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璞集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604
颗粒名称: 鄭璞集序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十一至十三
摘要: 明蘇伯衡為鄭璞集撰寫的一篇序。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安固高君賓叔才甚優學甚邃長余二十餘年其伯
  兄則誠甫又先左司僚友高君於余父執也而辱與
  為忘年友今三十年矣歲之正月會于平陽出其詩
  文曰鄭璞集者俾為之序高君之文根柢六經出入
  子史詩則淵源風雅沉浸騷選莫不理到而辭達氣
  充而韻勝味雋而光潔余素知而愛慕焉今觀凡在
  集者粹然大玉夷玉之質也炳然琬琰珪璧之輝也
  鏘然璜珩琚瑀之音也謂之未理之玉人猶疑焉況
  譬諸已腊之鼠又孰信之而名其集曰鄭璞何與思
  而不得則以問諸高君高君曰彼以腊鼠而與璞玉
  同稱亦惟自負太高而已自高故詞夸詞夸故實不
  副實不副故始聞之意其玉也而欲與之市終見之
  則鼠也謝而去焉無足怪矣古人之文章大抵出於
  道德明備之後是以言立而人信之今世之士屬辭
  聲韻稍恊則曰我能詩言語布寘成章則曰我能文
  此其自大不猶鄭人之於鼠乎人之視之其有不猶
  周人之視鄭人之所謂璞乎吾嘗以為戒而不敢不
  務其實此吾集之所以名也而又何疑焉余於是益
  歎高君非獨文詞人未易及其處已取名尤人之所
  不敢望先文忠公曰古之君子其處已也厚其取名
  也亷故實浮於名而人誦其美高君之謂矣然則高
  君之鄉為文辭者固多可傳誦者亦衆而人人獨購
  求高君之文得其片言隻字心滿志愜而去豈偶然
  乎夫文章如良金美玉自有定價固非人所得輕重
  然持金玉而欲市者持錢而求市金玉者必有足為
  輕重之人居其間而後欲市者與求市者信而無疑
  焉今高君求序其詩文不就可以輕重之人而顧以
  及余余官位學行無足動人是非可否無足取信將
  何以塞請念辱交之久也不敢終辭姑述其名集之
  意以為序覽余序者可無異高君而有所自警矣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