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图书馆
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寒山与五山文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163
颗粒名称:
五、寒山与五山文学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4
页码:
129-132
摘要:
寒山诗传入日本后,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学如良宽、芭蕉等著名作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日本汉诗和俳句等文学样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日本文学的基本素材和恒久主题一直延续下来。五山文学是从日本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12世纪末到16世纪末)在禅宗寺院里兴起的汉文学总称,又名五山禅林文学,乃当时日本社会的主流文学, 而非边缘化的“缁流文学”。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寒山诗传入日本后,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学如良宽、芭蕉等著名作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日本汉诗和俳句等文学样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日本文学的基本素材和恒久主题一直延续下来。
五山文学是从日本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12世纪末到16世纪末)在禅宗寺院里兴起的汉文学总称,又名五山禅林文学,乃当时日本社会的主流文学, 而非边缘化的“缁流文学”。
(一) 1191年入宋僧荣西回国传播禅宗,使禅宗风靡。荣西(1141—1215),号明庵,备中(今冈山县)吉备津人,俗姓贺阳氏。十九岁投比睿山有辨门下习天台教义。宋乾道四年(1168)四月渡海入宋,登天台山,遇日本东大寺重源上人。
二人同登万年,记录了石梁方广寺罗汉阁的“罗汉供茶”。同年返日本,携归中国天台宗新章疏三十余部,呈送座主明云僧正。天皇特赐“叶上”称号。荣西的“叶上派”,成为“台密”睿山十三派之一。宋淳熙十四年(1187),荣西再度入宋,登天台山,从万年寺住持虚庵怀敞习黄龙派禅法,荣西留居天台山两年之久,常至天台茶区考察种茶与制茶技术,对民间饮茶习俗作了调查,并重建了万年寺山门、两庑和整修了佛陇山真觉寺智者大师的塔院。绍熙二年(1191) 学成归国,他融天台、真言、禅三宗,形成日本临济宗。著有《吃茶养生记》等。
荣西两度入天台山,为种茶制茶饮茶作了深入的田野调查,不可能没有听到寒山拾得的传说故事,也不可能没有阅读过寒山拾得诗歌,回国之后使禅宗风靡,自然也会把寒山拾得其诗带回日本。禅宗以寒山及寒山诗说禅说话头的宗教仪式自然也会带入日本禅林。
其后,日本高僧道元入宋后回国,与1236年在山城京都极乐寺旧址设僧堂讲法。道元(1200—1253),俗姓源氏,号希玄,为村上天皇第九代后裔,内大臣久我通称之子,京都人。十四岁就比睿山天台座主公圆出家,受菩萨戒于延历寺戒坛,遍学天台教义。宋嘉定十六年(1223)入宋求法,历访名刹,旋登天台山万年寺谒元鼒禅师,后至宁波天童寺师事长翁如净(1163—1228)。三年, 得盛正法,携《宝镜三昧》、《五位显诀》等回国。宋绍定六年(1233),在深草建兴圣寺,至越前(今福井县)开创永平寺,成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日本宝治元年(1247)寂于京教西洞院,孝明天皇追赐“佛性传东国师”及“承阳大师”谥号。
著有《普劝坐禅仪》等。
道元在天台山同样也会对寒山事寒山诗耳闻目睹的,其师如禅机话头同样也会被道元带去日本的。其师如净禅师就有《四睡图》诗“拾得寒山,老虎丰干。睡到驴年,也太无端。咦,蓦地起来开活眼,许多妖怪自相瞒”。① 语带调侃,充满禅机,说丰干寒拾虎四个睡到什么时候,也太无端,当他们睡醒过来睁开眼睛,那些妖怪就逃不了啦。
五山文学以禅宗法语为主,兼及诗文、日记、论说等,还促进了日本木版印刷的发展,被日本史学界视为孕育日本禅文化的母胎。五山诗人的创作也受寒山的影响,如五山文学的代表性诗人绝海中津。
绝海中津(1336—1405),俗姓津野,别号蕉坚道人。明洪武元年(1368)入明从师杭州中天竺宗泐、清远怀渭等,与宋濂等友。后受朱元璋召见,受太祖赏识。洪武十一年(1378,日本永和四年)归国。有《蕉坚稿》等。其诗才与义堂周信之学才,并视为“五山文学”之双璧。其诗深受寒山的影响,曾有诗云: 寒山拾得邈高风,物外清游谁与同? 林罅穿云凌虎穴,潭头洗钵瞰龙宫。
百年多兴朝朝过,一梦无凭念念空。
题遍苍崖千万仞,长歌短咏意无穷。① 此诗既对寒山拾得诗的赞美,又对寒拾生活的仰慕。如他一样入宋元回国的日本禅师同样有许多作品抒写寒山的。
(二) 去日的宋元禅僧成为五山文学的来源之一,如无学祖元(1226—1286)。
曾从北涧居简参禅,后为无准师范法嗣,尽得心法。对以寒拾说禅深得要领。
在《佛光国师语录》里有涉及寒山拾得的二十二则,其中机锋话头五则,《寒山》诗四首,《拾得》诗五首,《寒山拾得同轴》六首,《四睡》二首。
说话头云: 1.上堂: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寒山子,行太早,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② 2.上堂:结夏已一月,寒山作么生,乞无再,面语要随乡。③ (同前135 页下) 3.今日太守请和尚说法。且道是密语耶?非密语耶?师云:“出门不认, 拾得莫服。”进云:“也知和尚惯用此机。”师便喝。① 第一则引寒山诗《欲得安身处》末二句,是以寒山诗说公案。
《寒山》四首一云:“寒山有佳篇,白纸写不到。极其#耐处,冷地偷眼笑。” 《拾得》五首选一云:“风前吟未成,紧把秃笤帚。一句趁口得,便作狮子吼。” 又《寒山拾得同轴》一云:“文殊普贤,弥陀攫金。撞入婆娑,月下有人。见你相牵,且入草窠。(上有丰干)” 《四睡》二首其一:“松门外,双涧曲,人斑变作虎斑,慈悲都是恶毒。你也睡足,我也睡足,风起腥羶,弥满山谷。”② 这些题赞既综合已有公案的素材,力求处处有着落,同时有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发挥,如拍手大笑的神情,蓬松的头发、扫帚、题诗、磨墨、竹筒、剩菜等是前人就有的;想象的如白纸之经,题诗的红叶等。其中“月”成为与寒山密切联系的意象,在五山禅林文学中得到发扬光大。祖元语录由其在日本的门徒整理,传回元,可见祖元将寒山说禅的方法完整传到日本,进而扩大了寒山在日本的影响,成为寒山热的有力推手。
附注
①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2376页。 ①张石: (寨山与日本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13页。 ②侍者真一: 《佛光园满常照国师住大宋台州真如禅寺语录一-》,(大正藏)第80册,第130页。 ③同上,第135页。 ①待者真一: 《佛光圆满常照国师住大宋台州真如禅寺语录一》,《大正藏)第80册,第193页。 ②同上,第217页。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