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色古香章安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安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40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古色古香章安街
分类号: K878.3
页数: 2
页码: 91-92
摘要: 本文讲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五口通商,原来一些沉寂的港口又开始活跃起来。由于靠近宁波,海门港得到了开发,客运、货运船只直通上海、宁波、舟山、温州等地,货运远的还直通我国南北洋沿海,海门很快成了台州的交通、经济中心。而在椒北,章安一直保持着它的经济中心地位。清末民初时期,章安虽然只有小小的一条街,但满街都是商店作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椒北各乡镇的商贩,大多到章安进货。晚清至民国期间,章安有“黄裕泰”当铺,系葭沚黄楚卿开的分支店,一面经营典当,一面经营钱业,至抗战前后停业。经过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变革,现在的章安虽然失去了它作为椒北中心的地位,但是它那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内涵依然存在。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文化遗址 中国

内容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五口通商,原来一些沉寂的港口又开始活跃起来。
  由于靠近宁波,海门港得到了开发,客运、货运船只直通上海、宁波、舟山、温州等地,货运远的还直通我国南北洋沿海,海门很快成了台州的交通、经济中心。
  而在椒北,章安一直保持着它的经济中心地位。
  清末民初时期,章安虽然只有小小的一条街,但满街都是商店作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倘若遇到集市,更是人头攒动,狭小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
  椒北各乡镇的商贩,大多到章安进货。
  章安百业兴旺,其中经营中药业的除方万盛、方隆盛等方氏药业以外,尚有始于晚清的丁春生。丁氏世居杜桥上丁,祖辈习医,世代相承;丁氏精通药理,一边施诊,一边卖药,颇得当地人好评。又有同仁春、高俊桓等中药店,规模较小。民国初年,章安又开设了椒北最早的一家西医诊所———公济医院。
  晚清至民国期间,章安有“黄裕泰”当铺,系葭沚黄楚卿开的分支店,一面经营典当,一面经营钱业,至抗战前后停业。
  在章安的南北货、烟、酒副食品业店家,有方氏药业附设的方鼎盛南北货号,兼营茶叶,远销至营口等东北各地,以茶叶与北方药材交流,经营规模最大时与中药业相当。经营副食品业的大小店号尚有聚元、益生、卢福记、张鼎丰、叶顺利、叶元亨、李福兴等。
  经营棉布、百货业的有叶合利、池锦春、叶宰登等。
  章安酿造业盛极一时,大型酒坊就有卢阜昌、卢聚元、崔源丰;李福兴、张鼎丰等店也设有酒坊。
  民国时期,章安的印染业很发达,当时染料大多为靛青,产地就在桐峙山一带,民间所用的被、帐等布料,就是用靛青染色的。方法是布坯上用花板刷上白蜊灰花纹,然后放在染锅、染缸中煮、漂浸,起出晾干后刮去白蜊灰,就成为蓝底白花的成品。被类以白粗布为坯,有龙凤被、夹板花被之称;帐类大多以白罗布染制。这种靛青色初染为深暗蓝色,随着使用中的不断洗涤,颜色转浅转艳,非常悦目。随着西方化学染料的进入,靛青染料因工艺复杂而不再使用,那些过去留下的靛青染制品,今天已成为民间艺术品了。
  章安的染坊有叶义大、余永丰,古桥有崔信安等。这些染坊早在清代即已开业,主要业务是代客印染,品种有毛蓝、靛蓝、毛光、大蓝、墨绿、茄花等色。
  以上染坊大多在20世纪50年代结束。
  其他如竹木柴炭、米业六陈、铜锡铁匠、蔬菜水产、饭铺客店,百行百业,在章安街上一应俱全。
  经过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变革,现在的章安虽然失去了它作为椒北中心的地位,但是它那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内涵依然存在。街面依然拥挤,墙里店、临街铺面依然充满魅力;饱经风霜的石板路,连接着古老的章安桥,那被风化的桥面和桥两边残缺不齐的石级,仿佛在告诉我们它的过去;章安桥下的回浦水,依然在不停地流淌,映托着浙江东南部最古老的历史古镇———章安。

知识出处

章安史话

《章安史话》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从多个板块讲述章安(现台州椒江区)的历史。内容包括:章安简史、海上丝路、文化教育、历史街区、桥梁水利、名人史事、章安诗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