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的介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013
颗粒名称: 清明寒食的介绍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6
页码: 69-74
摘要: 寒食节源远流长,周代每年要在朝廷上举行钻火仪式,先取火者会受到奖止,但由于民俗的稳定性,民间仍以之为大节,经几百年仍不改,南北朝后赵石勒似乎有禁止动作,但很快就恢复。唐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正式下诏将寒食扫墓列入五礼之中,此后,寒食节走向式微,其一些习俗也相应地融合在清明节之中。
关键词: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说到清明节,不能不谈寒食。
  寒食节源远流长,周代每年要在朝廷上举行钻火仪式,先取火者会受到奖止,但由于民俗的稳定性,民间仍以之为大节,经几百年仍不改,南北朝后赵石勒似乎有禁止动作,但很快就恢复。唐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正式下诏将寒食扫墓列入五礼之中,此后,寒食节走向式微,其一些习俗也相应地融合在清明节之中。
  清明最初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存在,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作为节日,时间晚了许多,其节俗也多与相近的三月三、寒食等节有关,其中上坟的习俗似乎直接来源于寒食节。
  上坟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著名的《齐人一妻一妾》故事表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墓祭的习俗,但没有说明是在哪一天(从文中看,似乎每隔几天就有墓祭者,而且祭品是不带回家的)。唐诗中有许多关于墓祭的,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王建的《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从这些唐诗中,我们可以推测,盛唐之前,上坟时间应该在寒食节,但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四月制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
  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也。”①此后上坟的习俗渐为清明节所替代。从“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中,可以看出当时在民间上坟时间应在清明节,如不然,诗应该为“寒食时节雨纷纷”。而此时写诗的杜枚,距玄宗颁旨已百年。
  至宋,寒食节已完全被清明节所替代,临海名士谢采伯指出:“寒食乃是冬仲,非今之清明。”② 关于清明节,临海东乡大田有一个独特的传说。很早以前,村子里有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宏愿,什么东西都共同用。后来,一个去外面当了兵,一个在家照顾两人的父母。几十年过去了, 当兵的朋友音讯全无,在家朋友几十年如一日,在送走了两家长辈后,以为朋友肯定已战死,于是也为朋友做了一个坟,不久自己也死了。又过了几年,当兵的朋友回来了,原来他打仗勇敢,成了将军,却因为战乱频繁,加上交通不便,他一直没有机会送信回家。现在国家稳定了,他终于可以回家探亲,不料亲人全没了。他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朋友的情义,现在,自己有权有势了,可没给父母朋友一天的幸福,也没有实现当年与朋友的山盟海誓, 反而让人家苦了一辈子。他越想越对不起死去的父母和朋友,不禁流下了眼泪。他想了想,带着山珍海味,在朋友墓前拜祭。乡人听说后,也学将军一样拿出家祭品到长辈墓前拜祭。这一天刚好是清明,上坟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这个故事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更没有主人公的姓名,但他反映的恰恰是台州老百姓那淳朴的孝义之情,符合人们清明祭祖的心理,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明期间,不但要举行家祭,还要进行墓祭。康熙《台州府志》:“各具酒馔扫墓,会亲族享饴馀。”墓祭俗称“上坟”,老百姓不分贫富,带上祭品,在坟前摆“九大碗”(黄岩为八碗),以酒设馔,在每碗边放好筷子,再点燃香、蜡烛,对空鞠躬,说明今天是清明节,请老祖宗前来吃饭。铲除杂草,同时锄一块连根的草块,加盖坟墩,俗称“加坟土”或“挨坟墩”。上过坟后,在坟头上挂彩色幡,表示该坟有下代人照管。
  然后礼拜祖先,焚化纸钱———“九龙会”———这是给老祖宗的零用钱,民间至今延续这一习俗。收祭祀菜时,说一声“老太公放筷”,然后每碗菜都要夹出一点点,抛在坟前,表示是祖先吃的,也表示留给土地公公一份。祭仪式结束后,还要放鞭炮,表示送“客”,欢送祖先。
  台州清明节俗本地史籍记载寥寥,但由寒食留存的吃菁团食俗是最大的特色。《天台风俗志》载:“采菁作饼,以备寒食。”《台州府志》载:“清明,采菁草杂米面为饵,谓之‘青饼’。盖菁性温,可不热食也。” 菁团的原料,台州人叫做“菁”,学名鼠曲草,也叫黄花艾,是一种清明前后非常常见的植物,它色泽鲜碧,茎上长满了毛茸茸的嫩毛,山坡上、荒地里、道路两旁到处都是,长在鲜嫩的草(念仄声,台州方言,即苜蓿,也叫黄花草)中间。由于一直不见阳光的滋润,显得更为娇嫩。
  菁采摘够了,再洗净,放在锅里和水煮开,捞出来沥干,放在捣臼上捣烂,然后和上糯米再捣,就可以包菁团了。甜团用豆沙作馅,咸的用笋末、豆腐干、油泡、萝卜、肉丁等作馅捏成团子的,放进特制的模子里印出花样,蒸熟后即可食用。菁团碧青油绿,形如碧玉,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清代文学家、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作如是描述: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 这说明青团的制作和食用,很早就已在民间普及,相沿成俗。学生们去春游或是与朋友郊游,带干粮必有菁团,菁团易消化,早餐时先放锅里蒸一下,可以当午餐冷吃。
  菁团的食俗历史不可考。《荆楚岁时记》记三月三食俗:“是日,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团,以压时气。”可见南北朝时百姓已知用鼠曲草为食,不知当时是否有菁团食俗。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载,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粉食店有专卖山药团子、金橘水团、芝麻团子、三色粉团等。
  有学者考,《梦粱录》的“三色粉团”,是青团的前身。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节俗概说》

出版地:2014.6

《台州文献丛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工程,既是专门收录台州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研究台州的地方文献丛书,具有抢救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典籍“存史、资政、释义、育人”的巨大作用。它按照“古今、人文”的体例,分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两大部分。古籍整理。主要收录民国以前台州籍或久居台州在学术上或在政治上享有盛名的名家著作。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影印、电子版的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方志、丛书、集三个大类别。 文化研究。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系统开发,建立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按内容分为台州文化专题研究、台州历代名人与名著研究、台州文化遗产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