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端午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03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端午节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6
页码: 94-99
摘要: 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种传说,其中影响最广的是屈原纪念说。传说屈原投江是在农村五月初五,当地人民悲伤欲绝,便驾舟奋力营救,于是有了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投放食品到水中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用楝树叶包饭, 外缠彩丝,即粽子投放。
关键词: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种传说,其中影响最广的是屈原纪念说。传说屈原投江是在农村五月初五,当地人民悲伤欲绝,便驾舟奋力营救,于是有了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投放食品到水中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用楝树叶包饭, 外缠彩丝,即粽子投放。
  端午裹粽 一端午,“端”指的是每个月的前五天,“午”在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代表五月时在五月初五。从数字上看, “五”是“三”之后的又一个极数,最根本的象征涵义就是“五行”,故在农历历法形成之后,两五相叠的五月初五就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台州各地民间端午习俗与全国各地大同小异。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洪若皋主纂的《台州府志》载:“端午,悬蒲艾,裹角黍,酌菖蒲雄黄酒。”这一习俗与全国大多数端午习俗相同。角黍,即粽子。台州各地民间都有在端午节互相赠送粽子的习俗: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天台岁时记》中有天台人端午以角黍(即粽子)相馈赠的记述;清光绪《玉环厅志》也有以箬竹裹糯米为角黍互相赠送的记载。台州粽子以糯米为主料,用箬竹叶包裹,并以棕榈条系之(现多用毛线或棉丝线等)。
  箬竹,古称筿。宋四大名志之一《嘉定赤城志》载:“筿,叶云箬竹,以裹物不渍润。”箬竹是南方常见的一种小竹子,茎细小,叶长尺许,中间宽大两端狭小,旧时多用来编笠、裹粽子。台州粽子按形状可分为斧头粽、三角粽和长脚粽;按馅可分为白粽(即无馅)、咸粽和甜粽三大类,细分为猪肉粽、枣粽、赤豆粽等;还可按时令来分,即过年粽、对周粽和端午粽。对周粽多为长脚粽,也称小儿粽,婴儿过周年生日裹;端午粽多为斧头粽,四角,形如斧头,多采用二爿箬包裹。
  台州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贴五毒图,悬艾叶,菖蒲剑,吃雄黄酒,在房屋角落里喷雄黄酒、在小孩子的手腕上、脚踝上缠五彩丝等等。临海《竹枝词》就很形象地说:“门插蒲剑艾叶青,雄黄烧酒到处喷。小儿画个关公脸,镇妖驱魔除百病。”清《台州外书》亦载:“(端午)用雄黄泻地并涂小儿耳鼻。” 旧历五月,正值炎热酷暑将临之季,也是流行病、瘟瘴疫病将发之际。古人称为“恶月”,认为“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礼记月令》)。又认为此月是五毒并出之月,必须做好家庭环境卫生及个人防疫。古人过端午的习俗,固然有些许神秘,只要我们加以剖析,很有科学道理。
  艾,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有去湿、散寒、抗过敏等作用,现代药理分析认为,艾对多种霉菌、球菌、杆菌有抑制作用。我们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了艾的功能,《嘉定赤城志》就有记载:“艾,俗名蓬蒿,土人于重五前一日收其叶以制药。”同时,《嘉定赤城志》把菖蒲也列为《药之属》,虽未点明其功用,但可想而知,宋时先民早有以菖蒲入药。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艾,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艾叶烟熏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台州百姓每年在端午前后割来许多艾,晒干后,放置预用,在夏天的晚上,点燃后用烟熏蚊子,效果很是显著,效果比蚊香还要好。
  如此看来,悬艾叶、挂菖蒲剑的确有“避邪”的作用———现在,我们可以用药物来除“四害”,可在科技落后的社会,人们认识到用艾叶、菖蒲来祛蚊除臭, 已不简单了。至于把菖蒲做成剑的样子,悬挂在门上、窗上,无非是要增添一丝神秘色彩。
  端午节习俗中,最具科学特色的还要算喷雄黄酒。
  雄黄,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石,《本草纲目》载:“雄黄能杀百毒,辟百邪,杀蛊毒……带雄黄酒入山中,即不畏蛇。”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治疟疾的作用。
  最典型的民间传说就是《白蛇传》,白素贞在端午节饮了雄黄酒,显出了原形。
  蛇妖尚且怕雄黄,更甭说一般的蛇了?事实也证明,五毒类最惧雄黄。据说捕蛇者上山前均会在手上、腿上等露肉处涂上雄黄,虫蛇见了就避开了。端午前后雄黄酒是喷在家中的阴暗旮旯中,而这些地方,也是蛇类等毒虫最易出没的地方。据老人们说,喷雄黄酒的地方,的确鲜有蛇类活动,就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出来的圆圈,白骨精很难进入一样。
  雄黄酒一年也只喷一次,而蛇类的活动延续到秋季,雄黄的药力是否还一直有效?则不得而知了。
  台州先人有吃雄黄酒习俗。吃雄黄酒,据说能解百毒。然典籍上没有吃雄黄酒的记载,而是“涂小儿耳鼻”,可能时代久了,后人误以为是吃雄黄酒,其实雄黄既是一种化学药物,还是一种药物,除了“有毒”,还可以“败毒抗癌”。或许,这就是中医学上所说的“物极必反”吧。
  互送荷包香袋,也是台州端午节的一个习俗。荷包香袋用棉布和丝线绣制而成,在上面绣成花卉、果物、鸟兽、虫鱼、人物等吉祥图案。造型有长方形、菱形、猪心形等各种形状。香袋内装着苍术、白芷、雄黄等香药。香袋的制作者多是农家妇女,她们在十来岁就开始学习制作,凭着制作者的爱好和灵巧的双手,在香袋上寄寓着美好的愿望。还根据香袋上的图案中的不同内容,配发相应的彩色丝质长穗,象征着各种美好愿望,如象征五谷丰登的连(莲)年有余;希望万事如意的事事(柿柿)如意,象征长寿的松鹤同春及多子多福的石榴蟠桃,反映了民情的淳朴和美好的愿望。香袋可以随身佩带,也可以挂在床头辟邪去毒。
  至于赛龙舟,台州典籍鲜有记载。仅《特开玉环志》载:“五月五日竞龙舟, 舟上装台阁。”《玉环县志》载:“坎门渔民用舢板在海上竞渡龙舟,今不传。鼓乐今仍传,称‘龙船鼓’。” 在台州,端午节尚流传一个独特习俗,那就是“送端午”,又叫“望端午”。
  望,台州方言,即看的意思,即每年的端午节,已出嫁的女儿都会带着丈夫小孩,以及猪蹄、鱼、鸡、鸭(现在大多是一些中高档礼品)等一些土特产,到娘家与父母欢聚一堂。临海《竹枝词》写道:“五月五日是端阳,家家户户包粽忙。
  女婿上门拜岳丈,抛个粽子水中央。” “送端午”,这一风俗,不知起于何时,明沈榜《宛署杂记》有(端午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的记载,可见其意。女儿在父母身边生长了二十多年,在爹娘的羽翼下度过了二十多个春夏,一旦成了别家的媳妇,心头挂念最多的可能就是在家的父母,在节日中走动走动,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朴素的表现了,但为什么就选择在端午看望父母呢?没有史料可以查找。总之,“送端午”应该是做女儿的对父母最直接又最深沉爱的表示了。
  这一天,因为女儿要回娘家,而且带回女婿外孙外孙女,做外公外婆的自然也得表示一下。因此,这一天里,几乎有女儿出嫁的家庭均会早早地起来, 办起酒席,有的甚至会叫来左邻右舍来陪伴女婿,其热闹场面是超过了一般的节日。从这一点上讲,其规模早已超出了一般的“端午”节所蕴藏的传统意义了。因此,端午节可视作台州的“女儿节”。
  在当代,送端午这一独特的习俗,非指端午一天,原因在于以前的端午节不是假日,很多人因上班而选择在端午前后的休息日来送望,而近年,由于国家把端午节纳入了法定假日,想必“送端午”也会选择在这一天。端午节,也就实实在在地成了“女儿节”。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节俗概说》

出版地:2014.6

《台州文献丛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工程,既是专门收录台州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研究台州的地方文献丛书,具有抢救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典籍“存史、资政、释义、育人”的巨大作用。它按照“古今、人文”的体例,分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两大部分。古籍整理。主要收录民国以前台州籍或久居台州在学术上或在政治上享有盛名的名家著作。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影印、电子版的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方志、丛书、集三个大类别。 文化研究。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系统开发,建立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按内容分为台州文化专题研究、台州历代名人与名著研究、台州文化遗产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