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116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2

内容

百多年来,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受西方思潮之激荡,无数的优秀民族文化无所凭依,日益消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值至21世纪的今日,似乎未有改观。国学大师王国维沉湖而去后,陈寅恪先生分析其自溺原因道:“凡一种文化值衰弱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 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又如此写道:“凡士大夫阶层之转移升降,往往与道德标准及社会风习之变迁有关……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苦痛,终于灭亡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虽然时代在变化,文化也在变化,但作为从传统文明熏陶中走来的一代人,我们总是觉得若有所失,心境极为彷徨和苦涩。
  节日及其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是族群联络感情、凝聚团结的重要平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作为台州普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我们认为撰写一部反映台州地区(尤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独特的传统节俗书籍,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不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书的付梓出版有很多必须感谢的人。首先是以戴相尚义母王兰芳为代表的数十位前辈。虽然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像王兰芳不识字,不懂天文地理,更不说之乎者也,但在农村,他们却个个是民间能人,但凡与民间技艺及信仰有关的,剪纸、包粽、做馒头,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捉蟢”、念经、本地老爷寿日习俗(即小型庙会),还有现代医学的捉落臼、拔牙齿…… 他们讲得头头是道,而且身体力行,是公认的好手。我们每次采访这些前辈, 都能挖出一些既新鲜又古老的节俗知识,成为本书的第一手资料。感谢许许多多像王兰芳一样的老一辈人,有了他们,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不至于断层,才有了传承,才守护着这一片精神家园。
  其次,感谢台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关心和鼎力襄助,使我们以专著的形式顺利出版,见诸于世。感谢省文联巡视员、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连晓鸣先生对本书的精心审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感谢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长王淼先生长期以来对我们非遗工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再次,感谢热心帮助我们的各界人士。感谢丁式贤老师、周琦老师、马曙明先生、任林豪先生、沈建中先生、李忠芳先生,他们一向关心和鼓励我们,并提出不少指导意见和建议。也感谢我们的家人长期以来付出的真情和关爱。
  感谢周琦老师、池健先生百忙中通阅了初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感谢彭连生、何方伟、温岭的黄晓慧提供了有关资料,椒江的红火、玉环的喜鹊和路桥的青鸟天空等诸网友也给予了一定的帮助。
  同时,感谢《台州晚报》及其编辑陈剑先生,多年来,他们开辟台州通专版, 至今已有四年时间了,为广大读者奉献了许多关于节俗等地域文化的文章,从发表我们最早的《正月初一的豆腐粥》开始,从某种程度说,本书循序渐进地写了四年。
  我们分工负责,协同攻关,既注重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家谱、典籍及民俗资料、史迹收集和网罗,又汲取了前人及同仁一些成果,力求真实性、可读性与学术性的基本统一。本书由郑瑛中进行文字统筹、论证,拟定体例规范并最后定稿,戴相尚进行采访摄影及修撰初稿。因学殖和时间关系,瑕疵和不足在所难免,恳盼读者和方家不惜赐教,补苴罅漏,以待来兹。
  期盼本书在勾起乡愁、唤起自觉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征途中找到知音。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节俗概说》

出版地:2014.6

《台州文献丛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工程,既是专门收录台州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研究台州的地方文献丛书,具有抢救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典籍“存史、资政、释义、育人”的巨大作用。它按照“古今、人文”的体例,分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两大部分。古籍整理。主要收录民国以前台州籍或久居台州在学术上或在政治上享有盛名的名家著作。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影印、电子版的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方志、丛书、集三个大类别。 文化研究。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系统开发,建立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按内容分为台州文化专题研究、台州历代名人与名著研究、台州文化遗产研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郑瑛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