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烧纸与“牵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956
颗粒名称: 初二烧纸与“牵郎”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2
页码: 30-31
摘要: 因为春节期间,初二是特定的忌日,即“白日子”,直系亲属送千张,香烛,对逝去的长辈祭悼,不得住宿,要当日回家。因此习俗是不走亲戚的, 如不懂这一风俗,在这一天贸然走亲,亲戚会认为不吉利,甚至会认为对自家的咒骂,不但会把所有礼物送出,还会唾骂,甚至断交。
关键词: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上一年办过丧事的人家,初二一大早,在堂前设灵座、孝堂,并在灵座前放置蒿毡,迎接亲戚好友前来吊丧。灵位设好后,死者直系亲属必须尽早赶到,其后亲戚朋友携带九龙会(即冥纸)、香烛前来叩拜祭奠。来者须呈上九龙会纸钱,由死者儿子在旁边接上,然后烧香、点烛,行三叩首,同时说道:“××× ,今天来拜岁了。”死者儿子须与吊者同时跪拜。当天中午,所有亲戚留家吃饭,下午散去。到黄昏撤去灵位, 主家把亲戚朋友送来的“九龙会”冥纸放在天井中烧掉,故这一天的仪式也叫“烧纸”。综观这一天的仪式,可视为是未亡人对刚过世的先辈的最后一次“拜岁”。黄岩《竹枝词》有证:“正月辰头挂素联,小样(人死满一年谓小样)忌日俗争传。怪他死日真奇巧,初二家家恰对年。”
  因为春节期间,初二是特定的忌日,即“白日子”,直系亲属送千张,香烛,对逝去的长辈祭悼,不得住宿,要当日回家。因此习俗是不走亲戚的, 如不懂这一风俗,在这一天贸然走亲,亲戚会认为不吉利,甚至会认为对自家的咒骂,不但会把所有礼物送出,还会唾骂,甚至断交。现在,有些禁忌早已破除, 但“烧纸”一直留存农村。府城临海的原先习俗是初一“拜坟岁” ,据《民国临海县志》载:“元旦往祖坟致祭,名曰‘拜坟岁’。” 初二烧纸,还有这么一个传说:明嘉靖年间,某年年底,戚继光将军因调防,台州一时守备松懈。这一天,正当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红灯笼,准备宴席过年时,突然,杀声震天,倭寇手持刀枪,杀了进来,见人就杀,入户便抢。一时间,老百姓逃的逃,亡的亡,死伤不计其数。得知情况的戚继光将军立即带兵回防,但已经迟了。戚将军击退了倭寇,告示民众,等躲避在山里的老百姓回家时,发现亲人被杀,整条大街血流成河,一片凄凉。大家忙着收尸,料理后事。为了表示对死去亲人的沉痛哀悼,均在第二天也就是初二这天不串亲走友,在家祭奠亲人。
  无独有偶,临海西乡张家渡一带则有初二“牵郎”的习俗:头年有女儿结婚的人家,由兄弟(老婆舅)到新郎家 ,吃过午饭后,再与新郎新娘一起回娘家。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节俗概说》

出版地:2014.6

《台州文献丛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工程,既是专门收录台州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研究台州的地方文献丛书,具有抢救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典籍“存史、资政、释义、育人”的巨大作用。它按照“古今、人文”的体例,分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两大部分。古籍整理。主要收录民国以前台州籍或久居台州在学术上或在政治上享有盛名的名家著作。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影印、电子版的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方志、丛书、集三个大类别。 文化研究。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系统开发,建立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按内容分为台州文化专题研究、台州历代名人与名著研究、台州文化遗产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