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既導其地巳淪於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贡说断四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5627
颗粒名称: 九河既導其地巳淪於海
分类号: K92
页数: 2
页码: 三十至三十一
摘要: 傅寅對九河既導其地巳淪於海作的註解。
关键词: 地理志 中国地理

内容

孔氏曰河水分為九道在此州界平原以北是今徳州有平原
  縣
  唐孔氏曰河從大陸東畔北行而東北入海冀州之東
  境至河之西畔水分大河東為九道故知在兖州界
  平原以北是也釋水載九河之名云徒駭太史馬頰
  覆釡胡蘇簡潔鉤盤鬲津漢成帝時河堤都尉許商
  上書曰古記九河之名有徒駭胡蘇鬲津今現在成
  平東光鬲縣界中自鬲津以北至徒駭其間相去三
  百餘里是知九河所在徒駭最北鬲津最南葢徒駭
  是河之本道東出分為八枝也許商上言河下言三
  縣則徒駭在成平胡蘇在東光鬲津在鬲縣其餘不
  復知也爾雅九河之次從北而南既知三河之處則
  其餘六者太史馬頰覆釡在東光之北成平之南簡
  潔鉤盤在東光之南鬲縣之北也其河填塞時存故道
  成平晉猶存未詳其後廢於何時先在今滄州之境東光今永隸静軍通典徳州安徳縣有漢鬲縣故城在
  西北鄭元云周時齊桓公塞之同為一河今河間弓髙
  以東至平原鬲津往往有其遺處春秋緯寶乾圖云
  黄河為界在齊吕填閼八流以自廣鄭氏葢據此文
  為齊桓公塞之也言閼八流拓境則塞其東流八枝
  并使歸於徒駭也五代職方考云周顯徳二年廢弓髙入東光
  杜氏曰徒駭鬲津鉤盤胡蘇四河在今景城郡界滄州
  馬頰覆釡二河並在今平原郡界徳州其餘三河未詳
  案以下至九江孔殷孔氏傳刻本闕佚今從永樂大典増入
  程氏曰河患惟漢最甚其講求禹跡亦為最詳又與三
  代耳目略接其所得知僅如許商所言三河而亦不
  能真確唐杜氏乃九得其六此殆難以輕信也鄭氏
  謂八河為威公所塞如其果然則鄰境對立隨受決
  灌其肯坐視不争歟
  漢王氏曰昔天常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
  里九河之地巳為海水所漸
  林氏曰河自大陸而北分為九河以入於海九河之名
  爾雅所謂徒駭一太史二馬頰三覆釜四胡蘇五簡
  六潔七鉤盤八鬲津九是也曾氏曰徒駭至鬲津皆
  是複名先儒以簡潔為單名固不倫矣爾雅但載八
  名其一不名者河之經流也漢許商曰徒駭是河之
  本道東出分為八枝審如許商之言則河自徒駭乃
  分為八審如曾氏之言則是九河其一為經流而其
  八者皆支流也然據下文云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
  河入於海九者並列支派則其𫝑均也安得以一為
  經流八為支派哉九河之地在漢平原郡以北

知识出处

禹贡说断四卷

《禹贡说断四卷》

四卷。宋傅寅撰。寅字同叔,两浙路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学者。少时尝从唐仲友学,仲友以益友称之,寅学识渊博,于天文、地理、封建、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之类,无不悉心研究,订其讹误,每事各为一图,题为《群书百考》,寅隐居不仕,又不治生产,晚年家境贫寒,学者称“杏溪先生”,工诗,诗风闲远古淡。该书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有宋刊本杏溪傅氏《禹贡集解》二卷,瞿氏谓“东阳乔行简序,首列《山川总会》及《九河》、《三江》、《九江》四图,序首行题曰杏溪傅氏《禹贡集解图》,后又题曰《尚书诸家说断》”。今北京图书馆藏宋刻元修本,与瞿氏《目录》着录本同,是该书原本二卷,书名为《禹贡诸家说断》。《永乐大典》题为《禹贡说断》,《通志堂经解》题为《禹贡集解》,并非宋本旧名。《四库全书》采用《永乐大典》所题该书书名,并将该书析为四卷,愈失其真。该书博引众说,断以己意,具有独到见解,如论《孟子》“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为古沟洫之法,尤为前儒所未及。该书传本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元修本为最善,《通志堂经解》本多有缺误,另外还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刊本、经苑本、《金华丛书》本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