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私試十一首(其十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柳待制文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3055
颗粒名称: 國學私試十一首(其十一)
分类号: I222.747
页数: 2
页码: 十五至十六
摘要: 柳貫所撰《柳待制文集》內策問文之國學私試。
关键词: 古典文学 诗文集

内容

問舜始命官契為司徒亦既任之以敷敎之事矣至後夔典樂則於
  胄子之教尤特隆焉蓋自天子之元子衆子至於公卿大夫士之適
  子通謂之胄子是皆與有天下國家之責使非有以涵養其性端而
  和柔其氣質則樂德樂教何以深入乎心而直者必失于溫寛者必
  失于栗剛必至虐簡必至傲矣曆夏而商而周若大司樂之建學政
  若師氏之三德三行保氏之六藝六儀所以教養國子而進之於道
  者非於貴遊子弟而有私焉故周召毛原劉尹榮單之族皆世食其
  祿並儀朝著與周匹休直敎使然耳蓋天下者天下之天下受之先
  王固將與夫勲庸之子姓共有之周之法豈獨致隆於公卿哉以國
  子之系國體其重如此則教之之隆所以責之之至也漢世吏二千
  石至六百石及關內侯五大夫皆得任子若侍郎郎中庶子洗馬制
  賁郎將往往以父任為之成帝時伏湛始由父任為博士弟子其顔
  色和順身體修治者以為宗廟舞人而董仲舒謂子弟未必皆賢王
  吉謂子弟率多驕傲或欲除去其令或欲稍減其員此徒見任子之
  弊而不知救弊之源無怪其論議之紛紛也今國之胄子有學有教
  固已大仿虞周之制而出於父任又皆壹用漢法所謂樂德樂敎乃
  未之聞焉至於舞宗廟之酎者世或非賤之矣孟子曰仁之實事親
  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又曰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
  已也然則五典者仁義之實而六樂豈自外至者歟彼六律六呂五
  聲八音之為用又豈非三德三行六藝六儀之所發施也歟抑樂之
  為樂偶於六藝之中其為教亦有輕而有重歟或曰春秋譏世卿為
  尹氏也則雖周召毛原劉尹榮單之族其必資教以成者庸可得而
  後之歟雖然虞周之敎其致隆如此今亦豈遂不可得而複之歟虞
  之胄子周之國子漢之任子其所以為法亦孰得而孰失歟願悉相
  與商訂其說

知识出处

柳待制文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柳待制文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元代诗文别集。20卷。柳贯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简称为《待制集》。卷首有危素、苏天爵、余阙所写的3篇序,余阙序写于至正十年(1350)。卷1—2为五言古诗,卷3为七言古诗,卷4为五言近体,卷5—6为七言近体,卷7为制、诰、表、笺、状、祝文、策问,卷8为谥议,卷9为碑铭、颂,卷10-11为墓志铭,卷12为墓志铭、塔铭、墓表、砖志,卷13为铭、辞、赞、箴、传、书,卷14-15为记,卷16为序,卷17为序、引、说,卷18-19为题跋。卷20为行状、祭文、诔、启,并有宋濂写于至正十一年(1351)的跋语。卷末是附录,所录都是有关柳贯的传记资料。据本书序跋,可知系余阙于至正十年自柳贯之子柳卣处得到柳贯文稿,约其门人宋濂、戴良编次为20卷。尚有未编入的诗907首、文248篇,编为别集20卷,未刻,藏于其后人家中。可知本集是经过筛选的,只保存了约三分之一的诗,约二分之一的文。柳贯早年诗文不自存稿,40岁以后始留文稿,并编为《北游》、《西雝》、《容台》、《钟陵》等7集,现存《柳待制文集》就是选自上述7种稿本。本集有元至正年间刊本,被影印编入《四部丛刊》,是流传较广的善本。

阅读

相关人物

柳貫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