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統七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7845
颗粒名称: 祭統七條
分类号: K892.98
页数: 2
页码: 六-九
摘要: 本文内容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的祭祀制度。其中提到,贤者的祭祀表现出诚信和忠敬,以物品、礼仪、安乐和时物来奉献,这是追养继孝,即祭祀是追忆祖先的养育之恩并继承他们的孝道。祭祀时,君王亲自拿着干戚就位,以悦祖考。古代明君赐爵禄于大庙,以示不敢专权。在祭祀日,君王一献酒后,把公室赏赐的东西发放出去,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敬。
关键词: 礼记 研究 祭祀制度

内容

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謂福也福者備也備者
  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言內盡於己而外順
  於道也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親其本一也上則
  順於鬼神外則順於君長內則以孝於親如此之謂備
  唯賢者能備能備然後能祭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
  信與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禮安之以樂參之以時
  明薦之而已矣不求其爲此孝子之心也祭者所以追
  養繼孝也孝者畜也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謂畜
  古之論福者曰降之百祥曰降爾百福曰受天百福
  曰百祿是荷皆謂降之於上而卑之於下此所謂福
  乃不求諸神而求諸己不求諸外而求諸內故其名
  云備百順者卽理之無所不順也蓋惠迪吉從逆凶
  順則爲福逆則爲禍皆在我不在彼也誠信忠敬所
  謂忠信禮之本禮樂時物所謂義理禮之文理則無
  所不順有致福之道也心則不求其爲無幸福之心
  也所謂祭祀不祈也追養者追其不及之養而繼其
  未盡之孝也畜固爲畜養之義而亦有止而畜聚之
  意焉
  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宫宰宿夫人夫人亦散齊七日致
  齊三日
  十日十干之一周氣序之小變也齊戒於一旬之內
  示精神匝乎氣之所周而無變也旬之數十天也二
  五之合也散齊以七致齊以三皆陽剛而非隂雜也
  及入舞君執干戚就舞位君爲東上冕而總干率其羣
  臣以樂皇尸是故天子之祭也與天下樂之諸侯之祭
  也與竟內樂之冕而總干率其羣臣以樂皇尸此與竟
  內樂之之義也
  比干仗鉞乃武王臨陣之容朱干玉戚爲大武象成
  之樂祭而用之於宗廟旣以顯先王之功舞而象其
  形容又欲使子孫知締剏之艱難而毋忘於持守故
  舞佾非不廣綴兆非不備而君必親執干戚就舞位
  所謂總干山立武王之事也因其事而原其初豈敢
  憚其勞而付之有司乎先曰親執干戈而後獨云總
  干者以干長於戚而成列可觀也以君之尊躬執其
  事非樂皇尸也所以悅祖考也然食三老五更於太
  學亦必冕而總干者祭先聖先師而用之猶祭之因
  以樂皇尸也魯之有是舞以周公佐武王伐紂周旋
  軍旅之間因以歆其神靈也皇大也皇尸猶皇考也
  夫祭之爲物大矣其興物備矣
  爲物指其事興物指其具興舉也餕及於賤可謂備
  矣
  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祿有功必賜爵祿於大廟示不敢
  專也故祭之日一獻君降立於阼階之南南鄉所命北
  面史由君右執策命之再拜稽首受書以歸而舍奠於
  其廟此爵賞之施也
  一獻始命者以祭爲先也不俟獻終而命者以賞爲
  重也
  古者於禘也祭爵賜服順陽義也於甞也出田邑發秋
  政順隂義也故記曰嘗之日發公室示賞也草艾則墨
  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
  代天爵人猶之天爵故於禘之陽分地與人畫爲田
  邑故於嘗之隂秋政若省歛斷刑皆是其施罰也則
  必草已艾而後施墨刑之輕者未發秋政則民亦弗
  敢草焉雖一草之微不敢非時而斬艾之故不曰艾
  草而曰草艾者草自可愛而非人踐之也
  故衛孔悝之鼎銘曰六月丁亥公假於大廟公曰叔舅
  乃祖莊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莊叔隨難於漢陽卽宫
  於宗周奔走無射啓右獻公獻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
  乃考文叔興舊嗜欲作率慶士躬恤衛國其勤公家夙
  夜不解民咸曰休哉公曰叔舅予女銘若纂乃考服悝
  拜稽首曰對揚以辟之勤大命施於烝〓鼎此衛孔悝
  之鼎銘也
  嗜欲者心志之所存其先世之忠皆以愛君憂國爲
  嗜欲慕尚而能興起之也作率謂奮起而倡率之慶
  卿也古者慶卿同音其字同用故慶雲謂之卿雲先
  世纂乃祖服今又纂乃考服者世濟其美也銘出於
  孔悝之意而以爲公所予者示不敢專也猶魯之作
  頌必請於周旣銘功必請於君也對答也勤大命者
  殷勤重大之命也烝爲冬祭而〓以薦酒鼎以薦肉
  則所用之器旣曰對揚遂以君命施於祭器也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蘭江三家禮解鈔》

清張作楠輯。作楠字丹邨,金華人。嘉慶十三年進士,嘗官處州府教授、江蘇桃源、陽湖知縣、太倉直隸州知州/徐州知府等。治事廉平,人稱儒吏。後乞養鄉居達二十餘年,足跡不入城市,維以著書為業。作楠精算學,貫通中西。在官以工匠自随,制儀器,刋算書。其所著書,彙刻曰《翠微山房叢書》行於世,學者奉為圭臬焉。入《清史稿循·吏傳》,復入徐世昌《清儒學案》為「丹邮學案」。三家者,宋應鏞《禮記纂義鈔》四卷并《補遺》一卷、宋邵淵《今是堂禮解鈔》一卷及宋范鍾《玉藻解鈔》一卷是也。鏞字子和,蘭溪甘棠鄉人。博學多撰著,有詩名。慶元閒進士,又登博學鴻詞科。官太常寺簿、開州知府。著有《尚書約義》、《禮記纂義》二十卷。淵字萬宗,蘭溪太平人。淳蕪八年進士,官郴州、潭州教授。嘗名其堂曰「今是」,故時稱「今是先生」。精禮學,著有《曲禮》、《王制》、《樂記》、《中庸》、《大學解》、《讀易管見》、《今是堂遺稿》等。鍾字仲和,蘭溪純孝人。以進士歷武學博士,通判太平州,知徽州,後官端明殿學士、左丞相兼樞密院使、觀文殿大學士等,封東陽郡公。著有《禮記解》。三家《禮記解》原書不見陳振孫《書錄解題》及《宋史·藝文志》等著錄,其佚蓋久。元陳滞《集說序》詆應氏《纂義》不解《雜記》、《喪大小記》。此書《纂義》有《雜記説》五條,《喪大記說》四條,《喪服小記説》八條。知澔)未見《纂義》,元時已佚矣。作楠乃從《欽定禮記義疏》、衛氏《禮記集説》等書中輯得應氏《禮記纂義》二百十六條,釐爲四卷,《補遺》一卷;邵氏《禮解》五十六條,范氏《玉藻解》十七條,各爲一卷。都七卷。前有作楠道光十年所作序,稱「錄之經部以存崖略,雖不及原書十一……」,亦可見其書髡髴云。邵氏《禮解鈔》、范氏《玉藻解》末有曹時所作識語各一通。此書刻於清道光十年,流傳未廣,金華市侍王府有藏本。

阅读

相关人物

應鏞
责任者
張文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