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古代章安的农特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安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27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古代章安的农特产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2
页码: 12-13
摘要: 本文讲述了章安地处江南,地理优越,气候温和,水量充足,适宜于农业栽培。当时章安的主要粮食作物已是水稻,晋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就有“丹邱谷、夏谷再熟”的记载,这就是双季稻。南宋章安学者陈耆卿曾对这句话作过解释:夏熟的是早稻,冬熟的是晚稻。最早的稻种有六十日、随犁归、梅里白、便粮等;其次是献台、相连、寄生,这可能就是间作稻了。当时章安的水稻产量很大,从晋义熙六年(410)孙季高率军三千由海道袭广州,路经章安,太守臧熹发给军需军粮来看,当时的粮食生产不仅能满足当地人口所需,而且能有余粮上调或供给军需。章安人还把姜制作成干姜,章安干姜历史上是有名的贡品,专门进贡给皇帝食用。
关键词: 椒江区 地方史

内容

章安地处江南,地理优越,气候温和,水量充足,适宜于农业栽培。当时章安的主要粮食作物已是水稻,晋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就有“丹邱谷、夏谷再熟”的记载,这就是双季稻。南宋章安学者陈耆卿曾对这句话作过解释:夏熟的是早稻,冬熟的是晚稻。最早的稻种有六十日、随犁归、梅里白、便粮等;其次是献台、相连、寄生,这可能就是间作稻了。当时章安的水稻产量很大,从晋义熙六年(410)孙季高率军三千由海道袭广州,路经章安,太守臧熹发给军需军粮来看,当时的粮食生产不仅能满足当地人口所需,而且能有余粮上调或供给军需。
  粮食作物除水稻外,尚有麦、芝麻、粟、豆等。粮食外的经济作物,最有名的是生姜。唐朝官方所编的《新修本草》中,专门谈到生姜“出临海章安者佳”。
  章安人还把姜制作成干姜,章安干姜历史上是有名的贡品,专门进贡给皇帝食用。《南史·孔琇之传》记载琇之为临海郡太守,在任清约,任满回京,带干姜送给齐武帝。《唐书·地理志》也记载有“旧贡干姜”,并注明“出章安城门黄杜者佳”。《元和郡县志》还说章安每年进贡给皇帝的干姜数量是三百斤。对干姜的制作方法,梁代陶弘景记:“干姜惟临海章安二三村善为之。其法以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更六日,又去皮;然后晒干置瓮瓯中,谓之酿也。”可见其制作之工。姜不单可供食用,而且能供药用,当时章安的干姜有着全国最好的信誉和水平,产量也很大。
  章安濒临椒江,椒北平原一湾之外即是东海,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古代越人善于操舟,主要从事渔业生产,渔业在章安的古代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当时出海捕捞的水域,北到嵊泗、岱山一带,南到大陈洋面。捕捞作业船只,最大的叫“鹰捕”,容量在1000担以上;其次为“大钓”、“拉钓”,容量在500 担以上。捕捞的主要鱼类有大小黄鱼、墨鱼、比目鱼、石斑鱼、海蜇等;滩涂产品有蚶、蛎、蛤蜊、沙蟹、蟛蜞等。西晋文学家陆云曾描述:“若乃断遏回浦,隔截曲隈,随渐进退,采蚌捕鱼,鱣鲔亦尾,锯齿比目,不可纪名。脍鲻鳆,炙鳖鯸,烹石首,臛■■,真东海之俊味,希膳之至妙也。其及蚌蛤之属,目所希见, 耳所未闻,品目数百,难以尽言。”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水产品种类虽然很多, 但作业方法主要是在涂面和浅滩上插簖、推堰,随潮进退捕捉鱼虾。
  宋代以后,人口不断增加,生产力不断发展,出现了较大的船网工具,生产方式从涂面采捕逐步发展到近海捕捞。宋人记载,沿海居民“网捕海物,残杀甚多,腥污之气,溢于市井,涎壳之积,厚于丘山”,可见当时捕捞业之盛。明代以后,由于倭寇侵扰等原因,朝廷严禁沿海渔民下海,严禁民间擅自建造二桅以上的大船,从而使沿海渔业受到严重挫折。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重开,章安与浙南沿海各地才开始大量发展张网、流、钓作业,创造了适合捕捞本地区各种鱼类的渔具渔法。

知识出处

章安史话

《章安史话》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从多个板块讲述章安(现台州椒江区)的历史。内容包括:章安简史、海上丝路、文化教育、历史街区、桥梁水利、名人史事、章安诗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