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書經注》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5930
颗粒名称: 胤征
分类号: K221.04
页数: 3
页码: 八-十一
摘要: 本文讲述太康及其后裔的统治状况,以及有关官员失职、政治纪律以及天文历法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关于罚戒、军旅法纪以及先王遗训的内容。
关键词: 太康 罚戒 政治制度

内容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師羲和廢厥職酒
  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
  胤侯胤國之侯入爲王大司馬也羲和廢厥職
  者不共王職酒荒于厥邑者與羿同惡也
  吿于衆曰嗟予有衆聖有謨訓明徵定保
  明徵定保者卽謨訓之辭徵如庻徵之徵謂明
  天之徵以定保安之計也此一語以爲綱領克
  謹天戒以下皆明徵定保之事惟時義和以下
  皆明徵之反
  先王克謹天戒臣人克有常憲百官修輔厥后惟
  明明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官師相規工
  執藝事以諫
  工猶執藝事以諫豈有爲天官而日食不以吿
  王
  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此明先王之制下證𦏁和之罪
  惟時𦏁和顚覆厥德沈亂于酒畔官離次俶擾天
  紀遐棄厥司
  此正𦏁和之罪也
  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嗇夫馳庻人走
  𦏁羲和尸厥官罔聞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誅
  唐大衍𠪠曆日度議曰書日乃季秋月朔辰弗集
  于房劉炫曰房所舍之次也集會也會合也不
  合則日蝕可知或以房爲房星知不然者且日
  之所在正可推而知之君子謹疑寧當以日在
  之宿爲文近代善曆𠪠者推仲康時九月合朔已
  在房星北矣按古文集與輯義同日月嘉會而
  陰陽輯睦則陽不疚乎位以常其明陰亦含章
  示冲以隱其形若變而相傷則不輯矣房者辰
  之所次星者所次之名其揆一也又春秋傳辰
  在斗柄天策焞焞降婁之初辰尾之末君子言
  之不以爲繆何獨謹疑於房星哉
  古者日有食之伐鼓于社所以攻陰而助陽也
  其事則樂師掌之樂師瞽者也故瞽奏鼓嗇夫
  馳者供救日之役庻心走者爲救日之態以見
  日食之變天子恐懼乎上官民奔走于下變之
  甚也而羲和掌曆𠪠象之事乃罔聞知不以聞于
  上也其無天無君甚矣干先王之誅應上文
  政典曰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
  此以下徇師之辭政典者大司馬之法用之於
  軍旅者也故先時後時者皆殺無赦所以謹期
  會一師徒明節制也先時者邀功而亂陣不及
  時者失期而怯敵皆用兵之忌也是以兵法於
  此必嚴無赦之律焉
  令予以爾有衆奉將天罰爾衆士同力王室尚弼
  予欽承天子威命火炎崑岡玉石俱焚天吏逸德
  烈於猛火
  此戒其先時之過
  殱厥渭魁脅從罔治舊𣑱汚俗咸與惟新嗚呼威
  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
  此戒其及時之失
  其爾衆士懋戒哉
  威克厥愛如公爾忘私奮不顧身也懋戒以殱
  魁威克爲勉以逸德愛克爲戒也
  或問𦏁羲和之罪不過失職爾何勤徂征之師曰
  王者之制諸侯三不朝則六師移之畔官離次
  遐棄厥司不甚於不朝乎曰沈亂于酒六師移
  之易爾曷爲申明軍律激勵威武若恐弗勝何
  也曰羲和畔夏卽羿者也意必有聚衆拒命之
  事焉故下文有脅從罔治之戒也曰使果畔夏
  卽羿也曷爲奉辭伐罪不名其爲賊而止於責
  其不職也曰先王之制官各有職以事一人不
  供其職卽不臣其君矣而況俶擾天紀爲始亂
  乎曰俶擾天紀之爲始亂何也曰自顓帝以來
  𦏁羲氏和氏世其職先王賴之授時頒正以一天
  下之視聽久矣一旦有羿入間王室天子保遷
  南夏而�羲�和首不爲用是使正朔不出于天子
  諸侯不禀正朔於王朝夏氏之失統將自是始
  而區區保邑拒命又其罪之細者爾故胤征之
  書始述其法以明其亂紀之罪終嚴其威以破
  其脅衆之勢也兵法莫整於胤征曰先時者殺
  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也莫仁於胤征曰殱厥
  渭魁脅從罔治也莫勇於胤征曰威克厥愛允
  濟也此武之大經也

知识出处

書經注

《書經注》

本書宋金履祥撰。履祥有《尚書表注》,《四庫》館臣已著錄。此書未見著錄,據柳貫撰《仁山行狀》「先生早歲所注《尚書》,章釋句解,已成書」云云,即指此書也。蓋爲履祥後來作《尚書表注》之權輿,於《麟經》用功亦深矣。若《高宗肜日》,孔安國《大傳》以爲「武丁祭成湯,有雉飛升鼎耳而雊。武丁問諸祖己,祖己曰:『雉者野烏也,不當升鼎。今升鼎者,欲爲用也。無則遠方將有來朝者乎?』故武丁内反諸己,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編髮重譯至者六國。孔子曰:『吾於《高宗肜日》,見德之有報之疾也。』」《史記·商本紀》亦同。而仁山注此篇,以爲祖庚之時繹于高宗之廟而作。王國維舉殷虛卜辭三例以實其說,稱「仁山之說雖與《書序》及古今文家不同,然得其證于後出之卜辭,可知殷之史事在周世已若存若亡,此孔子所以有文獻不足之歎」云。然此書刻於何時,已不可考,元庚辰秋齊芳書院刻有二十二卷本,然已佚。清陸心源據無錫秦蕙田家藏本重鋟,收入《十萬卷樓叢書》,凡十二卷,依《尚書孔疏》本逐篇爲注,於舊說多所駁正。若以「血流漂杵」之「杵」爲「鹵」,訓爲「血流地濕」。以「大卞」之「下」爲「弁」,弁有「端拱」之義。其說多爲門人許謙氏著《讀書叢說》所採引。前有陸心源序,稱「雖若近于新奇,實不悖于古訓,與後世穿鑿附會者異矣。自若璩閻氏著《尚書古文疏證》,學者多斥古文而崇今文,發其端者宋吳氏《書稗傳》、王氏《書疑》也,先生受業于王氏而不掊擊古文,蓋猶守紫陽之遺訓」云云。可謂知言矣。是書未入胡刻《金華叢書》,蓋未之見也。

阅读

相关人物

陸心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