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贯休与寒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107
颗粒名称: (三) 贯休与寒山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2
页码: 82-83
摘要: 诗僧贯休有二首诗分别提到寒山、拾得。其《寄赤松舒道士二首》其一提到寒山:不见高人久,空令鄙吝多。遥思青嶂下,无那白云何。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会应陪太守,一日到烟萝。② 舒道士,即舒道纪,晚唐时金华赤松山道士,自号华阴子,与贯休友。《乐道歌》为南岳懒瓒和尚、道吾和尚所作,表现山居乐道,类似于寒山子的山林隐逸诗。既然舒道纪喜欢寒山诗,其心目中的寒山形象也可能是羽流。通过舒道纪的介绍,贯休所了解的寒山形象更多地具有道家或道流的色彩。杜光庭欲挫其锋,每相见必伺其举措以戏调之。而且,贯休还曾绘寒山拾得像———这可能是见之史料记载的画寒山拾得像的第一人。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诗僧贯休有二首诗分别提到寒山、拾得。其《寄赤松舒道士二首》其一提到寒山:不见高人久,空令鄙吝多。遥思青嶂下,无那白云何。
  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会应陪太守,一日到烟萝。② 舒道士,即舒道纪,晚唐时金华赤松山道士,自号华阴子,与贯休友。《乐道歌》为南岳懒瓒和尚、道吾和尚所作,表现山居乐道,类似于寒山子的山林隐逸诗。“子爱寒山子,歌唯乐道歌”之句,指金华赤松山道士舒道纪也喜欢寒山子诗歌,也喜欢吟诵乐道歌。常住金华赤松山的道士舒道纪也喜欢寒山诗,可见寒山诗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天台地区,连在金华的道士也喜欢了。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考证此诗为贯休大中(847—859)中所作,如此所云,则寒山诗在寒山去世后,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开了。既然舒道纪喜欢寒山诗,其心目中的寒山形象也可能是羽流。通过舒道纪的介绍,贯休所了解的寒山形象更多地具有道家或道流的色彩。
  贯休(832—913)俗姓姜,字德隐,浙江金华兰溪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工诗。七岁出家,天复三年(903)入蜀为王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有《西岳集》。
  贯休的另一首《送僧归天台寺》诗,提到了拾得。诗云:“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拾得嗔。天空闻圣磬,瀑雨落花巾。必茗云中老, 他时得有邻。”① “天台四绝寺”,指天台寺,即国清寺。唐宰相李吉甫的《十道图》把天台国清寺、山东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和荆州玉泉寺并称为“域中四绝”,所以诗中称天台国清寺(原名天台寺)为四绝寺。诗中拾得即是寒山朋友,国清寺烧火僧。
  诗末还有自注:“天台国清寺有拾得花巾,即波罗巾也。”可见当时拾得已经非常有名。
  贯休曾在天台山住过,有数首诗歌提及天台,表达对天台的念念不忘。如《寒月送玄士入天台》“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送君丁宁有深旨,好寻佛窟游银地。”②诗中的“玉霄”,即天台玉霄峰,乃桐柏山九峰之一。
  “佛窟”、“银地”,作者原注“佛窟银地,乃天台一景也”。佛窟指有寺,银地即银地岭。此有智者大师与定光传说故事在。《送杨秀才》、《观怀素草书歌》、《春山行》均提到天台石桥。
  贯休来天台山,寒山子已经谢世几十年,得知寒山子之事之诗,很可能来自杜光庭。据《五代史补》记载,杜光庭与诗僧贯休曾有过节。其卷一“贯休与杜光庭嘲戏”云: 贯休有机辩,临事制变,众人未有出其右者。杜光庭欲挫其锋,每相见必伺其举措以戏调之。一旦,因舞辔于通衢,而贯休马忽坠粪,光庭连呼:“大师大师,数珠落地。”贯休曰:“非数珠,盖大还丹耳。”光庭大惭。
  而且,贯休还曾绘寒山拾得像———这可能是见之史料记载的画寒山拾得像的第一人。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