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7137
颗粒名称: 文王
分类号: Z126
页数: 3
页码: 一至五
摘要: 范處義對有關《詩經·正大雅·文王之什·文王》研究之說解。
关键词: 经学 诗经

内容

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
  文王未嘗稱王諸儒論之詳矣案呂氏春秋此詩
  為周公旦所作盖作於成王之時有合於追王之
  說而學者尚疑序不當言受命作周殊不知所謂
  受命豈天諄諄然命之哉以行與事示之而已從
  古而然虞芮之君來質厥成諸侯聞而歸者四十
  餘國所謂以行與事示之者如此說者以是為文
  王受命理無不可豈必稱王改元而後謂之受命
  作周哉周公為此詩始終言文王同乎天德其形
  容鋪張視他詩尤為渾全雖舊分為七章而下章
  首句必申上章末句之意今姑從其舊為之訓說
  若貫而通之雖不分章可也
  文王在上於烏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
  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於歎辭也昭著見也天則在上矣而文王曰在上
  何也曰由周公成王視之則文王在上也周公謂
  成王祖父在上德盛如此故其昭見格於天心周
  雖為邦舊矣至是而作興所謂新其國也天之命
  周亦舊矣始命以國今而命以天下謂周至文王
  不顯可乎謂帝命至文王不時可乎時言及時也
  文王不以天命之既至有一毫解怠之意方且於
  起居之間一陟一降若在上帝之左右此以文王
  之敬天告成王也
  亹亹尾文王令聞問不已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文
  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
  亹亹猶言勉勉也此章貫上章敬天之說文王敬
  天之德勉勉而不倦故其令善之聲聞亦不已也
  哉始也文王有盛德故能敷施以錫後人為周之
  始王也侯維也本謂宗也支謂庶也不曰子孫而
  曰孫子謂孫又生子言其遠也維文王之孫子宗
  則百世為天子庶則百世為諸侯謂德盛宜如此
  也非止子孫如此也凡為周之士盖指文王輔佐
  之臣豈不光顯乎言亦世其禄也世禄乃文王治
  岐之法周公既作此詩以告成王亦併曉其在位
  之臣盖成王之時尚多文王之舊臣如召公奭亦
  不能知周公宜周公及此也書言與國咸休亦此
  意也
  世之不顯厥猶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國克生
  維周之楨貞濟濟子禮多士文王以寧
  翼翼敬也濟濟臣之威儀也此章貫上章周士之
  說謂周在位之臣所以能世禄光顯由其道本於
  翼翼能敬也文王翼翼以敬天故當時之多士亦
  體文王之德盖君臣一於敬周之所以興也於是
  周公遂言此多士能敬誠可思可美又欲其生於
  我王國也使王國能又生此多士則足以為周之
  楨幹矣盖前日濟濟之多士文王既賴之以成安
  逸之效我所以思而美之也
  穆穆文王於緝七入熙敬止假古雅哉天命有商
  孫子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穆穆敬也和也此章貫上章以寧之說謂文王雖
  享安逸亦不忘敬故其容穆穆然敬而和盖敬者
  乃文王之本心故於安逸之後又緝以續之熙以
  廣之其見於容止之間無非敬也文王之敬至誠
  不息如此故大哉之天命所以眷顧於文王者使
  有商之孫子其麗於數不止一億皆為周九服之
  諸侯也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祼古亂將于京厥作祼
  將常服黼冔况甫王之藎臣無念爾祖
  膚美也敏疾也祼灌鬯也將猶奉也此章貫上章
  侯服之說謂以殷之士而侯服于周天命可謂靡
  常矣此言天命不可恃周公以此警告成王與其
  在位之臣欲以殷為鑒也於是又言殷之多士今
  既為周之臣皆有膚敏之才奉鬯而助祭其奉鬯
  之時尚服常時之冠服冔商之冠也黼則殷周之
  所同服也視此助祭之臣可不知戒乎藎進也王
  今進臣而用之可無念爾祖乎謂當思乃祖文王
  之用賢俊也
  無念爾祖聿于必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
  喪息浪師克配上帝宜鑒于殷駿俊命不易以䜴
  聿述也師衆也此章貫上章念祖之說謂王當思
  乃祖文王不特取法其用人又當述其修德斯能
  永配天命而自已求福盖以周世世修德莫若文
  王故也於是又舉殷以為戒謂殷未喪師衆之日
  固嘗克配於上帝矣王宜以殷為鑒知駿大之天
  命不易保也
  命之不易無遏於葛爾躬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上天
  之載無聲無臭儀刑文王萬邦作孚
  遏止也宣昭宣布昭明也義問猶言以義而問也
  虞度也儀則也刑法也此章貫上章不易之說謂
  天命既不易保王無止其身不知自彊當宣布昭
  明義問於衆有度於殷之興亡自天者為如何則
  知天命矣於是又言天之事無聲可聞無臭可接
  惟文王與天合德能法則於文王萬邦自作而信
  之矣上章言配命謂文王之德足以當天心也商
  之配上帝亦然此章言儀刑文王謂文王與天為
  徒知文王則知天矣中庸以天命不已謂天之所
  以為天以純亦不己文王之所以為文亦此詩之
  意夫以德既著見命既維新方且陟降凛然如在
  帝左右亹亹則心之敬也穆穆則容之敬也所謂
  不己者如此是詩七章皆賦也

知识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诗补传三十卷》

三十卷。范处义撰。范处义号逸斋,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曾任殿中侍御史,除《诗补传》外,着有《解颐新语》等。范氏认为《诗序》是国史及作诗者之本意,有圣人之言,然而“其不通者辄欲废序,以就已说”(《自序》),于是写了《诗补传》这部南宋尊序的代表作。《诗补传》,原称《逸斋诗补传》,全书共分三部分,正文之前有《序》、《诗补传篇目》、《明序篇》三篇,提出尊序的理由及《诗经》篇目的写作年代。说诗部分一诗一题,先释《诗序》,再释正文,注音夹于句中。《附说》部分对风、雅、颂的含义及《诗经》中的有关音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训释。如果说,南宋初期,郑樵是疑序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范氏则是尊序的代表,他认为“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明序篇》)。书中对《诗序》和《毛传》进行再解释,对我们理解传统的《诗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词气畅达,有许多地方已突破《毛传》的局限。对诗义的体会方面也有许多精微独到之处。为了维护《诗序》的权威,范氏引用了许多三家诗的资料加以对照,在客观上开了整理、研究三家诗的先声,宋末王应麟作《诗考》,清人范家相作《三家诗拾遗》,均受其影响。该书的局限也很明显,过分拘守《诗序》,没能作更多的开拓与探索,脱离文学说诗,强作解人,亦有不少错解文义的地方。此外在资料运用上也有失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引据《孔丛子》,既属伪书,牵合《春秋》,尤为旁义。矫枉过直,是也一瑕。”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范處義
责任者
成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