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台山的寒拾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168
颗粒名称: 一、天台山的寒拾传说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3
页码: 137-139
摘要: 寒山在天台生活了七十年,拾得生活在国清寺,他们在天台山留下许多传说故事,“五马隐”是其中之一。“五马隐”又名“五马影”,位于明岩洞西南壁上。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寒山在天台生活了七十年,拾得生活在国清寺,他们在天台山留下许多传说故事,“五马隐”是其中之一。“五马隐”又名“五马影”,位于明岩洞西南壁上。
  (一)《明岩五马影》云: 台州刺史闾丘胤在国清寺被丰干和寒山拾得捉弄后,气勿过,和随从五人,骑五匹快马追赶寒山。他们快马加鞭,拼命追,远远只见寒山在前面慢悠悠地走,却追死也追勿着,追到明岩,闾丘胤相寒山进洞,忖这下子看你逃到哪去。拼命打马,催从人快快上山抲寒山。马失前蹄,闾丘胤和随从落马,跌在地上爬勿起。五匹马一齐奔入岩壁。第一匹跑得挺快,只留马尾;第二匹只留马屁股;第三匹还留两条后腿;第四匹马还见马蹄,最后那匹刚刚钻进一个马头。至今明岩岩壁上还有五匹马的影子,叫五马影。① 五马隐的本事无载,伪闾丘序仅言,寒山拾得二人把手出寺,急走,即归寒岩。闾丘问国清寺僧人,寒拾二人回不回寺。闾丘回郡去,是制了净衣和香药特送供养而已。因为寒拾二人没有回寺,供养直接送往寒岩。送者见到寒山子,寒山子高声说:“贼贼!”便退入穴中,其穴自合。并没有说闾丘胤乘马追至寒岩。
  如果说明岩之“五马隐”这一地理风物是闾丘访寒山这一传说的起源的话,那只能说,是好事的文人墨客依据明岩有五马之岩痕,结合了闾丘胤送净、香药给寒拾的故事而创造出了“五马隐青山”之传说。本来,物质的存在决定意识精神,而此传说却是伪闾丘序在前,后人再依据明岩的明壁痕迹杜撰出来。崔小敬认为五马隐传说始于元代。
  元施文德的《寒明两岩歌》中,有“沼崖晴历寻仙路,闾丘马迹仍如在”①之句,“闾丘马迹”即指“五马隐”。此后,来明岩游览的文人墨客均有记载。
  (二)《漏沙锅》: 如来佛到国清寺讲经,听讲的人很多,因此特让观音大士执火烧饭。
  不料此举惹恼了国清寺五百罗汉堂的五百罗汉,他们很不服气如来佛来讲经却不请本寺的人烧饭,而找一个外来的女人。于是,决定偷偷捉弄观音。他们乘观音出门搬柴时,把沙土撒在了锅中的米饭上,想害大家吃个夹沙饭。观音知道了五百罗汉的诡计,于是把铁铲伸到锅里,从左到右搅了三搅,又从右到左搅了三搅,这样沙就沉到了下面,又在锅底上捅了几个小洞,这样沙就漏下去了。到吃饭时,五百罗汉发现自己的阴谋没有得逞,又被如来佛知道了,非常羞愧。
  后来,观音用过的那口锅就叫“漏沙锅”,还有人在藏锅的小屋门口题了一副对联:“古寺犹有寒灶石,云橱尚存漏砂锅。”② 此外还有陈甲林口述、曹志天整理的《拾得岭》、《虎背收徒》,③《漏沙锅》二,④《罗汉斗观音》,庞培芝的《和合塘》,⑤曹志天搜集整理的《丰干桥和寒拾亭》①与《五马隐青山》故事相似。许昌渠的《因荷而得藕 有核方为梅》②与周荣初搜集整理原载于1983年杭州《西湖》文学期刊第9期《和合二仙》前半部分类似,只是小姐名字一个是芙蓉,一个是荷花;后半部分增加了一位梅合先生,丰干促成了梅合与荷花的婚事。(详见下文)。

附注

① 天台县民间文学集成编辑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天台县卷》1992年3月,第132页。 ①(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文章考》,百通香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7页。 ②《天台 山传说》,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5-18页。 ③朱封鳌: 《天台山佛道儒传说1.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9月.第37- -38页。 ④醉侯: (寒山子与漏纱锅》,寒山子传记资料)第二辑,台湾天-出版公司.1982年。 ⑤庞培芝; 《清官庞伴的故事》,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1月。 ①天 台新闻网,www.txw.cn,2007年12月03日。 ②天台新闻网,www.txw.cn,2008年06月18日。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