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著述等身的王舟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794
颗粒名称: 第九节 著述等身的王舟瑶
分类号: K820
页数: 4
页码: 68-71
摘要: 王舟瑶,字玫伯,号默庵,黄岩城内天长街人。少年就读黄岩清献书院和九峰书院,得到名师王棻的经史指导。① 王舟瑶尤工词章、考据和宋儒性理之学,自题座右铭:“治经宗高密,行已法新安”②。清光绪十一年,以优异成绩,名列全省20名高才生之一,入杭州诂经精舍,院长俞樾称其学识之精。光绪十四年荐为优贡。光绪二十一年,台州知府赵亮熙聘请王舟瑶编纂《台州府志》,二年后因故而停,王舟瑶携稿归家私修,于光绪二十五年稿成无资付梓。后历主九峰、东湖、文达书院。光绪二十六年,经浙江督学荐举,朝廷赏给王舟瑶内阁中书之衔。王舟瑶从事教育事业10年,面对清末国弱民穷,忧心仲仲。
关键词: 传记 历史人物 中国

内容

王舟瑶(1858—1925),字玫伯,号默庵,黄岩城内天长街人。少年就读黄岩清献书院和九峰书院,得到名师王棻的经史指导。① 王舟瑶尤工词章、考据和宋儒性理之学,自题座右铭:“治经宗高密,行已法新安”②。清光绪十一年(1885),以优异成绩,名列全省20名高才生之一,入杭州诂经精舍,院长俞樾称其学识之精。光绪十四年(1888)荐为优贡。次年乡试中举。光绪二十一年,台州知府赵亮熙聘请王舟瑶编纂《台州府志》,二年后因故而停,王舟瑶携稿归家私修,于光绪二十五年稿成无资付梓(1925年其弟自费刊印)。后历主九峰、东湖、文达书院。
  光绪二十六年(1900),经浙江督学荐举,朝廷赏给王舟瑶内阁中书之衔。
  次年,朝廷命各省筹建学堂。王舟瑶应邀为台州府学堂和台州师范学堂、黄岩县学堂拟订章程。光绪二十八年,应聘任上海南洋公学特别班教学,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和仕学馆经史教习。后到两广学务处任职,兼两广师范学堂监督(校长),调广东候补道二品街。在京师大学堂所编的讲义,有“经学讲义,风行海内”③之誉。
  王舟瑶从事教育事业10年,面对清末国弱民穷,忧心仲仲。光绪三十一年(1905)冬,王舟瑶任职于两广学务处,主张教育普及计划,发文挑选两省有志教育人士,集中广州贡院办练习所,自己主讲教育学管理法,二年培育200 余人,“多英迈磊落,热心兴学之士”④。教育事业除人才外,还特别注重儿童教科书。王舟瑶对新编儿童课本,首先肯定课本设置地理略韵言、中国史略韵和国民体操歌、女子入学歌,“皆幼学之南箴,教科之善本”①。王舟瑶认为,要增加当今世界列强侵略弱国内容,“以引起儿童之爱国心,固非器械记忆之书所可比例”②。王舟瑶对“爱国心”有具体的见解,说:“爱国心必根于爱乡土心,真爱国者无不先爱乡土。故教授儿童者,于历史宜先授以乡土之历史,于地理宜先授以乡土之地理,于博物宜先授以乡土之植物、动物、矿物”③,只有这样才是兴学根本。
  王舟瑶非常重视教师素质,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的《两广师范学堂同学录叙》、宣统元年(1909)五月的《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同学录叙》,全面表述对师资质量的论述。要求有三:第一,教育儿童,须明儿童心理,根据程度确定学科年级,不可妄编讲义,误导儿童;第二,珍惜儿童入学时间,如果校旗虚悬, 教师好为人师,不重主课,而操练兵器,时作野外旅行,专唱从军之歌,这是务虚作风;第三,教师要献身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守礼法重秩序,切不可“每食无鱼辄弹铗而去”。王舟瑶语重心长地说:“诸君毕业将归,为学子师范模,具人师之资格,所愿正厥宗旨,共矢热诚。阐孔学之微言,集西哲之精义,用以改良社会,陶铸国民,教泽普施,成文明之强国。”④王舟瑶到广东两广学务处兼两广师范学堂监督任职5年,有六届师范学生共千余人毕业。宣统元年秋,在校学生尚有600人,教职员工有110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舟瑶赴日本考察教育事业,吸收先进教学方法。宣统三年(1911)初,礼部开办礼学馆,奏准聘请王舟瑶任顾问官。辛亥革命之后,广东都督邀请王舟瑶任教育司长,被王所拒;再次请其出任广东师范校长,仍然婉拒。辛亥革命(1911年)冬,王舟瑶辞职返回黄岩。
  王舟瑶回乡后,身着道士服装,购地城东建房,题“王逸民庐”,从此不问世事。张勋复辟时(1917年),王舟瑶清醒认识到天下大势,力陈不可为。晚年精心纂辑乡邦文献。经常与清末遗民文士,出游天台、雁荡诸山,最远游至山东, 谒孔庙孔陵,登泰山崂山等地。王舟瑶说:“台州在宋时号邹鲁,巨儒名臣彪炳史乘,近二百年风流歇绝,学术衰颓,深可太息。”①赋诗:“寂寞人文皕载余,年来甲第动乡闾。祗忧台学无人振,谁复渊源接二徐。海滨邹鲁萃群贤,清献风规更卓然。每忆乡邦旧文物,瓣香合奉小樊川。” 王舟瑶经史著作王舟瑶归乡至逝世共13年,编撰许多文史著作,其治学方法“以宋五子为体,通鉴九通为用,终身莫或逾之。尝阅台学衰息,独治先哲杜清献奉为大师②。”杜清献即杜范谥号,官居南宋理宗年间右丞相兼枢密使。王舟瑶的乡邦文献及考据,如《书杜清献集后》《跋重刻赤城后集》《跋寒山子诗集》《赤城论谏录后》《太平二女井记》等。这些著作大都收集在王舟瑶《默庵集》,民国2年(1913)上海国光书局出版。宁海(时属台州)章梫序:“海内人士,顾志同道,合老而弥笃者,要不过十有数人,玫伯其一也。”《默庵集》内容包括考据、史论、方志论述、教育、诗文叙、谱叙、跋文、赠书、传略、行状、碑记、墓志等。这是王舟瑶自行选录历年的部分文章。
  台州历代文献,始于南宋临海林表明的《赤城集》。明中叶谢铎续编《赤城后集》,明黄承忠(黄岩人)等人的《三台文献录》,均是台州籍人士作品。此后至清末330余年,无人为台州编纂文集。王舟瑶退隐之后,费时多年,选历代台州籍760人、3310篇,编成130卷,名《内编》;又选录客籍人士有关台州文章50卷,名《外编》,合为《台州文徵》,共180卷。这是台州历史上收录最多的文集。民初社会动荡,如此巨著无力付梓,王舟瑶在序文说:“徒耗心空”、“相传之学,亦薪熄火灭!” 台州历代诗集,始于南宋李庚《天台集》13卷。续编有谢铎《赤城诗集》18 卷,黄承忠《三台文献录》中诗7卷,清中叶戚学标《三台诗录》36卷。王舟瑶说:“二十年前,余纂郡书,即有意为台州文徵、诗徵二书而奔走,鲜暇因循未果。既遭国变归隐,故始成文徵……因仿宋例,另为四录,专补遗而续其后,得一千六百五十五家,五千六百首,厘为二十九卷。”①这是台州历代诗集之最。
  王舟瑶收录诗作的凡例,凡前代诗集已收录的基本不再收录,仅对谬误纠正, 遗落未收的续收,侧重于台州各县“小人物”之诗。其体例是采用《宋诗纪事》, 注明选自何集,以及该集存佚或未见,都交代明白。每首诗的作者,均列小传。
  《台诗四录》于1920年编成出版。
  十余年间,王舟瑶著作等身,有《郑注禹贡引地理志释》1卷、《周官孟子异议疏证》1卷、《戴记吕览目令异文释》1卷、《穀梁逸礼考证》1卷、《读经劄记》4 卷、《读说文劄记》4卷、《经师家法述》1卷、《群经大义述》2卷、《中国学术史》2 卷、《劝学浅语》1卷、《台州文徵》180卷、《台诗四录》29卷、《台诗外录》38卷, 还有《默庵集》10卷、《默庵续集》3卷、《默庵诗集》6卷、《默庵居士自定年谱》1 卷,以及《西桥王氏家谱》12卷、《西桥王氏家集》10卷。
  王舟瑶的众多著撰,大都是稿本,出版印行极少数,仅有光绪《台州府志》100卷、《默庵集》10卷、《默庵诗集》6卷、《台诗四录》29卷和《西桥王氏家谱》《西桥王氏家集》。稿藏于家的著作,如《台诗外录》38卷等,早已散佚。

附注

①王舟瑶,《默庵集》卷8《王子庄先生传》,卷10《九峰读书图记》。 ②民国《黄岩志稿》23篇《人物》。 ③同上。 ④ 《默庵集》卷3《国民教科初步叙》。 ①《默庵集》卷3《国民教科初步叙》。 ②同上。 ③同上。 ④ 王舟瑶,《默庵集》卷3《两广师范学堂同学录叙》。 ①王舟瑶,《默庵集》卷3《两广师范学堂同学录叙》,卷5《与杨侍御书》。

知识出处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5.9

本书重新梳理与建构起源于南宋的“南湖学派”之学脉,对主要史料的研究、南湖学派的起源、历史发展、代表人物等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南湖学派概述、南湖学派人物传略、杜范评传、陶宗仪评传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