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山兵乱弹二百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安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300
颗粒名称: 第八节 山兵乱弹二百年
分类号: G40-055
页数: 3
页码: 53-55
摘要: 本文讲述了章安梓林山兵岙里,旧时有陈宅和李宅两个自然村落,分别以陈、李两姓为名。清朝乾隆年间,李宅出了一位热心于戏剧的李惠卿,在山兵办起了台州最早的乱弹班,被称为“山兵高腔”。元代,杂剧成为当时文化主流,戏剧演出盛行。经二百余年的繁荣,章安一带戏剧演出资料亦见于当时人的著作。其扮演传奇,无一事无妇人,无一事不哭,令人闻之易生凄惨。其赝为妇人者名庄旦,柔声缓步,作夹拜态,往往逼真。可见当时南戏在浙江沿海地区流传之广。此后,经不断发展,南戏形成“昆腔”与“高腔”。因此,于各剧种之中,李惠卿尤其喜爱高腔戏。李惠卿作为台州地区最早有记载的剧团创立者,也将永载台州文化史册。
关键词: 教育 关系 文化

内容

章安梓林山兵岙里,旧时有陈宅和李宅两个自然村落,分别以陈、李两姓为名。清朝乾隆年间,李宅出了一位热心于戏剧的李惠卿,在山兵办起了台州最早的乱弹班,被称为“山兵高腔”。
  早在晚唐、五代时期,台州一带就有所谓“参军戏”等演出,两宋时期南戏形成,台州亦为南戏的著名发源地。现在黄岩潮济的北宋灵石寺塔即有刻划戏剧内容的人物画像砖。元代,杂剧成为当时文化主流,戏剧演出盛行。经二百余年的繁荣,章安一带戏剧演出资料亦见于当时人的著作。
  明代,戏剧更见繁荣,南戏在浙江一带盛行“海盐腔”,演出活动遍于台州各地。明陆容所著《菽园杂记》云:“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溪、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
  其扮演传奇,无一事无妇人,无一事不哭,令人闻之易生凄惨。此盖南宋亡国之音也。其赝为妇人者名庄旦,柔声缓步,作夹拜态,往往逼真。”可见当时南戏在浙江沿海地区流传之广。明代绍兴才子徐文长在其所著《南词叙录》中记载:“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载嘉靖年间江西人谭纶任台州知府时,曾“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说的就是从台州引“海盐腔”至江西。此后,经不断发展,南戏形成“昆腔”与“高腔”。一般昆腔演出比较斯文,歌词优雅,声调抑扬婉转;而高腔音节嘹亮,伴奏热烈,所演剧目做工武派居多,尤为群众所喜爱。
  李惠卿出生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从小酷爱戏剧,经商之暇,几乎无戏不看,对当时流行的各种戏种都很了解。他觉得“高腔”戏能充分体现阳刚之美,腔调如铜琶铁板,雄壮而优美,尤其适宜历史题材和神仙题材。因此,于各剧种之中,李惠卿尤其喜爱高腔戏。
  晚年的李惠卿,拿出经商时积攒的一笔钱,招收了一批学戏的子弟,请了高腔戏师傅,在山兵大坟坛排练高腔戏,不数年,就教出了闻名台州的“山兵高腔班”。
  山兵高腔班最有名的一出戏叫《小金莲斩独角蛟》,戏中主角演出时,口衔八对假牙,转动自如,成为绝艺。山兵高腔班演出的节目众多,行头精到,颇受群众欢迎,也很快流行台州。乾隆后期,在黄岩一带兴起的“乱弹腔”,就是在山兵高腔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乱弹腔以紧乱弹、慢乱弹、二唤等为主要唱调,加入昆腔、高腔,形成三腔合唱,以充分表现戏文的做唱。此后,山兵高腔也加入了部分的乱弹内容,成为台州乱弹剧种中的“山里乱弹”的主流。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李惠卿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山兵乱弹一直存在了二百多年,可谓人才辈出,演出不绝,保留了许多传统剧目。追本溯源,应该说现在的台州乱弹剧团是从山兵高腔班发展而来的。
  李惠卿作为台州地区最早有记载的剧团创立者,也将永载台州文化史册。

知识出处

章安史话

《章安史话》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从多个板块讲述章安(现台州椒江区)的历史。内容包括:章安简史、海上丝路、文化教育、历史街区、桥梁水利、名人史事、章安诗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