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清趣軒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691
颗粒名称: 湘南清趣軒記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十五至十七
摘要: 明蘇伯衡為湘南清趣軒寫的一篇記。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譚君濟翁潭州湘潭人也今以温州衛中左所鎮撫
  戍平陽治書室於廳事東南隅扁曰湘南清趣而屬
  余以記余謂君曰荆州之域山川之勝甲於南方而
  湖湘之間山益䃲礴水益深緩登臨指顧之間清邃
  奇麗之觀無不稱遊觀者焉足以寄高懷而發逸思
  是固然矣今君撫軍平陽相望半萬里不啻道路如
  彼其脩阻也山川如彼其邈悠也則所以成君之趣
  者曷從而得之其誰復信之以斯名也揭斯軒也不
  已誕乎余方疑焉顧使記之將何以為記君曰子知
  軒之名而未知吾所以名吾軒也自吾去故鄉而居
  金華而居平陽爾來三十餘年矣上世之邱壟先人
  之弊廬曷嘗一日不往來於心維桑與梓嘗接于目
  自公而退假寐軒中則徜徉蒼梧之野陟降祝融之
  峰仰九疑之聨綿俯九江之浩渺聆洞庭之九奏楚
  女舞以傳芭湘靈出而鼓瑟倚斑竹想二妃歌橘頌
  企三閭采澧之蘭沅之芷而延竚夫重華悠然玄契
  驩若平生雖處乎一軒之中而浩乎有湘南之趣形
  神泯焉志意適焉飄飄焉栩栩焉休休焉及乎覺也
  吾身未嘗往而吾居未嘗易也蓋吾之趣無遠無近
  無彼無此無今無昔混而一矣為是揭斯軒以斯名
  又孰得以為誕哉余因悟曰我求之迹故以湘南視
  湘南君會之心故以非湘南視湘南非湘南而視同
  湘南此之謂不物於物不物於物則其趣固天趣也
  大凡趣得乎己者己知之人莫之知也得乎天者天
  知之雖已亦莫之知也然則君之趣余何足以知之
  何足以言之於是相視大笑記其說壁間俾同余疑
  者祛焉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