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属与交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824
颗粒名称: 三、亲属与交游
分类号: K820
页数: 4
页码: 117-120
摘要: 陶宗仪之父陶煜,任福建和江西行枢密院都事和县尹。陶宗仪的《辍耕录》有张宪《书陶明元墓铭后》。张宪,字思廉,元代山阴玉笥山人,号玉笥生。陶复初列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以画竹著称,有《翠竹图》《朱竹图》《墨竹图》《露梢拂云图》,一幅《水仙图》藏日本川崎美术馆。但是,赵孟父子出于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秦王德芳之后第11代,面陶宗仪外祖父赵孟本出于赵匡胤第二子燕王德昭之后第11代。查考《白云漫士墓志》《台州外书》《台州府志》《黄岩县志》和《太平县志》,赵孟与夫人管道昇之女嫁松江昭武大将军、都漕运万户费雄为妻。陶宗仪入赘费家, 妻是费雄之女费元珍,即是赵孟外孙女,故陶宗仪称赵雍为舅父。
关键词: 传记 历史人物 中国

内容

陶宗仪之父陶煜,任福建和江西行枢密院都事和县尹。元末学者、陶宗仪的好友郑元佑所撰《白云漫士墓志》,记载陶宗仪的曾祖父陶居安任太常寺簿, 祖父陶应雷任太学录,时已“筑室青阳”。父陶煜“煜字明元,号白云漫士,又号逍岙山人,历任弋阳、上虞、归安诸县尹。卒于越州都昌坊寓舍”。郑元佑又有《白云漫士陶君墓碣》:“丙甲(1356)冬,除绍兴上虞县。戊戌(1358)九月二十日,卒于府城都昌坊之寓舍,享寿七十有三。时艰路梗,寓殡会稽玉笥山之原。”陶宗仪的《辍耕录》有张宪《书陶明元墓铭后》。张宪,字思廉,元代山阴玉笥山人,号玉笥生。文载:“元故白云漫上陶明元氏,讳煜,其寓殡又在玉笥山下,去余居不远。”郑元佑的《墓志》载陶宗仪之母:“陶煜配宋室赵孟本女,先卒,归葬逍岙之原。三子,长即宗仪。” 陶宗仪之叔陶复初,是元代著名画家。《书史会要》与清《黄岩县志》均载: “陶复初,字明本,号介轩老人,典史煜之弟,仕台州儒学教授,赠从事郎,温州乐清县尹。小篆师徐张古,隶师钟梁,画师李蓟邱父子。及著色竹甚佳,亦能山水。”陶复初列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以画竹著称,有《翠竹图》《朱竹图》《墨竹图》《露梢拂云图》,一幅《水仙图》藏日本川崎美术馆。陶复初子陶宗暹, 一名文昭,任江浙儒学副提举,《书史会要》载:“楷书学欧阳率更。” 《明史》载陶宗仪“字学习舅氏赵雍篆法”。赵雍(1289—1361),字仲穆,是赵孟頫的次子,官至集贤侍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但是,赵孟頫父子出于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秦王德芳之后第11代,面陶宗仪外祖父赵孟本出于赵匡胤第二子燕王德昭之后第11代。两脉分支甚远,为何称赵雍为舅父?查考《白云漫士墓志》《台州外书》《台州府志》《黄岩县志》和《太平县志》,赵孟頫与夫人管道昇之女嫁松江昭武大将军、都漕运万户费雄为妻。陶宗仪入赘费家, 妻是费雄之女费元珍,即是赵孟頫外孙女,故陶宗仪称赵雍为舅父。
  赵孟頫(1254—1322),官至元翰林学士承旨,又是元代著名书画家,书法称为“赵体”,为当代第一;绘画精于人物和花木竹石,并开创元代画风。夫人管道昇,擅画墨竹梅兰,行楷风格与赵孟頫相似。赵雍自继承家学,工于正、行、草书,擅画山水,尤精人马。父子两人共写《金刚经》,人莫能辨。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陶宗仪“自青年即精究六书之法”,在赵氏一家的影响下,特别是赵雍与陶宗仪同寓松江时期,“故书画多得赵氏之传”,①使陶宗仪书画造诣颇深,“尤工篆,得舅氏赵集贤笔法。”①陶宗仪名著《书史会要》9卷,是据赵家收藏历代书法珍品汇编而成。
  陶宗仪晚年仍是“白发垂垂劳授业”,诗云“笑对儿孙两鬓苍”。据清光绪《黄岩县志·杂事》收集《雨村家世》所载,陶宗仪的学生杜东原“少游南村先生之门,清风高节,领略殆深,与其子纪南友善”。知陶宗仪有子名纪南。
  陶宗仪的中表兄弟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湖州人。初学外祖父赵孟頫,后又综合唐宋名家,自立门户,成为元四大画家,与陶宗仪感情真挚。倪瓒题王蒙《南村真逸图》:“叔明每过九成隐居,动辄流连日月,遇必酣落笔,以写所为。”明洪武十八年(1385),王蒙遭胡惟庸案被冤而死,陶宗仪悼诗“平生衰老泪,端为故人流”。
  陶宗仪青年时游历浙东、浙西,师从著名学者张翥、李孝光、杜本。至松江入赘费家,数年后移居城北泗水之南,筑草屋数间。过着“九峰三可揽,一室四无邻。世治方为乐,身安岂厌贫”的寒士生活。② 以后数十年所交往的大都是元末明初下层的失意文士和避世隐居的诗人墨客,少数成为明初朝臣的学者。
  杜本为草堂书额,张翥、李孝光撰《草堂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胡俨任松江教谕,作《南村草堂记》。元代四大画家、文士先后为草堂绘画题诗,赞咏陶宗仪隐逸情操和淡泊处世。元末时期有黄公望的《南村草堂图》,倪瓒的《南村隐居图》,曹知白作《为陶九成八幅》,倪瓒题诗且跋:“九成陶隐居品望高洁, 当世道卷之际,独能学行伟然,不但贤于流俗而已。”倪瓒《南村草堂》诗云:“云溶溶兮覆渚,水剡剡兮侵扉。观鱼泳而自乐,狎鸥驯以不飞。”吴镇的《野竹居图卷》,题“天台陶九成来游醉李,日会余精严僧舍,因出竹居诗轴相示,索墨竹一枝。□□遂书松雪(即赵孟頫)”,诗云:“我亦有亭深竹里,也宜归去听秋声。”下署:“梅花道人(即吴镇)红墨为九成作野竹居。”王蒙所画的《南村草章图》和《南村真逸图》,由倪瓒题诗:“精笔妙墨王右军,澄怀卧游宗少文。叔明(即王蒙)绝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元末明初文学家贝琼为左司郎中堵炳《秋江送别图》赋诗《题秋江送别图陶九成归云间(即松江)》:“忆作云间时, 龙潭共看月。赋诗淡不枯,喜君如靖节。高情天姥云,清气峨眉雪。飘雪十年后,相见俱白发。”明初著名画家王冕绘《飞白竹图》,并题:“赤城陶九成故家士也,温粹雅淡,有出尘风韵,诗书之暇,每以翰墨自适。余寄两湖之滨,九成时来会,谈论竟日,退有不忍。” 为陶氏一家撰墓志、传状,除郑元佑、张宪和陈尧道外,还有宋濂的《陶府君墓志铭跋尾》《题天台三节妇传后》,王逢的《题天台陶宗仪母赵县主德真墓志》,孙作的《南村先生传》,此文收集在他的《沧螺集》中,详述其家世和一生重要业绩,是研究陶宗仪的重要文献。与陶宗仪诗文往来有“席帽山人”王逢隐居上海乌泾时所赋《濯足小像词》,收集在《梧溪诗集》中,江阴王掖的《赠南村先生序》,宋濂的《送陶九成辞官归华亭序》(即松江),记载陶宗仪的高风亮节, 陶宗仪说:“今天清地宁,六合一家,论道经邦,皆夔龙稷契之彦;趋事赴功,多龚黄姚宋之俦,……吾可以不仕矣。”宋濂对陶宗仪的学识评价是:“九成伯仲之才,不为不美矣,其学不为不充矣。九成之志,岂不欲如河东之三薛,清江之三孔,虎林之三沈,番阳之三洪。蜚英声于当时,树芳烈于后世。”为陶宗仪三部著作作序有:孙作的《辍耕录序》,宋濂的《书史会要序》,杨维桢的《说郛序》。
  陶宗仪的《南村诗集》中,记载与其赋诗唱和的文士,有张彦载、高彦武、沈汝舟、潘鲁兴、郑南荣、王孟京、邵升远、赵彦如、黄葵、薛应翔、张宗武、赵俨、钱宗善等近百人。

附注

① (明)宋濂,《书史会要序》。 ①(明)王掖,《赠南村先生序》。 ②(明)陶宗仪,《南村杂赋》。

知识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5.9

本书重新梳理与建构起源于南宋的“南湖学派”之学脉,对主要史料的研究、南湖学派的起源、历史发展、代表人物等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南湖学派概述、南湖学派人物传略、杜范评传、陶宗仪评传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