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寒山诗的现代传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21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寒山诗的现代传播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8
页码: 178-185
摘要: 寒山诗歌,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传入日本,约于元代流传至朝鲜韩国。关于寒山诗的注本、译本、评论文章纷纷问世,寒山形象走入画坛、文坛,其影响经久不衰。二十世纪,寒山诗的翻译与研究成了欧洲汉学的“宠儿”。在大洋彼岸,寒山成为美国年轻一代顶礼膜拜的精神领袖,寒山诗成了“旧金山文艺复兴”的经典之作。继而,寒山诗进入美国各大文学选集和东亚文学的大学讲堂。1954年英国韦利翻译发表二十七首寒山诗,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并介绍寒山诗的知音。1974年,《寒山诗集》译成外文,全集在巴黎出版。之后,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典、捷克等国均有寒山诗的翻译和研究。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寒山诗歌,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传入日本,约于元代流传至朝鲜韩国。关于寒山诗的注本、译本、评论文章纷纷问世,寒山形象走入画坛、文坛,其影响经久不衰。二十世纪,寒山诗的翻译与研究成了欧洲汉学的“宠儿”。在大洋彼岸,寒山成为美国年轻一代顶礼膜拜的精神领袖,寒山诗成了“旧金山文艺复兴”的经典之作。继而,寒山诗进入美国各大文学选集和东亚文学的大学讲堂。1954年英国韦利翻译发表二十七首寒山诗,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并介绍寒山诗的知音。1974年,《寒山诗集》译成外文,全集在巴黎出版。之后,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典、捷克等国均有寒山诗的翻译和研究。
  一、寒山诗在日本雍正皇帝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仙之后,日本对寒山诗的收藏、校注、注释之风持续不减。雍正十一年(1733)《御选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诗》一卷、民国五年(1916)张均衡《择是居丛书》初集之《寒山诗集》一卷(附寒山拾得诗) 等均有藏。
  注释本有:延享年间(1744—1747)白隐和尚《寒山诗阐提记闻》三卷,说禅特详;文化年间(1804—1818)大鼎老人《寒山诗索颐》三卷,非常详密(参见日本大田悌藏《寒山诗解说》载南京博物院《东南文化·天台山文化专号》1990 年第六期第126页);明治年间(1868—1911)若生国荣之《寒山诗讲义》、释清潭之《寒山诗新释》;渡边海旭的《寒山诗讲话》等。
  二十世纪以来,寒山诗继续在日本走红。明治三十八年(1905)翻印了南宋珍藏本,由岛田翰序。其后,日本对寒山诗的评价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作品有:大田悌藏译注《寒山诗》(1939,岩波书店);田宪雄译注《寒山诗》(方向出版社);延原大川的《平译寒山诗》(明德出版社);朝比奈宗原《寒山诗一卷附解说》;入矢义高《寒山》(1958,岩波书店);津田左右吉氏全集第十九卷《寒山诗与寒山拾得之说话》;入矢义高之《寒山诗管窥》;木村英一《寒山诗》;福岛俊翁《寒山诗私解》;中川口孝《寒山诗杂感》(参见张曼涛《日本人的死·日本学者对寒山的评价与解释》第97—98页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6 年);竹田益川之《寒山诗》;广山秀则之《正中版寒山诗集》;松原泰道的《青春漂泊———寒山诗之世界》等。
  除了注释、校译、评论外,寒山和寒山诗也成为日本美术作品和小说创作的热门题材。1977年8月日本发行一套“国宝”邮票,其中面值50日元这枚, 便是寒山画像。日本小说理论家坪内逍遥(1859—1935)以寒山拾得为题材创作了舞俑脚本《寒山拾得》,2005年日本早稻田大学还上演此剧以纪念坪内逍遥。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森鸥外(1862—1922)以闾丘胤序为基调,于1916年创作了小说《寒山拾得》,该小说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被美国迪尔沃斯和里默译为英文,介绍到美国。
  二、寒山诗在韩国现当代的韩国有不少翻译、注解寒山诗的著述,据胡安江载文,如韩国东国大学教授金达镇翻译的《寒山诗》;金达镇译注、崔东镐解说的《寒山诗》;金达镇译、崔东镐编选的《寒山诗》;李钟益编译的《寒山诗讲义》。1994年,小说家高银以寒山拾得事迹为题材的佛教小说《寒山拾得》出版(真音出版社)。
  学术界对寒山诗的兴致始终不减。其研究的角度深广,从文献学、版本学、美术史研究等领域来考查寒山和拾得诗的流布与传世的影响。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主要有柳晟俊和金兑坤。柳晟俊著有《寒山的参禅诗》和《寒山和他的诗考》。金兑坤著有《寒山生活变迁过程考》和《寒山诗的思想》等。
  20世纪九十年代后,韩国在研究寒山方面数量增加,人数增加,研究范围扩大,而且还有专门研究寒山的硕士博士出现。韩国新时期的寒山研究出现了新的思路和路径,研究视野从研究寒山诗歌意境以及寒山诗与儒道释的文学渊源,转移到寒山的影响和寒山诗版本的研究上来,以金英镇和李钟美为代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三、寒山诗在美国20世纪五十年代,寒山诗就传到了美国。之后,竟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寒山热”。最早翻译寒山诗的是美国著名翻译家阿瑟·魏雷(ArhurWaley)。1954 年,他翻译的《寒山诗二十七首》发表于美国《文汇》杂志上。1962年,伯顿·华特森(BurtonWatson)翻译了《唐诗人寒山诗一百首》(纽约丛书出版社)。
  (一) 斯奈德与寒山诗美国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Snyder)翻译的《寒山诗二十四首》于1958年发表于美国《常绿评论》上。他非常喜欢寒山诗,对寒山诗表达的精神和意境以及所蕴含的禅意有强烈的共鸣,因此翻译的寒山诗数量不多,但影响最深远。他从一次日本在美国的画展上看见一幅衣衫破烂、长发飞扬、在风里大笑的寒山画开始,对寒山子和寒山诗产生浓厚兴趣,在对禅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翻译出版了《寒山诗二十四首》。此举“震撼了当时的美国文坛和美国社会,使得寒山诗在美国广泛流传,加上美国‘垮掉一代派’的主将和代言人凯如阿克(JackKerouac)著名小说《达摩流浪汉》(作者将此书“献给寒山”)的出版, 使得寒山成为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学的民众英雄,以致在美国造成寒山热,没有其他中国诗人可望其项背”。① 他是这样介绍寒山的: “寒山”以他所住的地方命名,他是一个山野狂人,是中国古代一个衣衫褴褛的隐士。当他说到“寒山”时,他指的是他自己、他的家和他的心境。……他那流传下来的300首诗是用唐代的口语体写的,不加雕琢,鲜活纯静,反映了道、佛、禅一体的思想。他和伙伴拾得那卷轴、扫帚、乱发和笑态,成了后来禅宗画家钟爱的主题。他们已经成了流芳百世的人物。② 斯奈德翻译的《寒山诗二十四首》后被收进美国《中国文学选集》中。这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流行的中国文学选集英译本,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文学翻译丛书》之一。1965年,他将自己的诗集和所翻译的寒山诗合集编辑出版,名为《山间马道铺路石与寒山诗集》,或译为《乱石坝与寒山诗集》。合集表现出他对寒山和寒山诗的崇敬和热爱。
  (二) 弗雷泽与寒山1997年,查尔斯·弗雷泽的小说《寒山》由纽约大西洋月刊出版社出版,并获得1997年美国全国图书奖,受到出版界、文学界推崇和读者欢迎,并获1998 年美国《出版家周刊》畅销书排行榜上第三名。
  《寒山》讲的是19世纪中叶即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中的一个爱情故事,但却因为这本书扉页上的引文有一条寒山子诗句“人问寒山道,寒山道不通”而与寒山子发生密切联系。引用寒山诗句为了表达对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说里多次出现有关寒山的名词,如“寒山镇”、“寒山村”、“寒山议会”等, 可见作者对“寒山”这个象征是情有独钟,寓意深刻。张德中先生认为《寒山》之所以成为美国畅销书,主要原因有三点:1.美国南北战争流传的爱情故事多少迎合了某些读者的怀旧心理,而充满原始气息的崇山峻岭、河流田野等故事场景与部分读者回归自然欲望相吻合。2.寒山子其人其诗曾在上世纪中叶掀起过“寒山热”,寒山溶入了美国的社会生活,加上书名为《寒山》,自然引起读者回忆和遐想,引人关注。3.“寒山”在书中被作为爱情和美好生活理想的象征,有感人的魅力。① 2004年,《寒山》由广西南宁接力出版社出版,书名译为《冷山》,并以好莱坞大片《冷山》电影海报作为封面。虽然,译者把“寒山”译作“冷山”,字面意义没错,而把唐代诗人寒山和寒山诗的意境错位了。② (三) 红松与寒山诗红松(有的译为“赤松”),是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的笔名。他于1974年开始接触寒山诗,并陆续进行翻译、注释,经过八年努力,铜峪出版社同意出版。
  其间曾遭几家出版社的拒绝,1983年《寒山诗》第一版终于问世。但他仍不满足,继续对初版《寒山诗》进行修订、扩充,两次到天台山考察,专程去寒岩实地考察,问放知情人,作了详细注释,并配了图片,写了7000余字的《译者前言》。
  新版《寒山诗》于2000年出版,这样,从1974年到2000年,他在《寒山诗》上倾注了26年的心血。
  他的前言借赫赫有名的王安石和朱熹对寒山的喜爱来说明寒山诗不同凡响,谈到寒山诗在韩国和日本的崇高地位以及美国的“寒山热”等。他对360 首寒拾诗中的313首诗作了详细注解,注释颇有特色。
  美国的《布卢姆斯伯格评论》是这样评价红松的《寒山诗》: 红松给我们提供了第一部寒山诗全集,它风格清新,优美,老少皆宜, 至少可供一代人阅读。《寒山诗》是一部值得重视的作品,一部真正有价值的书。① 四、寒山诗在英国英国的阿瑟·韦利,他精通汉、日语,1954年9月在《相遇》第12卷上发表了寒山诗27首,开启了西方世界寒山诗翻译与研究的先河。美国诗人加里· 斯奈德曾声称自己是在韦利这27首的影响下,开始自己的寒山诗翻译的。
  1961年,韦翻译再版的《中国诗选》一并收录这27首寒山诗。
  稍后,英国的禅宗研究专家布莱恩(1898—1964)在自己的专著《禅与禅典》中再次提到寒山及寒山诗,并翻译了“茅栋野人居”和“可笑寒山道”两首。
  1962年美国伯顿·华特森(BurtonWatson)翻译了《唐代诗人寒山诗一百首》后,傅汉恩、詹姆士·克卡普、彼得·哈里斯等编译研究寒山诗。
  2003年,彼得·郝伯逊翻译的《寒山诗》出版,其中有英国亚非学院的东亚历史教授巴雷特撰写的《寒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寒山诗译本研究》两篇寒山研究专著。这是英国学者对世界关于寒山和寒山诗研究的研究专著,是英国学界对世界寒山研究的贡献。这两篇专著对欧洲各国如法国、德国影响很大,也激发英国国内“寒山热”的掀起。2006年,克莱恩在网上发表了自译的《寒山如是说———寒山诗27首》。
  五、寒山诗在法国吴其昱1957年在《通报》发表专论《寒山研究》,开了法国寒山诗的翻译与研究的先河,对寒山各种传说及生平事略作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寒山研究》代表了当时寒山和寒山诗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并推动了后来的寒山和寒山诗研究。
  1975年9月,班巴诺翻译的《达摩流浪者:寒山诗25首》出版;1985年,郑荣凡(译音)和哈维·科勒合译的《寒山:绝妙寒山道》,选译了寒山诗111首。
  此书于1992年12月再版。
  同年,卡雷·帕特里克翻译的《云深不知处:流浪汉诗人寒山作品集》。
  2000年日本学者柴田真澄夫妇翻译的法文版《碧岩录:语录与禅诗》第二部分《寒山:禅师》选译了寒山诗27首,为寒山诗在法国的传播起开拓作用。
  六、寒山诗在港台美国“垮掉一代”和“嬉皮士”对寒山的狂热崇拜,曾引起台湾文人学士的强烈反响,有的痛斥“嬉皮士”,认为是对寒山的误解和污蔑;也有的认为中国的禅精神和古老文明是西方治疗弊病的良药。台湾《中国诗季刊》连续四期《寒山诗专号》发表了一批考证、评论寒山诗、介绍寒山诗研究状况、分析“嬉皮士”与寒山关系的论文,还出现许多拟作唱和诗。
  1959年,香港永久放生会出版据宋本影印的《寒山子诗:拾得诗附》。
  1966年作家胡菊人《诗僧寒山的复活》发表于金庸创办的《明报月刊》第一卷第11期上,在香港掀起了“寒山热”,成就了寒山和寒山诗在港台地区的经典地位。1967年,台北的台湾商务印书馆缩印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建德周氏影宋本影印的《寒山子诗:附拾得诗》;1970年3月台湾学者钟玲的《寒山在东方和西方文学界的地位》在《中央日报》发表,在台湾引起巨大反响。同年,《寒山诗集:附丰干、拾得、楚石、石树原诗》由台北文峰出版社出版,收录钟玲文章及陈鼎环的《寒山子的禅境与诗情》一文。同年,还有赵滋蕃的《寒山的时代精神》(台北这一代出版社)出版及《寒山子其人其诗》、《影印〈寒山子集〉缘起》、《寒山诗评估》等相继发表。
  1974年陈慧剑的《寒山子研究》一书由华新出版社出版,1978年、1984年、1989年连续再版。1976年台湾汉声出版社印行的《寒山诗集》(附丰干、拾得、楚石、石树原诗)出版。
  另外还有不少著述论述寒山及寒山诗,如程兆熊的《寒山子和寒山诗》(台湾大林出版社印行)1974年孙旗《寒山与西皮》由台中普天出版社印行。张曼涛《日本人的死》台北黎明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出版。
  1982年,台湾的天一出版社将1966年—1980年以来海外寒山热的成果计300余万字,编为七册,名《寒山子传记资料》出版发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台湾出现了以寒山为题材的小说,薛家柱的《隐逸寒岩性自真:寒山大师传》(高雄县大树乡,佛光出版社,1995年)出版,林淑玟的《风狂三圣僧:寒山拾得丰干》(台北法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2005年5月叶珠红的《寒山诗集校考》由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出版,《寒山诗集论丛》次年由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还有《寒山资料考辨》、《寒山资料类编》。这四本著述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是台湾地区最优秀的寒山研究专著。

附注

① 张立文:《中国和合文化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页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