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石龙书院沈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856
颗粒名称: 六、石龙书院沈辩
分类号: K820
页数: 3
页码: 161-163
摘要: 嘉靖十八年,黄绾任南京礼部闲职,直到嘉靖二十年辞官归乡,讲学石龙书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王守仁的学说之后,产生了怀疑,他说:“予始未之信,既而信之,又久而验之,方知空虚之弊,误人非细。信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慎哉!”②开始批判“致良知”和程朱理学,终于形成自成一家的哲学思想。《明道编》阐述其哲学思想体系概况:本体论的观点是“气清轻者上浮形成天,气浊重者下沉形成地”,有中世纪把天地分成品类的自然哲学倾向。两次深辩,两种对立哲学观点十分鲜明。其哲学思想既不赞同朱熹的理学思想,又指斥王守仁“致良知”是“误人家国之事”,认同黄绾哲学观点。尤其对石龙书院教学宗旨作出很高评价。
关键词: 传记 历史人物 中国

内容

嘉靖十八年(1539),黄绾任南京礼部闲职,直到嘉靖二十年辞官归乡,讲学石龙书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王守仁的学说之后,产生了怀疑,他说:“予始未之信,既而信之,又久而验之,方知空虚之弊,误人非细。信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慎哉!”②开始批判“致良知”和程朱理学,终于形成自成一家的哲学思想。《明道编》阐述其哲学思想体系概况:本体论的观点是“气清轻者上浮形成天,气浊重者下沉形成地”,有中世纪把天地分成品类的自然哲学倾向。
  在认识论方面,强调实践在认识的作用,认为没有效验的思维是空想,不能离开客观事物去冥想。在义利观念上,反对士大夫空谈理性耻于言行,主张经世反对弃世,不能只讲义而不讲利,认为人类吃穿住行是生活的必需,故要义与利并重。③ 黄绾创办的石龙书院,远近学者闻名来书院讲学,石龙书院名闻一时。因浙中王门内部后期分成几个流派,王守仁的首席弟子王畿与黄绾有很深的交情,但在学术见解上有分歧。嘉靖二十一年(1542),即黄绾归乡第二年,黄绾邀请王畿和冯子通、朱时言、沈静夫、杨汝鸣、林肇修、杨二坛等一批学子,游历雁荡山,以此机会“深辩”。参加深辩还有黄绾女婿王正亿和黄绾之子黄承式、黄承忠。黄绾与王畿的“深辩”先在石龙书院,“相与论绝学(儒学)未明之旨, 数晨夕”;①后在雁荡山能仁寺,“列草铺,烧炉围坐,再论绝学,深辩释、老精微不同之旨,至夜半而眠”。② 黄绾用“艮止说”批评王畿等人的“四无所”(即心体、意、知、物是“无善无恶”)是“空无”的理论。两次深辩,两种对立哲学观点十分鲜明。这种学术上的争论,发展了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留下一段记事。
  黄绾对王畿断章取义王阳明的话作为己说,是“挟师说以杜学者之口”十分不满。黄绾后来在《明道编》说:“予言宋儒及今日朋友(指王畿)禅学之弊, 实非得已。盖因年来禅学之盛,将为天下国家之害,尝痛辩之,皆援先儒(指王阳明)为据,皆以朋友为难言,故于其根本所在,不得不深明之。”而王畿对于黄绾这位“王学”元老级人物的激烈批评,表示虚心接受,说:“此行受久庵公真切之教,向来凡情习气顿觉消灭,可谓不虚行矣!吾辈但当领其恳切之心,间或议论见解有未同处,且当存之,不必深辨。”③后来,黄绾门人吴国鼎为《明道编》写跋文指出,明晚叶王学门下分化成各派,各走极端,学术偏晦,“或失则内,或失则外”。
  时有王廷相(1474—1544),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弘治十五年进士,历御史、巡抚、按察使,终兵部尚书。其哲学思想既不赞同朱熹的理学思想,又指斥王守仁“致良知”是“误人家国之事”(见《雅述》上篇),认同黄绾哲学观点。尤其对石龙书院教学宗旨作出很高评价。指出明代书院教育方法和哲学研究上出现僵化,甚至走向歧途:“有为虚心养心者,终日端坐,枯守其形而立,曰学之宁静致远在此矣。有为泛讲以求知者,研究载籍,日从事乎清虚之谈,曰学之物格知至在此矣。”其实是“非禅定则支离,畔于仲尼之轨远矣”。黄绾的石龙书院“志于圣贤经世之学,余来南都(南京),每得闻其议论,接其行事,见其心广大,有天地变化、草木蕃育之象。知之精至,有日月之明,容光必照之体,益非世儒空寂寡实之学”。④ 王廷相将这篇文章书写,贴在书院之壁,“以为蒙引, 使后生来学”。王延相说,明代全国只有石龙书院“脱其禅定支离之习”;内阁首辅夏言说:“一时海内闻高风。”

附注

②(明)黄绾,《明道编》卷2。 ③(明)聂豹,《答戴伯常》。 ①(清)王棻,《台学统》卷45。 ②同上。 ③(明)王畿,《龙溪集》卷12《与张叔学》。 ④ (清)光绪《黄岩县志》卷8《石龙书院辨》。

知识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5.9

本书重新梳理与建构起源于南宋的“南湖学派”之学脉,对主要史料的研究、南湖学派的起源、历史发展、代表人物等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南湖学派概述、南湖学派人物传略、杜范评传、陶宗仪评传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