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脩睦堂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644
颗粒名称: 陳氏脩睦堂記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六至九
摘要: 明蘇伯衡為陳氏脩睦堂寫的一篇記。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夫族之貴乎親睦也尚矣是故周之盛世大司徒教
  萬民以六行而睦居其一能睦其族者則賓興之而
  不然者則糾之以刑焉於時世族之家雖祖遷於上
  宗易於下而其族之人初不以服窮親盡而弗之親
  也故詩有之曰君之宗之飲之食之又曰諸父兄弟
  備言燕私則其親且睦為何如哉其所以能爾亦惟
  君天下者有以開導維持之也自葛藟之詩作斯民
  已不獲由乎先王治教之盛而況千數百載之下乎
  其間有不待大司徒之教而能崇其親親之仁於服
  窮親盡之餘豈非歐陽子所謂賢於三代之民者歟
  此余於陳氏之求記其脩睦堂所為喜聞而樂道之
  也陳氏家於麗水來儀鄉肇自汴宋其先隴相望東
  阡西陌間而百年之喬木鬱乎蒼蒼尚論鄉之舊族
  未能或之先也至子明且十世矣盖陳氏望於來儀
  而子明又陳氏之望也子明嘗語其從子孔淵曰吾
  祖吾父之於吾族人尊者老者寒暑奉布帛以為夀
  嫁者娶者喪葬者薦貨財以贈遺貧不能棺歛者收
  之恩則篤矣情未孚也惟吾祖父亦欲以時與之相
  宴以致歡欣洽愛之情奈何遭時多故奔走以事力
  役日不遑暇志不克申而遽卒矣今吾與若際四海
  一家之日蒙聖天子休養生息之恩獲優游於田里
  則成先志不在今日乎乃作脩睦堂於正寢之前嘉
  時令節則為酒醴刲羊豕布几席羅豆籩舉宗咸延
  及而讌於斯班白在坐子姪序列載獻載酬盡歡極
  醉醉則述祖宗儲慶綏祉之所自而以孝弟忠厚交
  致其勉有合之以食之遺風焉於是族之老颺言曰
  人之宗族至於不相往來者比比也而吾子明乃能
  以時節具酒食與吾族人共醉飽於一堂禮勤而情
  洽無親疎一也非陳氏之盛事哉來者能繼續於無
  窮斯不失為禮義之俗矣然則可無以告之乎子明
  曰是吾志也相率來請惟婺之浦江鄭氏一門羣從
  數千餘指有同祖者焉有同曾祖者焉有同高祖者
  焉又有同始祖者焉而其親且睦也雖同父者有不
  逮焉余見之未嘗不嘆其美而今又見陳氏焉鄭氏
  聚族而居號稱義門其雍睦也君子以為難陳氏非
  若鄭氏之聚族也而有文以相接有恩以相愛乃爾
  豈不愈難哉謂其賢於三代之民非耶於戲釃酒有
  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朋友猶然矧同族乎講信脩
  睦隣國猶然矧同族乎有能念夫族屬雖支分派别
  其初則出於一人而視疎猶親每事類夫此又何致
  於塗人之歸哉聞子明之風而興起余不能無望焉
  堂之崇卑落成之歲月不書而書其事非獨以張子
  明能為人之所難亦以為富而好禮者之勸云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