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6517
颗粒名称: 采苓
分类号: Z126
页数: 2
页码: 十三至十五
摘要: 范處義對《詩經·國風·唐風·采苓》的說解。
关键词: 经学 诗经

内容

采苓力丁下同刺晉獻公也獻公好聽讒焉
  晉獻公好聽讒惟驪姬之事為最著由詩人之言
  考之正指其事也
  采苓采苓首陽之巔人之為言苟亦無信舍旃舍旃
  之然下同苟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采苦采苦首
  陽之下人之為言苟亦無與舍旃舍旃苟亦無然人
  之為言胡得焉采葑采葑首陽之東人之為言苟亦
  無從舍旃舍旃苟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苓大苦即甘草也苦苦菜也葑須菜也以喻讒人
  之言首陽山名之巔山上也之下山下也之東山
  陽也皆顯明之地凡譖人者懼君之不見聽反受
  其禍必於幽闇之地徐進其說今獻公既好聽矣
  故讒人不復懼乃於顯明之地公然言之苓之味
  美苦之味惡葑之味上美而下惡蓋善為讒者始
  以甘言投之以譬則苓也繼以苦言動之以譬則
  苦也終則甘苦之言並進以譬則葑也讒言如此
  則不聽者鮮矣況好聽者乎采苓采苦采葑皆重
  言之亦以見讒人之言不一而足也案國語驪姬
  始請申生處曲沃重耳處蒲城夷吾處屈奚齊處
  絳以儆無辱此以甘言投之也繼以夜半而泣曰
  申生甚好仁而彊甚寛惠而慈謂君惑於我必亂
  國無乃行彊於君盍殺我無以一妾亂百姓此以
  苦言動之也終則曰若紂有良子而先喪紂無章
  其惡而厚其敗鈞之死也無必假手於武王君盍
  老而授之政而行其欲乃其釋君此甘苦之言並
  進也申生亦謂狐突曰言之大甘其中必苦譖在
  中矣君故生心獻公果殺申生逐羣公子詩人之
  言信如蓍龜不可忽也三章申言人之言不可苟
  信不可苟與不可苟從固當舍之然亦不可苟不
  然其言而但已當察其言胡為而得則讒者當知
  懼矣詩人刺其好而戒其審庶幾其悟也是詩三
  章皆比而賦之也

知识出处

诗补传三十卷

《诗补传三十卷》

三十卷。范处义撰。范处义号逸斋,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曾任殿中侍御史,除《诗补传》外,着有《解颐新语》等。范氏认为《诗序》是国史及作诗者之本意,有圣人之言,然而“其不通者辄欲废序,以就已说”(《自序》),于是写了《诗补传》这部南宋尊序的代表作。《诗补传》,原称《逸斋诗补传》,全书共分三部分,正文之前有《序》、《诗补传篇目》、《明序篇》三篇,提出尊序的理由及《诗经》篇目的写作年代。说诗部分一诗一题,先释《诗序》,再释正文,注音夹于句中。《附说》部分对风、雅、颂的含义及《诗经》中的有关音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训释。如果说,南宋初期,郑樵是疑序的代表人物的话,那么范氏则是尊序的代表,他认为“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明序篇》)。书中对《诗序》和《毛传》进行再解释,对我们理解传统的《诗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结构完整,脉络清楚,词气畅达,有许多地方已突破《毛传》的局限。对诗义的体会方面也有许多精微独到之处。为了维护《诗序》的权威,范氏引用了许多三家诗的资料加以对照,在客观上开了整理、研究三家诗的先声,宋末王应麟作《诗考》,清人范家相作《三家诗拾遗》,均受其影响。该书的局限也很明显,过分拘守《诗序》,没能作更多的开拓与探索,脱离文学说诗,强作解人,亦有不少错解文义的地方。此外在资料运用上也有失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引据《孔丛子》,既属伪书,牵合《春秋》,尤为旁义。矫枉过直,是也一瑕。”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阅读

相关人物

范處義
责任者
成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