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横跨回浦章安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安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43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横跨回浦章安桥
分类号: U448
页数: 2
页码: 120
摘要: 本文讲述了回浦水流经章安镇,镇中心的一条老街就叫章安街,一座虹桥横跨回浦水上,连接街东街西,这就是著名的章安桥。章安桥,又称赤栏桥。可惜的是,他的诗文集在唐宋时即已散失,明代人根据其他典籍所辑录的《成公子安集》中,已经没有了他在章安所作的《云赋》。章安桥历代都重修过,现存的桥是清乾隆四十五年重修的。桥两端铺石级,西端与祠山庙相接。庙重建于清咸丰二年,门前东墙上有方万盛药店店主方庆禄等人题名。妇女称夫人,儿童亦侈张。可惜的是,二百多年来,由于人口滋繁,土地渐少,回浦两岸逐年向河床侵占,章安街也向桥两端挤占。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内容

回浦水流经章安镇,镇中心的一条老街就叫章安街,一座虹桥横跨回浦水上,连接街东街西,这就是著名的章安桥。
  章安桥,又称赤栏桥。最早的时候,这座桥是木桥,桥栏也是木制的,涂上了红色的油漆,所以叫作赤栏桥。有关记载称:“旧有亭,东西有楼,晋成公绥为章安令,登桥望江制《云赋》。”成公绥(231—273)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人。他平时有一毛病,就是口吃,但却喜好音律, 一到吹弹歌唱之际,就不口吃了;所作文章词赋辞藻华美,念起来声音朗朗, 音韵铿锵,为当时文学界所识赏。可惜的是,他的诗文集在唐宋时即已散失,明代人根据其他典籍所辑录的《成公子安集》中,已经没有了他在章安所作的《云赋》。
  章安桥历代都重修过,现存的桥是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的。拱券形三洞,桥长30.6米,宽4.9米,中间一孔的拱券矢高10米,两边各有望柱10 根,柱间栏板,两头抱鼓,望柱头雕刻狮、猴及莲花,栏板浮雕各种花卉,工艺古朴精美。桥两端铺石级,西端与祠山庙相接。祠山庙分两段,前后相联;前面东向,面临章安桥;后面朝北,辟为章安街面,后面门联“栋宇庄严垂万古,声灵显赫播千秋”,上有横额“并锁章安”镌刻于白石门框上。庙结构虽小,但是建筑部件、斗拱等雕刻细致,工艺精美。庙重建于清咸丰二年,门前东墙上有方万盛药店店主方庆禄等人题名。
  清乾隆时,章安学者叶丰写有《赤栏桥怀古诗》: 章安古名郡,晋代衣冠扬。
  东西列街市,高桥跨中央。
  湾环互轻舸,浦淑会经商。
  赤栏扶左右,凭眺雄南方。
  太守成公绥,作赋始擅场。
  雪天照海月,岛屿罗圭璋。
  灵水汇其趾,海门峙其旁。
  潮头送诸舶,入境攒千樯。
  初唐移作镇,乐土倏沧桑。
  金鳌名未著,砺滩空斜阳。
  神翁何狡狯,驻跸诗先详。
  至今瞻御座,野草亦生香。
  妇女称夫人,儿童亦侈张。
  所恃不在险,人求戚继光。
  寄言靖鲸者,千载慎倭防。
  这首诗写出了章安的历史变化和赤栏桥的雄姿,引发人们的怀古之情,并告诫后人:要想安居乐业,必须注重边防。
  建桥时期的回浦,水面宽阔,因而桥有三洞,以便泄水,虹桥映带澄水,为闹市中一幽境,是旧时章安胜景。可惜的是,二百多年来,由于人口滋繁,土地渐少,回浦两岸逐年向河床侵占,章安街也向桥两端挤占。现在见到的桥,只有中间一孔下还有水,其余两孔不仅看不到水,甚至连拱券也难以看到,无复当年雄姿。游人到此,引以为憾。

知识出处

章安史话

《章安史话》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从多个板块讲述章安(现台州椒江区)的历史。内容包括:章安简史、海上丝路、文化教育、历史街区、桥梁水利、名人史事、章安诗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