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晉國之盜逃奔於秦十六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左氏传续说十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8411
颗粒名称: 於是晉國之盜逃奔於秦十六年
分类号: K225
页数: 1
页码: 十三至十四
摘要: 吕祖謙論魯宣公十六年晉國之盜逃奔於秦。
关键词: 春秋 左传 历史

内容

此是范武子徳望所感民自不敢欺他列子載斯事謂晉國苦盜
   有郄雍者能視盜之貌察其眉睫之間而得其情晉侯使視盜千
   百無遺一焉晉侯大喜告趙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國盜為盡矣
   奚用多為文子曰吾君伺視察而得盜盜不盡矣且郄雍必不得
   其死焉俄而羣盜謀曰吾所窮者郄雍也遂共盜而殘之晉侯聞
   而大駭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郄雍死矣然取盜何方文
   子曰周諺有云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隠慝者有殃且君欲無盜
   莫若舉賢而任之使教明於上化行於下民有恥心則何盜之為
   於是用隨㑹知政而羣盜奔秦焉此事雖出於當時寓言意思却
   儘好

知识出处

左氏传续说十二卷

《左氏传续说十二卷》

十二卷。宋吕祖谦撰。此书是续《左氏传说》而作,以补《传说》之未及,故名为《续说》。此书为吕氏晚年所作,其体例一仍《传说》,亦随文解义,但其议论则稍不及《传说》之阔大。卷首《纲领》称“《左传》字字缜密”,“一部《左传》都不曾载一件闲事,盖此书是有用底书”。又说:“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此数句便是看《左传》纲领,盖此书正接虞夏商周之末,战国秦汉之初,上既见先王遗制之尚在,下又见后世变迁之所用,此所以最好看。看《左传》须是看得出人情物理。”又说:“《左传》一部三十卷,其大纲领只有三节,自第一卷至第三卷庄公九年齐桓初出时是一节。此一节霸业未兴,当时之权亦未尝专在一国。自庄公九年以后直至召陵之盟又是一节,凡二十四卷,正是五霸迭兴之际。……自召陵以后直至卷末又是一节……晋便失霸,诸侯遂无霸。自是以来,吴与越却以蛮夷主盟诸侯……此时都不成世界了,是末一节。”此说与陈傅良《春秋后传》之说大同而小异。吕氏批评《左传》有“三般病”,一是“左氏生于春秋,为习俗所移,不明君臣大义,视周室如列国,如记周郑交质”。二是“又好以人事附会灾祥,夫礼义动作,古人固是于此见人吉凶,亦岂专系于此?”三是“记管晏之事则尽精神,才说圣人事,便无气象”。以今观之,吕氏所云《左传》之三般病,除第二种外,皆非其病。

阅读

相关人物

吕祖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