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氏傳續説卷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左氏传续说十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8120
颗粒名称: 左氏傳續説卷四
分类号: K225
页数: 6
页码: 一至十
摘要: 吕祖謙撰左氏傳續説卷四,評論春秋魯僖公時期的歷史。
关键词: 春秋 左传 历史

内容

僖公
  諱國惡禮也元年
   國惡只是魯國臣子所不忍言者所以養臣子愛君之心若公言
   君父之惡便有弑君之漸
  諸侯救邢元年
   當初狄伐邢齊已救了何故又救耶盖衛與邢相近始初去救邢
   狄人雖退却去伐衛故衛為狄所滅狄既滅衛却乗滅國之威去
   伐邢所以桓公率諸侯再來救邢然不便去救次于聶北者盖夷
   狄中國之勝負於此乎分齊侯是伯主萬一小敗後夷狄便浸强
   中國便浸弱所以未敢輕去直待邢人突圍而出方敢乗其勢亂
   而逐之
  具邢器用而遷之師無私焉元年
   邢不比衛衛是滅亡之後重新把服用與他今邢尚自有遺物無
   者從而與之未備者從而全之師無私焉見得邢自有遺物師不
   敢胡亂去與他私取一件
  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元年
   既與之邑又加之田厚賞之也此三家始盛之因後襄七年南遺
   為費宰叔仲昭伯為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於南遺謂遺請城費
   昭十二年南蒯以費叛十三年叔弓圍費十四年南蒯奔齊二子
   來歸費三十二年史墨對趙簡子曰昔季友桓之季也有大功于
   魯受費為上卿定十二年仲由為季氏宰将堕三都於是季氏堕
   費
  君子以齊人殺哀姜也為已甚矣元年
   哀姜於魯大義已絶魯人正當討之於閔公既死之後僖公未立
   之前方是此魯當討而齊不當殺齊知魯不去討故取而殺之於
   齊
  諸侯城楚丘而封衛二年
   封衛如何却在遷邢之後狄人無有在者然後去城楚丘而封衛
   此非是緩其勢當如此
  晉荀息請假道於虞以伐虢公曰宫之竒存焉二年
   晉獻公如何知虞有宫之竒盖獻公是有意經略諸國底人平時
   下工夫正在此所以先知得若是不曽留意在此者雖敵國之謀
   臣亦何緣知得
  荀息對曰宫之竒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强諌二年
   此正穀梁所謂逹心而言略者也荀息所以知得子細亦是當時
   謀臣非特知得宫之竒之為人虞公之情性他亦知道故假道于
   虞曰冀為不道入自顛軨伐鄍三門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他知
   虞公是要人取奉底人故先夸大其功以投他之所欲
  保于逆旅二年
   逆旅是旅舎言處于旅舎時復徃來侵略耳兵亦不甚多也
  晉里克荀息帥師㑹虞師伐虢滅下陽二年
   大凡滅國曰滅此特取虢之下陽何以亦曰滅盖虢有上陽又有
   下陽上陽是虢所都處下陽亦與上陽相等既為晉所取此便是
   與滅國一般
  盟于貫服江黄也二年
   先孤楚之黨
  楚人伐鄭二年
   齊楚所以欲争鄭者何故盖鄭界齊楚兩間齊得鄭則齊覇楚得
   鄭則楚霸
  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公懼變色三年
   舟蕩而公獨懼者何盖蔡亦近淮之國其俗習水為常了所以蔡
   姬不畏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四年
   此段是看得桓公不是因伐蔡了偶然去伐楚盖齊欲伐楚經營
  多年却本是要伐楚了因特伐蔡耳
  楚子使與師言曰不虞君之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云
  云四/年
   此見得𦂳要處管仲必自出來説都不使行人對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四/年
   五侯九伯論來自是用二伯同管一伯止管得一半此却云五侯
   九伯女實征之何故盖太公是師當時特地以此命他却與常制
   不同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縮酒寡人是徴四年
   此管仲以大題目去問他處包茅正是荆州當貢荆正是楚地
  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之水濱
  四/年
   此見得楚國𫝑强處不肯全然屈下故其辭半服半不服如曰君
   若以徳綏諸侯誰敢不服此皆是楚對得好處他所以能如此者
   盖楚有子文為令尹其才略可與管仲相當正如司馬仲逹對諸
   葛武侯一般
  楚子使屈完如師四年
   楚何故不便來敵齊却使屈完來何故盖齊是覇者其師又皆是
   節制之師不可輕犯所以先使屈完來觀之
  陳轅濤塗謂鄭申侯曰師出于陳鄭之間國必甚病四年
   盖覇者之師凡經過處諸侯必湏供其資粮屝屦如用師批劵之
   類相似
  齊侯説與之虎牢四年
   見覇者之權専雖諸侯他國之地予奪皆由他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卜人曰筮短龜長不
  如從長四年
   此不知何處見得考之洪範七稽疑甚眀始言汝則從龜從筮從
   卿士逆吉又曰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民逆吉又曰庶民從
   龜從筮從卿士逆汝則逆吉盖謂曰汝曰卿士曰庶民雖逆然龜
   筮之從則自吉也至于作内吉作外凶則曰汝則從龜從筮逆卿
   士逆庶民逆於此乃見雖筮之逆然得龜之從亦吉矣此所以為
   筮短龜長也是以古者大事必卜卜所以為最重及夫龜筮共違
   于人然後用作凶
  及将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四年
   此左氏書法最髙處盖當時驪姬所憚者惟里克一人而已然里
   克柔弱避禍却有中立之語使驪姬敢於逐申生而立奚齊全無
   忌憚此便是與里克同商量一般何以言之中大夫便是卿古者
   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次國二卿一卿命於天子一卿自命故命
   於天子者謂之卿如周禮所書止有中大夫却無上大夫盖卿便
   是上大夫正與此制合注中所謂中大夫為佐卿非也但只是亞
   於卿者齊侯是大國亦只是二卿管仲曰有天子之二守國髙在
   觀此則齊只二卿而已想是公之國方命三卿侯國只命二卿而
   已晉武公是簒位而入國天子未甞命他卿故只有中大夫中大
   夫便是晉國秉政之臣以此見春秋之𥘉此制尚在雖晉之强暴
   亦未敢改後來此制紊亂天子反減諸侯反多一國既有卿又有
   上大夫中大夫如叔向所言
  太子祭于曲沃歸胙于公姬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
  小臣小臣亦斃四年
   觀其祭地而地墳之時此已見得是毒了何故又與犬與小臣蓋
   鱺姬要做箇眀證了以重他罪徃徃此事亦恐是驪姬與獻公先
   自商量了所以敢如此然論來申生到此時亦自可去而卒不去
   者何故盖申生為人小不忍而害大義雖不得立逃去他國亦何
   害
  晉侯使以殺太子申生之故來告五年
   春秋如此事皆當時大事所以必告於諸侯
  晉侯使士蒍為二公子築蒲與屈不慎寘薪焉夷吾訢之五年
  多年却本是要伐楚了因特伐蔡耳
  楚子使與師言曰不虞君之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云
  云四年
   此見得𦂳要處管仲必自出來説都不使行人對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四年
   五侯九伯論來自是用二伯同管一伯止管得一半此却云五侯
   九伯女實征之何故盖太公是師當時特地以此命他却與常制
   不同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縮酒寡人是徴四年
   此管仲以大題目去問他處包茅正是荆州當貢荆正是楚地
  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之水濱
  四/年
   此見得楚國𫝑强處不肯全然屈下故其辭半服半不服如曰君
   若以徳綏諸侯誰敢不服此皆是楚對得好處他所以能如此者
   盖楚有子文為令尹其才略可與管仲相當正如司馬仲逹對諸
   葛武侯一般
  楚子使屈完如師四年
   楚何故不便來敵齊却使屈完來何故盖齊是覇者其師又皆是
   節制之師不可輕犯所以先使屈完來觀之
  陳轅濤塗謂鄭申侯曰師出于陳鄭之間國必甚病四年
   盖覇者之師凡經過處諸侯必湏供其資粮屝屦如用師批劵之
   類相似
  齊侯説與之虎牢四年
   見覇者之權専雖諸侯他國之地予奪皆由他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卜人曰筮短龜長不
  如從長四年
   此不知何處見得考之洪範七稽疑甚眀始言汝則從龜從筮從
   卿士逆吉又曰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民逆吉又曰庶民從
   龜從筮從卿士逆汝則逆吉盖謂曰汝曰卿士曰庶民雖逆然龜
   筮之從則自吉也至于作内吉作外凶則曰汝則從龜從筮逆卿
   士逆庶民逆於此乃見雖筮之逆然得龜之從亦吉矣此所以為
   筮短龜長也是以古者大事必卜卜所以為最重及夫龜筮共違
   于人然後用作凶
  及将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四年
   此左氏書法最髙處盖當時驪姬所憚者惟里克一人而已然里
   克柔弱避禍却有中立之語使驪姬敢於逐申生而立奚齊全無
   忌憚此便是與里克同商量一般何以言之中大夫便是卿古者
   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次國二卿一卿命於天子一卿自命故命
   於天子者謂之卿如周禮所書止有中大夫却無上大夫盖卿便
   是上大夫正與此制合注中所謂中大夫為佐卿非也但只是亞
   於卿者齊侯是大國亦只是二卿管仲曰有天子之二守國髙在
   觀此則齊只二卿而已想是公之國方命三卿侯國只命二卿而
   已晉武公是簒位而入國天子未甞命他卿故只有中大夫中大
   夫便是晉國秉政之臣以此見春秋之𥘉此制尚在雖晉之强暴
   亦未敢改後來此制紊亂天子反減諸侯反多一國既有卿又有
   上大夫中大夫如叔向所言
  太子祭于曲沃歸胙于公姬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
  小臣小臣亦斃四年
   觀其祭地而地墳之時此已見得是毒了何故又與犬與小臣蓋
   鱺姬要做箇眀證了以重他罪徃徃此事亦恐是驪姬與獻公先
   自商量了所以敢如此然論來申生到此時亦自可去而卒不去
   者何故盖申生為人小不忍而害大義雖不得立逃去他國亦何
   害
  晉侯使以殺太子申生之故來告五年
   春秋如此事皆當時大事所以必告於諸侯
  晉侯使士蒍為二公子築蒲與屈不慎寘薪焉夷吾訢之五年
  不貢者伯主正欲以此倡率之既結得諸侯又能上尊天子
  守命共時之謂信七年
   共時便是時見曰㑹此只説㑹耳
  徳刑禮義無國不記七年
   無國不記見得諸侯國皆有史如杜氏謂汲冡紀年篇有書魯晉
   事𩔖春秋者可見
  子華由是得罪於鄭七年
   子華既是太子了何故却使齊伐鄭盖子華急要簒國為君耳如
   我以鄭為内臣一句可見
  襄王不𤼵喪而告難于齊七年
   懼王子𢃄之黨盛
  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殯于廟八年
   禮記檀弓虞夏商周之殯皆不在廟至此却在廟何故此制度當
   考
  宋公疾太子兹父固請曰目夷長且仁君其立之八年
   襄公本當立何故讓子魚蓋襄公只是要著意要做好事底人雖
   常好名而實不稱如泓之戰不禽二毛之事可見
  宋桓公卒未𦵏而襄公㑹諸侯九年
   襄公在喪何故㑹諸侯如此速盖宋是顯顯之國如齊侯属孝公
   於宋襄公齊桓公所以獨托於宋者亦是見當時顯顯者只是宋
   故襄公此㑹不得不自出來然此㑹亦當時盛㑹
  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九年
   晉踐土之盟不賜而齊桓葵丘獨賜者何故盖周以脤膰之禮親
   兄弟之國文公是同姓是所當賜者故不書齊是異姓本不當賜
   王特地加厚于齊所以見得是異禮
  天子有事于文武九年
   天子有事于文武便是祭祭是大事故直謂之事如洛陽重牡丹
   故直以牡丹為花若其他花卉各自有别名名之
  宰孔先歸九年
   宰孔何故先歸盖宰孔止與㑹不與盟盟者自不信而後有盟宰
   孔所以不盟者不敢以不信待天子之臣
  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九年
   蓋當時三方皆徃了只有東邉未去非久必去西既㑹了必不復
   來
  其在亂乎君務靖亂無勤于行九年
   此是指晉言之盖説與晉當時齊已不來但自歸去察其國之亂
   務靖安之足矣不必徃齊也晉之亂便是荀息奚齊事
  獻公使荀息傅奚齊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九年
   當時申生已殺重耳夷吾皆在外只有奚齊卓子二人在裏面此
   所謂諸孤正指此兩人言也
  耦俱無猜九年
   俱謂送徃事居兩事無猜謂無猜疑嫌忌言我無愧于生者死者
  里克将殺奚齊先告荀息五年
   里克既要殺奚齊何故却先説與荀息則甚且荀息伐虢伐虞亦
   不是無謀底人受遺托孤亦不是無權底人盖當緣民心離散衆
   意不属於奚齊卓子荀息所以做不得然克所以先告亦見得當
   風俗尚厚
  詩所謂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荀息有焉九年
   此亦是一節可取大槩亦不濟事
  齊以諸侯之師伐晉及髙梁而還九年
   何故只止髙梁便還盖齊侯是伯主了一則恥於不能大救二則
   又力不能及而秦晉又强所以只略行便歇令不及魯盖當時去
   伐晉時亦無甚諸侯從他
  齊隰朋帥師㑹秦師納晉恵公九年
   夷吾入時重耳何故不入盖檀弓所載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
   弔公子重耳公子重耳對客曰君恵弔亡臣重耳身喪父死不得
   與于哭泣之哀以為君憂父死之謂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命觀
   此見得夷吾是賂人了求入重耳是人勸他入却不入二人之賢
   否於此可見况當時謀臣重耳所偕是舅犯之徒夷吾是郤芮之
   徒人品髙下亦甚遼逺
  秦伯謂郤芮曰公子誰恃對曰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讎九/年
   此二句言其易納欲秦助恵公
  夷吾弱不好弄能鬬不過九年
   此數句言其可以為君見得古人語言大率婉順郤芮是當時謀
   臣大計策雖未了得若此等言語亦㑹説得好
  是吾利也九年
   此句如鄰之厚君之薄也一般
  晉侯殺里克以説十年
   頴濵蘇氏曰晉獻公殺其世子申生而立奚齊國人不順其大夫
   里克殺奚齊卓子而納惠公春秋皆以弑君書之矣恵公既入而
   殺里克以弑君之罪罪之春秋書曰晉殺其大夫里克稱人以殺
   殺有罪也稱國以殺殺無罪也里克弑君而以無罪書此春秋之
   微意也奚齊卓子之立以淫破義雖已為君而晉人不以為君也
   既以為君則君臣之名正故里克為弑而國人之所不君則弑必
   不免里克因國人之所欲立而立之則里克之罪與宋華督齊崔
   杼異矣雖使上有明天子下有賢方伯里克之罪猶可議也恵公
   以弑得立而歸罪於克以自説於諸侯其義有不可矣然恵公殺
   里克而背内外之賂國人惡之狄人怨之兵敗于秦身死而子滅
   至其謀臣吕甥郤稱冀芮皆以兵死盖背理而傷義非獨人之所
   不與而天亦不與也此論極是
  狐突適下國遇太子十年
   論來本無此理只緣民心不附属夷吾故民或訛言如此此亦将
   亡之兆
  七輿大夫十年
   七輿即周禮侯伯七命貳車七乗晉只是獻公時王命一軍為晉
   侯獨上軍有之正義謂下軍亦有恐未必如此所謂欒盈下軍七
   輿恐只是前時上軍之制襄公二十五年下車七乗亦略可見
  左行共華右行賈華叔堅騅歂纍虎特宫山祁十年
   左行何故止一人右行何故有六人當攷
  秦晉伐戎以救周十一年
   秦晉伐戎以救周齊何故却不來盖晉近周已自先去了齊既見
   自有晉理㑹了便不去以此見桓公胷中畢竟寛大與晉文不同
   如秦伯師于河上将納王晉侯辭秦師而下是汲汲要争去理會
   此皆是不及齊桓處
  王以上卿之禮饗管仲曰余嘉乃勲應乃懿徳謂督不忘徃踐乃職
  十二年
   應是報應之應督謂厚之意踐乃職者謂位雖是下卿而職則秉
   齊政今還以職尊之故杜氏曰不言位而言職者管仲位卑而職
   齊政故欲以職尊之也
  齊侯使仲孫湫聘于周十二年
   仲孫湫是齊之賢者以閔元年省魯難之事觀之見得齊國出使
   有人可以見齊之使能如此
  秋為戎難故諸侯戍周十三年
   戍有兩般有每嵗更戍有待事已而久戍者觀采薇之詩曰昔我
   徃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此是遣戍于春時至次年更
   留防秋而歸則冬時矣乃每年更戍之制也觀勤戍五年之語則
   直待難平事已而方得返不比常戍有更代之期也令戍周夷難
   未己只得且戍其國又須自以時遣人代之
  百里奚論與晉糴十三年
   子桑與百里奚所言不同子桑之言利害固是但所言之意又不
   如百里奚資質渾厚百里奚秦穆公兩人資質皆好觀其言可知
   然穆公皆用百里奚此其所以興
  自雍及絳相繼十三年
   此是舳艫相銜而徃
  諸侯城緣陵而遷杞焉十四年
   遷杞便與遷邢不同此見齊桓公自葵丘㑹後驕心生凡事皆不
   如前時

知识出处

左氏传续说十二卷

《左氏传续说十二卷》

十二卷。宋吕祖谦撰。此书是续《左氏传说》而作,以补《传说》之未及,故名为《续说》。此书为吕氏晚年所作,其体例一仍《传说》,亦随文解义,但其议论则稍不及《传说》之阔大。卷首《纲领》称“《左传》字字缜密”,“一部《左传》都不曾载一件闲事,盖此书是有用底书”。又说:“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此数句便是看《左传》纲领,盖此书正接虞夏商周之末,战国秦汉之初,上既见先王遗制之尚在,下又见后世变迁之所用,此所以最好看。看《左传》须是看得出人情物理。”又说:“《左传》一部三十卷,其大纲领只有三节,自第一卷至第三卷庄公九年齐桓初出时是一节。此一节霸业未兴,当时之权亦未尝专在一国。自庄公九年以后直至召陵之盟又是一节,凡二十四卷,正是五霸迭兴之际。……自召陵以后直至卷末又是一节……晋便失霸,诸侯遂无霸。自是以来,吴与越却以蛮夷主盟诸侯……此时都不成世界了,是末一节。”此说与陈傅良《春秋后传》之说大同而小异。吕氏批评《左传》有“三般病”,一是“左氏生于春秋,为习俗所移,不明君臣大义,视周室如列国,如记周郑交质”。二是“又好以人事附会灾祥,夫礼义动作,古人固是于此见人吉凶,亦岂专系于此?”三是“记管晏之事则尽精神,才说圣人事,便无气象”。以今观之,吕氏所云《左传》之三般病,除第二种外,皆非其病。

阅读

相关人物

吕祖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