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彦和赴北平省檢校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612
颗粒名称: 送王彦和赴北平省檢校序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二十六至二十七
摘要: 明蘇伯衡為送王彦和赴北平省檢校撰寫的一篇序。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括於故宋時其士起閭左而位公卿者比比有焉尚
  論其學術操履之正則未有如給事王公者也高門
  大閈是不一姓觀其子孫更八九世尚克守其先業
  亦惟王氏而已豈非有德者必有後也與哉吾友彦
  和又王氏子孫之頴然出者也彦和儀榘甚偉於書
  無所不讀自幼以慱聞強記名閭里間里巷之士彦
  和視之若無人弱冠偕其兄彦中試於鄉不中即棄
  去作為古歌詩雜文長老咸推讓焉給事公之夫人
  實東陽郭氏於我曾祖妣為女弟而余又與彦中文
  詞同考試領薦以故彦和友余最厚自余辱交彦和
  於今十七年矣其聚首日久而情洽惟余得寓括之
  歲及彦和丁外艱之歲及此年為然然今春彦和以
  議禮被徵而起尋承詔入史局纂修元史余忝教諸
  生上庠縻於職業雖歷三時相與考德問業亦不能
  數數也比史成上奏彦和方謀歸養而北平之命下
  矣凡交遊皆喜其自此升而非彦和所樂也盖彦和
  有别業在堰上樹藝畜牧足以具甘滑豐柔為太夫
  人之奉且其地並大溪一水自龍泉南來道其門一
  水自松陽西來繞其廬合流蛇行而去四面層峰疊
  壁秩若屏障有脩竹千百箇如碧雲蒼雪又多松檜
  櫧楠大者且十許圍而薈蔚中禽鳥自鳴自止朝霞
  夕靄倏吐而忽歛漁歌樵唱雜然起於莽蒼間奉親
  讀書之隙徘徊臨眺日賞日勝信乎有足樂者余嘗
  僑焉且歲率六七夢至其處而況彦和若之何其能
  忘情也雖然彦和以聰明傑特之資又從而逸之於
  山林久焉養之以底于成固將昌王氏也昌王氏固
  終使逢其時得其位推所學而行之也彦和雖欲終
  隱得乎是故人之處天也其出亦天也處而身以脩
  出而道大行則存乎人而皆所以奉乎天也君子之
  生於斯世也亦惟奉天以周旋而已吾何所容吾心
  哉高君季廸率朝之搢紳賦詩以華其行余親且故
  敢序其首簡以奪彦和之志云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