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鬼节早餐:清明上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01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鬼节早餐:清明上坟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9
页码: 69-77
摘要: 说到清明节,不能不谈寒食。台州清明节还有吃海蛳的食俗。清明还有戴柳的风俗。
关键词: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说到清明节,不能不谈寒食。
  寒食节源远流长,周代每年要在朝廷上举行钻火仪式,先取火者会受到奖止,但由于民俗的稳定性,民间仍以之为大节,经几百年仍不改,南北朝后赵石勒似乎有禁止动作,但很快就恢复。唐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正式下诏将寒食扫墓列入五礼之中,此后,寒食节走向式微,其一些习俗也相应地融合在清明节之中。
  清明最初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存在,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作为节日,时间晚了许多,其节俗也多与相近的三月三、寒食等节有关,其中上坟的习俗似乎直接来源于寒食节。
  上坟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著名的《齐人一妻一妾》故事表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墓祭的习俗,但没有说明是在哪一天(从文中看,似乎每隔几天就有墓祭者,而且祭品是不带回家的)。唐诗中有许多关于墓祭的,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王建的《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从这些唐诗中,我们可以推测,盛唐之前,上坟时间应该在寒食节,但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四月制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
  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也。”①此后上坟的习俗渐为清明节所替代。从“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中,可以看出当时在民间上坟时间应在清明节,如不然,诗应该为“寒食时节雨纷纷”。而此时写诗的杜枚,距玄宗颁旨已百年。
  至宋,寒食节已完全被清明节所替代,临海名士谢采伯指出:“寒食乃是冬仲,非今之清明。”② 关于清明节,临海东乡大田有一个独特的传说。很早以前,村子里有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宏愿,什么东西都共同用。后来,一个去外面当了兵,一个在家照顾两人的父母。几十年过去了, 当兵的朋友音讯全无,在家朋友几十年如一日,在送走了两家长辈后,以为朋友肯定已战死,于是也为朋友做了一个坟,不久自己也死了。又过了几年,当兵的朋友回来了,原来他打仗勇敢,成了将军,却因为战乱频繁,加上交通不便,他一直没有机会送信回家。现在国家稳定了,他终于可以回家探亲,不料亲人全没了。他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朋友的情义,现在,自己有权有势了,可没给父母朋友一天的幸福,也没有实现当年与朋友的山盟海誓, 反而让人家苦了一辈子。他越想越对不起死去的父母和朋友,不禁流下了眼泪。他想了想,带着山珍海味,在朋友墓前拜祭。乡人听说后,也学将军一样拿出家祭品到长辈墓前拜祭。这一天刚好是清明,上坟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这个故事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更没有主人公的姓名,但他反映的恰恰是台州老百姓那淳朴的孝义之情,符合人们清明祭祖的心理,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明期间,不但要举行家祭,还要进行墓祭。康熙《台州府志》:“各具酒馔扫墓,会亲族享饴馀。”墓祭俗称“上坟”,老百姓不分贫富,带上祭品,在坟前摆“九大碗”(黄岩为八碗),以酒设馔,在每碗边放好筷子,再点燃香、蜡烛,对空鞠躬,说明今天是清明节,请老祖宗前来吃饭。铲除杂草,同时锄一块连根的草块,加盖坟墩,俗称“加坟土”或“挨坟墩”。上过坟后,在坟头上挂彩色幡,表示该坟有下代人照管。
  然后礼拜祖先,焚化纸钱———“九龙会”———这是给老祖宗的零用钱,民间至今延续这一习俗。收祭祀菜时,说一声“老太公放筷”,然后每碗菜都要夹出一点点,抛在坟前,表示是祖先吃的,也表示留给土地公公一份。祭仪式结束后,还要放鞭炮,表示送“客”,欢送祖先。
  台州清明节俗本地史籍记载寥寥,但由寒食留存的吃菁团食俗是最大的特色。《天台风俗志》载:“采菁作饼,以备寒食。”《台州府志》载:“清明,采菁草杂米面为饵,谓之‘青饼’。盖菁性温,可不热食也。” 菁团的原料,台州人叫做“菁”,学名鼠曲草,也叫黄花艾,是一种清明前后非常常见的植物,它色泽鲜碧,茎上长满了毛茸茸的嫩毛,山坡上、荒地里、道路两旁到处都是,长在鲜嫩的草(念仄声,台州方言,即苜蓿,也叫黄花草)中间。由于一直不见阳光的滋润,显得更为娇嫩。
  菁采摘够了,再洗净,放在锅里和水煮开,捞出来沥干,放在捣臼上捣烂,然后和上糯米再捣,就可以包菁团了。甜团用豆沙作馅,咸的用笋末、豆腐干、油泡、萝卜、肉丁等作馅捏成团子的,放进特制的模子里印出花样,蒸熟后即可食用。菁团碧青油绿,形如碧玉,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清代文学家、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作如是描述: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 这说明青团的制作和食用,很早就已在民间普及,相沿成俗。学生们去春游或是与朋友郊游,带干粮必有菁团,菁团易消化,早餐时先放锅里蒸一下,可以当午餐冷吃。
  菁团的食俗历史不可考。《荆楚岁时记》记三月三食俗:“是日,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团,以压时气。”可见南北朝时百姓已知用鼠曲草为食,不知当时是否有菁团食俗。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载,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粉食店有专卖山药团子、金橘水团、芝麻团子、三色粉团等。
  有学者考,《梦粱录》的“三色粉团”,是青团的前身。
  台州清明节还有吃海蛳的食俗。海蛳,肉食性贝类动物,台州沿海有产,清明期间正是这种小海鲜上市之时,民间把这种小海蛳又叫“亮眼蛳”,认为清明日吃海蛳,能亮眼睛,不管男女老少,以这一天吃到海蛳为荣;另有一种说法,清明日所吃海蛳,又叫香蛳,合“相思”之谐音。不用说,是思念亲人之意。临海《竹枝词》有:“清明时节雨纷纷,家家户户去上坟。寒食青饼餐餐吃,呼呼海狮亮眼睛。”吃剩下的海蛳壳,也不像平时那样随便地扔掉,而是将壳抛在屋顶瓦片上, 据说海蛳壳在瓦上滚动的声音,会将躲在瓦楞里的老鼠吓跑;又说是使瓦剌虫(一种毛毛虫)能爬进海蛳壳,老死终生, 不至于爬到地面来伤害其他小动物———特别是养蚕人家,此时,刚好是蚕宝宝成虫之际。黄岩一带则把海蛳壳抛在坟前,想必意义也差不多,希望祖先坟边的毛毛虫爬进海蛳壳里,不要到处挖洞,以免惊动了祖先。不管怎么样,清明节蕴含的是在世人对自己见过的以及未曾见面的隔世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台州清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长长节”。祭祖扫墓的活动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早至春分节气,迟至立夏,可谓“长长节”。一般习俗,新坟(去世不满周年的)要提前做,黄岩习俗却是新坟必须在清明日做。民谚有“清明长长节,做到端午歇(结束)”,“清明长长节,做到割麦歇”。
  关于“清明长长节”,有个民间传说:据说当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临海农村的男子大多随戚家军到前线去了,到清明节时,有人提出要回家过节。这就为难了将军,如果都回家过节,那军队里有十之八九都要回家,那守备怎么办? 清明作为一年中最主要的节日,士兵请假过节是人之常,能不允许?最后,戚将军想了个法子,让兵士轮流回家上坟,直到端午左右,才过完了清明,即没有影响过节,守备也没有松懈,从此相沿成习。
  虽然只是传说,老百姓们却有自己的解释。认为一是由于太忙,没有时间上坟;二是因为“清明节”时,正值青黄不接,民间许多人特别是贫苦老百姓,无力操办祭品,但节日还是要过的,只得等到春麦收割,故有“清明长长节,做到割麦歇”的说法。
  清明前后,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大好时光。古人在这期间的习俗很多,有踏青、荡千秋、斗鸡蛋、放风筝、戴柳等。这些习俗, 在台州同样存在,元人赵友兰《清明述怀》诗曰:“东风吹春桐始花,青青柳枝插檐斜。内园小儿得新火,紫烟已遍金张家。双鸾吹笙调莺舌,起踏秋千弄斜月。夜深步转玉兰东,笑倚香蕉一株雪。” 台州有“清明到,小鬼呀呀叫”之俗语,但不是说阴间之鬼来到世上乱喊乱叫,而是形象地道出了清明期间小孩子们嬉闹的情景。清明前后,树木疯长, 抽出嫩枝,我们称树“长脑”了,山上有一种叫“木槐”的树,折下小指粗的新枝, 先用小刀在枝条端轻轻划一道口,然后放在石头上轻轻地敲打,力度要均匀, 不能把皮打破,还要不停旋转,口中还念念有词:“敲敲皮宽,赤裸做官。”说奇怪,敲一阵子后,用手用力一转,木槐皮挣脱了茎,把木槐皮稍细一端稍稍地弄扁,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口哨,放在嘴上吹,力度要适中,木槐哨就会发出呜呜的响声。也有用溪椤树枝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树木都能脱出皮———这也是我们小孩子在清明期间玩得最多的游戏了。所以只要听到有人在吹木槐口哨,大人们就会说:“清明到了。”故有“小鬼呀呀叫”之说。
  清明还有戴柳的风俗。康熙《台州府志》载:“(清明)家家插柳于门,或簪之。”民谚有:“清明勿戴柳,后世无娘舅;清明勿戴花,来世呒娘家。”又说: “戴个麦,活一百,戴个花,活百八,戴花戴柳活八百”。据说当年介子推母子是抱柳而亡,故“清明戴柳”的习俗也似乎与此有关。其实柳枝向来是降瘟除疫的象征,民间称为“鬼怖木”,《齐民要术》中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之说。而清明为鬼节,百鬼躁动,时又值柳条发芽之际,故人们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
  节日,一般都固定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里,但清明节较为特殊,清明作为节气只有一天;寒食节一般也只有三天,但“做清明”并不都在这一天。通俗的有“前三后四”之说,意为清明节前三天及节日后三天都属于清明期间。

附注

①张君著,《神秘的节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03页。 ②(清)金嗣献辑录,《赤城遗书汇刊》,巴蜀书社2011年7月第1版,第76页。 ③ 同上。 ①《通典》卷五二《礼》十二。 ② (清)金嗣献辑录、徐三见点校,《赤城遗书汇刊》,巴蜀书社2011年7月第1版,第76页。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节俗概说》

出版地:2014.6

《台州文献丛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工程,既是专门收录台州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研究台州的地方文献丛书,具有抢救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典籍“存史、资政、释义、育人”的巨大作用。它按照“古今、人文”的体例,分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两大部分。古籍整理。主要收录民国以前台州籍或久居台州在学术上或在政治上享有盛名的名家著作。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影印、电子版的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方志、丛书、集三个大类别。 文化研究。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系统开发,建立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按内容分为台州文化专题研究、台州历代名人与名著研究、台州文化遗产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