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廿四后每天“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93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廿四后每天“节”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17
页码: 17-33
摘要: 台州民间以腊月廿四为“小年”,从这天开始,大家就忙着准备过年的大事了,故从廿四日至上八(正月初八)出年这半个月时间,有每天都在过节的说法。
关键词: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台州民间以腊月廿四为“小年”,从这天开始,大家就忙着准备过年的大事了,故从廿四日至上八(正月初八)出年这半个月时间,有每天都在过节的说法。
  廿四过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有掸蓬壅、祭灶送神、谢年等风俗,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且过一天,马上要进入年关,故台州民间以这一天为“小年”或“小除夕”。
  “掸蓬壅”,即“掸尘”,《民国临海县志》载:“二十四日人家各扫屋宇尘垢。” 每到腊月廿四,每户先要做掸子,找来一根二三米长的竹竿,把掸子绑在竹竿上。先在头上扎起一块旧方巾,穿上旧衣服,大家一起动手大扫除,用做好的掸子把屋顶、墙角统统刷个遍。
  祭灶送神,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台州人称“灶司命菩萨”,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台顶部,烟囱的中部位置,上供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将神像直接贴在灶台上面的墙上。神像有的只画灶王爷一人, 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其职责为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灶王爷自正月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要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好否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祭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又称“送灶”或“辞灶”。古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之说,传说灶神是个美男子,特别喜欢女孩子,为了避嫌,祭灶便有男主家操办。“备甜食、五果、清茶祭灶君,然后揭下神像烧化。”①在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供品用冰糖、柿饼、麦芽糖等能够胶牙的甜食。并将贴在灶壁上的神像揭下来,和纸钱、纸马一起烧化。纸马据说是给灶神“骑”着上天用的。敬供过后的祭品,分给家中的小孩子吃,据说吃了以后可以得福。台州海边渔民送走灶神后,还要在原神位前供设柑橘等水果和糖茶,据说是供给前来代职的天神。而此后的十天内不准往屋外倒污物。俗称这些东西是“云马”的粪便,与金银一样,可以“聚财”,直到正月初四接神前才能扫除。② 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传说灶司爷是个非常健忘的神仙,吃了这餐饭就忘记了上餐吃什么,台州有句老话叫“灶司爷饭吃了”,比喻健忘的人。灶司爷在上天前吃了甜食,自然忘记了主人以前对上苍和自己的不敬,只能说这家人的好话了。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曾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清代临海《竹枝词》有:“腊月廿三送灶司,请他上天言好事。明年上八回灶转,带来福禄寿财喜。”送灶习俗现已鲜见,但“廿四掸蓬壅”的习俗,至今仍然盛行。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民国临海县志》载:“腊月二十三祀灶送神,二十四日人家各扫屋宇尘垢。”从记载看,祭灶时间应该是二十三,但笔者采访时多认为是二十四。“过小年”,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过小年时间为腊月二十三,老百姓为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玉环厅志》载: “清,邑祀灶,二十三、四、五不等。”①可能是由于玉环一地移民较多,其俗也体现了各地移民不一的“过小年”习俗。
  谢年,顾名思义是感谢、拜谢年的一种祭神活动,感谢保佑一家又平安度过了一年,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它不是节日,却是过年期间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
  谢年时间不定,从过“小年”到除夕这一时间,每一天都可以举行。按民间习俗,一般放在立春日之前,如立春日在廿四后,谢年时间一般放在廿四,如立春日早于廿四,则时间提前。《特开玉环志》载:“谢年必春前,谓过春则来年节矣。”② 从农历节气来说,立春是一年的开始,因此谢年放在立春前。由于阴历年的运转与节气有时间上的差别,会出现一阴历年没有立春这个节气和一年有两个立春的现象。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家人谢年,贪嘴的媳妇在杀雄鸡时禁不住嘴巴的考验,偷偷地把鸡肫(指鸡的胃脏)吃了。而按谢年习俗,必须全鸡供奉,否则对上天不好交待。于是,贪嘴媳妇在烧香请天地时,念念有词“今年两头春,杀鸡呒鸡肫”,果然蒙骗了不说话的天地和精明的公婆。所谓的两头春, 即一年两个春节,往往出现在有闰月的年头。
  谢年主要场所是合院的堂前屋,家里人把八仙桌抬出来,端端正正放在堂前中央。要注意的是八仙桌必须横放,祭祀用具、祭品等上桌之前,先要仔仔细细把桌子擦拭干净。八仙桌两个角各放一只烛台,点上大红蜡烛;烛台内侧陈放供品,供品因地而异,临海东乡一带摆放一刀猪肉(未煮熟)、豆腐,桌子正中央摆放供盘,盘中陈放刚杀好未煮的整只雄鸡(鸡屁股上插一根长长的鸡毛),其他还有鱼、麻糍、馒头等祭品,均用红漆铜盘盛装;沿海一带则有猪头、黄鱼鲞、鸡蛋、肉粉丝、年糕、枣等,并选时在涨潮时分;温岭(古称太平)谢年“岁将除,粉作鸡、鹅并酒肉谢年,亦曰‘谢太岁’,供设有干小鱼,曰‘子孙薧’, 土俗‘薧’、‘靠’同音也。”③当地海干鱼又称“薧”,象征“子孙有靠”。
  摆放好祭品后,祭者点燃三炷香、两根蜡烛(蜡烛可以直接插在烛台上), 香由祭祀者点燃后拿到倒地(天井)三拜上苍,三拜土地,口中念念有词,内容不定,多是向天地感谢过去一年对家里的照顾,并希望在来年给家里更多的保佑,保佑全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祭品摆上半炷香时间,然后放鞭炮以送年神,整个谢年仪式也随之结束。
  清代临海《竹枝词》写出了谢年的情景:“谢年为了赶灾星,三牲福礼敬天神。祈求明年年成好,六畜兴旺五谷登。”谢年祭品的多少以家庭财力而定。
  《竹枝词》云:“腊月廿四正小年,家家户户都谢年。富人三头又六眼,贫家豆腐配糕面。” 与谢年仪式相类的是“还愿”,时间却放在腊月廿九窝冻后。“还愿”在程序上与谢年同,不同的是供品,不要用整只雄鸡,而是用烧熟的猪头,猪嘴巴上夹着长长的猪尾巴,看上去和谢年用的鸡屁股上插一根长长的鸡毛一样滑稽, 究其因,可能最初用到的供品是全猪,后来可能由于贫富的分化或老百姓偷工减料等原因,便以首尾来替代全猪了。
  谢年与还愿,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着老百姓的那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朴实的愿望,现在,各地仍保留着谢年这种习俗。“还愿”这一习俗,现仅存于一些偏僻山区村落,如临海市汇溪镇善家洋村。
  廿五赶长工。旧时,有一些专门靠给富有人家长年干活为生的贫苦老百姓,称为“长工”,台州人也称“长年”,他们一年到头生活在东家家中,除农副业劳动外,还兼做杂务。工资以年计,供食宿。腊月二十五这一天,长工领取一年的工钱,也回家过年。
  与此相同的民谣则是“廿四掸掸,廿五赶囡”。“廿四掸掸”即掸蓬壅;而本地习俗,已经出嫁的女儿,腊月二十五必须回到婆家,不能呆在娘家。这一说法,与“廿五赶长工”异曲同工。
  廿六克落市。克,方言,去的意思;落市,即赶集市。老百姓一般选择廿六前后购置年货。于是,这一天家庭主妇成群结队去落市,就成了一大景观,而逢六集市的地方,更是摩肩接踵。如临海大田街集市,历史悠久,成书于南宋的《嘉定赤城志》便对“大田市”有记载。这一天,作为逢一、六集市日的大田市来说,是最后一个集市日,故四邻八乡老百姓都在这一天来落市,多为购置年货,也有来凑热闹的小青年,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当地民谣“廿六大田市,廿七捣馍糍”。当然,并不是都是这一天购买年货的,如临海大石、更楼一带,则有“廿六做馒头”的习俗,等“廿七更楼市”再添置过年货。
  廿七捣馍糍。馍糍,是指将糯米经浸水、蒸炊、舂捣、擀制等多道工序后加工成的一种有较强韧劲的特色食品。取优质糯米浸在水中约一天,用竹箩将糯米洗净,用水淋三、四遍,在饭蒸里,放到已经烧开的锅里蒸炊,烧成炊饭。
  接着,把炊饭倒在石捣臼中,一人拿捣子头反复捣,另一人在边上不停翻转捣臼里的糯米团,两人须配合得当,同时,捣的人须年轻力壮,还要几人轮流,因为捣子头本重就有重达十多斤,加上糯米的黏性,提捣子头时很是费力。将糯米团反复捣至一团柔软的黏糊状而看不出米粒时,便放在撒有松花粉或炒米粉的桌板上(有的用面厢),左右两人各拿擀面杖的一头,用擀面杖把糯米团捺平,捺均匀,大约到长一米五、宽八十公分、厚一厘米左右,再撒上粉,然后用刀将其切成十五公分左右宽的长条状,再折成四到五折便于收藏。每条称“一大”,第一称“一臼”或“一蒸”。旧时,邻家互见相问:“你家麻糍捣了几臼?”“我家馍糍捣了五臼。”以此来炫耀本身的富有。
  与捣馍糍相类的则是捣年糕(水浸糕),所不同的是原料为晚米,俗话有“糯米馍糍晚米糕”之说。捣好后则放在桌板上用手揉,直至圆柱状。心灵手巧的在这个时候还可以利用糕头来制作各种形状的小动物之类。用糕头做成元宝,是每年必做的,用于正月初一的摆三界。
  捣馍糍一般放在二十七,捣年糕则可早些。两者捣好后都浸在大水缸中储藏(水浸糕或许就此得名),水缸中的水很有讲究,要用冬水———即立春前的水。如过立春浸,据说容易发臭———早时,无论是馍糍还是水浸糕,一般日子是不吃的,只有在节日或有贵客到来才拿出来招待。特别是馍糍,一般只在干重体力活如建屋扛石头时才吃。所以馍糍、年糕多会储藏到转年阴历十月左右。这样一来,馍糍或水浸糕发臭完全在情理中。因此,捣水浸糕一般也放在立春前,如果晚了,则要提前贮存冬水。至于用立春前水能防臭,效果如果? 不得而知,受访老人也多茫然,只说:“老人传下来的,有道理。” 炒米糖是台州过年特色糕点。炒米糖一般也放在年底,以冻米为主料,冻米是一种经特殊加工的糯米,在每年腊月四九极冻日(冬至前后),拿糯米蒸透,先放阴干处一两天,待霜冻后挑选晴朗日子晒干,便可储藏。炒米糖是把冻米在锅里炒膨松后加糖饮(即饴糖,农民用大麦芽捣碎加蕃薯文火煎熬而成),用木辊碾压平整后,用菜刀切片制成,如果在炒米糖中加些花生、芝麻等辅料,更是香甜诱人,是正月里招待亲友必不可少的糕点小吃。
  捣馍糍、捣年糕、炒米糖,三者都是群体劳动,如以家为单位制作很费力, 通常是以一透院子为单位(农村每一透屋都有一个捣臼),那时,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脸,大家烧火的烧火,蒸米的蒸米,三四人轮流拿捣子头在臼上捣,小孩子们来来往往,煞是热闹。炒米糖虽然也是群体劳动,却属于技术性活,大家一般还要出点劳务费请师傅切糖把关。
  蕃莳金爪,也是必备的年货,得在上一年阴历十月时,把成熟的蕃莳用刨子刨成条状,开水汆熟后烧熟、晒干,藏到年底。炒蕃莳金爪时先把锅烧热,在锅里倒入铁砂,铁砂内要加一定的菜油或芯油,炒热后放进蕃莳干,然后用铲子来回翻炒,待蕃莳条成金黄色后,再用竹筛筛掉铁砂,待冷却后即可食用。
  蕃莳金爪看上去色泽鲜亮,使人一见馋涎三尺,咬一口满口成酥,香甜可口,是旧时台州老百姓正月的必备小吃。
  以上四种年货并不在同一天准备,一般都在年底完成,而且每家必备。
  廿八捱粽,廿九窝冻。贯穿整个正月拜岁的食俗是馒头或粽。除夕的前一、二天做好馒头或粽,是老百姓的普遍共识。
  阴历十二月,多小月,为二十九天,故窝冻也常放在廿八这天。窝,方言, 有烧、煮之意。窝冻,就是烧猪头肉。旧时台州农家都会在四五月份买一只小猪,养到十二月宰杀,叫“杀过年猪”。杀猪当天主人会请杀猪老司及亲朋好友到家吃一餐,猪肉大多用盐腌着,留一二刀条肉送亲戚或正月吃,猪肚里(即猪内脏)有的拿市场上卖,有的留在正月吃。唯独猪头和猪尾巴,必定在二十九(如遇小月则为廿八),放在窝里煮,锅里注满水,加点黄酒,水一开就得边烧边不时翻转猪头,使之受热均匀,不至朝下的那一面被煮烂。煮熟后拿出,猪头分拆后当天可以食用,猪尾巴、猪口舌留到正月十四元宵烧糟羹。锅里的汤, 则用容器盛好,待冷却后自然凝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肉冻”,“肉冻”美味异常,一家人省点吃可以吃到元宵,作为烧糟羹的和料。窝冻习俗,许多地方至今延续,但不必养猪了,多在市场上拎一只猪头回家。这一天,很多农户还举行“还愿”仪式,因“还愿”的主要祭品是煮熟的猪头和猪尾巴。
  三十夜(除夕)。其主要仪式就是“请老太公”,祭品是“九大碗”,食俗则为麦油脂。目前,除夕祭祖习俗仍存,祭品越来越丰富,但人们却不约而同地仍选择了九碗。这一天也是一年中最忙的时间点,俗话“狗舔捣臼也呒工夫”,说的就是大年三十的忙碌景象。
  三十夜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时刻。清《台州府志》载:“除夕祭祖,馂余分岁,或燃灯达旦,又谓‘守岁’。”《民国临海县志》载:“家长以钱币分给子弟仆婢,谓之‘押岁钱’。”这两则记载可以看出,清代大年三十的祭祖仪式是在下午,这与民谣“三十日早界(上午)还要斫担柴,三十夜晚头米筒候五度(由你吃)”是一致的。
  年夜饭又叫团圆饭,主要是合家团聚,不管吃什么,它所体现出来的是浓浓的亲情。这是我们民族传承下来的最优秀习俗。吃过晚餐后,全家围在一起,有些人家还会燃上火炉,聚家围炉夜谈,然后长辈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发给晚辈压岁钱。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年三十夜是台州阖家团聚的一夜(特别是夫妻),如若家里有人在外做工经商,哪怕是再远的地方都要赶回家过年。对于商家平时的客户所欠的账目, 哪怕到了半夜也提着灯笼上门要账。夜里,大家一起守岁到半夜。
  子时(十一点五十分左右),家长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放在院子里放,过十多分钟后,也就是十二点刚过,再放一次,分别谓之为“关门炮”与“开门炮”(黄岩等地的“开门炮”放在正月初一早上)。“关门炮”标志着一年已过, 人们欢送旧历年,而“开门炮”迎接的是新年的到来。笔者常想,我们通常所说的“辞旧”、“迎新”,真正的来由应该是这两通鞭炮。临海《竹枝词》记:“半夜子时第一辰,开门鞭炮响连声。所道今年运来早,一年四季保太平。”家家户户放了关门炮后,才上床睡觉。
  关于三十夜放鞭炮,临海流传这么一个故事:明时,台州受倭寇骚扰,百姓苦不堪言。转眼又到了除夕,老百姓更是战战兢兢,唯恐在一家团圆之时, 倭寇又来掳掠。这时,戚继光将军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老百姓们买来鞭炮, 在三十夜子时放起炮仗,再关门睡觉。果然,大年三十晚上,倭寇来骚扰,这时,炮仗响起,倭寇以为中了埋伏,个个吓得屁滚尿流,转眼间逃个精光。从此,三十夜打关门炮和开门炮的传统流传了下来。
  现在,除夕十二点左右放鞭炮习俗还代代相传,但其间传递的涵义想必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是个神圣的时刻,我们的祖先以独特的形成欢度这一刻的到来。
  从廿四开始,年前的每一天都笼罩在喜庆的气氛中,台州各地都有不同的民谣。如临海西乡则为“廿四掸蓬壅,廿五赶长工,廿六做馒头,廿七赶更楼, 廿八斫担柴,廿九请老爷,三十日买豆芽菜,正月初一拜岁看”。需要指出的是,“三十日买豆芽菜”的目的是为了包米筒。如临海东乡民谣为:“廿四掸蓬壅,廿五赶长工,廿六大田市,廿七捣馍糍”。路桥民谣为:“廿四掸蓬壅,廿五送长工,廿六请老师,廿七杀度猪,廿八打冻,廿九捱粽,三十夜黄困(黄昏)做除夜,大年初一嬉爽快。” 年前的传统习俗还有:穿新衣、贴春联。穿新衣和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一样,由来已久,标志着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以前的家庭,小孩子憧憬过年,主要原因除了有压岁钱外,便是有新衣服穿,穿新衣迎新年已经成为辞旧迎新的重要内容。即便生活再困难,大人们手头再紧,也要省出钱来给小孩添置新衣、新鞋,以便新年去亲戚家做客时穿,不至寒碜。
  贴春联一般在二十四“小年”就开始了,集中在除夕与正月初一贴最多。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除春联外,还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上“福”字。“福”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生活的向往, 和对未来的祝愿。
  正月初一拜老爷。“春节”,民国以前称“元旦”,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此外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正月初一上午,台州本地有几种独特的禁忌:一禁倒水(包括洗脸水、脏水),倒了不吉利,把福气给倒掉了;二禁止扫地(把财源扫出门);三饲养的鸡、鸭、鹅不得放养在外面(保持清净);四忌讲不吉利的话。
  除拜老爷外,另一习俗是上香。一大早,善男信女们就会带着香、蜡烛到附近寺院进香,府城百姓到龙兴寺(天宁寺)。农村地区如果附近没有寺院,则在本村的老爷殿“上香”。旧俗,每村都有一个老爷殿,主供老爷又叫“当境老爷”(当然,每村所供老爷不同),主要职责是保本村平安,故老爷殿多叫“当境殿”。善男信女们一般到老爷殿后,先点三炷香,点一对红烛,供一盏长明灯, 然后磕头许愿,许愿内容无非是祈求全家新一年事业有成、平安富贵,故又称“拜老爷”。这种“中国式”的祈福方式,寄托了许多老百姓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对家人亲人的真挚情感,也包含着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中国农耕特色的文化取向。所以,不管时代如何演变,不管现在有多少时尚或者所谓更加科学的祈福方式,正月初一拜老爷习俗仍经久不衰,成为滚滚红尘中芸芸众生永远的信仰情结。
  祭拜祖先。这一天,各宗族一早就要开祠堂(古代无特殊情况是不开祠堂大门的),正厅挂始祖像,并在三间摆好香架烛台,等待族人前来祭拜。《特开玉环志》载:“元旦各户设香,男女礼服拜天地神祇,设香灯酒果祀先世遗像前。”《玉环厅志》:“士庶皆洁衣冠,祀家堂及社庙。” 初一早餐是素食,且有新年第一天男主人烧早餐的习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台州府住着老两口,一年到头老太婆主内料理家务,老倌主外精耕细作,两口子恩恩爱爱,小日子过得很是幸福。有一年年初一,两老都成了“哑巴”, 小辈来拜岁,两人都用手指指点点,时而横眉竖眼。叫来地保,说年三十还是好好的,说不定被人下了药,于是商议后报官。
  县官升堂,地保将来龙去脉一讲,县官仔细观察,不见异样,心中甚疑,惊堂木一拍:“你们两是真哑还是假哑,快快招来。”两老还是你指指我我指指你, 或是摇头或是点头。县官看出了点名堂,大喊一声:“大胆刁民,大年初一竟敢戏弄本县老百姓。拖出去,打。” 老头被打了二十大板,却是一声不吭,轮到老太婆,刚打了一下,就“啊哟” 叫了出来。
  这一叫不打紧,老倌竟然哈哈笑了出来:“怎么样,还是你先开口吧,快去烧早饭。” 这一下把在场的人都弄糊涂了,老倌这才说出原因:原来,三十夜晚头睡觉时,老太婆说:“老倌呀,我一年到头做饭,天亮初一,你让我睡个懒肚觉,明天的豆腐粥你烧吧。”老倌听了连连说:“不行不行,我也是一年到头在外忙的。
  要不,以后你去做田洋。”两人吵了起来,最后商定,谁先讲话谁烧早饭。于是出现了上述情景。
  县官听后哭笑不得。自己忙了大半天,却是这样的官司,但想想老太婆的话也有道理,于是断案:妇女一年到头做家务,的确很辛苦,以后正月初一第一餐由男主人烧早饭,女主人多睡一觉。从此,正月初一男人烧早饭的习俗就流传开了。另外,临海北部山区有正月初一小孩子烧豆腐粥的习俗。
  初一,上一年结婚的新娘新郎基本上不出远门,呆在家中,大门敞开,准备好糖果、炒米糖、番莳金爪等年货,所有人都可自由进出其门,并自由拿吃,主家则以人多为荣。
  正月初一晚餐一般吃扁食(饺子的另一称呼)。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 一直流传到今天。其实扁食或饺子皆源于馄饨,唐代已大行于世。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故又称“馄饨”;另有吃长寿面的习俗,新年吃面,预祝寿长百年;还有吃头一年特意留到初一的蕃莳,意为“翻身”。反正是以意取食,寓意着人们朴素的想法,期盼着“新年新气象”的美好意愿。
  老鼠嫁囡。据说某年正月初二一大早,一位幽默的老人碰到熟人就打招呼:“昨天晚上去喝喜酒了没?”“酒席办得怎么样?”知情的马上回答:“去了去了,您老也去了吧,好像还是吹唢呐的。”不知情的则大惑不解:正月初一的, 谁家结婚了?既然你们都去了,为什么不知道,而且在初二一大早还要打招呼?老者说的是喜酒,其实是“老鼠嫁囡”。台州习俗,认为正月初一晚上是老鼠嫁囡的日子,老者与人开玩笑,以老鼠巧喻,而回答者也以老鼠回喻,彼此心照不宣。
  “老鼠嫁囡”也叫“老鼠娶亲”,是我国流传非常广泛,各门艺术形式表现最多的民间传说题材之一,如各地的戏剧、剪纸、国画、版画、瓷器,都有表现。
  “老鼠嫁囡”的时间,各地却有不同:北京正月初三,河南正月初十(也称石头节),还有正月二十五等。在台州,则为正月初一晚上。
  这天晚上,一般人家早早吃过晚饭,上楼睡觉,并熄灭灯火,不能发出声音,怕一有声响,会影响老鼠娶亲。还要把家里的鞋藏好,据说老鼠是用鞋子用作花轿的。有些人临睡前还把谷撒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生怕老鼠娶亲途中挨饿。如果偶然听到有老鼠的叫声,更不能拍墙敲打,以免惊吓了娶亲的队伍。如有不知道的小孩子问起,大人就会轻轻地说:“老鼠在嫁女儿呢。” 老鼠把女儿嫁给谁?谁也不知道。有人说嫁给猫,因为猫是老鼠天敌,为了讨好猫,收买猫,不与自己为敌,老鼠就把女儿嫁了过去。用女色收买敌人, 这不仅在我国古代是常有的事,在现代社会,也具有现实意义。
  “老鼠嫁囡”的习俗,各地也不相同,许多地方与台州习俗刚好相反:在“老鼠嫁囡”这一天晚上,要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点上蜡烛,以免老鼠娶亲时看不到方向。在北方有些地区,全家人坐在炕上,也不点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蝎子尾巴”和炒大豆,吃“蝎子尾巴”是为了老鼠嫁女儿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豆发了的啪啪的声音,据说是给老鼠娶亲时放鞭炮。
  综合各地“老鼠嫁囡”的风俗,笔者认为,老鼠是人类的天敌,有着惊人的繁殖能力,不说科技发展的现在难以胜防,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更是束手无策。人们在设法捕杀老鼠的同时,在心理上又采取媚鼠的办法,从而产生了一种祀鼠习俗———老鼠嫁囡———这与我国老百姓传统的心理是一致的。
  初二烧纸与“牵郎”。上一年办过丧事的人家,初二一大早,在堂前设灵座、孝堂,并在灵座前放置蒿毡,迎接亲戚好友前来吊丧。灵位设好后,死者直系亲属必须尽早赶到,其后亲戚朋友携带九龙会(即冥纸)、香烛前来叩拜祭奠。来者须呈上九龙会纸钱,由死者儿子在旁边接上,然后烧香、点烛,行三叩首,同时说道:“×××,今天来拜岁了。”死者儿子须与吊者同时跪拜。当天中午,所有亲戚留家吃饭,下午散去。到黄昏撤去灵位,主家把亲戚朋友送来的“九龙会”冥纸放在天井中烧掉,故这一天的仪式也叫“烧纸”。综观这一天的仪式,可视为是未亡人对刚过世的先辈的最后一次“拜岁”。黄岩《竹枝词》有证:“正月辰头挂素联,小样(人死满一年谓小样)忌日俗争传。怪他死日真奇巧,初二家家恰对年。” 因为春节期间,初二是特定的忌日,即“白日子”,直系亲属送千张,香烛,对逝去的长辈祭悼,不得住宿,要当日回家。因此习俗是不走亲戚的, 如不懂这一风俗,在这一天贸然走亲,亲戚会认为不吉利,甚至会认为对自家的咒骂,不但会把所有礼物送出,还会唾骂,甚至断交。现在,有些禁忌早已破除, 但“烧纸”一直留存农村。府城临海的原先习俗是初一“拜坟岁”,据《民国临海县志》载:“元旦往祖坟致祭,名曰‘拜坟岁’。” 初二烧纸,还有这么一个传说:明嘉靖年间,某年年底,戚继光将军因调防,台州一时守备松懈。这一天,正当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红灯笼,准备宴席过年时,突然,杀声震天,倭寇手持刀枪,杀了进来,见人就杀,入户便抢。一时间,老百姓逃的逃,亡的亡,死伤不计其数。得知情况的戚继光将军立即带兵回防,但已经迟了。戚将军击退了倭寇,告示民众,等躲避在山里的老百姓回家时,发现亲人被杀,整条大街血流成河,一片凄凉。大家忙着收尸,料理后事。为了表示对死去亲人的沉痛哀悼,均在第二天也就是初二这天不串亲走友,在家祭奠亲人。
  无独有偶,临海西乡张家渡一带则有初二“牵郎”的习俗:头年有女儿结婚的人家,由兄弟(老婆舅)到新郎家,吃过午饭后,再与新郎新娘一起回娘家。
  初三拜岁。初三,台州百姓开始携带礼物走访亲戚,俗称“拜岁”,也有称“吃接力”、“吃馒头”或“吃粽”的。拜岁要带礼物,旧时多以垂面、米面等为主(现多为精装礼品)。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几天,家家户户拖儿携女,手挎拜岁礼,走亲访友。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乡间小路人来人往,笑语盈盈。更喜了小孩子,不但在年前穿上了新衣,长辈给了压岁钱,同样,去亲戚家拜年也有压岁钱可接。临海童谣有:“拜岁的笃(磕头的声音),馒头猪肉,拜岁拜勒好,鸡头鸡脚爪。拜岁拜勒腾(不好),豆芽炒面筋。娘舅压岁钱,娘舅姆洋钱脸。外公红纸包,外婆给个捏勿牢。两只馒头燥,十粒大红枣。炒花生剥剥,糕糕头笃笃,蕃莳金爪咬咬,百嘴百糖一角,红鸡蛋一只,薄皮桔叫本地早。下年长了一岁,拜岁给个灯笼壳。”形象地再现了旧时拜岁时的情景。黄岩《竹枝词》有: “一班小将走争先,著绿穿红花色全。伯伯爷爷不来拜,声声压岁要铜钱。”“贪吃儿童本性成,分匀糖果莫纷争。刚刚进口双金旦,糖梗横衔满嘴绷。” 主人家的待客程序是“三步曲”:第一是泡鸡子茶(或者是桂圆、荔枝茶); 接着是吃接力,以垂面和面干为多,面为八分满,上面盖着一定丰富的菜肴,多为豆腐、木耳、金针、鸡蛋等,这些菜肴,称“浇头”,故面又称“浇头面”;最后才是正餐,正餐是九大碗(或六碗),多为时令蔬菜,鱼是不可少的,但不能吃完, 象征“年年有余”;天台一带做客,席上的肉圆最多只能吃两个;如果有红烧肉, 则象征性地点下筷子,很少真吃。主食是馒头(或粽),所以拜岁又叫吃馒头(吃粽)。吃正餐时主人家的女人不能上酒席,陪客的通常是主人的叔伯或同村亲戚。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亲戚烧的是桂圆茶或者是荔枝茶或红枣花时,做客人的只能喝茶,或者吃少数几粒桂圆,不能吃完,如果吃完,会被视为没有家教。
  俗话为“呒家教,捞茶泡”。
  拜岁的先后次序为:女婿先向岳父岳母拜岁,外孙先向外公、外婆拜岁, 小辈先向长辈拜岁。如果乱了次序,可能会引来不快。黄岩习俗,到外婆家拜岁,吃正餐时,外孙要坐在朝南的中间主位的“龙位”上,俗称“外孙皇帝”。
  初四还有举行迎灶神的仪式。据说灶司爷菩萨于年大年二十四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本家的情况,初四回凡间。这一天一早,需重新备牲设醴,烧纸马粘贴灶司菩萨的纸画,以迎灶神下界,称为“接神”,温岭等地“第四日(初四)始行汲,井上置纸钱,曰‘开肩’。”①玉环“店家焚香点烛,供牲礼叩拜。后始可倒秽物、汲水、出晾衣物。港北人始串亲访友拜新年。”② 接下来几天都以走亲戚为主,回来时也不空手,亲戚要回礼,用客人包面用的面巾包上炒米糖、米胖、蕃莳金爪及一些糖果让客人带回,俗称“拜岁果”。
  如小孩子同往,要付压岁钱。
  初一到初七日,古人认为分别对应一样动物,分别是为“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而“初八为谷”,也有记载,但“九豆十棉花”,则不为人知。民间认为,新年开头十天,分别对应十种动植物,并可观察当年的收成,如初一晴,则本年利于养鸡;初八晴,则五谷丰登,谚为“初八晴,好年成”;初七晴,则主国泰民安,故初七日,对人们来说,尤为重要,古时又称“人胜节”,俗多不传,笔者推测台州正月十四的糟羹就源于人胜节的食俗“七宝羹”。
  上八:初八日又称“上八”,谚语为“拜岁过上八,清汤呒得喝”,意为已过拜岁时间,再走亲戚不为人欢迎;许多店铺也于这一天开业(也有初五开业); 初一到初七这几天的食俗,以粥、麦油脂、馒头、粽等为主,不吃米饭,初八中午开始吃新年第一餐米饭,称“上八饭”。

附注

①玉环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玉环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94 年3 月第1 版,第629页。 ②台州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台州风俗》,第90页。 ①玉环古志整理委员会编纂,《玉环古志》,中华书局2000年8月第1版,第64页。 ②同上,第247页。 ③ (明)曾才汉等编纂,温岭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太平古志三种》,中华书局1997年10月第1 版,第560页。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节俗概说》

出版地:2014.6

《台州文献丛书》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文化工程,既是专门收录台州先贤著作的大型丛书,也是研究台州的地方文献丛书,具有抢救大量濒临消亡的珍贵文献,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典籍“存史、资政、释义、育人”的巨大作用。它按照“古今、人文”的体例,分古籍整理和文化研究两大部分。古籍整理。主要收录民国以前台州籍或久居台州在学术上或在政治上享有盛名的名家著作。按制作形式分为:点校整理、影印、电子版的文献数据库。按内容分为方志、丛书、集三个大类别。 文化研究。通过总体规划,重点投入,系统开发,建立符合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按内容分为台州文化专题研究、台州历代名人与名著研究、台州文化遗产研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