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補傳卷第二十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7583
颗粒名称: 詩補傳卷第二十九
分类号: Z126
页数: 4
页码: 一至七
摘要: 范處義所撰《詩補傳》附說部分對風、雅、頌的含義進行訓釋。
关键词: 经学 诗经

内容

附說逸齊
  釋十五國二雅三頌名
  周召
  周本作郮黃帝次子昌意之後姬姓之國在岐山之
  陽姬水環流故曰周其國已亡於夏商之間后稷始
  封於邰至公劉遷豳大王遷岐實郮之故地省文曰
  周召或作邵顔師古注漢書凡引召南皆作邵南豈
  古字多通或省文為召邪黃帝之後本封於郮其國
  既亡故武王克商未及下車封黃帝之後於薊召即
  薊也後改為燕故太史遷謂武王封召公奭於北燕
  然則薊之為燕猶唐之為晉荆之為楚耳或曰黃帝
  之後封於薊者已絶成王更封召公奭於薊為燕猶
  封微子於宋以繼商後也皇甫謐以召公為文王之
  庶子信如其說則周公召公蓋兄弟也成王封周公
  於魯既以元子伯禽代之而留周公為師則封召公
  於燕亦必以元子代而留召公為保矣史記太史公
  留滯周南摯虞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陽也蓋二公分
  陜而治周公居東既為洛陽則召公居西即今扶風
  雍縣有召亭是其地也周公食采於周召公食采於
  召故曰周公召公雍與洛皆周之中土而其化實行
  於南國故曰周南召南然則孔氏以岐陽為周南呂
  氏春秋以為禹省南土塗山之女作候人之歌實始
  南音周公召公取法焉皆非其實矣
  邶鄘衛
  邶本又作鄁晉書作㔨如石勒初名㔨及胡部大張
  㔨督是也鄘本庸姓之國漢有庸光及膠東庸生是
  其後也衛本姬姓之國武王伐紂以其地封武庚成
  王時管蔡挾武庚以叛遂以餘民封康叔於衛意邶
  鄘亦同時與衛分守商之遺民其後皆為衛所有邶
  古作鄁邶即省文也鄘古或作庸庸即省文也邶鄘
  衛皆以水得名邶水在泰山之阜滽水出宜蘇山衛
  水在靈壽禹貢恒衛既從鄭氏詩譜云北曰邶南曰
  鄘束曰衛今以地理考之多不合未知孰是
  王
  說者曰風土之詩曰風朝廷之詩曰雅宗廟之詩曰
  頌十四國皆有風土之詩豈王者所都之地獨無風
  土之詩乎故曰王國風或以王風為東周之詩二義
  與舊說不同姑存之
  鄭
  周宣王封母弟鄭桓公友於宗周咸林之地今永興
  軍鄭縣是也及幽王敗於犬戎桓公死之其子武公
  與晉文侯定平王於東都卒取虢鄶鄢蔽補丹依疇
  歷華十邑今河南新鄭是也又為開封之故地此鄭
  與新鄭之别也
  齊
  武王克商封太公呂望於營丘太皡之後爽鳩氏之
  墟因其地有天齊山遂以為國名至成王時周公廣
  其地東至于海西至于南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
  棣為五百里之國今泰山之隂淄濰之野在封域之
  内
  魏
  魏為晉所滅今陜州平陸有魏城是其故地後以封
  畢萬左氏以為魏大名也蓋取象魏之義然象魏古
  或讀為巍莊子所謂魏然而已即巍之省文也方言
  自關以西秦晉之間凡細而有容者謂之魏則是魏
  者取其細也然則讀為巍則訓大讀為魏則訓細後
  人相承以魏為大固未嘗考此也
  唐
  唐本作鄌帝嚳封堯為鄌侯在幷州平陽至周成王
  封母弟叔虞於堯故墟曰唐侯南有晉水故謂之晉
  陽至子燮遂改為晉今晉州是也左氏傳曰成王分
  唐叔以大路密須之鼓封於夏墟啓以夏政疆以戎
  索夏墟今晉陽是也在禹貢太行常山之西太原大
  岳之野
  秦秦伯翳之後周孝王封其裔孫非子於秦邑即隴西
  秦谷是也今隴州汧原乃秦之故城至五世孫襄公
  救犬戎之難平王錫以岐豐之地西周之故都也
  陳
  周武王封舜之後媯滿於伏羲太昊之墟是為陳胡
  公其封域在豫州之東今之陳州是也
  檜
  周武王封祝融之後妘姓於鄫為子居溱洧之間即
  潧水以名其國字書溱洧之溱多書作潧今滎陽有
  古鄫城或疑鄫與鄶字相近故誤作鄶今又轉而為
  檜案左氏傳云鄭祝融之墟也鄭滅檜而處之鄭語
  云幽王之世桓公謀滅虢檜鄶仲恃險則鄶與檜古
  蓋通用矣
  曹
  曹本顓頊孫陸終之故國因漕水而得名其後周武
  王封叔振鐸於曹為伯在魯衛之間濟隂定陶是其
  地其封域在雷复荷澤之野今廣濟軍是也傳國二
  十三世至於伯陽為宋景公所滅
  豳
  后稷始封於邰今鳳翔武功邰城是也邰亦作釐又
  作斄公劉遷於豳今邠州枸邑豳亭是也豳亦作邠
  太史遷以公劉為后稷之曾孫班固人物表亦然且
  夏太康為啓之子則謂公劉為太康時遷於豳於理
  可信而漢婁敬乃曰周之先自后稷封之邰積德累
  善十餘世公劉避桀居豳則是公劉與桀並世其年
  之相去為甚遠遷固作史考據必精婁敬一時之言
  豈足惑哉
  小大雅
  小雅或作宵雅學記曰宵雅肄三宵小古字通用故
  小人亦曰宵人大雅或作大牙亦古字通用書有君
  牙禮記作君雅
  三頌三亳辯附
  周頌皆作於成王之時多出周文公之手題曰周頌
  以别魯商耳不然詩三百篇除商頌外皆周詩也何
  獨頌哉成王封周公元子伯禽於少昊之墟本名魯
  故曰魯公曲阜者魯之隴阜委曲長七八里遂以為
  邑號即今之仙源縣隷兖州其封域在徐州之北大
  羽之野國中有大庭庫豈大庭氏亦居此乎魯之有
  頌猶費誓也或者微見禮樂征伐不自天子出邪契
  始封商於之地今商州商洛縣是也地有商山因是
  得名自契至湯八遷湯居亳而為亳者三北亳即今
  之拱州考城是也古謂之蒙莊周蒙人也漢謂之薄
  蓋漢書多借同音字通用故以亳為薄也南亳即今
  之南京之穀熟是也南京古商丘豈湯以商丘之名
  同於始封故遷之歟西亳即今之西京偃師是也說
  者以為湯居西亳至盤庚自河北徙於北亳而孔氏
  詩正義取皇甫謐之說乃謂殷有三亳二在梁國一
  在河洛之間穀熟為南亳即湯都也蒙為北亳即景
  亳是湯所受命地偃師為西亳即盤庚所徙者也今
  以經傳考之書曰湯始居亳從先王居湯實帝嚳之
  後帝嚳之都在今偃師則湯始居西亳從先王之舊
  也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故國在今拱州之
  寧陵考城乃其鄰邑則湯次居北亳故使亳衆為之
  耕也左氏傳曰湯有景亳之命今景山在拱州楚丘
  舊屬南京則湯最後居南亳受命而有天下也然則
  三亳皆為湯所居謐論南北二亳是矣謂西亳為盤
  庚所徙誠考之未精也且殷以溵水得名溵㶏同音
  古溵水縣乃今陳州之商水縣是也亦近南京書言
  盤庚將治亳殷又言盤庚遷于殷則盤庚所遷亦南
  亳或北亳耳況書言作惟涉河以民遷說者謂南渡
  河則非偃師明矣立政曰三亳阪尹說者謂湯舊都
  之民來歸文王分為三邑以處之其長居險故曰阪
  尹蓋東成臯南轘轅西降谷也非謂三處皆冇亳名
  也古之帝王惟商不常厥邑自契至湯既八遷三亳
  之外他不可考仲丁遷于囂今河南敖倉也河亶甲
  居相今相州也祖乙居耿今河東皮氏也盤庚五遷
  乃治亳殷餘亦無可考據然則詩所謂自彼殷商咨
  汝殷商則兼商山溵水而言之書曰商書頌曰商頌
  蓋本契之始封而稱之也
  詩補傳卷第二十九
  後學成德校訂

知识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诗补传三十卷》

三十卷。范处义撰。范处义号逸斋,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曾任殿中侍御史,除《诗补传》外,着有《解颐新语》等。范氏认为《诗序》是国史及作诗者之本意,有圣人之言,然而“其不通者辄欲废序,以就已说”(《自序》),于是写了《诗补传》这部南宋尊序的代表作。《诗补传》,原称《逸斋诗补传》,全书共分三部分,正文之前有《序》、《诗补传篇目》、《明序篇》三篇,提出尊序的理由及《诗经》篇目的写作年代。说诗部分一诗一题,先释《诗序》,再释正文,注音夹于句中。《附说》部分对风、雅、颂的含义及《诗经》中的有关音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训释。如果说,南宋初期,郑樵是疑序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范氏则是尊序的代表,他认为“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明序篇》)。书中对《诗序》和《毛传》进行再解释,对我们理解传统的《诗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词气畅达,有许多地方已突破《毛传》的局限。对诗义的体会方面也有许多精微独到之处。为了维护《诗序》的权威,范氏引用了许多三家诗的资料加以对照,在客观上开了整理、研究三家诗的先声,宋末王应麟作《诗考》,清人范家相作《三家诗拾遗》,均受其影响。该书的局限也很明显,过分拘守《诗序》,没能作更多的开拓与探索,脱离文学说诗,强作解人,亦有不少错解文义的地方。此外在资料运用上也有失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引据《孔丛子》,既属伪书,牵合《春秋》,尤为旁义。矫枉过直,是也一瑕。”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范處義
责任者
成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