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7599
颗粒名称: 三頌
其他题名: 三亳辯附
分类号: Z126
页数: 2
页码: 五至七
摘要: 范處義所撰《詩補傳》內釋十五國二雅三頌名之《三頌》。
关键词: 经学 诗经

内容

周頌皆作於成王之時多出周文公之手題曰周頌
  以别魯商耳不然詩三百篇除商頌外皆周詩也何
  獨頌哉成王封周公元子伯禽於少昊之墟本名魯
  故曰魯公曲阜者魯之隴阜委曲長七八里遂以為
  邑號即今之仙源縣隷兖州其封域在徐州之北大
  羽之野國中有大庭庫豈大庭氏亦居此乎魯之有
  頌猶費誓也或者微見禮樂征伐不自天子出邪契
  始封商於之地今商州商洛縣是也地有商山因是
  得名自契至湯八遷湯居亳而為亳者三北亳即今
  之拱州考城是也古謂之蒙莊周蒙人也漢謂之薄
  蓋漢書多借同音字通用故以亳為薄也南亳即今
  之南京之穀熟是也南京古商丘豈湯以商丘之名
  同於始封故遷之歟西亳即今之西京偃師是也說
  者以為湯居西亳至盤庚自河北徙於北亳而孔氏
  詩正義取皇甫謐之說乃謂殷有三亳二在梁國一
  在河洛之間穀熟為南亳即湯都也蒙為北亳即景
  亳是湯所受命地偃師為西亳即盤庚所徙者也今
  以經傳考之書曰湯始居亳從先王居湯實帝嚳之
  後帝嚳之都在今偃師則湯始居西亳從先王之舊
  也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故國在今拱州之
  寧陵考城乃其鄰邑則湯次居北亳故使亳衆為之
  耕也左氏傳曰湯有景亳之命今景山在拱州楚丘
  舊屬南京則湯最後居南亳受命而有天下也然則
  三亳皆為湯所居謐論南北二亳是矣謂西亳為盤
  庚所徙誠考之未精也且殷以溵水得名溵㶏同音
  古溵水縣乃今陳州之商水縣是也亦近南京書言
  盤庚將治亳殷又言盤庚遷于殷則盤庚所遷亦南
  亳或北亳耳況書言作惟涉河以民遷說者謂南渡
  河則非偃師明矣立政曰三亳阪尹說者謂湯舊都
  之民來歸文王分為三邑以處之其長居險故曰阪
  尹蓋東成臯南轘轅西降谷也非謂三處皆冇亳名
  也古之帝王惟商不常厥邑自契至湯既八遷三亳
  之外他不可考仲丁遷于囂今河南敖倉也河亶甲
  居相今相州也祖乙居耿今河東皮氏也盤庚五遷
  乃治亳殷餘亦無可考據然則詩所謂自彼殷商咨
  汝殷商則兼商山溵水而言之書曰商書頌曰商頌
  蓋本契之始封而稱之也

知识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诗补传三十卷》

三十卷。范处义撰。范处义号逸斋,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曾任殿中侍御史,除《诗补传》外,着有《解颐新语》等。范氏认为《诗序》是国史及作诗者之本意,有圣人之言,然而“其不通者辄欲废序,以就已说”(《自序》),于是写了《诗补传》这部南宋尊序的代表作。《诗补传》,原称《逸斋诗补传》,全书共分三部分,正文之前有《序》、《诗补传篇目》、《明序篇》三篇,提出尊序的理由及《诗经》篇目的写作年代。说诗部分一诗一题,先释《诗序》,再释正文,注音夹于句中。《附说》部分对风、雅、颂的含义及《诗经》中的有关音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训释。如果说,南宋初期,郑樵是疑序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范氏则是尊序的代表,他认为“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明序篇》)。书中对《诗序》和《毛传》进行再解释,对我们理解传统的《诗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词气畅达,有许多地方已突破《毛传》的局限。对诗义的体会方面也有许多精微独到之处。为了维护《诗序》的权威,范氏引用了许多三家诗的资料加以对照,在客观上开了整理、研究三家诗的先声,宋末王应麟作《诗考》,清人范家相作《三家诗拾遗》,均受其影响。该书的局限也很明显,过分拘守《诗序》,没能作更多的开拓与探索,脱离文学说诗,强作解人,亦有不少错解文义的地方。此外在资料运用上也有失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引据《孔丛子》,既属伪书,牵合《春秋》,尤为旁义。矫枉过直,是也一瑕。”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范處義
责任者
成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