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年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937
颗粒名称: 谢年风俗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2
页码: 20-21
摘要: 谢年,顾名思义是感谢、拜谢年的一种祭神活动,感谢保佑一家又平安度过了一年,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它不是节日,却是过年期间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
关键词: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谢年,顾名思义是感谢、拜谢年的一种祭神活动,感谢保佑一家又平安度过了一年,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它不是节日,却是过年期间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
  谢年时间不定,从过“小年”到除夕这一时间,每一天都可以举行。按民间习俗,一般放在立春日之前,如立春日在廿四后,谢年时间一般放在廿四,如立春日早于廿四,则时间提前。《特开玉环志》载:“谢年必春前,谓过春则来年节矣。”② 从农历节气来说,立春是一年的开始,因此谢年放在立春前。由于阴历年的运转与节气有时间上的差别,会出现一阴历年没有立春这个节气和一年有两个立春的现象。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家人谢年,贪嘴的媳妇在杀雄鸡时禁不住嘴巴的考验,偷偷地把鸡肫(指鸡的胃脏)吃了。而按谢年习俗,必须全鸡供奉,否则对上天不好交待。于是,贪嘴媳妇在烧香请天地时,念念有词“今年两头春,杀鸡呒鸡肫”,果然蒙骗了不说话的天地和精明的公婆。所谓的两头春, 即一年两个春节,往往出现在有闰月的年头。
  谢年主要场所是合院的堂前屋,家里人把八仙桌抬出来,端端正正放在堂前中央。要注意的是八仙桌必须横放,祭祀用具、祭品等上桌之前,先要仔仔细细把桌子擦拭干净。八仙桌两个角各放一只烛台,点上大红蜡烛;烛台内侧陈放供品,供品因地而异,临海东乡一带摆放一刀猪肉(未煮熟)、豆腐,桌子正中央摆放供盘,盘中陈放刚杀好未煮的整只雄鸡(鸡屁股上插一根长长的鸡毛),其他还有鱼、麻糍、馒头等祭品,均用红漆铜盘盛装;沿海一带则有猪头、黄鱼鲞、鸡蛋、肉粉丝、年糕、枣等,并选时在涨潮时分;温岭(古称太平)谢年“岁将除,粉作鸡、鹅并酒肉谢年,亦曰‘谢太岁’,供设有干小鱼,曰‘子孙薧’, 土俗‘薧’、‘靠’同音也。”③当地海干鱼又称“薧”,象征“子孙有靠”。
  摆放好祭品后,祭者点燃三炷香、两根蜡烛(蜡烛可以直接插在烛台上), 香由祭祀者点燃后拿到倒地(天井)三拜上苍,三拜土地,口中念念有词,内容不定,多是向天地感谢过去一年对家里的照顾,并希望在来年给家里更多的保佑,保佑全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祭品摆上半炷香时间,然后放鞭炮以送年神,整个谢年仪式也随之结束。
  清代临海《竹枝词》写出了谢年的情景:“谢年为了赶灾星,三牲福礼敬天神。祈求明年年成好,六畜兴旺五谷登。”谢年祭品的多少以家庭财力而定。
  《竹枝词》云:“腊月廿四正小年,家家户户都谢年。富人三头又六眼,贫家豆腐配糕面。” 与谢年仪式相类的是“还愿”,时间却放在腊月廿九窝冻后。“还愿”在程序上与谢年同,不同的是供品,不要用整只雄鸡,而是用烧熟的猪头,猪嘴巴上夹着长长的猪尾巴,看上去和谢年用的鸡屁股上插一根长长的鸡毛一样滑稽, 究其因,可能最初用到的供品是全猪,后来可能由于贫富的分化或老百姓偷工减料等原因,便以首尾来替代全猪了。
  谢年与还愿,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着老百姓的那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朴实的愿望,现在,各地仍保留着谢年这种习俗。“还愿”这一习俗,现仅存于一些偏僻山区村落,如临海市汇溪镇善家洋村。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节俗概说》

出版地:2014.6

《台州文献丛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工程,既是专门收录台州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研究台州的地方文献丛书,具有抢救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典籍“存史、资政、释义、育人”的巨大作用。它按照“古今、人文”的体例,分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两大部分。古籍整理。主要收录民国以前台州籍或久居台州在学术上或在政治上享有盛名的名家著作。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影印、电子版的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方志、丛书、集三个大类别。 文化研究。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系统开发,建立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按内容分为台州文化专题研究、台州历代名人与名著研究、台州文化遗产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