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陷入“议礼派”纷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843
颗粒名称: 三、陷入“议礼派”纷争
分类号: K820
页数: 4
页码: 142-145
摘要: 黄孔昭于弘治四年在南京礼部侍郎任上逝世,朝廷追赠礼部尚书。按明制,中央部臣级大臣逝后,朝廷恩赐一二代后裔官职,称祖荫。黄孔昭之子黄俌进士出身,长期任吏部官员,这个祖荫由黄绾恩袭。①同月连续上二道奏疏。大礼议争议持续3年,至嘉靖三年二月,杨廷和被迫致仕。议礼派核心人物入阁后,完全以议礼论是非,“逆礼者亡,顺礼者昌”,制造冤狱冤案。张璁还要荐举黄绾任吏部尚书,遭到首辅杨一清反对。张、桂离京后,朝中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张、桂清除议礼派局势,言官们列出百余人是张、桂党羽。②黄绾在此之前,已与议礼派决裂,因而经方献夫核查后保留官职。但嘉靖帝终因念及礼议之功,不久召回张璁、桂萼复职。
关键词: 传记 历史人物 中国

内容

黄孔昭于弘治四年(1491)在南京礼部侍郎任上逝世,朝廷追赠礼部尚书。
  按明制,中央部臣级大臣逝后,朝廷恩赐一二代后裔官职,称祖荫。黄孔昭之子黄俌进士出身,长期任吏部官员,这个祖荫由黄绾恩袭。正德三年(1508)黄绾赴京,说:“绾田野鄙人,幸蒙朝廷以先祖有旦夕之劳,荫为国子生,以世其禄。”③正德六年(1511),黄绾出任后军都督府都事(六品),任都事事务官4年经历。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病逝,遗诏遵祖训以兴献王朱佑杭之子、年仅15岁的朱厚熜即帝位,年号嘉靖。武宗朱厚照与朱厚熜是堂兄弟,嘉靖要将已去世未做过皇帝的父亲追封为帝,生母尊为皇太后。这种有违正规礼法行为遭到通朝官员反对,仅有新科进士张璁上疏,请以孝宗(武宗之父)为皇伯考,兴献王为皇考;以内阁首辅杨廷和等,请以兴献王为皇叔父,以孝宗为皇考。这是明中叶“大礼议”之争。
  黄绾看到张璁行为,博得皇帝欢心,为改变自己闲员差使,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于嘉靖三年(1524)二月上疏说:“武宗承孝宗之统十有六年,今复以陛下为孝宗子,继孝宗之统,则武宗不应有庙矣。是使孝宗不得子,武宗乃所以绝孝宗也。由是使兴献帝不得子,陛下乃所以绝兴献帝也,不凡于三纲沦九法致哉!”①同月连续上二道奏疏。四月,黄绾再与张璁、桂萼、黄宗明联名上疏争大礼,说:“今言者徇私植党,夺天子之父母。欺蔽因循,终不能赞成大孝。陛下何不亲御朝堂进百官而询之。此即周礼,询群臣询万民之意也。”② 议礼派主要官员有8人,盟主是新科进士张璁(永嘉人),以及刑部主事桂萼(江西安仁人)、吏部员外郎方献夫(广东南海人)、兵部右侍郎席书(四川遂宁人)、职方主事霍韬(广东南海人)、河南参议熊浃(江西南昌人)、南京刑部郎中黄宗明(鄞县人)、南京都察院经历黄绾(正七品)。8人都是年轻的进士和中下级官吏,大多在南京任职,他们与京城大臣关系疏远,政治上不尽得意。在议礼争执中,深知嘉靖帝出身于南方藩王,年纪轻阅历浅,在朝廷中缺乏支持力量,于是看准机会,极力支持议礼,专门与众官僚作对,以捞取政治资本,博得嘉靖帝宠信,跻身于皇帝周围。大礼议争议持续3年,至嘉靖三年二月,杨廷和被迫致仕。七月朝臣伏阙争大礼,马理等134人下狱,刑杖丰熙等180 人,死17人,杨廷和之子杨慎等谪戍。九月,决定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嘉靖之父为皇考,母为圣母,大礼议大获全胜。嘉靖帝打击杨廷和一批议礼诸臣,清除旧政治势力,培植以张璁、桂萼、郭勋(开国功臣郭英之后)等为核心的新政治势力。议礼既定之后,张璁于嘉靖六年(1527)入内阁, 八年任首辅;桂萼于八年进入内阁,方献夫与席书升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议礼派核心人物入阁后,完全以议礼论是非,“逆礼者亡,顺礼者昌”,制造冤狱冤案。桂萼“既得志,日以报怨为事”构兴陈九畴、李福达、陈洸之狱,①先后株连朝中大臣彭泽、马录、叶应骢等人,“廷臣莫不畏其凶威”,《明史》说张璁、桂萼“性狠愎,报复相寻,不护善类”。② 黄绾“大礼乃定,绾自是大受帝知”,③本可与张、桂等人升官,但因二事与议礼诸臣分道。第一事,嘉靖元年听选监生何渊也上疏议礼,被廷臣所斥,后任陕西平凉县主簿。嘉靖三年冬大礼初定,何渊调任光禄寺丞,上疏请立世室祀嘉靖之父兴献皇帝于太庙。此议受到议礼派等人的反对,席书、黄绾、黄宗明认为,兴献帝生前未曾做过皇帝,而何渊将其与明太祖、明成祖相并列,在太庙立世室,有犯皇帝统系之嫌。黄绾与黄宗明一起,在殿堂斥责荒谬。嘉靖是个不达目的不肯罢休的人,将黄绾调往南京任刑部员外郎,仅升1级。后来另建一庙,“两庙并尊”。嘉靖六年(1527)六月,世宗念黄绾议礼之功,召回京都, 升光禄寺少卿。同年十月,张璁、桂萼排斥异己安插亲信,荐举黄绾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参与编修肯定议礼的《明伦大典》。次年书成颁行,宣告大礼议全胜。黄绾升詹事锦衣佥事。张璁还要荐举黄绾任吏部尚书,遭到首辅杨一清反对。
  第二事,《明史》卷196说,桂萼开始荐举王守仁,后来恨王不附己,嘉靖七年(1528)十一月,王守仁卒,桂萼“力■龁。及守仁卒,极言丑诋,夺其世封,诸恤典皆不予”。④ 黄绾是王守仁的门人,上书《辨王守仁理学疏》,说王守仁“功高而人忌,学古而人不识,此守仁所以不容于世也”。要求“特敕所司,优以恤典赠谥,仍与世袭,并开学禁”。并表明“今(桂)萼毁师,臣不敢阿友背师”。
  嘉靖八年(1529)二月,桂萼以吏部尚书入阁,议礼派在内阁居主导地位。
  桂萼与首辅杨一清和张璁闹矛盾,内阁大臣形同水火,引发朝臣纷纷弹劾。礼科给事中陆粲奏疏:“(张)璁刚愎自用,执拗多私”,“(桂)萼外若宽迂,中实阴刻。忮忍之毒,一发于心,如蝮蛇猛兽,犯者必死”,要求嘉靖对两人“宜速加诛窜”。① 给事中王准又弹劾桂萼私自举用李梦鹤为御医。嘉靖热心求长生,对此十分敏感。张、桂见弹章多来势猛,不得不乞求致仕,嘉靖立即罢两人之官, 这是议礼派第一次罢官。
  张、桂离京后,朝中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张、桂清除议礼派局势,言官们列出百余人是张、桂党羽。吏部尚书方献夫也是议礼派,但不完全附会张、桂, 方上奏疏说,各臣所奏列,虽有奸恶,但全以张、桂党羽视之,概加惩处,“岂不至空人之国乎?”“璁、萼罢政,诏吏部核两人私党。献夫言陆粲等所劾百十人, 诬者不少。昔攻璁、萼者(指不赞同议礼官员)以为党而去之,今附璁、萼者又以为党而去之,缙绅之祸何时已。乃奏留黄绾等二十三人,而黜储良才等十二人。”②黄绾在此之前,已与议礼派决裂,因而经方献夫核查后保留官职。但嘉靖帝终因念及礼议之功,不久召回张璁、桂萼复职。

附注

③ (明)黄绾,《石龙集》卷14《谢陈御史招应举书》。 ①《明史》卷197《黄绾传》。 ② 《明史》卷197《黄宗明传》。 ①《明史》卷197《桂萼传》。 ②同上。 ③(明)黄绾,《石龙集》卷14《谢陈御史招应举书》。 ④ 《明史》卷197《桂萼传》。 ①(明)《国朝典故》卷35。 ②《明史》卷197《桂萼传》。

知识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5.9

本书重新梳理与建构起源于南宋的“南湖学派”之学脉,对主要史料的研究、南湖学派的起源、历史发展、代表人物等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南湖学派概述、南湖学派人物传略、杜范评传、陶宗仪评传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