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冬至食俗——冬至圆与麦油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02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冬至食俗——冬至圆与麦油脂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6
页码: 84-89
摘要: 本文分为两种冬至圆,冬至的另一食俗是麦油脂。
关键词: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冬至圆,是台州的特色小吃,以糯米粉为原料,用手捏成拳头大小的汤圆,放入烧滚的沸水中,一直烧到汤圆浮上来为止,然后马上捞上来迅速放在豆黄粉里——豆黄粉一般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拌入红糖、芝麻而成, 放在铜盘里——用手转动铜盘,汤圆不停地转动,从而使汤圆均匀地沾上黄豆粉。因为转动铜盘这一手法,台州方言称之前“擂”,故冬至圆又叫“擂圆”。但笔者认为叫“类圆”也妥当,因为汤圆原属元宵节食俗,个体较小,象征着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冬至圆较之大三四倍,且象征意义相同。
  说类圆的象征意义与汤圆相同,不是没有根据,笔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时有老人说到“节日盼团圆”。这种说法,是与我国传统习俗相符合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同样,在家中的亲人在佳节也是盼望合家团圆的。笔者分析后认为,过节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团圆”,不管是元宵的汤圆,还是中秋的月饼,都有亲人盼望“团圆”的企望在中间。而冬至长期以来重要性不亚于“过年”。
  至于冬至吃圆的历史,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云:“冬至荐黍糕于祖祢。” 可能与冬至圆相类的食品;《武林旧事》载:冬至“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清嘉录》云:“等至比户磨粉为糰,以糖肉菜果豇沙芦菔丝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清《康熙台州府志》载:“冬至,粉秫米为丸,谓之‘冬至圆’。” 台州冬至圆分甜、咸两种,以甜圆为主,主要因为做豆黄粉为甜的,故民间又有“清明苦燕,冬至甜圆”的民谚。这里所说的“燕”,是指清明节的菁团(做成球状称团,扁形叫燕),初一听,好像在说两者的味道———仔细品尝,菁团的确味苦。其实不然,过了清明节,进入农忙阶段,老百姓休息的时间就少了,要过苦日子了;而过了冬至,一直到过年,农事很少,也就是“甜日子” 来了。此谚以食事说心事,很是妥帖,生动体现了老百姓的生活心理,叫人回味无穷。
  冬至的另一食俗是麦油脂。
  麦油脂,单从词义上看,很难把它与小吃联系在一起。它是把许多烧熟的荤素菜肴和在一起,如同什锦菜,然后用圆状小麦皮包裹成筒状的一种传统小吃。作为台州鬼节的食俗,麦油脂与“请老太公”仪式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台州,麦油脂的称呼很多,如天台叫“饺饼筒”、三门叫“麦焦”、椒江叫“席饼”,玉环叫“西饼”。在临海,也有许多称呼,试述如下: 米筒。临海北部山区大石、白水洋、仙人桥及东塍一带的称呼。米筒这个命名,很好解释,因用米浆皮做原料,就叫米筒,临海白水洋一带的叫法更为直观,直呼“米浆筒”。但与府城的麦油脂稍有差异,摊米筒皮的原料是米粉,而不是小麦粉。当地百姓提前一两天把粳米泡在水中,制作当天用石磨磨成浆, 调到一定的浓度后放在“鏊”(按,平底铁锅)上摊开。据一些老者回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缺少小麦,便用粳米代替。由于米粉缺少韧性,很难摊开平整,米筒皮经常摊得千疮百孔,但更能体现巧妇的手艺。旧时婆婆为了考察新上门儿媳的手艺,往往让儿媳妇摊米筒皮,如果能摊得又圆又平整,则可以放心地让儿媳妇当家了,否则,还要跟着自己学习一阵子。由于时代的发展,米筒已销声匿迹,但称呼犹在。
  席饼筒。临海乡下如涌泉、沿江一带的称呼。又有写作“食饼筒”的,笔者认为应写“席饼筒”更妥,因为麦油脂皮放在“鏊”上摊开,形态像一张草席,很是直观。
  席饼。临海沿海地区,如杜桥一带的称呼。饼,扁圆形的面制食品。用饼来命名麦油脂,显然不妥,可能源自“席饼筒”的简称。
  麦油脂。临海府城居民的称呼。除把许多烧熟的什锦菜肴包裹成筒状吃外,还有一种做法,即用小麦粉在鏊上摊成圆席状后,以油脂在上层涂匀,然后均匀地撒上虾皮等, 用饭铲压平,把皮折成条形状食用。也有包上豆腐的,则叫“豆腐麦油脂”。还可用白糖作馅,为甜麦油脂。
  麦油脂的命名,让人觉得有些牵强附会。首先,油跟脂为同义,为什么会出现在同一名词中, 岂不是古人所说的“鼻头红血出” (鼻头红即鼻子出血)?这显然与古人的命名方法相违的。我们祖先为事物命名,通常是形象直观的。比如,以上的“席饼筒”与“食饼筒”的写法,笔者支持前一种写法,因为麦油脂皮放在“鏊”上摊开形态像一张草席,很是直观。再如同为临海著名小吃的麦虾,其命名非常符合古人的审美观,是将麦粉搅拌成粉浆,再用菜刀将粉浆顺着盛器沿口一刀一刀地“刮”下汤锅,入锅后的粉浆熟后其状如虾,故称“麦虾”。
  于是想到,麦油脂最初是否写成“麦油猪”?当然,这就自欺欺人的味道,因为麦油脂的馅是以越多越好,越胖越显得高贵,这显然与传统的审美观不符,也使我们想到了越肥胖越贵的猪,于是,麦油猪的称呼应运而生———而猪显然难登大雅之堂。台州言,猪脂同音,写作“麦油脂”忌不更有具诗情画意? 普查过程中,也有一位老人认为麦油脂原叫“麦油支”,这要涉及到单位问题,通常在鏊里摊好的麦油脂皮,临海人称一张,而包好后则叫一支,久而便叫麦油支。
  旧时,一般百姓人家平时很少吃麦油脂的,俗话说:“一月三次筒,不穷也要穷。”这里的“筒”就是麦油脂,只有过年过节时才有机会吃麦油脂,鬼节的食俗正是麦油脂。
  麦油脂的做法,不能不使人想起“春饼”、“春卷”。南宋末年福建崇安人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可见食春饼的民俗风情由来已久。其做法是用上白面粉加少许水和盐拌揉捏,放在平底锅中摊烙成圆形皮子,然后将制好的馅心(肉末、豆沙、菜猪油)摊放在皮子上,将两头折起,卷成长卷下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
  但春卷仅仅是立春日食品,显然比麦油脂狭义得多,而且麦油脂作为节日食品,主要是台州的三个半鬼节中,是祭祀食品的衍生品。
  之所以说麦油脂是鬼节的食俗,是因为麦油脂与鬼节息息相关:清明、七月半、冬至和除夕三个半鬼节,共同点就是“请老太公”:用最隆重的“九大碗” 来宴请过世的祖先。
  那么,宴请后的“九大碗”如何处理?须知,是家家户户都必做的,如果都用来当菜肴,一两天能吃完?故笔者大胆推测,麦油脂正是祭祀后,我们聪明的祖先想到用米浆或粉摊成薄饼后包起来吃,这样至少有二个好处,一是变着吃法,这与我国传统而丰富的饮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二是可以尽快地吃过这些菜肴,特别是七月半这个节日,而不至于这些菜肴受天气影响变味而坏掉。
  另外,从禁忌上看,请老太公前的菜肴,是不允许在生人先吃的,小孩子嘴馋嚷着要,长辈会说:“要让老太公先吃,不然下辈子要欠嘴(歪嘴)的。”与此相关的禁忌是:麦油脂皮打好后的第一张,小孩子是不能吃的,由长辈先吃。这两个禁忌的出发点是相同的,是祖先崇拜的具体表现,有共性,可能是同一食俗下的同一操作。也就是说,麦油脂与祭祖时的九大碗禁忌相同,应该是同一时的食俗,是祭祖后的衍生食品。
  关于冬至,台州尚有一谚,叫“清爽冬至,邋遢过年;邋遢冬至,清爽过年”。
  说的则是天气,老百姓认为冬至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大年三十则是个不好的天气,而冬至如果阴雨的话,则预示着过年会有很好的天气。它是老百姓经过千百年摸索后得出的结果。不能不说,我们的老祖宗,在农事方面是身体力行的。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节俗概说》

出版地:2014.6

《台州文献丛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工程,既是专门收录台州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研究台州的地方文献丛书,具有抢救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典籍“存史、资政、释义、育人”的巨大作用。它按照“古今、人文”的体例,分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两大部分。古籍整理。主要收录民国以前台州籍或久居台州在学术上或在政治上享有盛名的名家著作。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影印、电子版的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方志、丛书、集三个大类别。 文化研究。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系统开发,建立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按内容分为台州文化专题研究、台州历代名人与名著研究、台州文化遗产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