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季明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611
颗粒名称: 送陳季明序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二十四至二十六
摘要: 明蘇伯衡為送陳季明撰寫的一篇序。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宣城陳君季明與余同舉于鄉同試于禮部又同為
  校官江東中更喪亂不相見且十餘年季明仕皇朝
  由湖廣按察照磨轉江西知事入為大理評事陞刑
  部郎官會余以非材列官胄監乃復集處暇日過從
  篤敘舊好盖二年于兹矣今季明以特旨出為江西
  左右司郎中過余言别以謂當時同舉之士兩牓凡
  四十人不啻今亡者過半存者又散處四方得在同
  朝情洽而誼隆吾二人者而已吾今乂當遠去子烏
  得無言乎噫羣於天地萬物之中而吾幸而為人豈
  若河鼠然足乎滿腹斯已也凡民之饑寒曰於我衣
  食爭鬪曰於我曲直顓蒙愚騃困悴鰥恫曰於我開
  導撫恤秦人之肥無以異於越人之肥秦人之瘠無
  以異於越人之瘠而秦越之肥瘠與已之肥瘠何異
  哉學焉而兼濟之為務此君子之所以汲汲也君子
  之學可以兼濟矣不處富貴之位不操尺寸之柄雖
  欲推而加諸四海得乎然富貴之位尺寸之柄國家
  之名器也求之而不可得得之而不能有行可勝計
  哉於戲求之不得命也得之不能行才不足志不立
  則然也才不足者次之志不立者煦煦以希合于于
  以取容臨利害禍福僅若毫髪則耳目熒於視聽手
  足失其舉措噤而不敢吐氣矣人也比肩而立何補
  於斯世斯民也余觀季明在秋官讞鞠詳允遇事慷
  慨不少阿懾可謂處其位操其柄而才兼焉者矣雖
  康濟海内殆無難焉況江右湖山數千里之間乎今
  參政江西實惟滕公識大體而可大受季明行哉余
  見賓主之相得而言聽計從矣余知彼民庶乎其有
  瘳矣季明行哉余復何言哉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