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先民傳卷之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華先民傳》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0535
颗粒名称: 金華先民傳卷之七
分类号: K820.2
页数: 10
页码: 一-十九
摘要: 本卷收录了九十位文学家并记述其生平传略,内容涉及这些文学家的文学成就、作品和贡献等。这些文学家在各自的领域内展现了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创作能力,对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人物 列传 金华

内容

文學傳凡九十人
  劉峻 鄭灼 婁幼瑜 龔孟舒
  駱賓王 徐安貞 馮定 舒元輿
  劉昭禹 徐無黨 于房 朱臨
  杜汝霖 錢適 曹冠 范端臣
  鞏豐 喻良能 何恪 陳炳
  馬壬仲 傅花 邵困 徐畸
  倪千里 倪朴 戚如琥 徐次鐸
  徐木 趙彦秬 潘墀 夏明誠
  章如愚 應鏞 楊忱中 龔應之
  陳大猷 王世傑 鄭宗强 王邁
  石一鰲 王炎釋 劉應龜 葉謹翁
  黄景昌 胡助 傅野 陳堯道
  戚崇僧 呂溥 于石 陳璪
  唐懷德 鄭濤 吳景奎 戴良
  張孟兼 朱廉 蘇伯衡 吳沈
  李畢 金信 楊芾 汪仲壽
  傅藻 呂熒 貝泰 杜桓
  鄭棠楷栢 王紳稌 王汶 方太古
  董遵 應典
  文之爲用其大矣哉帝王用之以鋪張禮樂潤澤至治聖賢用之以
  講明道德闡揚經訓官寺用之以宣道禁令陶冶風俗鄉黨用之以
  敷暢恩義惇敘彝倫山林用之以攄發情志涵養性靈舍文則無致
  是也然而文之爲道蓋亦難矣必胸中有藏萬卷之富然後可以立
  其基本必眼底有高千古之識然後可以審其歸趣必筆鋒有奪三
  軍之勇然後可以昌其氣韻舍是亦無以爲文也然則君子苟有能
  與於斯文者不亦甚可珍尚也哉吾鄕山川清淑秀於浙東肆文學
  之士生其間者亦與之稱蓋彬彬乎其盛矣揭其大者别見名儒外
  錄自劉峻而下總得如干人校其著述殆不啻數千百卷惜乎散逸
  存者寡矣嗚呼夜光之珠龍文之劍縱或投之深淵埋之厚地其氣
  焰騰達終當上徹霄漢以發其祥要不可得而泯滅也姑併著其篇
  目用俟訪求云
  梁劉峻字孝標其先平原人棄官隱居金華紫薇巖吳越之士多從
  之遊嘗撰類苑一百二十卷時推贍博又註世說新語援証詳確所
  援晉事一百六十家皆出正史之外紀載特備及卒門人私謚曰元
  靖先生今精脩寺卽其故宅所著山棲志文極典美吳禮部後敬鄉
  錄首載之今傳于世
  鄭灼字茂昭東陽人敏而好學師事皇甫侃受三禮家貧手鈔義疏
  夜以繼日每筆毫盡則削而用之其刻志如此梁簡文在東宮雅好
  經術引爲西曹義學士後仕陳終朝散大夫
  婁幼瑜字季玉義烏人聚徒教授不應徵辟臨川王映最所賞異所
  著有禮捃拾三十卷禮記集遺一卷文集六十六卷
  龔孟舒金華人通毛詩善談名理仕梁爲尋陽郡丞元帝在江州躬
  師事焉禮之甚寵陳天嘉中官至太中大夫
  唐駱賔王義烏人七歲能賦詩其文名與王勃楊炯盧照鄰相亞天
  下稱爲四傑初爲道王府屬歷武功主簿裴行儉爲洮州總管表掌
  書奏不應調長安主簿武后時數上疏下除臨海丞鞅鞅不得志棄
  官去及徐敬業起兵匡復廬陵王署賔王爲府属傳檄斥武后罪后
  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在矍然曰誰爲之或以賔王對后
  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業敗賔王亡命不知所之後宋之問遇諸靈
  隱寺蓋巳祝髮爲浮屠云中宗時詔求其文得數百篇命爲雲卿序
  之
  徐安貞本名楚璧字子珍蘭溪人今其地制隸湯溪嘗讀書于九峰
  巖以文學知名神龍二年第進士又舉制科第一以武陟尉選入殿
  刋正補麗正學士累遷起居舍人賜名安貞又遷中書〓人進檢校
  工部侍郞卒贈尚書巖陰有石洞相傳爲安貞讀書處
  馮定字介夫東陽人宿之弟也其文學與宿齊名人以方漢二馮于
  頔素善之頔在襄陽定徒步上謁吏不肯白乃亟去頔聞斥使遺錢
  五十萬及諸境定反其遺以書讓頔不下士頔大慙第進士異等辟
  浙西薛華府以鄠尉爲集賢校理始定居喪毀甚故數移疾大學士
  因其簡怠奪職三遷祠部員外郞出爲郢州剌史坐遊宴不節免起
  爲國子司業再遷太常少卿㑹有詔以霓裳羽衣合雲韶肄于庭定
  部諸樂工立懸間端凝若植文宗異之問學士李珏珏以定對帝喜
  曰豈非能古章句者耶親誦定送客江西詩召升殿賜禁中瑞錦詔
  悉所著以上遷諫議大夫是時甘露難作中外惴恐及改元天子御
  前殿仇士良請以神策伏衛殿門定力爭罷之改太子詹事鄭覃兼
  太子太師上日欲㑹尚書省定據禮奏當集詹事府詔可論者多其
  正換衛尉卿以左散騎常侍致仕卒贈工部尚書謚曰節初源寂使
  新羅其國人傳定黑水碑畫鶴記韋休符使西番所館寫定商山記
  於屏其文名傳播戎夷如此
  舒元輿東陽人始學卽警悟客江夏節度使郗仕美異其秀特而文
  數爲延譽元和中舉進士見有司鉤校苛切旣試尚書雖水炭脂炬
  湌具皆人自將吏一一唱名乃得入列棘圍席坐廡下因上書言古
  貢士未有輕于此者且宰相公卿由此出非賢不在選而有司以隸
  人待之誠非所以下賢意也羅棘遮截疑其爲奸又非所以求忠直
  也詩賦微藝斷離經傳非所以觀人文化成也臣恐賢者避辱自引
  去徒得不肖者爲陛下用今貢珠貝金玉有司承以篚笥皮幣何輕
  賢重金玉耶又言取士不宜限數有司多者三十少止二十假令歲
  有百元凱而曰吾格取二十謂求賢可乎歲有才德纔數人而曰必
  二十謬進者乃過半謂合格今可乎俄擢高第調鄠尉裴度表掌興
  元書記文檄豪健一時推許拜監察御史按劾深害無所縱再遷刑
  部員外郞元輿自負才有過人者銳於進取太和五年獻文闕下不
  得報上書自言馬周張嘉貞代人作奏起逆旅卒爲名臣今臣備官
  于朝自陳文章凡五晦朔不一報自謂才不後周嘉貞而無因入又
  不露所長是終無振發時也漢主父偃徐樂嚴安以布衣上書朝奏
  暮召而臣所上八萬言其文鍛鍊精粹出入古今數千百年披剔剖
  抉有可以輔教化者未始遣拔犀之角擢象之齒豈主父等可比哉
  盛時難逢竊自愛惜文宗得書高其自激昻出示宰相李宗閔以爲
  浮誕不可用攺著作郞分司東都時李訓居喪尤與元興善及訓用
  事固言輔政擢權御史中氶會帝錄囚元興奏辨明審不三月卽眞
  兼刑部侍郞因附鄭注月中遂以本官同平章事頗知加禮舊臣如
  裴度令狐楚鄭覃悉召自閑散處以高秩與訓注謀誅宦官不克竟
  罹廿露之難元興甞爲牡丹賦時稱其工後帝觀牡丹凭欄誦賦爲
  之泣下弟元褒元肱元迥皆第進士元褒又擢賢良方正終司封員
  外郞
  南唐劉昭禹字休明金華人刻苦工詩有云句向夜深得心從天外
  歸嘗謂五言律詩當字字揀汰如四十個君子雜一個屠沽不得仕
  湖南爲天策府學士入南唐爲嚴州剌史有詩集一卷凡三百篇
  宋徐無黨永康人從歐陽脩學古文詞脩嘗稱其文日進如水湧而
  山出又云其馳騁之際非常人筆力可到嘗註五代史妙得良史筆
  意皇祐中以南省第一人登進士第仕止郡教授惜弗究厥施云
  壬房浦江人父暠有學行尤長於文詞㑹五季之亂抗志不仕以布
  衣終房爲文有父風而精簡過之遠邇學徒咸從之游其與學者論
  文有曰陽開陰合俯仰變化出有入無其妙若神人以爲名言中嘉
  祐四年進士官至尚書屯田員外郞通判應天府南京留守司兄立
  璧皆舉進士弟淸穆去爲浮屠亦以能文鳴諸子世封正封亦舉進
  士世封能暗記六經三史正封尤以博洽自負每兄弟論辨旁引曲
  証各歷誦全文一字不遺時號雙璧初世封善爲文頃刻數千言縱
  橫通變無不如意自謂所向無敵及同正封見歐陽脩脩不然之世
  封慚脩因授以爲文之法於是其學日進世封著易書詩傳四十卷
  正封著春秋三傳是非說二十卷正封善正書酷類顏眞卿世多傳
  之宋濂嘗言過左溪山見正封所書碑字勢雄拔如蛟螭虎豹盤拏
  後先慨然想見其爲人登高遙望精神飛動有方蒙者學于世封輯
  其家三世能文者七人號七星集云
  朱臨浦江人少頴悟從胡瑗授春秋瑗嘗著春秋辨要惟臨得之爲
  精晚年好唐陸淳學淳之師啖助趙匡嘗㑹三傳而取舍之淳總其
  說爲纂例辨疑二書臨謂孔子没千有餘年說春秋者皆膠於偏見
  無有出淳書之右者雖董仲舒爲兩漢通儒第一然猶拘於穀梁不
  克別白餘可知也其所學蓋卓有定見如此初以呂公著薦入官歷
  宣德郞守光祿寺丞以著作郞致仕所著春秋說二百餘篇詩文又
  別有集藏于家
  杜汝霖字仁翁蘭谿人嘗學于安定胡先生甚爲李公擇所稱其孫
  陵傳其家學生五子旗字伯高旃字仲高斿字叔高旞字季高旝字
  幼高皆博學善屬文人稱爲金華五高伯高登東萊呂成公之門淳
  熙開熙間兩以制科薦所著有橋齋集仲高嘗占湖漕舉首與吳獵
  楊長孺友善所著有杜詩發微癖齋集叔高嘗問道於朱子與辛幼
  安諸人游端平初以布衣召入館閣校讐幼高所著有碎裘集陳同
  甫與仲高書云惠示高文麗句見所謂半落半開花有恨一晴一雨
  春無力令人眼動及讀別纔解時燕度緊離觴盡處花飛急然後知
  晏叔原之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不得長擅美也伯高之賦如奔
  風逸足而鳴以和鸞俯仰於節奏之間叔高之詩如干戈森立有吞
  虎食牛之氣而左右發春妍以輝映於其間此非獨一門之盛眞可
  謂一時之豪矣葉正則贈幼高詩云杜氏五兄弟詞林俱上頭規模
  古樂府接續後春秋其爲名流推重如此伯高子去僞仲高子去輕
  叔高子去非幼高子去華及去僞子濬之亦皆以文學名當宋季士
  競爲舉子習而杜氏一門咸尚古學自汝霖至濬之六世雖仕不顯
  而文彩聲華聯襲不墜時罕有及之者濬之又别見隱逸傳用龍川文集及
  縣志脩
  錢過字德循浦江人自少强敏記問過人登熙寧九年進士調洪州
  推官守將王韶由樞府出威重異常僚屬不敢仰視㑹有疑獄過正
  色爭辯至怒罵不少奪後卒如過議歷遷通判越州吏挾守爲奸留
  難訟者常數百人過攝府事纔二日獄爲一空建中靖國初擢殿中
  侍御史出提舉湖北常平興利除害發奸摘伏風采凜然人畏之如
  神明崇寧初復執法殿中遷侍御史進中丞㑹籍元祐黨人過以爲
  多漏落爲給事中劉逵所駁左轉戶部侍郞遷工部尚書兼侍讀爲
  言者所論出知滁州歷宣州秀州越州浮沉外郡久之大觀初復故
  職以疾致仕起爲寶謨閣直學士改述古殿皆奉祠過家居十餘年
  無益之事不爲脩築三大湖以利鄉民民德之宣和二年方臘陷婺
  城過避兵蘭谿靈泉寺爲盜所害事聞贈太中大夫過無所不學晚
  尤深於歷書爲文章明白簡切自成一家言所著有文集八十卷宋
  史脩
  曹冠字宗臣東陽人博聞强記書一覧輒不忘以文詞知名于時登
  紹興甲戍進士第二人擢太常博士兼檢正諸房公事初入太學秦
  檜嘗俾諸孫師事之及檜殁坐累罷秩後起知郴州轉朝散大夫卒
  所著有經進雜論萬言書恢復秘略時政捄弊裕民政要補正忠言
  帝範十賛及雙溪集二十卷廬陵楊萬里見其雙溪集贈以詩云莫
  將沈謝鴻雁行便與猗那薦清廟其爲名流推服如此
  范端臣字元卿蘭谿人賢良浚之從子也受學于浚紹興中登進士
  累官至中書舍人雖入官未嘗廢學文詞典雅尤工于詩有集三卷
  出入諸家卓然名世至於篆楷草隸亦造其妙學者稱爲蒙齋先生
  鞏豐字仲至祖庭芝家鄆之濱城學于劉安世人稱爲山堂先生弟
  子受業者蓋數百人從渡江卽所寓土斷著籍武義豐學敏而蚤成
  自童丱時前輩源緖古今音節事之因革總統固巳多所該習宿艾
  駭服以爲積數十年燈火勤力聚數十家師友講明猶不能到淳熙
  中以太學上舍生擢進士第除教授漢陽軍調福州帥幕復從朱熹
  講明義理之學聲實甚著累官知臨安縣改提轄左藏庫奉祠卒所
  著有東平集二十七卷文無險怪華巧而以理屈人片詞半簡皆淸
  朗得言外趣尤工爲詩多至千餘首
  喻良能字叔奇義烏人與兄良猗伯壽弟良弼季直皆有文名而良
  能尤傑出爲當時所推登紹興辛丑進士初授廣德尉三獲强盜應
  賞格辭不受調鄱陽丞遷國子監主簿述忠義傳起戰國王蠋止五
  代長孫晟通一百九十人乞頒之武學授之將帥孝宗嘉嘆顧侍臣
  曰喻良能質實平正御書其名屏間丁內艱服除以國子博士召兼
  工部郞官除太常丞請外知處州尋奉祠以朝請大夫致仕鄉人慕
  其名立石表其地曰郞官里所著有諸經講義五卷香山集二十四
  卷家帚編十五卷忠義傳二十卷良倚與良能同登進士卒官臨海
  丞所著有唐論四卷詩文十卷良弼由太學生特科補新喻尉所著
  有杉堂集十卷樂府五卷陳亮嘗稱喻叔奇爲文精深簡雅讀之愈
  久而意若新喻季直蔚茂馳騁蓋將包羅眾體而一字不苟讀之亹
  亹而無厭
  何恪字茂恭義烏人性好古藏書至萬卷博覽而工於文陳亮嘗稱
  其奇壯精緻反覆開闔而卒能自闡其意登紹興三十年進士初主
  永新簿再調徽州錄事參軍未赴詣闕上萬言書及恢復十二策與
  朝論不合歸治田園築亭奉母爲樂所著有南湖集二十卷
  陳炳字德先義烏人好古文務爲奇語陳亮嘗稱其淸新勁麗與喻
  良能良弼何恪同號烏傷四君子云乾道二年登進士第爲太平縣
  主簿所註有易解五卷進卷五卷嚴堂雜藳二十卷
  馬壬仲字次辛本建陽人從遊朱子之門擢紹熙元年進士乙科寓
  居東陽遂爲縣人歷仕州縣以廉能著稱嘗知古郢撫循兵民捍禦
  邊冦郡頼以安尋請祠歸壬仲議論典刑詩章嫻雅所著有得齋集
  傅芷字升可義烏人六經俱通尤精于史學從游之士戶屨嘗滿登
  淳熙五年進士授仙居尉未上而卒所著有講義及南園雜藳二十
  卷
  邵困宇萬宗蘭谿人登淳熙八年進士第授柳州教授攺潭州朱子
  時爲湖南帥薦其學行有文學自將誨誘不倦之語晚歲以楚州倅
  奉祠家居名其堂曰今是所著有禮記解讀易管見今是堂遺藁總
  若干卷
  徐畸字南夫蘭谿人自幼頴敏力學好修嘗學易于漢上朱先生震
  得其旨要兼明春秋戴記皆造其微嘗言人出而仕必行道濟時求
  不負其君處而隱必立身行善求不負其先否則碌碌耳其居家孝
  友處朋友鄉黨正直不阿爲文雅贍有法隱居教授學者稱爲天民
  乾道間詔求賢良旨意諄切務在得人有司以畸應詔力辭不就或
  有勸之仕者答曰經淑人得之而仕是亦仕也其所著有周禮發
  微三卷禮記心法二十卷文集若干卷
  倪千里字起萬東陽人七歲能默誦九經登淳熙十四年進士又以
  春秋試中教官文墨論議藉甚一時多士從游戶履常滿擢監察御
  史公饋不入門私書不出國退食蕭然如山居遷右正言以論事忤
  大臣攺除起居舍人兼實錄院檢討國史院編修官卒贈右文殿修
  撰階朝奉大夫
  倪朴字文卿浦江人豪俊不羈喜舞劍談兵恥爲無用之學紹興中
  聞金主亮將謀南侵草書數千言欲獻之闕下謂敵可以必滅者有
  五不可以不滅者其說亦有五而滅敵之策有三其事勢相關不可
  緩者有七三策謂兵法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今敵雖有意犯我而
  事未舉則謀未定而屯戍未備宜先令諸將出其不意水陸並進襲
  其屯戍奪其要害使中原之民知所向慕然後車駕進駐江表以壯
  諸將聲援之勢以慰中原歸附之心則黄河以南可傳檄而定所謂
  疾雷不及掩耳者也若大軍巳舉警備已嚴當令江淮之師堂堂之
  眾出壽春盱眙漣水以迎其前然後一軍出荊襄一軍入陳蔡繞出
  賊後以潰河洛一軍出隴蜀入散關據關陜以震兩河關洛震動則
  賊勢必分而我事專何有不濟若其鋒未可當宜斂江惟之兵列江
  而守虛兩淮之地以待之敵所恃者騎耳舟楫之間非其所長彼兵
  深入吾境臨江不敢輒渡吾深溝高壘據江不與之戰延日持久彼
  糧運不繼則士心危其眾不自亂必且自潰此不戰而屈人兵之策
  也巳而亮弑兵潰略如其言且以用兵者必先審知地勢而後可以
  制勝乃遍考羣書以當時州縣爲準由漢以來其間郡縣離合廢置
  變名易實不可按辨者皆㑹而歸之於一凡古今帝王之所都禹貢
  山川之所經春秋列國之所在與夫古今關防津要戰守㑹明之地
  故基遺迹搜括無遺其有乘謬爲之援據引証以相參考名曰輿地
  㑹元志凡四十卷又推古今華夷內外境土徼塞之遠近繪爲一圖
  縱廣各丈餘張之屋壁手指心計何地可戰何城可守常思一效其
  能而時無知者獨永康陳亮敬焉晚知不用痛念國家禦侮用兵之
  失復著鑒轍錄五卷爲人亢直不能委曲里人樓益恭乘其與縣宰
  有隙遂以豪俠中之徙家筠州㑹赦東歸卒謝翺嘗取其所著書選
  爲一編號曰石陵倪氏雜著吳萊爲之序稱其學博而有用云
  戚如琥字少伯金華人自幼能力學長游呂東萊之門其學務以脩
  身齊家而見諸實用不爲空言東萊每嘆異之紹熙元年登進士丙
  科授郴州教授學校聿興遷國子博士時相欲用爲諫官諷使贄啟
  確然不屑乞外出知台州尋攺袁州政績大著及卒門人私謚曰貞
  白先生今祀本府鄉賢祠
  徐次鐸字文伯一字仲友東陽人登紹熙元年進士又試宏詞科爲
  山隂尉著復鑑湖議人以爲確論爲樞屬以西府典故散在方册自
  建炎以來攻守之具編纂成書名曰中興兵房事類止三衢倅當倣
  周禮作漢官又作唐書傳註補註音訓總二百卷自號徐氏唐書又
  以唐書紏謬訛舛作釋紏辨謬十卷
  徐木字子才永康人與陳亮爲友盛有文名又因亮交于朱晦翁講
  學求道亮嘗與晦翁書云徐子才不獨有可用之才而爲學之意亦
  甚篤晦翁嘗過其家爲書家人卦辭于廳事之壁登乾道丙戌進士
  仕至寺丞輕財尚義朋友有喪不能舉者輒助舉焉陳亮又云陳聖
  嘉之與人交應仲實之自處徐子才之特立皆吾所願學也晦翁所
  書卦辭板壁其家今尚寶存
  趙彥秬字周錫東陽人師事呂祖謙精左氏春秋初以右科入仕著
  春秋左傳發微一百篇以進上嘉之特循一資旋借和州觀察使金
  吾衛上將軍充接伴副使事訖撰虜使問答一編上之特轉一官紹
  熙元年登進士甲科換宣義郞累遷眉州通判以卒彦秬好學有文
  著述不倦有古律詩長短句等作凡數百篇名西征類稿藏於家子
  淦夫亦工於詩氣韵淸逸落筆人爭傳之
  潘墀字經之金華人號介巖仕至秘書監脩撰嘗因蜀人所編朱子
  語類取其中論語一門補其未備爲論語語類行于世
  夏明誠字敬仲金華人其學本自呂東萊而自負甚高登慶元丙辰
  進士第三人一爲安慶節推遂致其仕嘗作八詠樓賦序直斥沈約
  爲是樓之辱柳貫稱其理明文莊詞全韵勝必如是而後可以爲文
  信鉅作傑製在天地間如福物異瑞要不可多見而屢得之也其文
  今見吳禮部敬鄉錄
  章如愚字俊卿金華人自幼頴悟負才尚氣慶元中登進士第累官
  國子博士未幾改知貴州開禧初被召上疏極陳時政因忤韓伲胄
  罷秩歸結草堂山中與士子講學遠近咸師尊之稱曰山堂先生所
  著有羣書考索六十六卷文集若干卷今祀本府鄉賢祠
  應鏞字子和蘭谿人登慶元五年進士中博學宏詞科官至太常寺
  主簿出知開州所著有書約義及禮記纂要衛湜禮記集解中所引
  應氏邵氏卽鏞與邵因也
  楊忱中字德夫登嘉定元年進士仕至國子監丞階朝請大夫出知
  蘄州嘗著易原三卷其言欲觀八卦生而爲六十四卦請玩先天圖
  欲觀八卦重而爲六十四卦則繫詞說卦之所言亦不可以無攷康
  節之極數知來妙在於加一倍法而重卦之本指則恐不專在是自
  爲一義可也其不苟同如此孫焯炳焕俱以文名于時
  龔應之字處善義烏人受業徐僑之門登嘉定癸未進士久淹下僚
  理宗語從臣曰朕舊讀龔應之書義此人今安在臺諫卽漏舍傳上
  旨於是驟加升擢歷踐清要遷右史以中大夫直寶謨閣致仕
  陳大猷東陽人登紹定二年進士由從仕郞兩浙都運司準備差遣
  除六部架閣而卒著書集傳用朱子釋經法倣呂東萊讀詩記采輯
  羣言附以巳意宋季其說盛行經傳中曰東齋陳氏卽大猷也世稱
  爲東齋先生今祀本府鄉賢祠
  王世傑字唐卿義烏人其上世爲獄吏有陰德世傑受業徐僑之門
  與康植朱元龍龔應之皆號稱高弟由太學生登端平乙未進士需
  次長州尉葛洪請主義塾來學之士多爲聞人及宰新昌從游益眾
  有唐震者以死節著名世傑累官秘書丞差知安吉州尋請祠歸以
  高壽終
  鄭宗强字南夫金華人自綰髻知好學旣長游于東萊之門講貫理
  道篤志根源蔡久軒稱其學業精深履行純篤累官朝請郞建康崇道
  宮使以朝請大夫致仕卒所著有坦溪集行于世
  王邁字正叔義烏人學通諸經尤長於詩登第後需次弋陽尉諸生
  爲結廬龍門山奉而學焉淳祐四年郡守趙汝騰察其明經篤行與
  何基並薦于朝基召除崇政殿說書而邁以有官不召尋病卒
  石一鰲字普卿義烏人宋景定甲子鄉貢進士少從王世傑游得徐
  僑之端緖藴奧學茂而聲遠從學者數百人多取高第晚年覃思於
  易著互言總論十卷子定善事繼母以孝稱
  王炎澤字威仲義烏人其外祖葉由庚爲徐僑門人傳考亭之學炎
  澤從之游處開發爲多初治舉子業㑹宋亡科廢遂專意探索聖賢
  微旨而所得益深遠用部使者薦起爲東陽常山兩縣教諭遷石陜
  書院山長所至以善教稱巳而棄官歸隱卒學者稱爲南稜先生炎
  澤氣貌充偉而襟度踈暢待人一本於誠言論磊落無所隱蔽莫不
  敬服爲諸生講說務推明其大義不事支離穿鑿文簡質而主於理
  詩極渾厚而間出奇語不以雕刻爲工所著有南稜類藁二十卷
  劉應龜字元益義烏人磊落多大志宋咸淳間遊太學馬永高其材
  欲妻以女不可由是名稱籍甚當以優升解褐㑹德祐失國遂退歸
  隱於南山之南賣藥以自晦人勸之仕輒不應居久之使者行部知
  其賢強起主教鄉邑調月泉書院山長轉杭州學正卒應藏學本經
  濟而以易簡爲宗讀書務識其義趣未嘗牽引破碎以給浮說其爲
  文雄肆俊拔風飛水駛一出於巳無少貶以追世好詩悲壯激烈有
  以發其邁往不羣之氣所著有夢藳痴稿聽雨留稿門人黃溍重加
  詮次總爲山南先生集若干卷
  葉謹翁字審言金華人曾祖大治生簙卦受業呂祖謙父霖克承家
  學謹翁性明達於書無不讀由家傳之端緖泝儒先之源委卓然自
  立諸儒宿如許謙柳貫張樞皆樂與爲友而於黃溍交尤密舉校官
  授浦江義烏二縣教諭遷衢之明正書院山長再調晉江縣主簿爲
  同官所搆攺婺州司獄請老授瑞安州同知致仕卒謹翁事親孝念
  母老不可一日去左右所至必侍奉以行仲弟無依贍之終身治家
  有法吉凶慶弔一遵呂氏家範曰吾有所受之也所爲詩文和易平
  實無纖麗之態有四勿齋稿曲全道人集若干卷
  黃景昌字明遠浦江人年十二能屬文長從方鳳吳思齊謝翱遊益
  通五經諸子詩賦百家言尤篤意春秋學之四十年不倦三傳異說
  學者不知所從景昌據經爲斷各采其長有不合者痛辭闢之不少
  恕作春秋舉傳論巴川楊恪著夏時考正言三代悉用夏時不改月
  數景昌以左氏縱不與孔子同時亦當近在孔子後其言當不誣作
  周正如傳考建安蔡沈集眾說爲書傳世無敢議其非者景昌獨疏
  其倍師說者數十百條作蔡氏傳正誤古今詩體製雖相襲而音節
  則殊近代以此名家者罕知其說景昌以古人論詩主於聲今人論
  詩主於詞主於聲則動合律呂可以被之金石管絃詞則文而巳矣
  乃集漢魏以來諸詩各論其時代而甄別之作古詩考其持論出入
  經史滚滚不窮如議法之吏反覆推鞠人不服不止凡所論著綽有
  理致晚自號田居子作田間古詞九章一曰耕田二曰抱甕三曰籊
  問四曰暴日五曰候樵六曰倚窻七曰聯簑八曰釀酒九曰開徑每
  客至徑醉輒取歌之以莢擊几爲節音韻激烈超然自得及耄猶執
  筆册述不已或勸其少休景昌曰吾豈不知老之宜佚哉恐一旦卽
  死無以藉手見古人耳卒年七十六
  胡助字履信號古愚東陽人性純朴恬靜稍長知讀書自以蚤失怙
  刻意樹立凡經史百家悉究通大旨不屑屑爲章句學年三十舉茂
  才授建康路學錄兼太學齋訓導監察御史周景遠薦江浙博學之
  士宜居館閣者七人以胡長孺爲首而助與焉㑹吳澄南歸過金陵
  見助詩文大加稱賞由是名振一時調美化書院山長滿考赴京用
  諸翰林王士熙馬祖常等薦改國史編脩升太常愽士致仕助狀貌
  淸古平生開心見誠人有善亟稱之素薄勢利故於人無怨惡家食
  時所作有巢雲集至建康有白下稿前后編集共三十卷名曰純白
  類編有刻本其子家藏尚存
  傅野字景文陳堯道字景傳皆義烏人好爲詩黃潛嘗輯其詩爲繡
  川二妙集而序之曰吾里前輩以詩名家者惟山南先生爲巨擘傅
  君景文陳君景傳其流亞也景文之詩精切整暇如清江漫流一碧
  萬頃而魚龍光怪隱見不常莫得而測景傳之詩涵肆彬蔚若奇葩
  珍卉洪纖高下雜植於名園終日玩之不厭其爲名流推許如此
  戚崇僧字仲咸以字行其先居金華父象祖仕爲道一書院山長晚
  依其婿呂汲居永康之太平因遂爲永康人仲咸端居苦學間弄翰
  於詩文皆精麗綿密可喜年二十七始盡棄其學從白雲許先生講
  道於八華山用意堅確蚤夜弗懈博通經史旁及諸子百家尤潜心
  於儒先性理之說探幽發微義極其根抵而後已同門推爲高弟克
  巳勵行能爲人所難能衣粗食淡待親朋一以清約不曲徇時尚而
  攺其度每謂人知富貴之可欲而不知貧賤之可樂也呂氏創義塾
  延仲咸主其教事師法嚴整學者皆敬憚之居常默坐一室環以書
  數百卷非有故不妄出其室扁曰朝陽人稱朝陽先生所著有春秋
  纂例原指三卷四書儀對二卷復古編一卷甞考許氏說文參以近
  代諸儒之所訂定用古篆繕寫易詩書儀禮春秋孝經論語大學中
  庸孟子將請頒行于四方未及上而卒
  呂溥字公浦永康人從學許謙之門講究經旨悉領其要爲文馳騁
  雄暢落落有奇氣詩動盪激烈可喜治家以禮冠㛰喪祭一遵朱子
  所定嘗註大學疑問史論其詩文有竹溪集若干卷兄洙字宗魯亦
  從許謙遊同門服其精敏俄以病卒嘗著太極圖說大學辨疑
  于石字介翁蘭谿人貌古氣剛喜詼諧早慕杜氏五高之爲人後從
  王定庵業詞賦接聞諸老緖論其學多所通解自負甚高宋改物後
  隱居不出一意於詩出入諸家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爲山林
  曠士一時言詩者皆莫能及仁山金先生嘗爲序其集云
  陳璪字仲飭永康人情修苦學淹貫經傳文詞典雅至正間縣尹丁
  從政辟爲縣學訓導所著有質庵稿若干卷其門人胡仲勉盧誼林
  雜亦皆以文學知名于時
  唐懷德字思誠金華人仲友七世孫也性敏好學受業許謙不出戶
  者十年六經百家之言無不研究其學以濂洛爲宗粹然一出於正
  廉訪副使楊篤聘講惟隂思誠搜剔經髓意融而言暢聞者傾服武
  威余闕持節海右特傾下之或請闕書九州箴未悉所出懷德曰此
  出古文苑卽援筆寫之不遺一字嘗與宋濂㑹宿錢塘相與辯諸子
  是非凡九十餘種歷誦其文以對如撞巨鐘隨叩隨應濂推其愽思
  誠曰徒愽陸澄之書厨耳吾則藉之以窮理而施諸事也用部使者
  薦擢金華縣學教諭遷衢州學錄未上卒所著有破萬總錄六經問
  答鈞元集書學指南存齋稿總百有餘卷
  鄭濤字仲舒浦江人受業柳貫黃溍吳萊工於詞翰受知丞相脫脫
  薦爲經筵檢討秩滿除國史編脩復入翰林爲應奉遷太常博士論
  張仕誠父祖不當賜謚忤時宰意罷歸臨川范素嘗稱南冠而仕者
  以德行言之當推仲舒爲第一流所著有葯房集若干卷
  吳景奎字文可蘭谿人酷好爲詩常游山澤間方苦〓而雨至雨濡
  其衣弗知也其所著集曰葯房樵唱宋濂爲之序曰公以雄逸之資
  濟通明之識著於篇翰規倣風雅鼓動江山之氣發揮造化之微味
  元酒於周庭襲懸黎於梁苑彫龍彩鳳不足爲之麗衝飆激浪不足
  爲之豪其悽惋也則孤猿夜號松露初滴其雅馴也則冠冕佩玉儼
  趨廊廟由其才無不兼故體無不備讀之者如入元圃而攬明月木
  難之珍如登崑丘而睹天禾肉芝之貴誠可謂擅名作者之林競爽
  文藝之塲者已子履別見政事傳
  戴良字叔能浦江人性警敏嗜讀書雖祁寒暑雨恒至夜分乃寐自
  經史以及天文地理醫卜佛老之書靡不詳究初業舉子尋棄去專
  力爲古學時柳貫黃溍吳萊皆以文章鳴于浙水東良往來門下盡
  得其閫奧貫卒良爲經紀其家持心喪三年乃歸余闕持憲節過婺
  聞良善歌詩與論古今作者詞旨優劣闕欣然曰士不知詩久矣微
  子吾不敢相語乃盡授以平昔所得於師友者於是良之詩名遂雄
  視乎東南結屋縣西日與同輩討論聖賢微旨家事有無悉置不問
  親黨或勸以營產業爲子孫計良謝曰子孫貧富非吾所可知且家
  世業儒詩書之外亦不能有他圖也起爲月泉書院山長後生小子
  接其風猷無不以踐履實學相勉勸也至正丁丑以薦擢江北等處
  儒學提舉時事不靖度無可行其志乃棄去益肆其力於詩文瑰奇
  磊落清新雅潔往往無愧於古作者暇則與其鄉之名賢寓公羽流
  釋子相與宴集爲樂酒酣賦詩擊節歌詠蕭然有塵外之趣洪武壬
  戌以禮幣徵至京召見試文若干篇欲官之以老病辭忤旨待罪久
  之明年夏四月以病卒于寓舍良神氣爽朗不妄喜怒善誘掖後進
  晚自號九靈山人學者稱九靈先生所著有九靈山房集三十卷和
  陶集一卷春秋經傳三十二卷
  明朱廉字伯清義烏人高祖中從徐僑游究心理學著太極演說經
  世補遺曾祖約祖叔麒遞相傳授析著精密父同善幼承家學復從
  許謙講究經旨學者師之稱曰裕軒先生濂少讀父書刻苦勵志淹
  貫經傳旣而學文於黃溍遂以文章知名于時歸國之初郡守王顯
  宗辟爲羣學師浙東右丞李文忠開府嚴州聘主釣臺書院洪武三
  年召脩元史及大明日歷擢翰林院編脩八年扈駕幸中都進紀行
  詩十首上覽喜曰佳詩朕爲汝和有頃示和六詩時以爲榮旣而授
  經楚府遂升長史久之以聵辭歸研探聖學所造益深嘗取朱熹語
  類摘其精義名曰理學纂言其爲文謹嚴精密有文集一十七卷子
  棟强記過人亦以文名永樂初薦授國子助教
  蘇伯衡字仲平金華人友龍子也自少警敏絕倫書過目輒成誦初
  習舉子業中年專肆力於古文遂以知名國初召爲國子學錄升學
  正舉入史館纂脩元史書成升國史院編修以聵疾辭賜文綺楮幣
  遣還久之復起爲處州教授以表箋失誤坐罪而殁士論悲之所著
  有文集一十五卷宋濂劉基爲之序濂稱其精博而不粗澁敷腴而
  不苛縟基稱其語粹而辭達識不凡而意不詭人皆以爲確論今祀
  本府鄉賢祠
  張孟兼浦江人勤敏志學以文辭知名性耿亮不喜爲阿諛每良朋
  盍簪抵掌笑談胸中森然芒角必盡吐乃巳洪武初薦入史館與脩
  元史書成授國子學錄累官山西按察僉事彰善糾惡憲綱肅然升
  山東按察副使與布政爭論異端中以危法殁於京師縉紳惜之所
  著有白石山房稿若干卷太祖嘗與劉基論當時能文之上基首推
  宋濂其次自謂不敢多讓其次則推孟兼謂其文甚俊而奇氣燁然
  云
  吳沈字濬仲蘭谿人禮部郞中師道子也自少以學自振文名于時
  洪武中朝廷登進老儒特召爲翰林院待制未幾升東閣大學士遂
  以文章擅名朝野久之因事忤旨卒於獄君子以爲斯文之不幸云
  所著有應酬稿激川集藏于家當時同邑又有趙良恭敬德童梓良
  仲嚴天瑞景輝徐原均善董思曾心傳皆從游禮部之門而與沈爲
  友並以文學知名
  李畢字宗表其先汴人元季徙家錢塘少從永嘉鄭僖游僖奇其才
  以女妻之學成結草閣北關門外以居人稱草閣先生後避兵金華
  翺翔永康東陽二邑間入國朝有司舉上考功奏補國子助教未幾
  以病免歸卜築永康魁山下開門授徒與諸詩人唱酬爲樂略不以
  貧窶介意其詩精熟清新氣雄而詞暢一出李杜二家機軸其友天
  台徐一夔嘗稱其緣情指事機動籟鳴無窮搜苦索之態而語皆天
  出不煩彫刻不淪盛唐之家法識者以爲確論門人唐仲暹編其詩
  文爲草閣集凡七卷子轅字公戴亦能詩嘗被薦爲宜倫縣丞所著
  有筠谷集
  金信字仲孚金華人頴悟工詩從楊維禎游往來吳越間詩聲大著
  部使者以茂才舉不應歸隱金華之優游洞以詩自娛學者稱爲漫
  吟先生有春草軒集傳于世子聲字伯鏞亦能詩與呂肅劉廷獻袁
  仲仁陳大有高希閔朱德茂周弘義方景琳樓用中皆以風流儒雅
  能詩聞于時號十才子云
  楊芾字仲彰義烏人徙居東陽性頴悟刻志於學早從陳樵游復登
  黄溍之門文詞典雅操筆立就二公皆愛敬焉洪武初聘起爲義烏
  學官膺薦上京以疾辭歸所著詩文有百一稿無逸齋稿又輯元詩
  爲正聲類編總若干卷學者因其自號稱鹤巖先生子藏璥俱能詩
  燕嘗補金華賢達傳
  汪仲壽字仲山金華人善記覽經史百氏靡不窮究尤明於性理之
  說號靜齋所著有靜齋稿若干卷子雨能繼家學詩詞俊雅與呂肅
  陳誠汪旻爲文宇交人稱四友
  傅藻字伯長義烏人受業黄溍刻苦爲學以文章知名洪武五年由
  本縣教諭召授翰林編脩尋攺應奉文字拜監察御史擢東宮文學
  出知武昌府升河南按察使所至皆著聲稱
  呂熒字愼明永康人父與博覧經史熒㓜承家學稍長復從朱廉
  遊爲文章純正蔚贍有奇氣洪武中吳沉以才德兼備薦于朝歷官
  周府左長史改刑部郞中未幾因事忤旨坐罪而殁縉紳哀之所著
  有雙泉文集
  貝泰字宗魯金華人自少以文學稱永樂初由太學生中京闈鄉試
  授餘干縣學教諭遷國子助教尋升司業超拜祭酒以文學受知宣
  廟召見便殿賜御製招隱歌前後在太學四十餘年六舘之士翕然
  從化後致仕歸縣尹欲爲造大司成坊木石巳具固謝却之尹不得
  已改爲縣儀門所著有文集若干卷
  杜桓字宗表金華人幼頴敏翹然出羣旣領薦鄉四以親老家居就
  養不赴春試因而愼羣極書登永樂七年進士授誦府紀善悉心輔
  導知無不言王禮遇之未嘗稱名屢欲奏升長史懇辭不就后以年
  及乞致仕桓學識醇正志行剛介爲文典雅詩尤俊逸所著有尚檢
  齋文集若干卷
  鄭棠字叔美浦江人與從父兄楷弟栢俱業宋濂之門以文詞知名
  棠尤善馳騁永樂初纂脩大典用禮部尚書李至剛薦入館書完吏
  部銓試第一除翰林院典籍仁宗爲太子監國南京遷儒臣進講與
  王汝玉等九人在選中敷陳從容眷待殊渥秩滿升翰林院檢討以
  疾辭歸所著有金史評元史評及道山集二十卷楷字叔度蜀王
  聞其賢奏除王府教授賜號醇翁升長史致仕所著有風鳴集栢字
  叔端隱居著書或以其名達之蜀王王顧其兄楷曰叔端可謂清逸
  之士人因以清逸處士稱之所著有聖朝文纂文章正原續文章正
  宗金華賢達傳進德齋稿
  王紳字仲精義烏人忠文公禕仲子也禕死節時紳年甫十三聰敏
  過人落筆爲文不可禦未幾母何兄綬相繼殁焭焭憂患中而傑然
  負奇志益取經史百家言窮其浩博㑹其指歸出入上下務探擷其
  精奧乃巳宋潛溪一見奇之曰王三
  子充爲不死矣蜀王間其賢馳書
  聘致待以客禮紳痛父死節遺骼未返丘壟白王躬趨雲南訪求不
  獲乃卽死所立主設奠慟哭招魂而返述滇南慟哭記以著志或薦
  于朝徵授國子博士俄以疾卒所著有繼志集三十卷其文豐蔚雅
  贍稱其家法詩沖淡古雅有陶韋風致子稌字叔豐勤敏嗜學亦以
  文詞知名所著有青巖集
  王汝字允達禕曾孫也少孤思繼家學讀書極勤苦素貧能守道自
  樂登成化戊戍進士上疏乞就郡教授奉文忠祀不報例授中書舍
  人居官守正不阿甫三載見同列有進不以道者恥與爲友伍因謝
  病歸築精舍齊山下取累世所積書讀之若將終身焉弘治攺元兵
  部主事婁性都御史虞瑤交薦于朝遂與翰林檢討陳獻章同被召
  猶力辭侍講學士謝鐸以書勉之行逾年始就道至惟病偶增劇未
  抵京師五十里卒所著有齊山文集若干卷
  方太古字元素蘭谿人自少警敏性好吟取其父遣從章懋受經不
  屑治章句遂棄去專力爲詩有聲縉紳間居女埠溪上自號曰寒溪
  壯歲出遊三吳與姑蘇楊循吉都穆文徵明結社倡和而詩益進既
  又遊八閩舉人林垐一見莫逆爲作錦囊十詠贈之一時名輩如林
  泉山林見素皆爭相引重出閩歷探匡廬九華秣陵之勝僑居吳中
  久之從者雲集晚好黃白術歸隱金華解石山中山本晉徐仙鍊丹
  處也建棲眞樓朝夕其間迹不入俗者凡幾年老乃返寒溪故居藩
  臬郡邑吏與鄉大夫士多就其廬禮訪焉其詩頗似郊島大率感時
  憤俗之意爲多
  董遵字道卿蘭谿人受學章懋之門潛心理學專志力行七試鄉闈
  不偶貢入禮部試居首選授江西南昌府學訓導正身率物多士向
  風督學使者邵寶蔡淸相繼徵主白鹿洞書院轉溧陽縣學教諭陞
  知江浦縣立積散法爲備荒計在任一年百廢具舉因疏乞近地便
  養忤當道意調知廣東感恩縣懇請得終養歸居家風雨不蔽擔石
  寡儲而養母曲盡孝道或以孝廉薦之不報卒所著有金華淵源錄
  及文集若干卷今祀本府鄉賢祠
  應典字天彝永康人因其所居里石門學者稱爲石門先生性沈篤
  刻志問學登正德甲戌進士授兵部職方司主事與江山周文興論
  學有悟遂引疾歸與僊居應良黃巖黃綰過從講切又師餘姚王守
  仁授致良知之旨建書院於壽山龍湫下集諸生講學四方㑹者率
  嘗百餘人再起兵部車駕司主事念母目病無見復引疾歸養而母
  目自治忽明人謂孝感朝野多論薦遭母喪不赴服除巡按御史周
  汝員檄郡守姚文炤縣尹洪垣禮訪勸駕乃引與徜徉壽山五峯間
  以示無起意周固弗能强也自釋褐至啟手足名在仕籍三經年前
  後兩任僅一考而巳

知识出处

金華先民傳

《金華先民傳》

《金华先民传》十卷,明应廷育撰。它列举了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包括道学、名儒、名臣、忠义、孝友、政事、文学、武功、隐逸和杂传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宗㮊
责任者
夢選廔
责任者
劉峻
相关人物
鄭灼
相关人物
婁幼瑜
相关人物
龔孟舒
相关人物
駱賓王
相关人物
徐安貞
相关人物
馮定
相关人物
舒元輿
相关人物
劉昭禹
相关人物
徐無黨
相关人物
于房
相关人物
朱臨
相关人物
杜汝霖
相关人物
錢適
相关人物
曹冠
相关人物
范端臣
相关人物
鞏豐
相关人物
喻良能
相关人物
何恪
相关人物
陳炳
相关人物
馬壬仲
相关人物
傅花
相关人物
邵困
相关人物
徐畸
相关人物
倪千里
相关人物
倪朴
相关人物
戚如琥
相关人物
徐次鐸
相关人物
徐木
相关人物
趙彦秬
相关人物
潘墀
相关人物
夏明誠
相关人物
章如愚
相关人物
應鏞
相关人物
楊忱中
相关人物
龔應之
相关人物
陳大猷
相关人物
王世傑
相关人物
鄭宗强
相关人物
王邁
相关人物
石一鰲
相关人物
王炎釋
相关人物
劉應龜
相关人物
葉謹翁
相关人物
黄景昌
相关人物
胡助
相关人物
傅野
相关人物
陳堯道
相关人物
戚崇僧
相关人物
呂溥
相关人物
于石
相关人物
陳璪
相关人物
唐懷德
相关人物
鄭濤
相关人物
吳景奎
相关人物
戴良
相关人物
張孟兼
相关人物
朱廉
相关人物
蘇伯衡
相关人物
吳沈
相关人物
李畢
相关人物
金信
相关人物
楊芾
相关人物
汪仲壽
相关人物
傅藻
相关人物
呂熒
相关人物
貝泰
相关人物
杜桓
相关人物
鄭棠楷栢
相关人物
王紳稌
相关人物
王汶
相关人物
方太古
相关人物
董遵
相关人物
應典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