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私試十一首(其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柳待制文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3054
颗粒名称: 國學私試十一首(其十)
分类号: I222.747
页数: 1
页码: 十四至十五
摘要: 柳貫所撰《柳待制文集》內策問文之國學私試。
关键词: 古典文学 诗文集

内容

問儒者之學要以明體而適用故養之之至蓄之之深則其奮發為
  事業為文章必皆碩大光明可以貽諸後世而無愧彼或以成敗利
  鈍論人者失之遠矣季漢諸賢以名節高自標表至於矯枉過直而
  諸葛孔明躬耕南陽抱膝長吟自方管仲樂毅時其知者不數人而
  不知者未必不以為是矜名飾譽者之為耳及先主起蜀一聞徐庶
  之論三往乃見其畫為跨荊益和西戎撫夷越之策善矣遂能挈成
  敗之機約合孫權挾飛雲之衆圍取成都迨建興總政一試于南而
  資用以饒治戎講武從容北舉二疏之陳開朗激烈忠誠所攄豈徒
  文乎哉乃若制木牛流馬之運演兵法八陣之圖雄據武功雜耕渭
  上深謀定慮有足稱矣使亮而未死則舉魏並吳興禮作樂漢之為
  漢直反手耳議者乃謂其制戎為長奇謀為短是得為知孔明哉伊
  周而下遭時之難而處英雄之不幸者孔明也挺身托孤不放不攝
  而人無間言權逼人主不疑不忌而士知所勸所謂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蓋無非帝者之政也觀其規模宏遠真足以鼔舞豪
  傑憑藉一世而身隕未幾炎祚遂熄使操持妄議者猶得伸彼以抑
  此故其知孔明者不過以為是特將畧之雄耳而不知儒者明體適
  用之學至孔明無餘藴矣先儒曰孔明有王佐之心而道則未盡又
  曰孔明庶幾禮樂夫亦安所指哉講肄之暇試究評之

知识出处

柳待制文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柳待制文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元代诗文别集。20卷。柳贯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简称为《待制集》。卷首有危素、苏天爵、余阙所写的3篇序,余阙序写于至正十年(1350)。卷1—2为五言古诗,卷3为七言古诗,卷4为五言近体,卷5—6为七言近体,卷7为制、诰、表、笺、状、祝文、策问,卷8为谥议,卷9为碑铭、颂,卷10-11为墓志铭,卷12为墓志铭、塔铭、墓表、砖志,卷13为铭、辞、赞、箴、传、书,卷14-15为记,卷16为序,卷17为序、引、说,卷18-19为题跋。卷20为行状、祭文、诔、启,并有宋濂写于至正十一年(1351)的跋语。卷末是附录,所录都是有关柳贯的传记资料。据本书序跋,可知系余阙于至正十年自柳贯之子柳卣处得到柳贯文稿,约其门人宋濂、戴良编次为20卷。尚有未编入的诗907首、文248篇,编为别集20卷,未刻,藏于其后人家中。可知本集是经过筛选的,只保存了约三分之一的诗,约二分之一的文。柳贯早年诗文不自存稿,40岁以后始留文稿,并编为《北游》、《西雝》、《容台》、《钟陵》等7集,现存《柳待制文集》就是选自上述7种稿本。本集有元至正年间刊本,被影印编入《四部丛刊》,是流传较广的善本。

阅读

相关人物

柳貫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