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誓中第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增修東萊書說》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5555
颗粒名称: 泰誓中第二
分类号: K295.5
页数: 4
页码: 一-七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强调了天命、公心、敬畏的重要性。武王誓师伐纣,因纣王残暴无道,西土之人皆欲共灭之。武王以爱民为本,奉天为职,降黜夏命。他认为有道之君应顺天爱民,而纣王不能明辨是非自取灭亡。武王梦见上帝赐予休祥,同心同德的乱臣十人可伐纣。本文强调了仁人同心的重要性,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以及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的责任感。最终,武王决定前往伐纣。
关键词: 武王伐纣 历史事件 周武王

内容

上篇言友邦冢君御事庶士先諸侯而後西土之
  人所以明尊卑之分至中下篇先及西土者立法
  自近始也當時八百國諸侯雖以義從三令五申
  之際尚視諸侯爲友邦未敢以軍法例約束也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羣后以師畢會王乃徇師而誓
  曰嗚呼西土有衆咸聽朕言
  武王巳渡孟津次于河朔而與西土之人立約束
  也伐紂之時八百國諸侯以至庸蜀羌髳微盧彭
  濮莫不畢會何以獨指西土有衆蓋諸侯雖以義
  從未敢即行約束遽有君之之意故自西土之衆
  而誓之至下篇言西土君子亦見武王之不敢自
  尊也
  我聞吉人爲善惟日不足凶人爲不善亦惟日不足
  聖賢之言未嘗不精微當朝廷則爲詔誥當祭祀
  則爲祝冊當用師則爲誓命矢口成言無非此理
  武王誓師及夫工夫之精微者其所發一也人心
  本不息如天之行健在用之善與不善耳用之爲
  善此心固惟日不足用之爲不善此心亦惟日不
  足知可欲之謂善故思日孜孜凶人戕賊其良心
  善端或幾乎熄矣猶雞鳴而起孜孜爲利其孰使
  之然哉深以見此理本未嘗息人誤用其心耳武
  王亦嘆紂之不足本是一理惜也不用之於善歟
  故曰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
  今商王受力行無度
  力行者行之有力也
  播棄犂老昵比罪人
  犂老所當親近者反播棄之罪人所當斥絶者乃
  昵比之好惡逺近俱相反者紂之心相近與不相
  近故也犂老者元臣故老有羞惡之心望望然去
  之如微子去之是也罪人者天下之逋逃紂爲之
  主萃淵藪如水之流濕火之就燥也
  淫酗肆虐臣下化之
  人之陷於爲惡而善端猶存則惡力尚淺不至於
  肆惟私欲叢長若火燎于原故肆而莫知所禁君
  者民之樞紐君然則臣下化之必然矣此與惟臣
  欽若惟民從乂不同
  朋家作仇脅權相滅無辜籲天穢德彰聞
  此見小人無黨甚明蓋公則一致私則萬殊君子
  以道義相期所以越宇宙而同心小人本無公心
  朋聚則相妬而作仇至於脅權以相賊害然小人
  自相仇滅何以至於無辜籲天穢德彰聞蓋小人
  旣以私而相害則無所復顧必至流毒及民故無
  辜者呼天也唐李林甫楊國忠初以利相爲用後
  亦以利相傾覆初時不過上面三四小人自如此
  其禍卒延及無辜社稷顛覆生靈塗炭人民怨忿
  之極無所告愬是以呼天大抵爲善至於極則至
  治馨香爲惡至於極則穢德亦彰聞矣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天
  乃佑命成湯降黜夏命惟受罪浮于桀剥喪元良
  惟者言愛民者天之本心奉天者君之本職自其
  源而言也有夏桀弗克若天不順天之本心不盡
  君之常職也旣不知有天安知有民故流毒下國
  而不恤天乃佑命成湯降黜夏命惟受之罪浮于
  桀矣何以驗之下文列數者是也元良微子也微
  子紂之庶兄紂旣無道至於剥害其處兄弟之間
  可知矣聖賢論人之惡多於根本言之蓋於厚者
  薄無所不薄也
  賊虐諫輔謂已有天命謂敬不足行謂祭無益謂暴
  無傷
  賊虐諫輔者輔弼大臣之能諫者也謂已有天命
  認爲已有便見紂之不知天命天命者天下至公
  之理安可以爲已有乎本原旣如此錯後都錯了
  故做出下面許多事敬雖天之理謂是擎跽曲拳
  耳何足行乎祭雖禮之聚謂是虛具耳果何益乎
  私已旣甚視民如草芥自然以暴虐爲無傷此四
  句只是一箇道理只縁根本錯了大抵旣萌已有
  之心則出辭舉足無非私意學者於此當用克已
  之工爲毋我之學已旣無方知天命之精微也
  厥監惟不逺在彼夏王
  夏王之監惟武王見其切近而不逺若紂則西伯
  戡黎紂尚不能知況三四百年之夏王乎
   天其以予乂民
  其者不敢必之辭也有以見武王之識天紂天命
  絶人心離尚責命于天武王天命已歸人心已輔
  乃不敢斷然必天之以予乂民武王造周蓋在此
  語也
  朕夢協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
  武王之夢非常人之夢武王之卜非常人之卜心
  與天地通合乎幽明通乎鬼神見之明的無一毫
  不盡彼此相符襲于休祥方敢言戎商之必克亦
  以見聖人之舉事其圖維周旋如此其詳也
  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天尊地卑其位素定人君有道天下一心以事上
  固其冝也惟紂天命去之人心離之夷爲獨夫雖
  有億兆之衆若等夷之人君之之理已絶所以離
  心離德而武王得以伐之也何者臣無伐君之理
  使紂爲君則當以尊卑論旣不謂之君則當以衆
  寡論紂一人之身雖有彊力何以當天下離散之
  心紂於億兆之中一人耳豈能獨存武王之臣雖
  止三千皆同心同德無毫釐之間其與紂臣不相
  繫屬各自爲心者不同此周所以興也紂之所以
  亡也是時也友邦冢君西土有衆微盧彭濮罔不
  咸在武王獨舉十人何邪蓋十人者當世之望經
  綸開濟之才去武王不逺爲天下之耳目十人心
  德旣同則友邦冢君以下皆同可知矣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周至也此天下離合之實理也當寡助之際雖骨
  肉之親且至於自叛則親者若親而實疎當多助
  之際惟仁人之心皆至於感順則仁人若疎而實
  親紂之親非不至也無道以固之微子之去亦不
  能保文武之興海濵之老一旦歸之則仁人反過
  於周親之愛也人君本源澄徹見親與仁之相去
  其理誠不在形迹非謂親果不如仁人也徒有親
  之名則不可𠋣矣宗族盛大交互相錯無道以屬
  之猶路人也志士仁人進在朝廷共興治道則通
  天下爲一體自近及逺由親及疎一德一心豈非
  親之本乎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天之視聽自於民也天髙髙而在上民至公之視
  聽天之聦明也
  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
  百姓向有麗紂之過惡者今皆屬于我一人安可
  不往武王之自任如此當時渴者求飲飢者求食
  亂者求治皆委身於武王百姓不幸罹紂禍殃之
  中此過之極也此天命武王端的處武王上畏天
  下畏民自視以爲不得不往
  我武惟揚侵于之疆取彼凶殘我伐用張于湯有光
  惟揚者激厲軍士振作其精神也當時八百諸侯
  與西土之衆莫不同心恐其或怠故曰惟揚以奮
  激之今已侵紂之疆界矣非多殺也其所取者不
  過凶殘此用兵之本意也我武惟揚我伐用張曰
  揚曰張皆暴顯發揚之意則知武王伐紂之心可
  以對越天地明著暴白無一毫之歉矣使武王有
  一毫愧心豈敢揚其武張其伐精神之發越如此
  乎于湯有光深見聖人之公心不獨見武王心又
  見湯心武王視湯如一體不以湯周爲兩家也以
  常情觀之武王伐湯之子孫覆湯之宗社謂之湯
  之讎可也然湯之心即武王之心武王之事即湯
  之事湯黜夏命武王伐紂一也武王能體湯之心
  所以見其有光於湯也學者能 體武王揚武伐張
  之意則孟子浩然之氣曽子之大勇其理明矣何
  者行有不慊於心則餒此知反者也武王何以揚
  之張之乎
  勗哉夫子罔或無畏寧執非敵
  武王伐紂無一毫之歉則氣塞乎天地矣何以復
  警戒衆士不可謂無足畏寧操持我不能敵之心
  恐懼憂慼若不能勝者此勝敵之法也學者宜通
  前後兩段看則此又當涵飬其積伏剛以柔飬明
  以晦乃下工夫時也此正曽子大勇之心孟子浩
  然之氣也
  百姓懍懍若崩厥角
  言民害之急也
  嗚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誓言將畢復提起一德一心之說欲其用志不分
  以成無疆之業何者紂之所以亡離心離德也周
  之所以興同心同德也前旣曰惟一心又曰同心
  同德此復曰一德一心恐人心無常散失而不知
  勉也

知识出处

增修東萊書說

《增修東萊書說》

出版者: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出版地:扬州

《增修东莱书说》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是编《文献通考》作十卷,赵希弁《读书附志》作六卷,悉与此本不合。盖彼乃祖谦原书,未经编次,传钞者随意分卷,故二家互异。此本则其门人时澜所增修也。原书始《洛诰》,终《秦誓》。其《召诰》以前、《尧典》以后,则门人杂记之语录,颇多俚俗,澜始删润其文,成二十二卷。又编定原书爲十三卷,合成是编。王应麟《玉海》云:“林少颖《书说》至《洛诰》而终,吕成公《书说》自《洛诰》而始,盖之奇受学于吕居仁,祖谦又受学于之奇,本以终始其师说,爲一家之学。而澜之所续,则又终始祖谦一人之说也。”澜,婺州清江人。厉鹗《宋诗纪事》收其诗一篇,而不能举其仕履。考周必大《平园集》有祭澜文,称“从政郎差充西外睦宗院宗学敎授”,而澜自序则称“以西邸文学入三山监丞”。盖作是书时爲监丞,其后则以敎授终也。吴师道曰:“清江时铸,字寿卿,吕成公同年进士,与弟鋹率羣从子弟十馀人悉从公游,若澐、若澜、若泾,尤时氏之秀。成公辑《书说》,澜以平昔所闻纂成之。今所行《书传》是也。”然则是书一名爲《书传》矣。又,朱彝尊《经义考》,是书三十五卷之外,又别出时澜《增修书说》三十卷,并注曰:“存。”今三十卷者未见,不知所据何本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説提要》)案:馆臣及胡凤丹《重刻增修东莱书説序》并称,澜“婺州清江人”。婺州有浦江县,无清江之邑名。考《增修书説自序》,自称“门人金华时澜”。《金华府志》“时澜”条注云:“《金华贤达传》:字子澜,兰谿人。师吕祖谦。淳熙辛丑进士,累官朝散郎,通判台州。祖谦辑《书说》自《秦誓》泝《洛诰》,未毕而卒。澜补完之。有《南堂集》若干卷。兄澐字子云,师祖谦。著《尚书》、《周官馀论》未成卒。”则澜爲兰溪人。国家图书馆藏《增修东莱书説》三十五卷,《图説》一卷,宋刻本,《图説》卷一至十一配毛氏汲古阁影宋钞本。此集无由得致。此外别有纳兰氏《通志堂经解》本,浙江图书馆有藏本。胡氏《金华丛书》虽未详其据本,惟见卷首载纳兰成德康熙丙辰序,盖《通志堂经解》本也。然二本相校,文字多有出入,抑镌刻时未及细校欤?特存之以资参证焉。

阅读

相关人物

時瀾
责任者
成德
责任者
鍾謙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