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桑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032
颗粒名称: 1.桑葚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1
页码: 20
摘要: 寒山有三首诗提到桑及桑葚: 田舍多桑园,牛犊满厩辙。肯信有因果,顽皮早晚裂。(〇五七) 之子何惶惶,卜居须自审。南方瘴疠多,北地风霜甚。荒陬不可居,毒川难可饮。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桑葚在麦黄时节成熟,食之补肾。“下视禾根下,上看桑树头”,言农事繁忙,凡事需要照看。“食我家园葚”,言还乡之美。桑葚,原为北方名果。《太平御览》转载了一则传说。其卷九七三引《世说》曰: 有王甲从北方来,诣谢公。甲既受妄语之名,恐宰相所贵(责),乃买骏马,候熟时取数十枚,还以奉公。公食之以为美,乃谓甲:“此味乃江东所无,而君近比黄甘。”于是引甲为宾客。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寒山有三首诗提到桑及桑葚: 田舍多桑园,牛犊满厩辙。肯信有因果,顽皮早晚裂。(〇五七) 之子何惶惶,卜居须自审。南方瘴疠多,北地风霜甚。
  荒陬不可居,毒川难可饮。魂兮归去来,食我家园葚。(一三三)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
  下视禾根下,上看桑树头。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一三五) 葚,即桑葚、桑椹、桑果、桑子。寒山子说“田舍多桑园”,那么必多桑葚。
  桑葚在麦黄时节成熟,食之补肾。“下视禾根下,上看桑树头”,言农事繁忙,凡事需要照看。“食我家园葚”,言还乡之美。桑葚,原为北方名果。《太平御览》转载了一则传说。其卷九七三引《世说》曰: 有王甲从北方来,诣谢公。问:“北方何果最胜?”甲云:“桑椹最好。” 谢公问:“可以比江东何果?”甲云:“是黄甘之流。”公曰:“君何乃尔妄语?” 甲既受妄语之名,恐宰相所贵(责),乃买骏马,候熟时取数十枚,还以奉公。公食之以为美,乃谓甲:“此味乃江东所无,而君近比黄甘。”于是引甲为宾客。①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