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十五元宵十四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98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十五元宵十四闹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9
页码: 50-58
摘要: 台州元宵期间的民俗活动,荟萃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充分展示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
关键词: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台州元宵期间的民俗活动,荟萃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充分展示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
  吃糟羹。旧时,农村制作糟羹的主要和料是三十夜特别留下的肉冻、豆腐干、豆面、芋头、年糕粒(或麻糍粒)等,加水烧开,再用米粉调水,倒入锅中搅匀,烧成糊状即成。古时,台州府城居民曾用酒糟调和,故称“糟羹”,相沿至今。随着台州居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元宵糟羹的配菜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添加了贝壳类海鲜,味道特鲜,清代临海诗人陈延烈《十四夜调糟羹》写道:“豆芽小菜满庭除,万户刀声入耳徐。五味调烹金鼎沸,只须虾蛤不须鱼。” 现在常以芋头、芥菜、豆面、冬笋、香菇、木耳等时令蔬菜,以及肉丝、豆腐干、油泡、川豆板、猪耳朵、猪尾巴等,切成丁状或末状,再添加海鲜肉丁,的确鲜美异常,百吃不厌。
  讨糟羹。以前,农村还有“讨糟羹”的习俗,这一晚,小孩子在家吃过自家 的糟羹(有的甚至不吃),便三五成群,结队去别人家去讨糟羹,有的还带有自磨米粉家碗筷,所到人家,都会给你一碗满满的糟羹,讨者以多吃家数为荣,家里也以送人多为荣,如有乞丐者来讨必比平时给予更多。笔者小时候就亲身与小伙伴们经历过讨糟羹。现在,这一习俗已不见,但各家各户互送糟羹蔚然成风,想想应该是讨糟羹遗俗的一种变异,同时,它显示出邻里之间的和谐气氛。
  请百神。烧好糟羹后,还要祭祀各路神灵,祭品就是糟羹,用小盏盛好,还要燃三炷香、两支蜡烛。主要神灵有猪栏神、牛栏神、土地、水神等,祭土地神时要端着糟羹、带着香烛到自家田地间,边点香烛边祷告。灶司爷菩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蜡烛也要大一点。可以说,这一晚的习俗,充分体现了民间万神论的思想,凡神必供。这些习俗,大多已泯灭,然请灶司爷这一习俗,至今盛行。
  行百步。《台州府志》载:元宵“妇女行百步以去病”①。旧时妇女很少抛头露面,但在元宵,妇女却可抛开这一偏见,尽情地外出游玩。一些传统观念较强的大户千金小姐,则在内院来回走百步。
  满街毛兔灯。十四日下午起,从刚刚学步的娃娃到十二三岁的儿童,手里都捏着一根线,拉着毛兔灯,牵着大人的手,满街满村地跑,蜡烛点在兔肚子上,把白兔照得通体透亮。直到玩累了才回家休息。此时家家户户的每一间屋子里都点起蜡烛,俗称,以此表示迎接财神。
  接财神。旧俗,元宵“室内皆燃灯。”①台州风俗,不管贫富,家家户户有燃点至天明。临海、天台、三门交界一带有这么一个风俗:这一天晚上睡觉前, 要把家里所有的鞋放在床前。传说,财神张百万成仙前就是富有爱心的百万富翁,他散尽家财,接济穷人,终于为上天所赏识,把他封为财神。张百万上天前,给老百姓托了个梦,说自己将在正月十四晚上回凡间巡视,并分当年的粮食。因为老百姓都已睡了,故以床前的鞋为多少而定这一家的人数和当年的粮食。为了能使张百万看清家中的情况,老百姓就在这一夜燃起了不灭的点。
  同时为了能多分点粮食,便把家中所有鞋都拿出来放在床前。谓之为“正月十四接财神”,故这一天不允许小孩子睡在朋友亲戚家,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要赶回到家里,而且要早早地入睡。笔者小时候曾有亲身体验。这一习俗现已不太重视,但凡记得元宵节的,都会点灯到天明,但床前放鞋的习俗却再没听说过。
  打生。旧时,一些结婚多年而未生育的妇女,常常相约去“打生”。有民谣道:“结婚三年不见孕,婆婆背后出恶声。为使郎君不绝后,正月十四去打生。” 打生习俗,通常选择在元宵十四日半夜三更时分,未生育妇女成群结队至石榴树下,其中一人用随身带的桃树枝抽打石榴树,一边打一边自问自答:“会生吗?”“会生。”“生几个?”“越多越好。”因石榴以多籽(子)闻名,故未育妇女以石榴喻人,以求子孙满堂。临海《竹枝词》云:“石榴多子有名声,三更树下去打生。大嫂桃枝打肚皮,‘会生会生’叫连声。”又有:“石榴树下夜三更,女伴相约去打生。不管旁人来偷听,‘会生’自己叫连声。”旧时打生习俗,台州各地都有,但选择的地方有所不同,临海多在石榴树下,黄岩选在橘树下,温岭则放在朴树下,此俗现早已断传。
  闹花灯。元宵节又叫“上元张灯节”,以赏花灯为主。全国各地的赏灯活动大同小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世代相沿。台州同样有这习俗。“自正月十三至十八日,府城及各县城的各家门前架灯棚,悬灯于上,以兆丰年。”②“各保庙宇均有财神乙座,自十三起至十八止,分夜迎赛,人家及街市执爆仗,放流星花筒,或设鳌山,赛巧炫奇,喧乐彻夜。”①十四夜吃罢糟羹,全城各种花灯、民间艺术、杂耍艺人、特色小吃一古碌全集中在城内道司里校场。观灯的,看戏的,凑热闹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参与的人数往往达到几万人。广场中不但有大、中、小型的鳌山、宝船、金猴、狮子、龙、楼台亭阁等传统造型花灯,更有独具临海特色的词调、细吹亭、闹皇船、古城高跷、抬阁、莲花落、锣鼓亭、花鼓戏、板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荟萃。
  猜灯谜。“闹花灯”的同时,临海人民也热衷于猜灯谜。灯谜一般都附贴在用五彩纸扎的透明花灯上,既可当作装饰品,又富有文化韵味。另外,在街两旁、屋檐下,用细绳拉成的线上,也飘动着灯谜片,吸引着过往来人。
  吃甜羹。闹元宵结束临睡前,大家又要吃甜羹。甜羹一般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红枣、桂圆肉、金橘饼和小汤圆、甜酒酿等烧熟即可吃,色、香、味俱佳。也有的放在正月十五晚上吃。有“先苦后甜” 之寓意。这是台州元宵的又一特色。临海仙人桥山区善家洋村还要吃“半夜羹”。据该村一些老年人说,建国前,村里每个道地(座) 都竖有一根十多米长的毛竹,十三下午开始把灯笼升到竹顶,称 “上灯”,到十六落灯。这天傍晚, 主妇先切好菜,吃过饭后先集中祠堂,进行“接旗”仪式———该村习俗,每年由一房负责全年清明、七月半、冬至及除夕的祭祀活动, 每年十四夜举行交接仪式,结算上一年的开销,交本年的负责房, 同时举行跳狮子等活动。全村一起过节,很是热闹,活动结束后已是半夜时分,家家户户再吃糟羹。故称吃半夜羹。
  椒江、黄岩放桔灯。以前,每年元宵晚上,黄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举行“放桔灯”的活动。据《黄岩县志》记载,这种风俗至少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传说, 建炎四年(1103),宋高宗赵构从舟山乘船逃到临海章安镇,登金鳌山南眺,见椒江浩浩荡荡,枫山耸峙,想是风景秀丽之地,就命楼船连夜渡过椒江,向海门枫山进发。这夜,正值正月十五元宵节,月明如昼,水天一色。如此良夜,高宗想起昔日汴京盛况,不禁神伤。那时家家灯火,户户管弦,游人玩赏嬉耍,金吾不禁,如今却逃奔海隅,凄凉寂寞,正有今不胜昔之慨。这时,椒江上游驶来两只帆船,因为不知道楼船里坐着皇帝,没有回避,顺流乘风而下,直逼御舟。楼船头禁卫忙横矛喝问,方知是贩卖桔子的黄岩船。桔者,吉也,在这上元天官赐福良辰,遇上如此多的桔(吉),真是个好兆头。高宗大喜,命人把两船桔子全买了下来,分赏给臣僚、禁卫。到底皇帝是最善于吃喝玩乐的,虽然身处逃难之乡,也想出个海上庆元宵的玩意来。他吩咐臣僚吃桔子须把下半截桔皮完整地保存下来,然后,取桔皮当碗,贮上油,点起火,一盏一盏放到海上去。
  这时,风平浪静,海面上一片灯火,恰似银河移落海上,君臣饱览佳景,在椒江口同赏桔乡元宵。此后,每到正月十五,椒江、黄岩一带的男女老少倾城而出, 澄江两岸坐满了看“灯”人,临时摆的小摊聚集,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现在,黄岩和椒江一带再也没有人点放桔灯了,但九百年前,赵构在元宵节放桔灯的故事却载入了地方史册。
  温岭石塘抬火镬、扛台阁。是当地渔民庆祝元宵的必备节目,颇为独特。
  大镬被按在彩架上,镬内的干柴燃烧着,由两人抬着,一扛扛火镬抬在大街上, 犹如一条火龙,跳跃的火头,象征着热情和活力,在夜空中犹为火红。火镬公、火镬婆脸涂白粉,身穿奇特的服装,手拿粗大的吹火筒轮流吹气,保证镬里的火越烧越旺。火镬后则是多彩多姿的台阁:把八仙桌翻过来,四脚上扎个顶, 彩花、彩绸、彩灯把台阁装扮成五彩缤纷的花轿,每一扛就是一台戏,由童男童女妆扮成戏剧故事中的人物,起到娱神劝诫的作用。为每抬台阁引路的是一盏盏挥舞的火球,炭火在铁丝网球中焚烧,一经挥舞,迸发出耀眼的光辉。海螺号、铜号和锣鼓声,把整个石塘渲染得很是辉煌。
  温岭石桥头镇上王村“迎大灯”。上王村迎大灯活动始于明嘉靖十五年(另一说始于清康熙年间),其时石桥头有村叫下宅金,这一年下宅金太公创制了一盏六角形的塔灯。邻近的上王村王洪从慕名观灯,看后叹息道:“可惜,这么漂亮的灯不会行走。”下宅金太公听后便说:“如果老兄做出能行走的灯,我便将这盏送给你陪衬成对。”王洪从回家后细心琢磨,经一年时间真的制作出了能行走的八角形大灯。下宅金太公知道后,亲自将自己的六角形大灯送到上王。从此,该地有六角为雄、八角为雌的传说。迎灯开始,号炮三声,鸣锣开道,家家户户在门前挂起预先做好的白鹤灯、蝴蝶灯、猢狲灯等各式小灯以迎大灯。大灯一边游一边放爆竹,观灯民众成千上万,附近百姓纷纷用自己村特有的民俗活动来迎接大灯。当地有“上王桥头迎大灯,肖家桥头放流星,下王桥头芥菜剥干筋(意为剥得连筋都干巴巴了),杨家桥头姑娘无处寻”之谣。上王迎大灯之俗,建国前夕渐趋冷淡,建国初期曾举办过一次,文革期间两盏传世宝灯被烧毁。2003年,当地几位老者凭记忆按祖传样式,重做了两盏高达13.8米的龙凤大灯,当年元宵节举办了一次迎灯活动。今年的这对塔灯高16.38米、重1000多公斤,由该村20多位村民花2个多月时间手工精制而成,须由80余人(每盏扛灯24人,四角拉撩风绳维持平衡12人,候补若干人) “伺候”巡游,可谓罕见。
  天台摆看桌。“摆看桌”即摆供祭品,起源于明代初年,开始用于祭祀城隍,并供人观瞻,明末传至民间,成为各宗祠元宵灯祭的祭祖礼仪,是天台特色古老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摆看桌”与祭祖仪式相同,在祠堂高堂上方悬挂祖宗像,下设供桌,进大门第一张人桌上设香、烛台,祭礼由族中辈份最高者主持,分迎献、初献、亚献、终献和送神五套程序。祭品有本族世传珍宝和祭馔两大类。根据以往的文字记载,摆看桌的祭品有左右汤各9盏,铸山16碟; 八热炒、八点心、二十碗、十六盘合食、八卤盘、十五碟头、八水果、四糖食、四柱糖、八粉食、八蜜饯、八剥果、十穿菜(五荤五素)、五动物、十铸果、五烧、二大盆、二小碟、金猪、金羊,最多时一年摆过200多种祭品,一般都陈列有120多种。它汇集山珍海味、美食佳肴、木雕竹刻、工艺美术,以及当地名、优、新土特产,雅俗共赏,多姿多彩,而且有摆看桌供游人观赏的雅趣。天台特色“看桌”, 比较有名气的有城里东门妙山陈氏“看桌”、北门后洋陈氏“看桌”、西门许氏“看桌”等,美观靓丽又颇具地方特色。1946年秋,洪畴人“送水”,坦头街“接水”庆贺。争相摆设精美看桌38张,成一字长方形排列。上街、下街比好,盛况空前,观众达上万人次,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2010年元宵节,妙山陈氏大祠堂摆设看桌,用上18张八仙桌,花色品种包罗万象、多姿多彩。高档次、高规格、高品位,展示天台山悠久的文化内涵,熙熙攘攘,怎一个“挤”字了得, 万人空巷,令人感慨万千! 天台灵溪状元游街。相传清乾隆年间,时任翰林院任检讨,兼任兵部侍郎的奚际亨要求回灵溪老家省亲,他为官清正,文采横溢,深受乾隆帝的赏识,行前乾隆召见了他,说要赐与他一些财宝,带回故乡好光宗耀祖。可奚大人却说:皇上如实诚相待于臣,请赐于宫里的“状元游街”。皇上一愣,爽快地答应了。奚翰林回家之时,正值十四夜,奚姓族人聚集在祠堂里,盼望这位奚大人给众人呈现他从京城带来的宝物,可是他却从怀中掏出一页手写的曲谱,说是《状元游街》,并当场亲自演奏,此后,灵溪村的元宵之夜,便有了独一无二的“状元游街”节庆活动,尽管在此后近300年间,村里没出过一个状元,可元宵之夜的“状元游街”习俗却在灵溪村保留了下来。在它身上,寄托了灵溪人期盼来年生活幸福美满、儿孙读书有成的美好情感。状元游街在十四夜子时时分开始,从奚氏宗祠出发,环村一周,返回奚氏宗祠结束,若逢村里人家有婚庆喜事,队伍会进到院子里表演一番,表示祝贺。状元游街分文状元出游、武状元出游。先武状元出游,炮仗开场,接着是锣鼓队,后是狮子、舞武术、车灯等表演;后是文状元出游,由村里二十多位民间艺人组成的民乐队,用二胡、琵琶、笛子等民乐器演奏“状元游街”的曲调。几百年来,状元游街的表演形式、表演内容都是历代相传比较固定的,是灵溪村过元宵节的特殊形式,它表现了民间百姓一种对祖先的敬仰,对文化生活质朴的追求,它历数百年不衰,表现了一种民俗的生命力。
  三门六兽出游。据三门城关(海游镇)章氏宗谱记载,海游六兽起始于唐朝,盛于明末清初。六兽出巡展演,先到太尉庙朝拜集中,出迎开始时先放三连冲,起乐列队,由全付鸾驾开道,彩旗列队,狮子开路,白象先导,其后顺序是独角犀牛、麒麟、鹿、四不象等组成出巡队伍———六兽中狮子乃兽中王因此由它开道;白象代表吉祥,身上坐着老王爷;麒麟代表子孙兴旺,身上坐着小男孩;鹿代表和睦如意,身上坐着女孩子;犀牛代表万事一统,身上坐着武将;四不象代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身上坐着仙人。六兽开道乐队伴奏是十三记锣,古亭伴奏曲调是三、五、七曲牌。乐队伴奏自始至终,出巡线路从太尉庙出发,在城关绕一周后回转太尉庙结束。1956年由于时代变革,六兽活动停止, 1990年恢复六兽出迎活动,每逢元宵佳节,这一传统活动相沿至今。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节俗概说》

出版地:2014.6

《台州文献丛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工程,既是专门收录台州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研究台州的地方文献丛书,具有抢救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典籍“存史、资政、释义、育人”的巨大作用。它按照“古今、人文”的体例,分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两大部分。古籍整理。主要收录民国以前台州籍或久居台州在学术上或在政治上享有盛名的名家著作。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影印、电子版的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方志、丛书、集三个大类别。 文化研究。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系统开发,建立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按内容分为台州文化专题研究、台州历代名人与名著研究、台州文化遗产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