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7310
颗粒名称:
分类号: Z126
页数: 4
页码: 十至十五
摘要: 范處義對有關《詩經·變大雅·蕩之什·蕩》研究之說解。
关键词: 经学 诗经

内容

蕩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厲王無道天下蕩蕩無綱
  紀文章故作是詩也
  箕子陳洪範以王道無偏黨為蕩蕩孔子稱堯以
  大而無能名為蕩蕩則蕩本非不善之訓學者當
  知古人有善惡通用如極之字可以為皇極可以
  為六極之類然後可與語是詩之義夫道也天也
  不可以限極而論故皇極之王道帝堯之則天可
  以為蕩蕩至於人主之治國家當有綱紀文章若
  以蕩蕩言之則無道之極也是詩意其作於厲王
  監謗益嚴之時故所陳八章皆不敢斥厲王首章
  則假上帝之蕩蕩以為言後七章則皆假文王之
  嘆商以寓意明乎此則所謂天下蕩蕩無綱紀文
  章乃序詩者發明言外之意使序無是言則後之
  人讀蕩之詩以爲何等詩也柰何反疑序之誤乎
  就使序之言為非則首章蕩蕩上帝以下曰疾威
  曰多辟可以蕩蕩為美乎學者宜審思之說者曰
  刺者欲其君聞而知過傷者顧其君不可與言矣
  直傷其國之將亡此說得之
  蕩蕩上帝下民之辟必亦疾威上帝其命多僻匹亦天生
  烝民其命匪諶亦林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蕩與國風魯道有蕩同魯惟蕩然無法度是以文
  姜肆為醜行無復忌憚厲王之世無綱紀文章可
  謂法度廢矣故召穆公以下民之辟為言蓋詩人
  以君為辟者謂其能行法以治人也今厲王蕩蕩
  然無法度何以為民之辟哉既不足為民之辟則
  是暴虐之君耳疾威謂暴虐也敢行暴虐故其出
  令多僻違不順於人情也上言帝不敢斥王也下
  言天謂上天也上言命謂命令也下言命謂民命
  也烝衆也諶信也召公歎斯民受命於天有不可
  信其初靡不有善終則鮮不為惡蓋以厲王無法
  度不足為民之辟而又暴虐僻違故民胥化之失
  其信也此亦足以明人之性本善為政化所移如
  此一說匪諶謂天命也言天生民而立之君如夏
  商周之初靡不生賢君終則生暴君以禍民指言
  周初有文王終乃有厲王故下言夏后殷商亦通
  然既言烝民則前說為長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彊禦曾是掊蒲侯克曾是在
  位曾是在服天降滔他刀德女興是力
  以商比厲王可矣召公之言乃假文王可乎曰召
  公為此詩蓋當厲王監謗益嚴之時賢者愛君不
  能自己以文王為周之始王聖德尤盛故假其辭
  猶冀厲王聞之飜然悔過蓋不徒為此詩也然則
  假文王之辭以語他人固所不可假祖宗之辭為
  子孫之戒召公之用意深矣可以為萬世諫暴君
  者之法庸可非議哉彊禦者以彊愎禦善之人也
  掊克者以掊歛為能之人也是人也而在朝廷之
  位服朝廷之事滔淫也言彊禦掊克之人是天降
  滔淫之德爲國之患王柰何起而力任之乎滔淫
  之德所謂凶德也自二章以下皆設言商之過猶
  後世借秦為喻也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義類彊禦多懟直類流言以
  對宼攘式内侯作側慮侯祝周救靡届靡究
  類善也懟怨也寇攘謂盗權為姦者届至也究極
  也此章言當時朝廷豈無善人而善惡不能兩立
  故執義之善人彊禦之徒多怨之乃采流言不根
  之事對上言之式用也善人既受誣而去則彊禦
  之徒專為寇攘以用事於内侯維也維相詛祝無
  有至極無能窮究蓋小人常態所言之事慮人之
  不信必為詛祝以堅人之聽則能不信者鮮矣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白交烋火交于中國歛怨以為
  德不明爾德時無背布内無側爾德不明以無陪蒲回無
  卿
  炰烋虛驕作氣之貌斂怨以為德亦凶德也無背
  後無臣也無側左右無臣也無陪無陪貳也無卿
  無卿士也此章言王所以虛驕作氣于中國專為
  歛怨于民之事而不知止者則左右前後之臣皆
  非賢者故也以怨為德是怨德猶不分可謂不明
  矣曰背曰側小臣也曰陪曰卿大臣也召穆公雖
  賢所謂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面善爾以酒不義從式既
  愆爾止靡明靡晦式號式呼俾晝作夜
  飲酒齊色曰湎言當時君臣上下荒湛于酒湎然
  齊一也詩人既以滔德為天降此章言天豈湎爾
  以酒哉謂德之滔淫固天資之不美而以酒自敗
  則人之為也既敗於酒則惟不義之事是從是用
  其過愆見於容止之間明即晝也晦即夜也既湎
  於酒則日用叫號讙呼不知其他曰不義從式所
  謂縱淫佚於非彛也曰既愆爾止所謂用燕喪威
  儀也曰靡明靡晦則無時不醉矣曰俾晝作夜則
  不知蚤莫矣所謂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
  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者胥失矣欲無亂得乎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唐如沸如羹小大近
  喪人尚乎由行内奰皮器于中國覃及鬼方
  蜩螗蟬屬沸羹烹飪也二者皆聲之雜沓足以亂
  人之聽言當時國是不定發言盈庭雜沓無紀莫
  知適從君臣上下無小無大皆近於喪亡矣而一
  時之人尚由而行之不知其非奰怒也覃延也近
  而中國遠而鬼方皆怒於下而上不知國其危哉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
  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
  時是也言商之亂亡不可以為天之非是商自作
  孽耳舊德老成之人先王所圖任者也商乃播棄
  黎老所以致禍縱當時無老成人先王之典刑舊
  法尚在也王如不此之聽則國之大命傾喪無日
  矣言雖無舊人能守舊法亦足以壽國之脉也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顚沛之揭紀竭枝葉未
  有害本實先撥蒲末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人亦有言謂時人之言猶所謂諺曰是也顚沛偃
  仆也揭拔也撥絶也言欲偃仆大木者未去其枝
  葉先絶其根也人主者固天下之本根今所為如
  上章所陳是先絶其根也天下雖未亡而國本先
  亡無可為者矣召公愛君之心猶惓惓未已故於
  卒章謂不獨商如此夏之亡亦如此也使商能以
  夏為鑒則商不亡矣既言商又言夏冀厲王之必
  信也是詩八章皆賦也

知识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诗补传三十卷》

三十卷。范处义撰。范处义号逸斋,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曾任殿中侍御史,除《诗补传》外,着有《解颐新语》等。范氏认为《诗序》是国史及作诗者之本意,有圣人之言,然而“其不通者辄欲废序,以就已说”(《自序》),于是写了《诗补传》这部南宋尊序的代表作。《诗补传》,原称《逸斋诗补传》,全书共分三部分,正文之前有《序》、《诗补传篇目》、《明序篇》三篇,提出尊序的理由及《诗经》篇目的写作年代。说诗部分一诗一题,先释《诗序》,再释正文,注音夹于句中。《附说》部分对风、雅、颂的含义及《诗经》中的有关音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训释。如果说,南宋初期,郑樵是疑序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范氏则是尊序的代表,他认为“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明序篇》)。书中对《诗序》和《毛传》进行再解释,对我们理解传统的《诗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词气畅达,有许多地方已突破《毛传》的局限。对诗义的体会方面也有许多精微独到之处。为了维护《诗序》的权威,范氏引用了许多三家诗的资料加以对照,在客观上开了整理、研究三家诗的先声,宋末王应麟作《诗考》,清人范家相作《三家诗拾遗》,均受其影响。该书的局限也很明显,过分拘守《诗序》,没能作更多的开拓与探索,脱离文学说诗,强作解人,亦有不少错解文义的地方。此外在资料运用上也有失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引据《孔丛子》,既属伪书,牵合《春秋》,尤为旁义。矫枉过直,是也一瑕。”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范處義
责任者
成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