全部出露,当时的浙江面积,比现在几乎大了两倍。土地辽阔,平原坦荡,于越人当然也包括其中的一支东瓯人,已经在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中从事早期的生产活动。但是到了距今1.2万年的全新世,另一次称为卷转虫的海进开始,大约在5000年的时间中,把假轮虫海退时出露的陆地全部吞没,成为一片浅海,直到距今约5000年以后才出现海退。另一件头盖骨前额骨化石为女性,年龄约20岁左右。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在《再论多学科研究吴越文化》(《台州文化学刊》2009年第1、2期合刊)论文中,提出了“海进人退,海退人进”的古人类学人地关系规律,即从第四纪“晚更新世”到“全新世”,浙江曾有过两次海进和海退的过程。海退发生于距今2.5万年前,经过8000年而趋于极盛。其时东海大陆架已经全部出露,当时的浙江面积,比现在几乎大了两倍。土地辽阔,平原坦荡,于越人当然也包括其中的一支东瓯人,已经在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中从事早期的生产活动。但是到了距今1.2万年的全新世,另一次称为卷转虫(Asnmonia)的海进开始,大约在5000年的时间中,把假轮虫海退时出露的陆地全部吞没,成为一片浅海,直到距今约5000年以后才出现海退。
  当卷转虫海进开始,原来的陆域逐渐为海水所吞没时,许多越人(包括东瓯人),乘木筏或独木舟漂洋出海,当然要死掉许多人,但活着到岸的,仍把他们的种族“越”字(包括东瓯人)带着,如今的越南即是其中之一,日本国内至今也有大量称“越”的地名。这些人就是《越绝书》和《林邑记》(此书已亡佚)中所称的“外越”。另一批越人及其分支,随海水的侵入而内迁到山区,今浙东南诸山,都是他们刀耕火种或狩猎的基地,即《越绝书》等所称的“内越”。
  等到距今约5000年海退开始,在山区生活了几千年的于越、东瓯等越人部落中的各分支,就从山区出来。但海退以后的平原是一片泥泞的沼泽,咸潮出没,湖泊棋布,所以《山海经·海内南经》说“瓯居海中”。从当时情况来说, 这话并不算错。这批从山中出来的越人部落,在沼泽平原上从事生产活动,筑堤建塘,拒咸蓄淡,逐渐让这片潮汐出没的盐碱地成为宁绍平原和温黄平原等沃土,并在此安家落户,立邦建国。直到秦始皇的军队进驻到这个地区,把这里原来的土著赶走。越族众多部落当然进行抵抗,但毕竟敌不过秦始皇大军, 所以他们虽然流亡,但世世代代都仇恨秦始皇。等到秦朝败亡之时,他们当然从各处起事帮助西汉伐秦。西汉建立后,他们继续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且建立了城市(包括都城)。
  陈桥驿先生关于“海进人退,海退人进”的古人类学人地关系规律的结论, 恰恰被浙江与东瓯史前文物考古所证实。据文物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东瓯先民遗址主要有分布在灵江、瓯江与飞云江流域:距今十万余年的台州“灵江人”、距今万年的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距今七千多年的台州仙居“下汤文化遗址”、距今五千多年至四千多年的属河姆渡文化晚期的台州路桥“灵山文化遗址”、距今三四千年的丽水、温州“好川文化遗址”、台州玉环“三合潭文化遗址”、乐清“白石杨柳滩文化遗址”以及台州、温州的东瓯石棚墓。
  台州“灵江人” 浙江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距今十万年前的“建德人”, 就是生活在丘陵地带的“山上人”。台州也发现了距今十万余年生活在丘陵地带的“灵江人”。20世纪80年代初,黄岩王智正在台州临海市涌泉镇凤凰山麓5米深处挖砂采集到一批古人类头盖骨、前额骨、下颔骨、股骨、牙齿等化石标本,石化程度较高,其特征与现代人有明显差别。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森水教授鉴定,其中一件下颔骨化石为男性,牙齿齐全,排列紧密,年龄约20—30岁。另一件头盖骨前额骨化石为女性,年龄约20岁左右。这两件头骨化石的年代近于十万年前的“建德人”。距今十万年前的台州“灵江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这是东瓯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头骨化石。①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 此后随着“海退”,在新石器时期最早发现东瓯先民踪迹的是距今万年的天台山北麓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据张恒、王海明、杨卫《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国文物报》2005年9 月30日第一版)介绍,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座落于相对高度10米左右的古台地上,遗址面积达5万平方米,堆积层厚达1至2米,可区分为大体同时的AB两个聚落。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发现壕沟、房基、灰坑、墓葬等一大批遗迹,出土陶器、石器2000多件。依据文化堆积内涵和地层叠压的相互关系,小黄山遗址文化内涵分成四个阶段:第四阶段堆积遗物显示为良渚文化晚期遗存,前三阶段遗存为小黄山遗址堆积的主体。
  第一阶段文化内涵与金华浦江上山遗址相近;第二阶段遗存文化内涵中存在不少萧山跨湖桥文化因素,文化面貌总体较跨湖桥更为原始和古老;第三阶段遗存和跨湖桥文化也有相当多的可比性。绳纹圜底釜、双鼻平底罐、与河姆渡文化同类陶器也有雷同之处。
  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对第三阶段的A 区H1出土夹碳陶标本的14C测定,并经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6820至前6680 年,A 区5层木炭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前6020至前5985年。据此第三阶段年代距今8000至8800年,第一、第二阶段尚未测定数据,比照金华浦江上山遗址,推定小黄山类型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距今八千至一万年。
  小黄山遗址的发掘,第一阶段夹砂红陶多角沿盆等陶器形态,上与河姆渡文化早期多角沿盆很相似,第三阶段最具特征的双鼻罐、平地盆,也与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陶器双鼻罐、平地盆具有某种传承发展的内在联系。据此,推定小黄山类型文化遗存是河姆渡文化的重要源头。
  小黄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东瓯史前先民已进入定居生活阶段,采集、狩猎是其主要食物来源。地层中稻属植物硅酸体与夹炭陶的大量发现,表明小黄山先民已栽培或利用水稻。现场有两处以九个柱子、三排构成的两个完整的单元,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研究员等鉴定,这是中国最早的立柱建筑遗迹,小黄山先民开创了中国用石杵立柱的先河。
  小黄山文化遗址是天台山脉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发现的同一时代中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这既是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突破,又将浙江新石器时代历史从此前推数千年,并为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找到了重要源头。小黄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古人类由山区丘陵向河谷平原、沿海岛屿迁徙发展”观点的正确性。这对完整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以及认识新石器文化区系类型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嵊州小黄山遗址位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台州仙居下汤文化遗址 自天台山北麓嵊州发现距今万年的小黄山文化遗址后,20世纪80年代初,在天台山西南麓的仙居,又发现了距今七千多年的与河姆渡文化同时的台州仙居下汤文化遗址。
  据台州文管会《浙江仙居下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12期)介绍:下汤文化遗址位于浙江第三大水系灵江两大源头之一的永安溪(另一源头为天台始丰溪)上游,距仙居县城西30公里处的下汤村北端。北依八卦山, 南临永安溪的河谷平原的台地上。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保存较完整的约一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丰厚,地层分明,文化层厚度2米以上。经鉴定, 这是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村落遗址,距今约七千年。近几年来,浙江省与台州市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对这里进行过多次挖掘,采集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
  陶器种类有夹炭灰陶、夹砂红陶、细泥质灰陶和黑陶等,胎质都较酥松。
  其中夹炭灰陶以稻谷壳、杂草为掺羼料,已炭化,胎心乌黑,器胎表里涂一层厚达0.2厘米似漆非漆的赭色染料,出土时非常鲜红绝艳,为以往所罕见。器型种类有盛器(罐、瓶、壶等)、炊器(釜、鬲、鼎)、饮器(碗、盘、盆、杯),以及纺织工具的纺轮和制陶工具的陶拍等。
  陶器上的装饰有镂孔、堆塑、麦穗纹、直条纹、印捺纹、绳纹、篮纹、斜条纹和弦纹等。器形以平底器为主,也有小量的凹底和圈底。石器制作小而粗犷, 经打击略粗磨,仍处在原始状态。但也有一种器形细少的品种,如柳叶形镞、指甲形有段小锛、笔头状小凿和石簪、石块、石璜等装饰器,磨制精细光洁,工艺水平较高。
  石器的制造和使用功能已较明确分工,如生产工具有斧、铲、刀、凿、镰、削、饼形砍砸器和各式石锛(有段锥形、有段屋脊式、阶级式、有段常形、指甲形和棱式两端出刃)。狩猎工具有矛、镞(有铤和无铤2种)、流星索、弹丸。生活用具和装饰品有石磨盘、石磨球、砺石、石簪、石璜和纺织工具石纺轮等。从出土器物形制特征和文化性质看,下汤人已脱离深山的穴居生活,迁向平原过定居生活。他们以农业经济为主,狩猎、采集为副,并发展了纺织、制陶和捕捞业,农业和手工业已有了较明确的分工,劳动果实也有所剩余。下汤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在浙东南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人类居住遗址。1989年12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下汤新石器文化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州路桥“灵山文化遗址” 灵山遗址原有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遗址保存情况良好。2010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路桥博物馆对灵山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陶器、石器、木器,其中以陶器为最多。
  陶器器形有十多样,纹饰有绳纹、堆纹、重圈纹、圆窝纹等,独具特色。石器有斧、锛、镞、砺石等,木器有带圈足的木盘、勾形木器和木筒。这些文物为研究浙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充足的资料。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介绍:“在灵山遗址中还发现了浙江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整木结构的木筒(水井或窑藏)遗迹,其繁复、严整的雕凿工艺,反映了人类对木器加工利用的悠久历史。”灵山遗址堆积的厚度约120 厘米至135厘米,共分七层,其中第1、2层为近现代层,第3层约为汉至唐宋时期地层,第4层为商周时期地层,第5、6、7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省考古研究员郑云飞则表示,在有些灰坑内发现了数量较多的炭化稻米遗存,增添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台州沿海地区农业经济生活的研究资料。
  台州路桥灵山遗址的发掘,打开了浙南沿海史前文化研究的一扇窗口。
  浙江省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重点一直是杭嘉湖地区和宁绍地区,浙南沿海地区考古工作基本是个空白,灵山遗址的发掘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经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专家认为灵山遗址文化是受到河姆渡后续文化和福建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双重影响,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性文化类型。台州市区文明史从夏商时期向前推进了1500余年(详见《台州路桥灵山文化遗址挖掘简报》,《台州文化学刊》2010年第3、4期合刊)。
  玉环三合潭文化遗址 据台州文管会与玉环文管会《玉环岛发现的古文化遗存》(《台州文化学刊》2008年第1期)一文介绍,三合潭文化遗址位于台州玉环县城关镇南山村的西山、九厅基山和北山三山之间的山谷盆地中,由兰花溪、大福溪和龙潭溪三溪汇流冲积而成的三合潭河谷盆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土新石器以及商周、春秋战国和汉唐时期的大量文物。遗址可分三个文化层:第一层为春秋战国时期,距地表50厘米深处有一层约20厘米厚、4平方千米方圆的黑土层带,石块、沙子及泥土皆黑色。据文献载,在秦汉之际,东南沿海曾发生特大洪潮,受洪潮袭侵,冲积的杂物藻类腐烂发黑而迭压深沉地下,故成了黑层带。黑层带以下出土文物属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有剑、矛、刀、镞、耨、锸、锛等;印纹硬陶有碗、罐、壶、瓶、盘及残片。
  纹饰主要为网纹、米字纹、方格纹和回纹四种。
  第二层为西周与商代。在距地表4到5米深灰土层中,出土大量原始表瓷,其胎料疏松,施釉不到底,但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已玻化。器型有碗、豆、盘、盂等。纹饰主要为S纹、斜篦纹和针点纹。S形为龙图形,斜篦纹表示雨线,针点纹表示雨点,证实为东南越族的龙图腾。还发现有大量稻谷、陶器和石制磨盘。石器中有全幅犁铧、石斧、石锛、石凿、石网坠等,皆精细磨制,器型较下汤文化遗址大而且长。该层发现的有规则排列的榫卯结构杆栏式建筑构件,对研究商周时期建筑有较高科学价值。
  第三层为新石器时代。出土石器有犁、锛、斧、凿、刀、锄等;陶器有纺轮、网坠等。
  三合潭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青铜器量最大,品种多,生产工具有青铜斧、斤、凿、耨、锸、铺等;兵器有剑、矛、镞;鱼具有钓、刺、钩等。其铸造技术水平较高,工艺精细,纹饰较简单,除青铜剑上有饕餮图纹外,其余均素面。① 三合潭文化遗址延续期长达1800余年,是距今3000—4000年的东南沿海岛屿罕见的多层文化遗址,是中国东南沿海岛屿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
  瓯江、飞云江与鳌江流域的史前文明遗址 该流域的史前文明遗址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首次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20世纪80 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有史前文明遗址,总计百余处。代表性的遗址主要有: 1. 白石遗址:在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溪床下二三米深处。系冲积形成的遗址。
  2. 大坪遗址:在瑞安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
  3. 下湖墩遗址:在泰顺百丈镇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围约1500平方米,1988年11月发现。
  4. 山前山遗址:在瑞安碧山镇街路村,南临飞云江,面积约250×50米, 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东南山坡最为丰富。
  5. 牛头颈遗址:在瑞安马屿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中段,北眺飞云江, 1961年发现,范围约600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
  6. 鹤屿山遗址:在瑞安仙降镇下社村,与山前山遗址隔江相对,1971年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7. 狮子岗遗址:在泰顺司前镇前村,1986年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
  山顶—壕沟断面和东面山坡遗物较丰富。
  8. 仙堂山遗址:在苍南桥墩镇仙堂村北海拔40余米山坪上,1985年发现,面积约3500平方米。
  温州史前文明遗址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多依山傍水。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 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90℅以上,以瑞安碧山镇山前山遗址、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此处主要介绍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遗址和瑞安碧山镇山前山遗址。
  乐清白石杨柳滩史前文明遗址 据徐定水、金祖来《浙江乐清古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9期)一文介绍:与东瓯都城(今温岭大溪)一山之隔的今温州市乐清县史前考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白石杨柳滩,竹屿小群山,重石四房山,白象樟湾、白鹭屿、瑞里,以及乐成盖竹山和淡漠等地, 相继出土了大批沉埋三至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中以白石杨柳滩发现的器物最为丰富,计有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和动物骨骼等200余件。
  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石器。有刀、锛、斧、凿、钺、戈、矛、犁、耜、网坠等,可分农作、木作和渔猎工具三类,制作规范,琢磨精致,钻孔光滑。时间为新石器晚期。第二类是陶器。主要有黑陶与印纹陶,为生活器皿。有尊、壶、罐、釜、豆,以及网坠和纺轮等。时间约为商周时代。第三类是青铜器。有铲、斧、斤、锛、镞等生产工具。器型一般为方形与长方形,用双合范,内设型芯铸造。部分铜器表铸有带明显地方特色的徽记。还有礼器和蛤壳形币。时间约西周至春秋间。此外,尚有玉石制作的玦和环等。
  瑞安山前山史前文明遗址 该遗址位于浙江省瑞安市碧山镇街路村附近的小山坪上,属于新石器晚期。1982年列为瑞安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临碧山小平原,东南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100米。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东南山坡最为丰富,已受到自然和人为耕作的破坏,20世纪50年代以前,山坪和东南斜坡的地面上文物随处可见。1956年12月,省文管会曾对遗址进行探沟发掘,定为新石器晚期古人类聚落遗址。
  出土器物以石器、陶器为主。石器有石镞、石锛、石凿、石矛、石刀、石纺轮、箭镞等,均为磨制。石箭镞数量较多,有圆铤三棱形、扁铤方棱形、圆铤扁棱形、扁圆铤平翼形、扁圆铤方棱形与柳叶形等等。石锛多数有段,呈长条形,横断面呈梯形,制作规整,多系精磨。箭链数量较多,磨制精致,形制多样,有柳叶形、菱形、三棱形。陶器有泥质红黄陶、泥质灰陶、夹砂陶、印纹硬陶、彩绘陶片等。泥质红黄陶、灰陶,质地松软,外表多绘篮纹;彩陶多绘赭褐或墨褐色彩,纹饰有斜方格纹、人字纹、圆点纹、直条纹,都绘在器物口沿或上肩部位。其纹饰和风格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彩陶相同,很可能是文化交流的结果。
  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为《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所作序中指出:“浙江南部的新石器文化为另一种文化,可用瑞安山前山遗址为代表。这里石器以石箭头为最多,陶器以篮纹为主。”①此说可谓一语中的。从山前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瑞安已有先民在飞云江流域繁衍生息,过着渔猎和原始农业生活。

附注

① 金祖明:《从考古看台州秦以前文化》,《东南文化》1990年第6期。并见任林豪《临海文物志》,文物出版社,2005年。 ① 详见《台州路桥灵山文化遗址挖掘简报》,《台州文化学刊》2010年第3、4期合刊。 ① 浙江文管会、浙江博物馆编:《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58年。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