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甲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書經注》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5937
颗粒名称: 太甲下
分类号: K221.04
页数: 2
页码: 二十五-二十七
摘要: 本文讲述伊尹在书中表达了对国君的谏诤和教导,强调了君臣之间应有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他谆谆告诫国君要恪守道德,尊敬上天,以德治国,谨慎行事。伊尹还提到了“道”、“德”、“敬”和“诚”等概念,强调了这些价值观对于国家和君臣关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伊尹 谏诤 教导

内容

伊尹申誥于王曰嗚呼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民罔
  常懷懷于有仁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
  三者俱無常而皆不能外乎德敬與誠分言者
  誠則眞實之意而敬則加謹畏所以事天也
  天位艱哉德惟治否德亂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
  同事罔不亡終始愼厥與惟明明后
  天位艱哉承上無常者而言也德卽敬仁誠之
  謂德惟治也而與之同道者無不興否德亂也
  而與之同事者罔不亡治言道順理而行者也
  亂言事則悖道之爲也然道無終窮安保其不
  與之異事機無極又安保其不與之同故必終
  始常愼其所與同者則惟明明之君能之一有
  不明則照察不及卽有與治道異與亂事同而
  不自知者矣此所以君心常欲其明而不可有
  一息之昬也
  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緒尙
  監兹哉
  先王惟時懋敬厥德此指明明之的亦惟時時
  懋敬其德而已其極至於克配上帝則天之親
  之民懷神享不待言矣今王嗣令緒監茲則勉
  其與治同道之實也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無輕民事惟難無
  安厥位惟危愼終于始
  伊尹言成湯盛德配天之盛又恐太甲或憚其
  高而難及或忽於近而躐等故又言若升高必
  自下若陟遐必自邇先於民事切近而加之意
  知天位之艱難而謹其身然欲謹於終必自始
  而謹之此皆爲之有本行之有漸者也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
  非道此又勉以聽言之道也亦自下自邇之事
  逆心之言不可以其戾於已而不聽也必求諸
  道合於道則忠言也遜志之言不可以其順已
  而輕信也必求諸非道非道則諛言也葢天下
  之言不一逆心之言雖未必皆道也但忠言多
  逆必先以道求之遜志之言亦未必皆非道也
  但諛言多甘必先以非道求之若逆心而先以
  爲悖遜志而卽以爲善則逆忠聽侫多自是始
  矣
  嗚呼弗慮胡獲弗爲胡成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先王之道固不可遽進其進之必自下自邇然
  亦不可不勇進蓋不思則何以得不爲則何以
  成弗慮胡獲致知之事也弗爲胡成力行之事
  也元良大善也德如先王則大善矣一人元良
  萬邦之所以正也
  君罔以辯言亂舊政臣罔以寵利居成功邦其永
  孚於休
  此又戒其與治同道之反亦因聽言而及之伊
  尹與成湯創造王業紀綱法度所以經理庶政
  者周矣中材之主守之不害爲至治但恐爲辯
  言所惑輕有變動則政壞侯此伊尹所深疑也
  然伊爲是言以勉其君也而反爲臣之事何也
  意者功成身退伊尹其將歸乎抑大臣之奉君
  一有寵利之心則患失之念熾曲徇苟從以爲
  固位之謀者或無所不至矣故尹之言亦萬世
  君臣之大戒也

知识出处

書經注

《書經注》

本書宋金履祥撰。履祥有《尚書表注》,《四庫》館臣已著錄。此書未見著錄,據柳貫撰《仁山行狀》「先生早歲所注《尚書》,章釋句解,已成書」云云,即指此書也。蓋爲履祥後來作《尚書表注》之權輿,於《麟經》用功亦深矣。若《高宗肜日》,孔安國《大傳》以爲「武丁祭成湯,有雉飛升鼎耳而雊。武丁問諸祖己,祖己曰:『雉者野烏也,不當升鼎。今升鼎者,欲爲用也。無則遠方將有來朝者乎?』故武丁内反諸己,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編髮重譯至者六國。孔子曰:『吾於《高宗肜日》,見德之有報之疾也。』」《史記·商本紀》亦同。而仁山注此篇,以爲祖庚之時繹于高宗之廟而作。王國維舉殷虛卜辭三例以實其說,稱「仁山之說雖與《書序》及古今文家不同,然得其證于後出之卜辭,可知殷之史事在周世已若存若亡,此孔子所以有文獻不足之歎」云。然此書刻於何時,已不可考,元庚辰秋齊芳書院刻有二十二卷本,然已佚。清陸心源據無錫秦蕙田家藏本重鋟,收入《十萬卷樓叢書》,凡十二卷,依《尚書孔疏》本逐篇爲注,於舊說多所駁正。若以「血流漂杵」之「杵」爲「鹵」,訓爲「血流地濕」。以「大卞」之「下」爲「弁」,弁有「端拱」之義。其說多爲門人許謙氏著《讀書叢說》所採引。前有陸心源序,稱「雖若近于新奇,實不悖于古訓,與後世穿鑿附會者異矣。自若璩閻氏著《尚書古文疏證》,學者多斥古文而崇今文,發其端者宋吳氏《書稗傳》、王氏《書疑》也,先生受業于王氏而不掊擊古文,蓋猶守紫陽之遺訓」云云。可謂知言矣。是書未入胡刻《金華叢書》,蓋未之見也。

阅读

相关人物

陸心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