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華先民傳》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30000328
颗粒名称: 金履祥
分类号: K820.442
页数: 1
页码: 八-九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宋时期学者金履祥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及著作。
关键词: 金履祥 生平事迹 学术思想

内容

金履祥字吉甫蘭谿人世居仁山之下學者因稱仁山先生幼敏睿
  父兄稍授之書卽能記誦如成人及長試中待補太學生有能文聲
  乃自悔其所爲之非與所志之未定益務折節讀書取尚書熟習而
  詳解之然解至後卷卽覺前義之淺旁及天文地形禮樂刑法田乘
  兵謀陰陽律曆無不博通既又聞何北山得紫陽之的傳欲往從之
  而莫爲之介乃謀於其友王元章請見王魯齋而受業焉初見問爲
  學之方魯齋曰立志以定其本居敬以持其志問讀書之目曰自四
  書始又因魯齋以及北山之門北山曰㑹之屢言賢者之賢便自今
  日截斷爲人自是從游二氏間講貫益密造詣益精嘗舉進士一不
  利輒棄去然負其經濟之略未忍忘世會襄樊告急因進牽制搗虛
  之策請以重兵由海道直趨燕蓟則襄樊之圍不攻自解且備敘海
  舶所經凡州郡縣邑下至巨洋别島難易遠近歷歷可據以行時不
  能用識者恨之及元開海運較其所由海道與所上無咫尺異人益
  服其精確德祐初或思其言以進功郞史館編校特起之力辭不就
  而元師日迫宋旋攺物矣旁郡嚴陵有釣臺書院郡守以文憲上蔡
  故事來聘爲之一出舉子陵懷仁輔義之說攄發仁義之蘊聞者皆
  勃勃有所興起晚居仁山下講道著書四方學者承風依正戶屨常
  滿當羣疑塞胸莫能自解而親其規矩聆其誨言固吝消忘隱慝軒
  露如人有疾疾察脈製劑適其浮沈滑牆之候而中夫攻熨補瀉之
  宜則動相孚格不俟終日其或扦格不入則寬以養之徐而制之浸
  灌磨礲未嘗無益而錯施之也或謂北山之清介純實似尹和靖魯
  齋之高明剛正似謝上蔡而履祥則兼有二氏之長篤於分義有故
  人子坐事母子分配爲隸不相知者十年爲之物色傾貲購完其子
  後貴終不自言相見但勞問而已北山之喪率其同門以義制服爲
  之白布深衣加麻及魯齋之喪亦然於是觀者始知師弟子之義繫
  於常倫不可缺也嘗謂司馬光作資治通鑑託姶於周威烈王三十
  三年初命晉大夫韓虔魏斯趙籍爲諸侯秘書劉恕爲外紀以紀前
  事不本於經而信百家之說是非頗謬於聖人不信經而信傳不足
  傳信自帝堯以上不經夫子所定固野而難質夫子因魯史作春秋
  王朝列國之事非有玉帛之使則魯史不得書非聖人筆削所加也
  况左氏所記或缺或誣凡此類皆不得以壁經爲辭乃用邵氏皇極
  經世歷胡氏皇王大紀之例損益折衷一以尚書爲主下及詩禮春
  秋旁采舊史諸子表年繫事斷以唐堯以下接於通鑑之前勒爲一
  書二十卷名曰資治通鑑前編凡所引書輒加訓釋以裁正之其義
  多先儒所未發旣成以授門人許謙曰二帝三王其微言懿行宜後
  王所當法戰國申商之術其苛法亂政亦後王所當戒則是編不可
  以不著也他所著曰大學章句疏義指義各一卷論孟考証十七卷
  尚書表注四卷皆傳於學者大德癸卯三月卒年七十二至正中賜
  諡文安用正學編修

知识出处

金華先民傳

《金華先民傳》

《金华先民传》十卷,明应廷育撰。它列举了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包括道学、名儒、名臣、忠义、孝友、政事、文学、武功、隐逸和杂传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宗㮊
责任者
夢選廔
责任者
金履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