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存雅堂遗稿五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2752
颗粒名称:
页数: 1
页码:
摘要: 張燧為存雅堂遺稿撰寫的序。

内容

古今立言之家有不必傳而學士大夫類能誦說展轉〓〓者個限
  閒有一再傳矣光影都削終致勿傳者又何限要之無〓〓〓〓關
  倫彝則亦任焉耳已獨至忠義之士其爲言也多孤憤〓〓〓〓更
  革一時耳目率相詫異指謂不祥誰復樂爲稱道甚者〓其敗〓〓
  歷世而後諒其心悲其志者即不能盡得其孤憤之所至然而獲其
  井辭以至細事雜說無不欲爭傳之則吾於方韶卿先生大有感也
  先生少負異才又起而纘承家學雄踞詞壇天下知與不知咸推宏
  博議者至方之蜀郡明允一時宗嚮槩可知已然而先生絕不喜爲
  空言綜核治體原本忠愛三爲當國指畫奇謨思得撑維宗社惜也
  庸孱無足與議而麥秀之遺音作矣蓋先生旣自廢恆望天末託物
  興懷揮涕悼詠迄無虛晷製作甚富悲懑特深卽以詩計尙餘三千
  况於他文抑以黃文獻柳文肅兩及門鉅公探厥嗣所藏爲之傳次
  校鋟寧遽苦於言湮哉乃何僅摘詩篇止取什一尙𢜏無知輙難傳
  示嗟夫予知之矣大抵先生所遭旣變出未經而先生所懷尤慎懣
  特過其情㫖之激切音調之悽愴當有不止於是者當代公卿不免
  嫌疑避忌故遺編久秘卽出難全錄卽鋟難久傳往往然矣㠯至世
  遠人更遺音盡絕百僅一存者又安知不經所改削者歟予中心悲
  之非一日也因不辭寡陋博採旁摭碎篇必錄微義并標以期與梅
  節愍諸公並傳者豈非以先生之孤慣當理亂關倫彝者乎予嘗被
  命飭誌而見潛溪所編人物一記彚列五目竊疑未盡如節愍文詞
  何其精能第日忠義韶卿忠憤又何其激烈寧徒文學雜志遺事雖
  微見端而豈若博綜其言以吿天下傳後世與之共諒其心悲其志
  哉固宜乎一時薦細交致揚確卜世雲仍爭相梓傳良有由也不然
  者邑之立言爲潛溪所稱不啻二十許家或闡述六籍或博稽百家
  而予獨不能忘情于數公者夫寧無所謂也歟夫寧無所謂也歟同
  邑後學夫次張燧書于情遠山房

知识出处

存雅堂遗稿五卷

《存雅堂遗稿五卷》

宋代诗文别集。5卷。方凤著。卷末附有其子樗梓的少量诗文。《四库全书总目》称“凤志节可称,所作文章,亦肮脏磊落,不屑为庸腐之语”;“泽畔行吟,往往眷念宗邦,不忘忠爱,幽忧悲思,缠绵悱测,虽亡国之音,固犹不失风人之义”。在《跋谢皋羽登西台恸哭记》和《谢君皋羽行状》等文中,均能以沉郁悲愤的思想感情,抒亡国之恨。诗如其文,虽有《八景胜概》等部分写景诗作,但仍以抒发忧思为基调,如《哭陆丞相秀夫》:“祚微方拥幼,势极尚扶颠。鳌背舟中国,龙胡水底天。巩存周已晚,蜀尽汉天年。独有丹心皎,长依海日悬。”沉痛心情,溢于言表。又如《三吴漫游集唐》:“洞庭西望楚江分,回首姑苏是白云。今日南湖采薇蕨,何时重谒圣明君。”以伯夷耻食周粟的故事,表示对故国的眷恋,深切反映了遗民的心情。

阅读

相关人物

張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