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北㑹于汶又北東入于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贡说断四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5745
颗粒名称: 又東北㑹于汶又北東入于海
分类号: K92
页数: 2
页码: 三十六至三十八
摘要: 傅寅對又東北㑹于汶又北東入于海作的註解。
关键词: 地理志 中国地理

内容

孔氏曰北折而東
  班氏曰沇水東至琅槐入海
  酈氏曰山海經曰濟水絶鉅野注渤海入齊琅槐東北
  者也地理風俗記曰博昌東北八十里有琅槐鄉故
  縣也案琅槐屬千桑郡後漢郡國志巳無此縣是光武所并省博昌唐隸青州
  導沇辯
  弱黒二水來自雍州塞外至逺而不可窮故禹言
  導而不言其所自起至於沇水源出中國且去帝
  都不逺而禹之所書顧與弱水同例何也酈杜二
  子皆有沇水潛行之説意者禹疑其水之異而略
  于記歟曰非也甚逺者不能書甚近者不必書而
  沇源在在帝都之南所以不書也聖經書法之妙
  大抵如此
  滎水辨
  濟既入河與河相亂而其溢為滎也禹安知其為
  濟哉孔穎達謂以其色辨東坡謂以其味别而許
  敬宗則以為入河伏流而出鄭漁仲則以為簡編
  脱誤林少穎則以為禹分殺水勢而程泰之則又
  以為水㑹于河既多河盈而濟繼之故溢而注滎
  也紛紛之論將孰従而折𠂻乎余嘗思之程氏之
  見比諸公為勝夫河自積石而來所受水為不一
  而至於歴華陰而東行則又有伊洛等水㑹之河
  之盈可知矣然河自孟津以來其地稍平其勢稍
  緩而加以水之滿盈則其流寛徐益與底柱而上
  不同矣沇水自北而南勢鋭而流捷衡河横度固
  當時所有之事也今時水潦驟集山流横突溪澗
  其勢狀尚可辨視况於濟之衡河南出滎口浩博
  禹何待於區區色辨味别而後知邪然其入河而
  出不能無河水之混而大槩則濟耳若其天時有
  變河流蕩激之際滎口欲其純受濟水不能也此
  可以理而推不必過為之惑林氏謂分殺水勢者
  謂沇入河而河溢故禹決滎瀆以殺之而滎實非
  濟也然禹記兖州疆境指濟為東南所據禹豈應
  亂名實如是乎許氏伏流之說謂其源之或潛而
  意之耳鄭氏簡編脱誤之説求其說不得而姑為
  之說耳凡此皆學者所當明辨毋容其汨亂經文
  亦庶乎為羽翼六經之一端也
  杜氏曰濟水因王莽末旱渠涸不復截河南過今東平
  鄆州濟南齊州淄川淄州北海青州界中有水流入于海謂之
  清河實菏澤汶水合流亦曰濟河葢因舊名非本濟
  水也莽末濟涸見後漢郡國志
  程氏曰春秋閔二年衛侯及狄人戰于滎澤鄭氏曰今
  塞為平地滎陽民猶謂其地為滎澤酈道元所言亦
  與鄭合然則滎澤在春秋時既可以戰則巳不復受
  河而鄭氏之於東漢酈道元之於後魏所見皆同則
  可以知滎本無源因溢以為源河口有徙移則滎之
  受河者隨亦枯竭然杜佑以莽末濟不截河而南於
  是凡濟水下流悉棄不錄且謂漢以前郡國之以濟
  名者濟南濟北濟陽濟陰皆命名者失於詳考案刻本句
  有脱誤今従永樂大典本校正其説直謂滎澤既塞則不復有濟矣
  此其說不審之甚者也以理推之滎既塞矣自滎至
  海地亘千里水行其間自成川脈葢數州之水循溢
  滎下流故道而行者自若也豈獨菏汶哉

知识出处

禹贡说断四卷

《禹贡说断四卷》

四卷。宋傅寅撰。寅字同叔,两浙路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学者。少时尝从唐仲友学,仲友以益友称之,寅学识渊博,于天文、地理、封建、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之类,无不悉心研究,订其讹误,每事各为一图,题为《群书百考》,寅隐居不仕,又不治生产,晚年家境贫寒,学者称“杏溪先生”,工诗,诗风闲远古淡。该书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有宋刊本杏溪傅氏《禹贡集解》二卷,瞿氏谓“东阳乔行简序,首列《山川总会》及《九河》、《三江》、《九江》四图,序首行题曰杏溪傅氏《禹贡集解图》,后又题曰《尚书诸家说断》”。今北京图书馆藏宋刻元修本,与瞿氏《目录》着录本同,是该书原本二卷,书名为《禹贡诸家说断》。《永乐大典》题为《禹贡说断》,《通志堂经解》题为《禹贡集解》,并非宋本旧名。《四库全书》采用《永乐大典》所题该书书名,并将该书析为四卷,愈失其真。该书博引众说,断以己意,具有独到见解,如论《孟子》“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为古沟洫之法,尤为前儒所未及。该书传本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元修本为最善,《通志堂经解》本多有缺误,另外还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刊本、经苑本、《金华丛书》本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