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收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翰墨飘萧》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506
颗粒名称: 三、收藏
分类号: G262
页数: 9
页码: 230-238
摘要: 柯九思的收藏活动,从目前掌握到的资料看,起始于至治元年,柯九思三十二岁的时候。这一年,他收藏了一幅赵孟的真草《千字文》,也许他十分看重这一幅作品,特地请文章名家、翰林直学士元明善为之题跋。因为柯九思毕竟出身于书香官宦门第,他能够在二十一岁上初上京师,三十岁上又与朱德润同游京师,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根据朱德润的《祭柯九思文》中的“及至治之末纪,又同归乎江乡。尝与笑谭古今, 狎弄杯觞。米家画舫,柯氏秘藏。发缄题于什袭,探古雅于奚囊”。从种种迹象看,柯九思的收藏生涯至少应该起始于二十五岁前后。
关键词: 收藏 私人藏品

内容

柯九思的收藏活动,从目前掌握到的资料看,起始于至治元年(1321),柯九思三十二岁的时候。这一年,他收藏了一幅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也许他十分看重这一幅作品,特地请文章名家、翰林直学士元明善为之题跋。但实际上,柯九思应该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收藏了。因为柯九思毕竟出身于书香官宦门第,他能够在二十一岁上初上京师,三十岁上又与朱德润同游京师,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不可想象的。再加上他在三十岁的时候,已经能够成熟地运用书法入画,创作《墨竹图》,得到艺术前辈赵孟頫的肯定,说明在此之前他已经观赏到了不少名画法帖,观赏的同时,如有可能他是会收藏一些的。根据朱德润的《祭柯九思文》中的“及至治之末纪,又同归乎江乡。尝与笑谭古今, 狎弄杯觞。米家画舫,柯氏秘藏。发缄题于什袭,探古雅于奚囊”。一段话,我们知道柯九思于至治末纪(1323),庋藏的书画已经能够与米家画舫相比,说明他的收藏资历已经很深了,藏品也已经很丰富。从种种迹象看,柯九思的收藏生涯至少应该起始于二十五岁前后。
  到了泰定二年(1325),柯九思三十六岁知遇怀王、又入太学的时候,他的收藏应该具有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品位。三年以后,他在大都的家中拿出珍藏的《曹娥碑》与一批朝臣共赏,从虞集的题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鉴藏界已经深得名望。在奎章阁任职期间,柯九思的收藏事业应该达到了鼎盛。
  虞集《题柯藏苏轼〈天际乌云帖〉》“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有百十函,随意与人,弗留也”①一段文字,写于至顺二年(1331)二月十五日,此时柯九思为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
  柯九思的收藏活动一直延续到他南归后。元统元年(1333),他南归时后, 友人甘立在《春日有怀柯博士》(二首)中写道: 阖闾城外乱莺啼,笠泽春深水满陂。好买扁舟载图画,布帆东下若耶溪。① 这首诗歌虽然是怀念之作,对柯九思的收藏事业也是想象,但作为同朝为官的好友,甘立对柯九思是了解的,他相信柯九思不会随着仕途的浮沉而消减对收藏的志趣。
  因为没有目录传世,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确定柯九思一生到底收藏了多少书画。我们只知道柯九思在收藏生涯的前期是书画并重,到任职奎章阁的后期,兴趣已经转为侧重于名画的收藏。例证之一是:至顺二年二月十五日,虞集到他家做客时,他几乎已经将魏晋及宋人的法帖全部送给同道好友了,只留下了一幅苏轼的《天际乌云帖》,虞集《题柯藏苏轼〈天际乌云帖〉》即云“他日独见此轴(指《天际乌云帖》)在几格间,甚怪之”②。例证之二是:康里巙巙在奎章阁群玉内司任职时,看到九思家收藏的《定武兰亭五字损本》,叹为精绝,欲以董元的一幅画交换之,柯九思愿意以书换画,康里巙巙曾在题跋中写有: 《定武兰亭》此本尤为精绝……臣以董元画于九思处易得之,何啻获和璧随珠,当永宝藏之,礼部尚书监群玉内司事臣巙巙谨记。③ 细细梳理史料,我们发现柯九思还收藏了以下法帖名画: 《曹娥碑》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是中国著名碑刻。开始由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书写,后散失。相传后又由王羲之书,文字由新安吴茂先镌刻。再后由北宋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新临摹。此碑绢本手迹,卷末左下方有南朝萧梁时代宫廷鉴定家唐怀充、徐僧权、满骞三人题署。四周题满唐代名人的观款,包括韩愈、柳宗直、卢同、怀素、崔护、崔实、冯审、韦皋、杨汉公、王仲纶、薛包等十余人,大多为楷书。到了南宋,此卷为宋高宗内府收藏,卷后拖尾上有赵构题跋,款署“损斋”。此卷后来先后为韩侂胄、贾似道、赵与懃三家收藏。入元先后为郭天赐、乔篑成、柯九思递藏。至明代中期以后,归苏州韩世能收藏,著录于茅维为韩氏所撰的《南阳书画表》中。万历年后,此卷转归太仓王锡爵、王时敏家族收藏。约康熙十六年以前,又归清宫内府庋藏,后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民国年间, 溥仪私携出宫,后流落于民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归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曹娥碑》到了柯九思手里的时候,可谓朝野震动,泰定五年亦即天历元年(1328)正月十日虞集与一批朝臣到柯九思家观赏了之后,以无比兴奋的心情为之题曰:近世书法殆绝,政以不见古人真墨故也。此卷有萧梁李唐诸名士题识,传世可考。宋思陵又亲为鉴赏,于今又二百余年,次第而观,益知古人名世万万不可及。噫,圣贤传心之妙,寄诸文字者,精神极矣。万世之下人得而读之,然犹不足以神诣万一。天台柯敬仲藏此,安得人人而见之, 世必有天资超卓,追造往古之遗者,其庶几乎。① 这是虞集与同好者第一次观赏后的题跋,后来的两三年内虞集又与一批朝臣去观览了三次,每次都有题跋,其中在第四次观赏之后,虞集在题跋中感叹道:“敬仲家无此书,何以鉴天下之书耶?”② 《定武兰亭五字损本》 历代流传的《兰亭序》版本很多,有“神龙本”、“天历本”、“米芾诗题本”、“定武本”、“黄绢本”等,“定武本”号称最能体现兰亭风骨,传为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定武兰亭》为三个著名的原石拓本:一是元吴炳藏本,二是柯九思旧藏本。为五字已损本,现藏台北故宫。三是元代独孤长老藏本,也是五字损本,有元代赵孟頫题跋:“古今言书者以右军为最善,评右军之书者以禊帖为最善,真迹既亡,其刻石者以定武为最善。”后遭火灾,唯存三小片,传已流落日本。柯九思藏的《定武兰亭五字损本》,当时也很有影响,文宗皇帝有一次驾临奎章阁,就命柯九思进呈御览,文宗观赏之后,称善不已,并盖上御印,赐还给柯九思。虞集有奉旨记录的《记柯九思藏定武兰亭五字损本》: 天历三年正月十二,上御奎章阁,命参书臣柯九思取其家藏定武兰亭五字损本进呈,上览之,称善,亲识斯宝,还以赐之。侍书学士臣虞集奉敕记。① 礼部尚书康里夔夔也善于鉴识,对这一稀世之珍梦寐以求,后以董元的一幅名画从九思手里交换而得,视为和氏之璧、随侯之珠,表示要永远宝藏。此事在康里夔夔的《题定武兰亭五字损本》里记载甚详。
  《黄庭内景经》 传东晋王羲之书。小楷,单刻帖,无款。有宋拓传世,又翻刻入《郁冈齐》《玉烟堂》等帖。关于此帖作者,有说是书圣王羲之,也有其他的一些说法,但不论书者是谁,此帖颇有晋人神韵,明焦竑《澹园集》谓此书: “仿钟、王楷法,其法严,其气逸。”据《柯九思史料》,柯九思得藏《黄庭内景经》在至顺元年(1330),他得到这一稀世珍宝,非常欣喜,为了纪念,将自己书斋命名为“玉文堂”②。
  《鸭头丸帖》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也是王献之书法作品中唯一的传世真迹,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共有两行15字。此帖原藏宋太宗秘阁,宋亡后柯九思所藏,明重入内府,后又从内府散出,万历年间归私人收藏家吴廷,崇祯时藏吴新宇家,清光绪时为徐叔鸿所得。
  柯九思曾将这幅名帖进献文宗皇帝,文宗皇帝观赏之后,又赐还给柯九思。虞集在《记赐柯九思〈鸭头丸帖〉》中写道:“天历三年正月十二日敕柯九思。侍书学士臣虞集奉敕记。”③ 《虞世南临兰亭序》 唐代虞世南摹,纸本,行书,纵24.8厘米,横57.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本质地为白麻纸,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临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此卷历经南宋高宗内府、元天历内府、明杨士述、吴治、董其昌、茅止生、杨宛、冯铨, 清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等处收藏。曾著录于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张丑《真迹日录》《南阳法书表》、汪砢玉《珊瑚网书录》、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绿汇观》、阮元《石渠随笔》及《石渠宝笈·续编》等书。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这一法书曾经柯九思珍藏、审定而入内府。
  《四声韵帖》 吴彩鸾楷书作品。吴彩鸾,西山吴真君之女,文萧妻,晚唐书法家。元王恽《玉堂嘉话》卷二载:“吴彩鸾龙鳞楷韵。后柳诚悬题云:‘吴彩鸾,世传谪仙也。一夕书《广韵》一部,即鬻于市,人不测其意。稔闻此说,罕见其书,数载勤求,方获斯本。观其神全气古,笔力遒劲,出于自然,非古今学人可及也。时泰和九年九月十五日题。’其册共五十四页,鳞次相积,皆留纸缝。
  天宝八年制。”①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八载有明项元汴旧藏的彩鸾楷书《四声韵帖》(即孙偭《唐韵》),注云:“徽宗御书签题《韵帖》,共六十叶,每叶面背俱书,帖内小字自注。” 从上述有关资料可以看出,《四声韵帖》曾经宋内府所藏,明代归项元汴收藏。柯九思在《题唐女仙吴彩鸾楷书〈四声韵帖〉》写道:“右女仙吴彩鸾书唐韵真迹,彩鸾之事,备载书史,小字能宽绰,此仙之妙于书也。况得五声俱全,尤为宝也。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柯九思审定。”②可见,元时,此帖曾经柯九思审定。
  《深慰帖》 唐德宗贞元时期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林藻所书。林藻,字纬乾,莆田人,唐贞元七年(791)应试《珠还合浦赋》,辞采过人,受到主考官杜黄裳的赏识,认为他“有神助”,终得进士及第。初授容州支使,迁殿中侍御史、岭南节度使,终江陵刺史。林藻与其胞弟林蕴都以善书闻名。林藻的书法学颜真卿,尤擅长于行书,极得智永遗法,笔意萧疏古淡,意韵深古,其书作杂于魏晋书法艺林之中,难辨真伪。明初陶宗仪《书史会要》称:“林藻行书,婉约丰妍,出入智永之域。”林藻的书法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秀妍之气,而近于杨凝式书法,前人书评颇称道他的书法艺术。
  据传,林藻《深慰帖》最初藏于宋皇家御府;明代,为奸相严嵩所藏匿,严嵩败,抄家,又为明嘉靖皇帝得之。书法家文徵明、董其昌先后将其帖刊刻于籍, 后不知终。据《铁网珊瑚·书品》卷一记载,《深慰帖》在元代时曾为柯九思所珍藏。
  《天际乌云帖》 又称《嵩阳帖》,苏轼诗文一章,行书,真迹曾由明代项元汴收藏,清归翁方纲,有翁氏题跋。共三十六行,计三百零七个字。此帖无年款,据清翁方纲所考,约在熙宁十年至元祐丁卯这十余年中所书,时苏东坡四十二至五十二岁间,是苏氏书法艺术比较成熟时期的作品。翁方纲收藏的《天际乌云帖》,在苏轼的寿辰被奉为祭祀苏轼的供品。来中国出使的朝鲜使臣, 以在翁方纲府上拜观《天际乌云帖》为文雅盛事。集中于《天际乌云帖》的热潮,在翁方纲去世之后,逐渐消退,翁方纲收藏过的原件,如今下落不明,只有印制本流传。
  此帖在元代时曾归柯九思收藏。据《柯九思史料》,柯九思得藏《天际乌云帖》在天历二年(1329)。① 柯九思对这件名帖甚为珍爱,据虞集《题柯藏苏轼〈天际乌云帖〉》,柯九思几乎将所有的法书名帖随以与人,独留此帖在几格间。
  《动静帖》 北宋黄庭坚行书作品,亦称《荆州帖》《致公蕴知县宣德执事尺牍》,纸本,纵30.4 厘米,横43.5 厘米,凡10 行,132 字。书于绍圣二年(1095)三月四日。钤有“缉熙殿宝”、“天历之宝”等印记,后有“臣柯九思进入” 题记,清经安岐收藏,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为《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宋黄文节公法书》等收录。
  《拜中岳命诗》 北宋书画家米芾行书长卷,纸本,纵29.3厘米,横10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件经柯九思收藏,上有柯九思鉴藏印。
  从目前掌握到的材料看,柯九思收藏的名画更为可观。有关史料有具体记载的如下: 《双骑图》 唐代画家韦偃的画作,绢本,设色,纵31厘米,横44.5厘米。
  此图表现了两位骑手各乘一马,并辔狂纵的情景。传为韦偃唯一传世真迹。
  此件曾经柯九思收藏,②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构图、造型、用笔显示了韦偃的艺术风格。
  《水石幽禽图》 五代南唐画家董源画作,是柯九思以《定武兰亭五字损本》从康里巙巙处交换而得,时在至顺元年(1330)。杜本曾在柯九思家观赏过这件名作,他在《题张彦辅〈竹石幽禽图〉》中提到:“余尝见董北苑《水石幽禽图》于鉴书博士家。今子昭所藏,乃彦辅张君墨妙,其意盖相似也。”①柯九思的友人杜本在当时画马名家任子昭家看到张彦辅的《棘竹幽禽图》时,就想起柯九思家藏的《水石幽禽图》,可见对这幅作品的印象很深。
  《溪岸图》 传为五代董源的作品,绢本,设色,纵221.5厘米,横110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徐悲鸿得于桂林,1938年被张大千带回四川,后张大千以金农《风雨归舟图》与之交换。五十年代张大千将画卖给美籍华裔收藏家王己千,1997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董事唐先生以不菲的价格购得并捐给了大都会博物馆。此图以立幅构图表现山野水滨的隐居环境,上端绘崇山峻岭,耸立的山口间露出一股溪流蜿蜒而下,山涧又有流泉飞瀑。在山脚下汇聚,山麓筑有竹禽茅舍,岸边水榭中高士闲坐。此画以墨色染出山石体面,溪水波纹以细笔画出,在董源的传世作品中很少见。此画的左下有“北苑副使臣董源画”款识,钤有“天水赵氏”及“柯九思印”,及近人张大千、张善孖诸藏印。
  《四梅图》 南宋画家扬无咎的存世杰作。此图纸本,水墨,纵37.2厘米, 横358.8厘米。此图是应范端伯之请而画,绘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将残四种不同形态,纯用水墨绘成。梅干时露飞白,敧侧瘦劲。花瓣白描双勾,以浓墨点出蕊、萼,称“圈花法”,为扬无咎始创。卷末自题《柳梢青》词四首和题识一段,署款“乾道元年七夕前一日癸丑,丁丑人扬无咎补之书于预章武宁僧舍”, 时扬氏六十九岁。尾纸有元柯九思、清笪重光、费念慈、韩崇、黄寿凤等五人题记。钤有柯九思、沈周、文徵明、项元汴等鉴藏印。《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大观录》等书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溪山行旅图》 北宋山水画名家范宽名作。绢本,水墨,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该作品继承荆浩“善写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传统,图中绘巨峰矗立,气势雄伟,占去画面相当大的位置。明董其昌评此画为“宋画第一”。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直以来,该作品是否为范宽所作,尚存疑惑,近年由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书画处牛性群先生与副院长李霖灿先生在该画右下处,骡队后方树丛中,发现有“范宽”二字,证明董其昌所题: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至此,溪山行旅图为范宽所绘,殆无疑义。据万新华先生的《柯九思·柯九思的鉴藏活动》,此件名作,元时曾为柯九思所藏。① 范宽的溪山行旅曾被明、清两代文人墨士珍藏流传至今,当中不乏著名鉴赏家和多位皇室成员,经手累加的印鉴多达二十二枚,而清高宗的印鉴竟有六枚,可见其珍爱程度之深。
  《寒林采芝图》 五代至北宋著名山水画家李成作品。今已佚。元文宗时已经进入内府,至顺元年(1330)正月二十五日,也即柯九思被任命为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这一天,元文宗择内府所藏的李成《寒林采芝图》赐予他。② 《春山瑞松图》 传为宋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所作的水墨山水画。纸本,设色,纵35厘米,横4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幅山水名画表现江南烟雨迷蒙的山光水色,构图简洁而精巧,意境清幽而淡雅,是体现“米家山水”中“米点皴”绘画语言的代表作。这幅作品曾经柯九思收藏,上钤“玉堂柯九思私印”。“玉堂”是柯九思任职奎章阁期间在京师的书斋号,命名于至顺元年(1330),从印上有“玉堂”二字,可以推测,这幅作品收藏于至顺元年(1330)至元统元年(1333)之间。
  《瑞应图》 又称《中兴瑞应图》,传为南宋画家萧照所作,取宋高宗赵构即位前的种种瑞应传说为内容,根据曹勋辑“瑞应诸事”所写赞文描绘而成,是一幅歌颂赵构重建王朝的作品。目前国内仅有两卷,其中一卷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画面纵26.7厘米,横397.3厘米,绢本,设色。图分三段,每段前均有楷书赞引。第一段画的是深宫内庭,树木茂盛,建筑规整,氛围肃雅。第二段画面中央是一座楼榭,前后密植松树垂柳。第三段画的是野外军队扎营之景。此画品相完好,画面精美。构图严谨,运笔健劲,色泽明艳。树石建筑画法、人物线描在细缜绵丽之中都蕴含一种遒炼静穆之致。风格苍莽葱郁,气势雄伟,酷似大家李唐画风。这幅作品曾经柯九思收藏,钤有“缊真斋”印。
  《秀石疏林图》 赵孟頫以书入画的代表作。纸本,墨笔,纵27.50厘米,横62.80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赵孟頫以飞白之笔法作石,劲挺之笔写竹,笔墨苍劲简逸,文人秀雅之气蕴于笔端。画幅中署有“子昂”二字款,卷后有赵孟頫自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此画经柯九思收藏,卷后有其题诗,并钤有“柯氏敬仲”之印。
  《二马图》 元代画家任仁发作品,绢本,设色,纵28.8厘米,横142.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家以极其写实的手段,采用勾勒的笔法,描画了马匹的轮廓,线条极富表现力,然后赋以色泽,颇具唐人画马的传统。结合画幅后面作者自己的题记来看,其实它是对当时官场乃至社会的种种腐败黑暗,提出了强烈的批评。此卷卷后有柯九思题跋:“自曹韩之后,数百年来,未有舍其法而逾之者,唯宋李龙眠得其神,本朝赵文敏公得其骨,若秘书监任公,则甚得其形容气韵矣,岂易得哉?丹邱柯九思识。”①并钤“柯氏敬仲”、“缊真斋”、“奎章阁鉴书博士”三印。
  《归庄图》 元宫廷画家何澄作品中少见的传世珍本。纸本,水墨,纵41厘米,横723.8厘米,吉林省博物馆藏。《归庄图》取材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画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在全景式构图中,主题人物连续出现, 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山石树木用枯笔焦墨,间以淡墨晕染,劲健中含秀润,苍率中蕴清逸。画风虽有南宋院体遗规,亦开元代逸笔先路。此件经柯九思收藏,拖尾有柯九思题跋。②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柯九思不但收藏魏晋法书,也收藏唐宋法书名画,与他同时代的前辈画家的杰作也在他的收藏范围。由于柯九思具有精深老到的鉴识眼力,他收藏的书画作品多为中国书画史上的名迹精品。柯九思与其他许多大收藏家一样,收藏用印很多,据万新华先生考证、归类,朱文印有“柯九思”、“柯氏敬仲”、“丹丘柯九思章”、“敬仲书印”、“柯氏真赏”、“柯氏秘笈”、“训忠之家”等,白文印有“柯氏私印”、“丹丘生”、“任斋”等,还有葫芦朱文印“玉堂柯九思私印”。③ 凡钤有柯九思收藏印章的,都是他反复鉴识、定为真品的书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附注

① 宗典:《柯九思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①宗典:《柯九思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40页。 ②同上,第27页。 ③同上,第34页。 ①柴典:《柯九思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21页。 ②同上,第23页。 ①宗典:《柯九思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23页。 ②同上,第235页。 ③同上,第23页。 ①(元) 王恽:《玉堂嘉话)(杨晓春点校本),中华书局,2006年,第68页。 ②宗奧;《柯九思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118- -119页。 ①宗典: 《柯九思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234页。 ②万新华: 《柯九思》.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① 宗典:《柯九思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35页。 ①万新华: 《柯九思),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②宗典: 《柯九思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234页。 ①宗典:《柯九思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131页。 ②万新华: (柯九思》,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49页。 ③同上,第134页,

知识出处

翰墨飘萧

《翰墨飘萧》

出版地:上海

柯九思是元代台州文化史上以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诗书画均为人所称道,且在政坛亦有相当大的影响。本书考察柯九思之艺术和政治生涯,展示柯九思在当时艺坛和政坛的活动,以此折射出元代的状况和面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