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戴复古论稿》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422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4
页码: 225-226

内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少年时代曾在先严教导下读《千家诗》,读过戴复古《初夏游张园》诗,当时也未入心入耳,只觉得好读易诵而背会了这首诗,至今已一晃五十年了。
  三十年前读《中国文学史》,重新发现宋代江湖诗派代表人物戴复古乃是黄岩人士,忽觉历史与我亲近了许多,后经在新河中学当教师的家兄小维之介绍,戴复古竟然还是本县塘下人士,距我家仅十里。于是急不可待地跑到塘下戴氏故居寻访,那边居然仍有屏石巍然耸立着,边上还有戴氏后代住着,从此开始对地方文化发生兴趣。1984年,要准备毕业论文,看到文学史上对戴复古生平事迹的介绍语焉不详,就觉得这里面还有文章可做,想仗着戴复古故里的便宜,搞清其家世生平状况,谁知我不知深浅地闯入的这个课题,竟是个几十年难解的难题。首先碰到的一难就是资料难找。因为经过“文革”的扫除,父辈家藏的书已荡然无存。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正是百废待兴,身居海隅,借一本书、买一本书都非常难,想要找点戴复古的诗更难。而没有一本戴复古的诗集,要搞研究就无从谈起,于是下决心自费到杭州孤山的省图书馆古籍部抄一部回来,在杭州的某浴室里住了半个月,使我终于有了第一本《石屏诗集》。凭着这本诗集和从亲朋好友中借来的地方志和零星的资料,写成了第一篇论文《戴复古家世考》。这篇文章投寄《成都大学学报》后被刊出,成了当今期刊网上能检索到的最早研究戴复古之论文。
  此后文运初开,同道渐多,资料也逐渐丰富起来。但为了把研究的基础搞扎实,我一直在文献学上作不懈的努力,先是对戴复古之诗词以台州丛书本《石屏集》为底本作重新点校,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收集佚诗编入集中, 力求成为足本全本。后书稿得到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专家的认可,列为浙江省社科课题,收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作为《浙江文献集成大家全集系列·戴复古集》出版。此后继续努力,化了四年业余时间,对戴复古的全部诗词逐一作出注释,对戴氏作品所涉及的300多位亲朋好友一一加以考证,对戴氏生平行踪所及的地名、景点、楼阁、寺庙等等均作了力所能及的考证和注释,成为《戴复古全集校注》一书,努力为古典诗词研究者提供一个可信可用的作家别集,而且也为一般古典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本普及读物。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戴复古论稿》也就是在编注上述书稿过程中的产物。在研究戴复古诗词中偶有所得,形诸笔墨,逐渐积累,也有了十几篇, 其中以考据性文章为主。但三十年来仅此十几篇,也可见老蚌怀珠,得之不易,非一时率性之作也。不过所录各篇历时太长,早期和后期的文章或有冲突,这是因为资料的不断发现,笔者认识的不断发展,后期的文章会对早期的错误和问题加以纠正和充实完善,现在兼收并蓄,对早期的差错也不作修正, 保持原貌,以待后人有更多的证据来辨正,更新的观点来阐发。
  正值台州文广新局组织出版《台州文化研究丛书》,经上报选题,得到批准,于是不揣固陋,结集成书,以求教于方家也。
  三十年来,本人在写作过程中曾得到各位师友和各级图书馆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得到浙江大学胡可先先生、台州学院胡正武先生和《台州文化学刊》周琦先生的热忱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感谢老友林复初先生费心审阅了部分书稿并提出意见,感谢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工作人员、台州市图书馆毛旭馆长和温岭市图书馆丁攀华女士在资料方面给予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2013年10月28夜于灯下

知识出处

戴复古论稿

《戴复古论稿》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收集了作者二十多年来跟踪研究南宋江湖诗人戴复古的全部发表成果,对其家世、生平事迹、年谱、文学成就等方面作考辨、研究,对戴氏家族的兴起和发展上做些甄别、阐发等,勾勒出诗人的生命轨迹与文学活动,以解读戴复古的诗文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